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

浮山走春

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

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随念而起现的自在世界,使我们姐兄弟们神谕般地走上了春相浮山。

山,如船如渡,“上上升进,人如来在”的浮现在江淮之间。沉睡亿年之久的古火山,早已转换话语方式,将火山爆发,流淌出的内心精华,变相成火山洞穴、滴珠岩、会圣岩、火口湖,以及叠嶂、峭壁、岩洞、怪石、岩钟、天桥、涧流、幽谷等等象形,呼应着来访的我们。走在四维上下空虚,语花烂漫的云谷之间,我们大有神清气爽之感。

入得浮山国家地质公园门内,随喜登山,步升云梯,弯转陡崖。在远鸟脆鸣,近溪小唱之中,浮山这盏古碗,正为我等煮着,经过大自然一亿多年的风雨精雕细刻剥蚀,形成

的一等味蕾品茗。长江与白荡湖的风左右轻揉着满山的茶芽,亮黄的油菜花调逗着情趣。溪水将茶汤调得明亮清澈,碧云般的袅袅之气,从眼前火山岩洞、树林山体毛孔散淡而出。人 一边走,一边品着生津的茶味,喉咙在品味中滋润,眼睛在通感中放光。

没走多远,因"东西南北皆水汇"、"山浮水面水浮山"而得名的浮山,就将独特的地质语汇显现给我们。陡崖、叠嶂、岩洞、龟裂纹、柱状节理、喷气孔等等,以长江中下游郯庐断裂地壳深化过程的天然记录,构现着眼前魅力的山景。

在门就看到的“草帽山”就到眼前了。站在巨大的雪浪岩面前,我思想也如“浮山旋回”纹理,在山体上旋回起来。浮山古火山遗迹,被中国地层典命名为“浮山旋回”的山形使我惊讶!洞壑藏幽,峭壁凌空。卷状的岩体呈弧形弯曲,状如大海里卷起的波浪,熔岩岩流的流面构造,是我没有来之前,想象力再喷发都抵达不到的高度,再流动也无法达到着眼前天然纹理的美象。

不知不觉来到了渡仙亭。亭边“石似我心空”五个大字,跃然入眼。这是浮山古十亭仅存的为一古亭。四根柱子上刻的四幅对联,文意优雅。如“钵按春江朝泛水,琴横秋月夜弹天”等等。在渡仙亭旁用长石条砌成的桥叫渡仙桥,桥下很深,有潺潺流水。每到桃花盛开的时节,缤纷的落英随溪水激流穿洞而下,形成“花洞响雪”的奇观。自我渡过仙桥,沿道走入总岩即浮山岩洞之中。

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

人在点晴之笔的石刻“浮山会景”“石史”处流连。呼吸着山风从幽谷送过来的空气,人世各种杂念和忧虑就随之消失,本心在这里开始与天地之精神相连接。眼读形如蜂房的总岩,字体优美,意境幽远,人文与自然岩上108窍天然妙合,给人震撼之美感。科学地说,总岩,是组成岩洞的岩石为火山爆发的火山碎屑流定位冷却而成熔结凝灰岩,因其中含有气体,当冷却后在岩石上留下蜂窝状细小孔洞,属火山原生气孔,而整体平卧状洞穴则由于所含岩块剥落、风化而成的,属次生岩洞。

我们说话的语感,都跟不上山体各种纹理变化快。话语刚落在火山喷发而产生的大小洞穴玲珑剔透的洞壁上,那边就有人移情浮山摩崖之上了。快看,这有明书画家雷鲤所题《浮山纪游》诗1首:“已从浮山来,更觉浮山好。万壑染秋云,乾坤怪未了。游人无古今,天风醉花鸟。我欲煮烟霞,呼童拾瑶草。随着朗读声起,历史风流人物,在浮山吟诗唱游的声音,并从摩崖上飞出。

铁画银勾,龙飞凤舞,清瘦严谨,丰韵饱满,又端庄秀丽穿越千年的尚可辨认的315块石刻声音,就这样在摩崖下,汇成浮山人文历史的大合唱。阴刻、阳刻、细线双钩等形体兼备,楷、行、真、草、篆、隶、八分等式俱全的诗文,使冷却的火山人情温度飙升,一跃成为“皖中一绝”。

浮山是一座佛教名山。远在晋梁时代(266-557)就建立了寺庙。浮山还是中国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在此修道之人,汉有左慈,宋有张同之,明有雷鲤等。用手指认着佛、道儒大家在摩崖上的名字,唐宋的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等,又确认一座山养育出的一方人。扳指数起,生长在浮山30里范围之内的明大学士何如宠、清桐城派宗师方苞、刘大櫆、姚鼐等名士。这些,桐城派宗师们,无不具有浮山心空、无量的情怀。使清桐城学派之名,载着地域的信息,浮现在中国文学史浩大的水面上。

哥突然问我,徐霞客到过浮山,为什么没有写浮山,不觉有点怪?徐霞客在《游雁荡山记》中这样写到:“以前所见过的山,如安徽桐城的浮山,南京的栖霞山,杭州的飞来峰,它们的山峰崖洞并非不秀美,是那些愚蠢的僧人喜欢在山上雕凿仙佛的貌相,那些俗不可耐的名士又爱在上面镌刻自己的名字和诗词,这些被雕凿镌刻的山如同长了伤疤一样惨不忍睹。而雁荡山独能保持山的原貌”。

我们走在浮山莲花至云梯峰一带山路上,脚在由火山灰流形成的弱熔结凝灰岩层面上敲着,眼见到大片出露的不规则多边形龟裂构造的纹理。放眼,裂纹垂直岩层面规则下延,形成柱状节理,沿此组节理风化淋滤便形成了陡峻峰林景观。在火山灰流形成的熔结凝灰岩中,细细寻找,可发现有垂直层面的气孔构造。这种气孔构造是含挥发分的炽热火山碎屑岩灰流在固结过程中,挥发份不断逸出形成的。每个灰流代表一次火山喷发。

向上,满山非常柔软的物语,使我等更生欢喜。风从因地吹来,宇宙能量正在照破无明。神通之中,变现的内观感到,眼里移动的风声,水声,花草树木都会说话,山崖上的红杜鹃也会打惊叹号,飘来的朵云也会随喜心情唱歌。

见山道上围着一许人。近前一看,一石浮于塑料水桶内的水面上。拿上手细看,石表面拥有许多细小的孔。如同皮肤上的毛孔一般。眼前,石的观赏性与晶莹剔透的玉石无法可比,可它透出的自在,气孔散发出的微声,却是地理中的法喜。深浅的纹理,冷却后的沉默,岁月之火转展合成的显现,空洞传导出的妙音,都使我们喜悦起来。

浮石在来也空,去也空的世界,向我等显现着本然,还等什么?买了。虽然,浮石现不出自在的十方世界来,能与山化生的奇妙,水托起的善在朝夕相处,拥有空石应该是快乐的。后来,我查阅资料得知:火山岩有30余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火山岩还具备独特的呼吸功能,能够调节空气温度。证明弟弟的判断是正确的。

不登浮山顶,不知浮山景。人在绿色的元气与浮山的原生态森林之中,听着风从浮山真空妙气里传出来无穷无尽的曲子,又经历3个多小时洗眼、洗肺、洗心之后,心空容情地登了海拨160.3米的浮山第一峰——妙高峰。元末,陈友谅扎寨浮山,在此起墩指挥兵马,人称点将台。明嘉庆年间,县令樊仿在此首建亭阁,后毁于战火。2009年重建。

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

站在妙高峰极顶的文昌阁三层楼上远眺,浮山面积76.6km2的主要景区尽收眼底。人在浮山心虚意静之中,身体吸纳着虚空之气,感觉淳朴的自然之性。山水交错,云天一色,众水滔滔,江湖有岸,群山叠叠,陆地无边。水碧山青等等,一派山水的妙气,作用着器官,使立于极顶的我,内心潜藏的“若存”活跃起来。人在无极与太极的一动一静的造化中感恩着。

虚空生道,绵绵若存,面积19.1平方公里的浮山,30余种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孕育出的浮山大气场,更让我遐想。在太阳与月亮之间调节着温度波动的浮山,是怎样使居住在此山的人们得到远红外磁波。火山云能覆盖到的30公里内,来解释人才辈出,形成文学史上的“浮山文学现象”能说是自然而然吗?我在“希言自然”的善应里,解读着浮山妙要。

满壁紫赤的晚翠岩景色没有看到,可金鸡栖居洞里的霞光返照,还是洞穿着我的遐想。而此时晚翠岩壁上的雨漏痕,正以天然笔墨,抽象着弟的眼神。弟手指岩壁说,这“无字天书”蕴藏着万千风雨和自然的密码,层叠又呈现着沧桑美感。不是哪个人所能创作的,要向自然好好学习。弟想让故乡的山水融合新的元素,在更大的舞台展现。以浮山元素创造一作品,参加5月举办的《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春相的浮山,正灵动他,光与影正合成着人与影的喜悦。

我为没有见到“离相空山”而叹息,正疑惑,哥说,范仲淹浮石解惑的故事不是都说了吗?一话点醒谜中的我。学习大诗人的胸怀,分清相与本,有容乃大呀!故事的由来是这样的:范仲淹带着政治中的困惑被贬到邓州期间,在好友欧阳修的劝道下,来到浮山。高僧远禄以浮山浮石作比划,来范胸中困惑。“人生若要举重若轻,当像此石一样,要空,要放下。”“山如人意懒,石似我心空。空者,能容也。海能容万物,此石能容海。”范公叹道:远公真高僧也!请将此石予我,作为纪念。

哥接着说,虚,功用最大,而“空”通能“神”。我的思想在“物空才能盛物,心空才能容情”之中穿越,我还在想,人怎样如山无为而化,处虚空之中时,哥又接着说,我刚想了一顺口溜,不成熟,代琼你改一改。哪里,哪里,你的童话诗上年度选刊,我改不了。哥,你说来听听,我们欣赏。这诗名叫《浮山行》“游山不知云深重,观景处处鬼斧功。雪浪晚翠丹青在,石刻摩崖留遗踪。”

姐在诗词的音韵中,拿起弟刚买的浮山石,“石似我心空”的看空起来。

凌代琼

浮山地理的野香,引发初春的花事

凌代琼,安徽铜陵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全国各类散文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多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