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蘿莉和大叔,也算是影視劇中最受觀眾歡迎的CP類型之一了。

亨伯特與洛麗塔,金剛狼與勞拉,小蘿莉與猴神大叔……這麼多CP中,毒藥君心目中唯一的經典在這裡——

《這個殺手不太冷》

Leon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在豆瓣TOP250的名單中,《這個殺手不太冷》(以下簡稱《殺手》)排第三。

前面兩位分別是神作《肖申克的救贖》和國產經典《霸王別姬》。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對於這部電影,有簡介如是說:“怪蜀黍和小蘿莉不得不說的故事。”

總有人能把一部好電影概括的讓你想罵娘。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對於這對CP,導演呂克·貝松曾說過,

這是關於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裡,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他們深愛彼此。

Leon與Mathilda,木訥大叔和古靈精怪的蘿莉,現在看來是個十分老套的組合,想來也不會有什麼激情碰撞的火花,發生什麼出人意料的故事。

但如果將我們的目光回溯,一直望到上世紀90年代。在那個電影藝術高度發展的時代,那個經典頻出的1994年,你就會發現這部電影的出現到底會對人心造成多麼強烈的震撼。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毒藥君第一次看《殺手》應該是在中學。

在那個滿腦子都是電腦屏幕裡掛著翅膀的炫舞小人,和隔壁班已經開始發育的漂亮姐姐的年紀,很難理解電影中那些直指人心的力量所在。

直到後來在學校的放映廳中再次看到這部“無聊”的電影,我才感覺到其中萌發的一種微妙情感。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呂克·貝松早年曾許下承諾:“今生只拍10部電影。”

然而就在去年,他的第17部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也已經上映了。

這位言而無信的導演的執導水平並沒有達到好萊塢一線導演的高度,但他仍被稱為“法國斯皮爾伯格”

這位野路子出身的法國導演能有今天的地位,《殺手》居功至偉,當然還要再加上一部《第五元素》。

帶有法國文藝氣息的好萊塢商業片,這種獨特的電影風格成為呂克·貝松的個人標識。

而《殺手》作為他執導的第一部好萊塢商業片,有著更純正的“呂克·貝松風格”。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殺手》到今天已經上映了24週年,引進後的中文譯名很多,但唯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這個古怪的名字流傳最廣。

就像毒藥君中學時起的非主流網名“孤♂獨の硪”一樣,《這個殺手不太冷》的中文譯名雖然怪,但頗具時代特色。

1994年香港引進《殺手》時,正值張學友的第十五張粵語專輯《這個冬天不太冷》發行,為了蹭歌神的熱度,最後定下了這個譯名。

如今看來,也算是妙手偶得。

不知道有多少少女曾經迷上了不太冷的Leon。

這個戴著毛線帽和圓圓的太陽鏡的沉默大叔,有著黑洞般的魅力。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Leon是冷漠的。

面對獵物,他像個沒有感情的殺戮機器,四四方方的破舊皮箱裡裝滿了殺人的兇器,精準狠辣。

電影開場,極其簡短的任務交接和執行,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甚至沒有給主角Leon一個完整鏡頭,一個殺手的神秘和專業卻一覽無餘。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從黑暗中伸出匕首,曾被《殺破狼》致敬,後者多了一分暴虐的快感卻少了一分殺手的冷靜沉穩。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殺人對於Leon來說,只是一份職業。

這個職業帶給Leon一種原始的男性魅力,手握生殺予奪的大權,立在高處俯視著脆弱的生命。

但殺人並沒有讓Leon體會到快感,整日遊走在生與死的邊緣,Leon的心是孤獨的。

開場時的激烈槍戰,觀眾甚至看不清Leon的長相,等到Leon第一次正面出現在觀眾面前,氣氛卻已迥然不同。

淒涼的單簧管音樂,疲憊無力地洗澡。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擦拭龍舌蘭和熨燙衣服,最後孤獨地坐在黑暗中睡去,手邊還要放上一把手槍。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一股強烈的孤獨感噴薄而出,呂克·貝松用截然相反的兩個場景營造出一種強烈的戲劇張力。並且明顯的表達出整個電影的主題並不在殺人,而是殺人後的生活。

電影中,Leon珍愛的銀皇后(也有人認為不是,暫且稱為銀皇后)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細節。

有幾句臺詞是這麼說的: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它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它永遠都很快樂,從不發問

而且它很像我,你看看,它沒有根

Leon是孤獨的,在黑暗中的長期隱匿讓他學會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

銀皇后與其說是他的朋友,不如說是Leon內心的具象。

沉默、無根、內心充滿情感卻又無法表達,無處傾訴的Leon在這盆綠色盆栽的身上尋找到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銀皇后的存在,填補上了Leon心靈的缺口,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閉環,一個齒輪,週而復始,孤獨卻精準的運轉。

直到Mathilda的出現,將Leon的世界撕開一個口子。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孤獨的人總是互相吸引。

Mathilda才12歲,卻也品嚐過了孤獨的滋味。

電影中雖然輕描淡寫,但仍然能從Mathilda的身上看到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

對父母的死,Mathilda並不覺得悲傷,真正讓她走向復仇之路的,是自己弟弟的死。

對Mathilda來說,人生中前12年的溫暖全部來自一個4歲孩子的擁抱。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而Loen幾乎能夠滿足少女的所有幻想,沉默冷酷、強壯有力、溫暖關懷。

當Leon為絕望的Mathilda打開房門,光芒照在Mathilda姣好的面龐上,光亮照亮了Mathilda的人生,也驅散了Leon內心中的黑暗。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除了自己鍾愛的銀皇后,Leon的身邊再沒有出現過另一個鮮活的生命。

第一天夜裡,當Leon放下了對準女孩腦袋的槍,這個冷酷的殺手就註定淪陷。

用一句裝逼的話說:殺手必須孤獨。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結局並不算出乎意料,Leon最終死於反派手中。

影片的最後和兩個人的靠近前後呼應,Leon邁著踉蹌的步伐走向大門外的光明,卻倒在背後伸出的冰冷槍口下。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在感受過生命中的溫暖之後,Leon的心被融化。

作為男人,Leon無疑是幸福的,但對於一名殺手,卻是致命的。

對未來重新燃起的憧憬,削弱了Leon的警惕,對身後的危險毫無察覺。

在猛烈的爆炸中,Leon終究還是替女孩完成了復仇,代價是自己的生命。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Mathilda害死了Leon,這毋庸置疑,引狼入室的愚蠢舉動徹底斷送了Leon和她自己的未來。

但反過來想,Mathilda又何嘗不是成全了Leon的人生。假如女孩不曾出現在大叔的生命裡,那陰暗的人生又何來意義。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蘿莉和大叔之間是愛情嗎?

很難說清,《殺手》的魅力就在於,一切看上去都那麼簡單純粹,但細細品味,卻又百轉千回。

最後還有一個人,如果我不提那實在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那就是大反派Stansfield的扮演者加里·奧德曼,這位剛剛憑藉《至暗時刻》中的整容式表演拿下奧斯卡影帝的演員實在讓人不能不愛。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奧德曼在這部電影中儘管戲份不多,但出現的每一秒都吸引著每一位觀眾的眼球。

一舉一動都散發著一種癲狂的邪氣,既讓人不寒而慄,又讓人忍俊不禁。

尤其是開頭那段吃藥的表演,能嚇哭小朋友。

看過那麼多大叔跟蘿莉,只有這一對不讓我噁心

這個老男人,毒藥君一生粉。

就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