陈佩斯朱时茂和赵本山谁才是真正的小品王?

钦州交警

首先,我认为陈佩斯才是真正的小品王,才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从内涵、从艺术、从格调、从表演、从题材、从故事……都要强得多;赵本山就是杂耍,就是忽悠,就是东北二人转,就是天桥的把式,就是自己弱智也把观众当弱智,作品没有内涵,内容空洞,思想肤浅,低级趣味,表演生硬过火,纯粹搞笑,世俗、低俗、媚俗“三俗”占全(早期有少数几部还行)。



暂时没时间深入分析、评论下去了。下面是我多年前写的一篇东西《若要取代赵本山“小品王”,除非陈佩斯、朱时茂上台》,发在这里略有修改。


自从赵本山大叔1990年走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其东北味的小品就在中国人民心中扎下了根,当年《相亲》便获得戏剧曲艺类第一名。此后,1991年的《牛大叔提干》获小品类二等奖,1994年的《老拜年》获最佳节目一等奖,1996年的《三鞭子》获小品类二等奖,1997年的《红高梁模特队》获二等奖,1998年的《拜年》获二等奖。此后,1999年的《昨天、今天、明天》、2000年的《钟点工》、2001年的《卖拐》、2002年的《卖车》、2003年的《心病》、2004年的《送水工》、2005年的《功夫》、2006年的《说事》、2007年的《策划》、2008年的《火炬手》、2009年的《不差钱》、2010年的《捐助》、2011年的《同桌的你》……13年蝉联一等奖、小品第一名,从而坐定了“小品王”的交椅。


不管是与宋丹丹、高秀敏、范伟、小沈阳……谁合作,都无人能摇撼本山大叔的地位。黄宏组合、潘长江组合、巩汉林组合、蔡明郭达组合、冯巩朱军组合,以及林永健、句号、刘亚津……都败在了他的手下。

除了最开始的陈佩斯朱时茂组合一枝独秀,期间只有巩汉林与赵丽蓉(可惜她已经去世)的搭档、黄宏与宋丹丹(可惜她后来一直没有再与黄宏合作)的搭档,偶尔赢过了他。而现在,他的至高地位一时无法动摇,又带出了小沈阳等人,红得发紫,风头正盛。看来,他的“小品王”桂冠几乎无人可以取代。



在我个人认为,若要打败赵本山组合,除非陈佩斯朱时茂组合东山再起,重新上台。因为,他们正是“小品”这个艺术表演门类的带头人、创始人、奠基人,其实最初他们也是小品的代表与最优秀、最著名的组合和表演。他们身上没有一丁点后来清一色的“东北味”。

2009年春节联合晚会前夕,他们俩又曾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在北京卫视频道表演过一个风格如旧的小品,表演依然很精彩,只可惜并没有上中央电视台的春晚,不知道是为什么。

用今天的话来说,小品其实可以称为“微话剧”。小品若要好,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点,缺一不可:1,主题、题材和内容既不能太歌功颂德(否则喝彩的不会太多),又不能太尖锐沉重(否则通过不了);2,有时代气息,符合老百姓胃口,贴近日常生活,雅俗共赏;3,台词要精彩、时尚、生动、夸张、有趣,既通俗自然容易理解,又得半真半假地卖弄一定的“文采”、“学问”;4,表演要恰到好处,既不能太俗又不能太雅,还要味道浓、特色足,说、学、逗、唱都来得,自然而然,不能矫揉造作;5,故事要新颖、鲜活,情节要曲折、明快,有悬念,善于“抖包袱”;6,演员必须要名气大、人气旺,有号召力;7,晚会开演之前,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与手段大力炒作节目和演员,情节暴露一点点,但不能暴露太多。6、7两点属于“功夫在戏外”。


李子迟到了

如果非要从小品演员当中评出一个王来,这一票我投给赵本山。尽管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也深受大众的喜爱,从舞台表演艺术上来讲,有些地方甚至还要超过赵本山。但是,要加一个“王”字的话,就要全方位来衡量,作品数量和在圈子里的影响等等。

陈佩斯、朱时茂,影响力也不小,但是作品数量,和赵本山比,确实是少了……

而赵本山作品数量毋庸置疑。

可能有的人会说了,他的小品都是低俗、下流的东西,甚至还要指责他是在农民和残疾人身上找笑点,更有甚者还会加之以人身攻击的言辞。我不是在替谁辩解,指责赵本山小品低俗、下流的,拿残疾人和农民开心的,不是艺术、没有艺术性的等等。其实是忽略了小品本就是属于大众的,是大众艺术,属于通俗艺术范畴,而不是纯艺术的舞台剧,更不是没有思想性的庸俗艺术。

什么叫低俗?早年在东北二人转小剧场里,上台就是黄段子,野花香、野花骚、十八摸等,那才是真低俗,真下流。后来经过赵本山、潘长江等人的努力,搬上舞台面对观众的二人转、小品就绿色的多了。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编的,再也没有了那种张口就是性,或者让人往性上联想的台词。

大众艺术就是贴近大众、贴近生活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取材,演绎生活。舞台上的主人公不论是农民也好,残疾人也好,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上,要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

现实生活中,那些忽悠、欺骗,以势欺压的目标都是瞄准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人物。

小品是喜剧、是曲艺,就是要给人以笑声,但是笑声过后,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些不该发生的事,都发生在这些小人物、弱者身上?也许赵本山的表演过于夸张,但不夸张,还能叫艺术吗?揭示社会现实是文艺应该担起的责任。

如果说,曲艺吗,笑笑就完了,哪来的那些思考、那些责任?也可以这么说。但那个只逗人发笑,没有让人思考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演,就算是不低俗、不下流,那也是庸俗的艺术。白白在浪费表演者和观众的时间,也妄担了表演艺术家这个称号。那种表演和杂耍没什么区别!

如果要给赵本山加上小品王这个称号,就不能不说一下赵本山收徒的事。大家都知道,赵本山的小品蜕变于东北二人转,而东北二人转,的确如赵本山自己所说,就像一副猪大肠,脏的很!

虽然经过赵本山掺加以别的艺术形式,他自己的表演净化了。可别人的呢?原先,二人转演员,大都是自编自演,自找剧场、自发演出,根本没有组织和管理。加之他们的演出就是为了取悦观众,逗观众一笑,一些地方剧团根本就竞争不过这些野台子、小剧场。

赵本山通过他的影响力,把这些人收为徒弟,改变他们的生活做派和表演上的作风,打击,甚至挤压那些仍在小剧场里的演员,其初衷就是为了净化二人转的演出市场,虽然这里面跟着很大的个人利益。但是没有利益,别人凭什么跟着你?

事实证明,这些年来,在赵本山的强力推动下,东北二人转的确出现新的气象。仅凭这一点,小品王这个称呼,赵本山担得起!


燕北林丛

个人觉得还得是陈佩斯,他的作品不管是从观众的喜爱程度还是从艺术造诣来看,都是NO.1,其次是赵本山,最后是朱时茂。

赵本山原来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二人转演员,后来得到姜昆的慧眼识珠,介绍他登上央视的舞台,之后就可以说是平步青云,发展的顺风顺水,还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可以说是前途一片光明。

他的代表作真的很多,比如:《不差钱》、《相亲》、《卖拐》、《小崔说事》等等,黑土白云可以说是风靡一时,虽然他的小品很是受欢迎,逗笑了无数的观众,但他的小品都是那种一般化,没有艺术造诣的,只符合大众的口味,拿不上高雅的舞台。


陈佩斯表演艺术家,他演什么像什么,没有拿别人的缺陷来逗笑别人,他的作品都是源于生活,源于观察
,比如:《吃面》,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在他的表演之下就成了艺术,造就了经典。

他的父亲陈强老师就是老艺术家,出演了很多的经典影视剧,而他继承父亲的演绎细胞,继续在这个圈子里为艺术做贡献,代表作《吃面》、《主角与配角》、《卖羊肉串》等等,深受大众喜爱,如今的他虽然没有在春晚的舞台上表演,但在话剧的舞台上继续发光发热,这样的艺术家值得我们去尊重。

朱时茂和陈佩斯是很好的搭档,两个人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在离开央视的舞台以后,各自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他去拍了自己的电影《爱情不N机》,结果票房惨淡,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艺术,还是坚持在舞台上表演,这就是艺术家的大情怀吧。


小马杂谈之走出校门

他们的在小品界的地位都很高,但我个人更赞同赵本山是小品王这一观点。


赵本山,应该算是当之无愧的小品王吧,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国人吧,但至少作为95后的我喜欢他的作品。甚至于说他把小品的故事带到了影视作品中,史上最长巨著《乡村爱情》就是小品的完美体现,虽演绎生活,但确高于生活。如果你单单是当一部搞笑的作品,你就大错特错了。

赵本山小品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应该是“昨天今天明天”。展现了他的内涵与修养,他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自己的作品,30多年不是简简单单的经验,是人们认可的结果,虽然他不上春晚了,但他的地位无容质疑,如果让你立马说三句小品的台词,我想肯定是本三小品里的吧,那年没了赵本山,我没看过春晚,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甚至与说电视在放春晚,而我在看手机。

对与陈佩斯和朱时茂,只是惊奇的让人记住那么一下,让人无法忘记,作品的精细程度绝对无人能及,地位应该也算是中国小品奠基人,但在后期发展中渐渐失去力量,而赵本山的退出,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创作能力。


沁县南瓜

这个问题本身不太好回答,因为各有各的优势和长处。两位都是影响一个时代的伟大的艺术家,都留下了不朽的作品,所有单从作品来评价他们两位应该更加客观一些。

首先,从作品形式的多样性而言,陈佩斯朱时茂的作品形式更加的多样化,有类似哑剧的作品,也有后来正规的小品。赵本山老师在小品作品数量上多,精品也多,这与他长期活跃在央视春晚有关。

其次,从作品的艺术系和讽刺性来说,陈朱二人的作品讽刺性更高,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力量。小品作品有一个很大的魅力那就是讽刺现实社会中的不好的现象和人性,比如胡椒面那个小品,全程几乎没有语言靠肢体表演,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刻画的很生动。赵本山老师早起的作品也具有讽刺性,但是塑造的人物都比较固定化一直以一个老农民的形态展现。后期作品几乎都是纯粹的逗了搞笑,而失去了作品应该有的艺术性和讽刺性。

再次,各人看来,朱陈二人具有旧时代文人的骨气,从和央视闹翻就可以看出来。如今敢于和不公平的媒体霸权斗的艺术家不多了。赵本山老师不太了解,就不多说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错漏,望请勿喷,谢谢!


乡韵童年

陈佩斯朱时茂可谓是最早进军春晚的一批人,从1984年开始春晚陈佩斯吃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的《警察与小偷》、《王爷与邮差》、《主角与配角》、《吃面》、《卖羊肉串》等等都引起了观众很大反响直到1998年告别春晚。赵本山从1987年开启春晚之旅先后创作了《征婚》、《红高粱模特队》、《三鞭子》、《送礼》、《钟点工》、《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不差钱》等等也深受观众喜爱。两位老师不同的喜剧风格都吸引了大量的粉丝,要说谁是喜剧之王很难下定论,毕竟两位老师都是王者级别的,但是陈佩斯老师成名早应该算前辈,赵本山老师更是春晚的支柱!他们承载我们春晚30多年的快乐,我认为他们两位都是小品之王!










SaoSao武松有话说2


葛振胜1


聆听心语240128463

小品要小品,重在品味。真正的小品王,陈朱二人当之无愧。他们是小品鼻祖,创造的作品,小俗大雅,俗而不俗。赵本山后来居上,他的作品,小雅大俗,雅而不雅。陈朱小品如米酒,不烈却后劲绵长。赵家小品似啤酒,开盖起沫,入口爽快,喝完一泡尿完事了。如果陈不被封杀,赵也难杀出重围,小品的历史会另一番格局。陈佩斯就有王者风范,希望王者归来。


呆呆兄

赵本山。

家谕户晓,妇孺皆知,老少不拘,几乎人人被说而笑之,甚至笑得前仰后合,历久不疲,以十三亿人口之众,在小品界独领风骚几近二十年,以前没见过,以后也够呛,,,

作为一个从民间走出来的艺人,可以很有成就感;

也许是起点比较低,有些作品,让人笑过后,什么也沒留下,这是个不小的缺憾;比如:好多人记得"走两步″,仅此而已。

再一个,很火的时候,有点儿膨胀,,,央视春晚是国家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想推谁就推谁,,是否有客大欺店之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