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6倍,就是說投入十萬元六年就能回本,是這樣嗎(拋開個股價波動)?

美飾家3

銀行股市盈率6倍,買入6年回本,理論上是這樣的,只能說理論上是,實際情況大概率不是。

首先,銀行不會把盈利都分掉。銀行如果承諾把每年盈利都分掉,市盈率就不可能是6倍。實際上多年來銀行分紅率不超過50%,現在四大行在30%左右,市值是分紅的大約18倍。以分紅來看,買入銀行股年利5%,與理財產品差不多。正是因為和理財產品差不多,銀行股才不像房子一樣要搖號買。

其次,以投資的心態持有銀行股是值得的。大銀行股每年每分紅,尤其是四大行要分紅給中投下屬的匯金以保證覆蓋匯金的部分成本。分紅之後剩餘的利潤也沒有憑空消失,而是用於擴大再生產,至少也是掛在帳上,成為來年可分配利潤的一部分,這不停累積會越來越多。理論上講,每股權益也是越來越多,總有一天將會體現在股價上。

第三,大銀行的經營風險並不大。幾大行在本世紀初,幾乎破產過一次,國家動用外匯儲備注資才活過來,現在風險意識還是很強的。這幾大行都是大而不能倒的銀行,國家在重點監管,經營不像小銀行那麼激進。大銀行的管理層有經營壓力,雖然不能杜絕腐敗,但業績不會太差,盈利是比較穩健,當然不要指望高速增長。

第四,限購限售政策用時間慢慢給房地產氣球放氣,加上去槓桿的政策,金融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大銀行就不有大的風險。因此大銀行股票可以安心持有,只輸時間不輸錢。

第五,如果要炒股暴富,大銀行股不是好標的。銀行股體量巨大,銀行業不是新生事物,因此銀行股的業績和股價都不會暴漲,波動30%就了不得了,尤其是股災後護盤二三年後的今天。還有銀行股有分紅,不長期持有可能產生所得稅,更不利短炒。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銀行股不是唯一選擇。


龍久於池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越是簡單的東西越不被理解,這就是股市上多少人賠錢的道理。

投資是購買可以盈利的資產,而多數人買入的是“夢”。賺大錢,發大財的夢。單從市淨率一點就可以清楚的判斷,百分之八十的股民必定賠錢。用四倍以上的價格買入一倍淨資產憑什麼賺錢?兩倍以上價格買入,何時回本?靠分紅,不足百分之五,靠資產增值,不足百分之二十。就算百分之二十,兩倍市淨率,也要十年回本。被炒作的只是少數,被拋棄的總是多數。

現在提出的針對銀行股的問題,幾乎所有人都犯了一個“低級錯誤”就是6倍市盈率六年回本。下面揭開這個幾乎是市場上“最大的謊言”。注意: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這個謎底就是市淨率低於一倍的銀行股,現在買入就已經回本了。不厭其煩的說交通銀行。不足7元的股價,買入8元以上的資產難道不夠本嗎?7元之下的人民幣,買了8元以上的銀行資產,已經賺錢了,如何認為需要6年才回本?每天大呼小叫的說炒股票賠了多少錢,回頭看一眼。6年以前買入幾乎是任何一隻銀行股,現在賣掉一半,除了回本還剩下什麼?答案非常簡單,就是一半數量的股票,市值相當於你投入的資金,只多不少。

這就意味著,六年時間,你的資產翻番。翻番和回本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令人費解的是,那麼多專家,資深人士,股評,以及股民居然能把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不得不懷疑,到底是真不明白還是故意為之?說的津津有味,理論鋪天蓋地,卻丟掉了股票的核心,讓資產不翼而飛了。

重複一個觀點,買股票買的是股權,股權就是資產。股價高於股權(資產)買入就是賠本,等於資產就是夠本,低於資產就是賺錢。拋開利潤,拋開增長,只要不是賠本的買賣,買入破淨的銀行股,就是以低於資產價值購入資產。用不了六年,不用考慮市盈率,就已經賺到了。

回本根本不是問題,問題是市盈率6倍的銀行股,6年你能賺多少錢?是一倍還是更多?也許不到?股票就是本錢,甚至高於本錢。你沒有任何損失,只有分紅,利潤,資產增值。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你以雞肉的價格買了一隻母雞,不用你喂,下的蛋歸你,母雞永遠屬於你。你需要6年才能回本嗎?

銀行股的問題我已經說了一年多了,本來不想再參與這個問題的討論了。但很無奈,對於謊言,總要有人戳穿,捨我其誰?反正至今沒有看到有人站出來說句實話。都是討論什麼股票賺大錢,什麼技術最有用,什麼行業高成長,那隻股票有潛力。

願意接受謊言的可以繼續,不信真話不勉強,賠錢賺錢自己的事,一片真心有誰知?


麻辣SC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六年回本,相當於拿回本金,但銀行也歸你。等於6年後,每年憑空給你15%的回報。


西格瑪的化學

版主

好像發現了金礦一般

恭喜你,找到了在股票投資道理上能通往盈利的很好的標的板塊

希望你,在讀到下面的分析後,請不要失望

提醒你,銀行股並沒有這樣簡單

祝願你,在A股裡最理性的板塊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理性,然後在銀行股裡能掘到金,淘到寶

可以開始了

讓我們共同剖析銀行板塊及版主的問題

先看一下版主的問題

“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6倍”

首先

銀行股的市盈率水平也是有些區別的

目前,銀行板塊裡,共有26只銀行個股,市盈率6倍左右的,共有5-6只

其他大部分都在7-8倍以上

最高的為20倍市盈率,都是地方性銀行

理想與現實,還是有些距離的

然後

是後面,“就是說投入10萬,6年,就,請注意這個就字,能回本”

首先

能幾年回本,和10萬無關,和規模無關

就算是幾千萬,幾十個億,銀行股也是能承載的,能買進去,也能出來

代表,版主主觀上認為6倍市盈率已經非常合適了

就像,已經看見了白花花的銀子

淡定一些

裡面還是有些盲點和貓膩的

下面我們會有圖、有真相的分析一把

但是,有一點,版主還是基本說對了

6倍市盈率,基本代表了投入資金後,6年收回成本

但是

BUT

這隻代表著企業的層面

然後,這只是一個估算,因為即便盈利能力穩如銀行股

也會有盈利能力的波動

也受各方面的因素影響

比如

宇宙第一行

工商銀行

以上是工商銀行所有的財務報表數據

幾乎所有的財務指標,包括營業收入、淨利潤、淨資產收益率、現金流、股息率

都有較大的變動

所以,咱們平時所看到的市盈率,基本都是TTM,動態市盈率

是以近一年的財務數據,用股價除每股收益計算出來的

所以,只代表,近一年的水平

所以是,估算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在參考市盈率之時,還要參考當下的盈利能力、財務數據、業績表現

既看了工行,就順便看一下,它的市盈率變化

目前是7.6倍市盈率

但它是高還是低,現在買入工行,是合適還是不合適?

這才是我們研究這個問題、討論這個問題的最終目標

如何使用、如何實踐、乃至如何盈利

綜合來看

不低

因為最低曾到過4.4倍

我們不想逼人太甚

不想趕盡殺絕

也得給別人留條後路

不奢求

買到最低點

所以

5倍左右的市盈率,還是不錯的

5倍左右的市盈率,已經極具安全邊際了

接著審題

(拋開個股價波動)

少了個字

應是“拋開個股股價波動”

其實,是拋不開的

因為市盈率,本身

就是通過股價與每股收益的計算得來的

它,並不是孤立存在的

拋開了股價,就只剩每股收益了

以現在銀行板塊裡,市盈率最低的民生銀行為例

5.49倍市盈率

看出了什麼

好迷茫

好似

缺了點什麼

缺了價格

所以不要試圖單獨只看業績,還要看K線,及價格因素

那麼

民生銀行

現在合適嗎,可以買嗎

現在是5.9倍,最低時4.6倍

離歷史最低市盈率差1.3

除以5.9

=

0.22

也就是22%

就好比,目前買入,有20%左右的極端行情下的跌幅

讓出一半,我們不奢求買到最低

10%

從理性、量化、統計角度考慮

這,還算是相當划算的價格

請控制好倉位

保持耐心

大概率可以賺到錢

10萬元

流動性不成問題

歡迎探討

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給股票做CT


給股票做CT

作為專業人士,簡單點給你分析,假設一切不變,6年後每股收益=你購買的股價。

那麼6年每股淨增長淨資產也=現股價

如果公司把所有利潤用來現金分公,則你獲得的現金分紅=你買股票花的錢,6年過去了,通過分公把本金拿回來,手裡還有股票。相當於股票白賺的。

但是!一般公司不會把所有利潤現金分公的,那麼如果公司不現金分公我們應該看什麼?

市淨率! 市淨率=美股股價/每股淨資產。好啦,那答案解決了,假設市淨率不會變(而且a股很多股票市淨率超過1),6年後你能賺多少?

假設現階段股價為a,美股淨資產為b,則 a/b=x/(a+b)

6年後股價x=a(a+b)/b=(a^2/b ) +1

股價漲幅為(a^2/b)+1-a

剩下就是討論方程組是否大於0啦。

假設股價要漲(a^2/b)+1-a>0

a^2/(a-1)>b即可 ,注因大部分A股股價淨資產一般都是>0,不等式按上述條件求解。同時大部分股票股價均高於淨資產,即a高於b,因此通常不等式成立。


archer54402321

市盈率(PE)是市值除以淨利潤或者股價除以每股淨利潤,如果這家銀行每年的市盈率都是6倍,並且是題主假設的股價不變,那麼6年時間的分紅填權就是可以靠利潤回本。當然應該加上一個條件就是市場估值不變。

事實上銀行等金融股、地產股、鋼鐵股等資金密集型企業的估值主要是市淨率(PB),就是市值除以淨資產或者股價除以每股淨資產。

舉個例子,某銀行現在股價6元,每股淨資產6元,每股盈利1元,那麼他的市盈率就是6倍,市淨率就是1。(舉例均不考慮稅費)

假設每年收益全部分紅,銀行盈利不變,市場估值體系不變,每年分紅一次,除權後股價為5元估值變低,恢復正常估值,很快會填權到6元。這樣六年剛好分紅每股6元收回投資,你仍然擁有股票。

但是每年全部分紅是不可能的,那就再舉個極端的情況,就是每年都不分紅,把盈利都計入資本公積。那麼一年後,他的每股淨資產變為7元,六年後每股淨資產變為12元,這時候你覺得他的股價還可能用市盈率6倍估值嗎?當然不可能,這時候如果我們每年都用市淨率為1進行估值,那麼他的股價就應該每年漲一元,六年後漲到12元,市盈率變成12倍,但是市淨率仍然是1倍,你可以賣出一半的股票收回成本,留下買入市值的股票。

2014年的時候,銀行股的市盈率普遍在4倍左右,市淨率普遍破淨,為什麼這樣?因為投資者擔心金融風暴後銀行積累的大量不良貸款可能形成的壞賬,看著很高的盈利、資產,可能一場風暴就會蕩然無存,看看美國金融風暴時金融機構的表現就知道了。

所以投資主要看未來看預期,市盈率、市淨率都是隻能反應過去的指標,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對於週期性行業更不能光看市盈率低就認為值得投資,這時候可能正是他們的高景氣的週期,情況隨時可能逆轉。




宇宙第一打行工商銀行月線圖



2017業績最好的招商銀行月線圖

對於銀行股的投資價值,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討論。


大別山名珍匯

財智成功認為:大多數股票只有投機價值,而沒有投資價值。市盈率6倍的股票僅靠分紅的話絕對不可能6年就回本。

首先,多數股票不是每年都分紅的,而分紅的時候,具體分紅比例也偏低,一般都會低於50%。

就本問題而言,且不說市盈率能否每年都能保持6倍,業績隨時變臉,盈利下滑,轉眼就能變成30倍。

所以在每年100%分紅的情況下,如果持續6年都能保持這個市盈率,那麼理論上確實可以六年就能回本。但是實際上,銀行更多的是少量分紅,或者偶爾分紅,經常不分紅,如果靠分紅收回全部成本,15年都是少說的。

繼續說為什麼說多數股票沒有投資價值,原因還是分紅。當一支股票偶爾分紅時,實際的回報率往往會低於銀行三年定期存款的收益。在大額存單利率普遍上浮50%左右的時候,多數股票從分紅角度沒有投資價值。

至於為什麼那麼多人炒股,根本原因則是希望通過投機,讓其他人以更高的價格接盤。

題材股、概念股、區域股,各大機構通過炒作各種概念,以大量資金拉昇股價,吸引散戶進去接盤,這是機構盈利的重要原因。

而普通投資者在股市中,一方面好股票難尋,另一方面這些股票往往價值也已經被高估,真正能夠獲得的回報就很難說了。

不管怎麼說,想跑贏通脹很難,投資優質股票依然是重要選擇之一。遇到行情好,敢於接盤的人就多,分紅不一定賺到多少,但是接盤俠可以給更多。


財智成功

這個題目很好,這個題目,相當於說明白了,中國股市為什麼不掙錢。

我們看一個股票市盈率的時候,他只有六倍。按原理說,市盈率也就是市場的價格除以他的盈利。那比如說,農業銀行的市盈率,昨天是六點三幾。但是,實際上你按照分紅來計算市盈率的話。他的回報就變得很低了。而如果說在扣除紅利稅的話,那就更低了。實際上,很多市盈率不高的公司。他最終並不分紅,或者分紅很少。所以他並不能夠拿市盈率這個指標來看。這也就是說,你持股,時間較長的話,並不能獲得市盈率所展現的收益。另外,銀行股市盈率偏低,有他的背景原因。銀行有很多長期貸款,都存在壞賬的可能。那如果說壞賬率提高,壞賬準備金提高,那實際上的市盈率就沒那麼好。

我建議,你可以對藍籌股的市盈率和他的實際分紅之間的比例做一個分析。你就明白了。


大舟財經觀

從公式上來看,市盈率=股價/每股收益。因此最直觀的解釋就是說,市盈率等於你收回投資所需要經過幾年,所以投入十萬元六年就能回本從字面上來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投資不是數學題,你在這六年裡可能還要面對下面幾種情況(拋開個股股價波動):

1.市盈率是動態的。

今天銀行股市盈率是6倍,可是並不代表明天也是6倍。比如說,如果一家銀行不良貸款之前隱藏得很好,現在暴露出來導致壞賬率上升,那麼銀行很有可能大額計提貸款損失準備,當年淨利潤就會劇烈下降,每股收益也會下滑(舉個例子利潤減少50%),於是根據上面的公式,市盈率就上升了(12倍),你收回投資的時間就增加了一倍(12年)。當然,反之也是一樣的。

2.上市公司的收益是否就等於是你的實際收益?

上市公司的收益並不等於你的收益,如果不考慮股價的波動(股價不變),那麼你實際獲得的僅僅是上市公司分紅的那一部分(還要扣掉一點稅)。比如說一家銀行一年賺了10個億,一半(5個億)做了資本公積,另一半(5個億)拿出來分紅,那麼你收回投資的時間也會增加一倍(12年)。

雖然說6倍市盈率的銀行在現在看來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所以只看市盈率來做投資判斷是不行的。如果單純只看市盈率,那人人都是股神了,你說呢?


財經蝴蝶

我可以肯定地回答:

是這樣的。

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六倍,就是說投資十萬元六年能回本,是這樣的。

那麼市盈率的定義是什麼呢?

定義是: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價值。

每股價值二:公司總資產/公司總股票數。

每股收益二:每股交易價格一每股價值。這就是說,市場交易股票的價格越大,每股價值越小,則每股收益越多。每股收益越多,意味著股票市場交易價格越偏離股票的價值。即股票市場交易價格越高於股票價值。這意味著股票交易價格虛高,股票泡沬大。對於股票價格高度來說,高估了。反之,股票交易價格低於其價值,則股價格低估。

依據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價值可知:

市盈率越大,股票交易價格泡沬越大,越沒有投資價值。但是,市盈率大小能說明股票就當前價格來說,買入後收益的難易,但卻不是市盈率的真正意義。

市盈率的真正意是:

下面這段話選自:從零開始學炒股,大全集一書,第181面,從上數,第二十五行,第二段第二句開始:

它的真正意義是,你投資以後,按照現在的盈利水平,多少年後能夠收回投資成本。

下面是我的理解。

依據市盈率的真正意義,當你看到一隻票市盈率是30的時侯,你就應該知道,如果你買入這隻票後,30年以後才能收回投資成本。

現在看提的問題:

銀行的市盈率只有6倍,就是說投資十萬元六年就能回本,是這樣的嗎?

那麼依據市盈率的真正意義:肯定是這樣的。

本來回答可以告一段落,但有必要解釋市盈率的真正意義是怎麼回事。否則有人不理解。

市盈率是6,按照目前盈利標準,買入此票,需要6年後收回成本。也就是說,市盈率越大,收回成本需要的時間越長。市盈率越小,很快就收回成本。這就是說,市盈率越大,投資股票越難賺,市盈率越小,投資股票越易賺。這個結論是依據市盈率的真正意義下的結論。

事實是,依據市盈率:股票收益/股票價值,市盈率越大,股票價格越高於其價值,股票價格高度估值越高,泡沬越大,越沒有投資價值,即買入泡沬大的股票,越難賺。這個越難賺結論,恰好與依據市盈率的真正意義得出的結論一致。充分說明了,市盈率的真正意義的內容是正確的毫無疑問的。那麼問題的答案自然是:

是這樣的。

其實這是市盈率理論上的意義,實踐上還是有例外地。

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價值。

由上式知,當一個公司票的收益增多,股票交易價格遠高於其價值時,收益增大,市盈率極高,就一定會沒有投資價值嗎?一定翻本時間長嗎?一定難賺嗎?不一定。

當一個公司票市盈率極高時,一個投資者買入後,公司業績迅速增長,發展前景良好,股票升值空間大增,即公司股票價值跑盈目前股票價格上長所獲得的收益。即按目前收益標準不變的情況下,市盈率:每股收益/每股價值可知,分子不變,分母加大,則市盈率會反而縮小。依據市盈率的真正意義,翻本時間會反而縮小,反而錢容易賺。這說明什麼?

說明市盈率大並不是絕對沒有盈利空間,沒有投資價值。

結論:決定是否貝有投資價值貝有盈利空間易於獲利的根本標準,不是市盈率的大小。市盈率只是個參考。真正的標準是公司股票的價值是否存在具有高成長的可能。

這一文,我是下了功夫的,對選股有價值連城作用,應趁性閱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