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为什么不看好小米?

流动的湛蓝

我在很多年前,也认真看过郎咸平的几本书,有些方面说的也算有道理,而且通俗易懂,但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他比较擅长的是数据分析、总结、包装观点并输出、营销自己。经济学家不是企业家,指点江山可以,但真刀真枪的上去厮杀,还得是企业家。郎咸平不看好小米的理由主要是,小米缺少技术积累,就是个简单的加工和粉丝营销。

事实上,小米在过去几年,确实出现过低潮,但最近两件事做的十分漂亮,第一国际化,在东南亚和印度快速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级手机品牌,第二格局更大了,小米是真正在做智能生态的公司。小米卖出去的每一台终端,都可以成为数据收集器,将来万物互联,这得是多大的资产。和这2件事情比,miui都算小事。所以努力尝到了甜头,终于要上市了,据说前1000名员工财物自由,55555,我先去哭一会。

至于郎咸平提到的技术积累,这里面他的标准有点僵化,小米其实不能算一个硬件公司,我举个例子,最近火爆全球的《复仇者联盟3》,是漫威出品,人家拍电影,在摄像机领域也没啥技术积累啊,但你说索尼和漫威两个公司,哪个更伟大?没有啥可比性对吧。小米志不在基础硬件的研发,你非要拿这个说人家企业有短板,就没必要了。


脸上褶子很迷人

他似乎也没看好过谁!“炮轰”恰是郎咸平的生存之道。

今天斑马消费来费心整理一下郎咸平的N个“不看好”言论,然后大家来对他不看好小米自行判断。

郎咸平素来以“大嘴”著称,主要靠炮轰赚钱,不管最终结果如何,钱反正都到了他的腰包。

1、\t不看好吉利。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时,郎咸平表示不看好,且极尽嘲讽,还给这个组合取名“吉娃娃”。网上很多关于郎咸平评价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视频,大家可以去回顾一下。如今呢?李书福终于用业绩,啪啪啪打了郎咸平的脸。

2、\t他曾表示不看好A股和黄金,但频频为一些问题金融公司、P2P公司站台,导致不少投资者被骗。

3、\t他最狠的言论是不看好中国经济。这种言论都能随口说,就能基本判断他的个人水平了。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曾炮轰郎咸平,说他连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都不懂。

当然了,郎咸平也曾不看好乐视,如今乐视垮了。总是不看好这不看好那,总得蒙对一个吧。

郎咸平还曾不看好谁?


斑马消费

企业发展得好坏,并不在别人怎么看,而在自己怎么做。郎咸平不看好小米,是因为他不看好互联网,不看好小米的这种新模式,不看好雷军的经营思路。

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郎咸平不看好小米但小米的发展确实正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在手机行业已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小米所以没有被郎咸平的不看好“看中”,更主要的一点就是雷军没有被前几年的风光所麻痹,也没有被去年遇到的困难所吓倒,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去做,按照既定的目标努力。

也许,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小米没有苹果那样显眼,那样引人注目,而这,也恰恰是小米能够在成绩和困难面前都能稳步前进的关键。所谓错位竞争,说到底就是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路。

眼下,小米又将迎来上市的最佳机会,一旦上市成功小米的发展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可以肯定,小米上市后,按照雷军的发展思路一定会在技术公关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在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到时候,小米也将迎来新的转型机会。

郎咸平到底喜欢什么,我们弄不清,其为非法集资公司站台等方面的行为,也已经让人无法相信他对问题的判断,无法猜测他不看好小米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出于公心呢还是私心,是有意唱衰小米呢还是受到什么影响,反正他的话我们不信。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个正在蒸蒸日上的小米,而不是郎咸平眼里的小米。


谭浩俊

郎咸平 当年也非常不看好吉利收购沃尔沃后 被他扁的一文不值 预言说一定会失败 没有一丁点成功的可能性 现在啪啪打脸了吧!我觉得小米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以后会越来越好 只要雷军还在!因为小米注重设计 注重品质 注重性价比 注重消费者的需求 注重技术!这样的公司想不成功都难。


静静的观望这世界

不看好小米的言论郎咸平有次是在《财经郎眼》中讲出来的,但是这也太武断了吧!

他的观点主要就是以下几点:

小米手机质量不行越用越卡;产品线涉嫌抄袭;线上销售为主,不敢拿到线下销售;小米没有互联网思维。

那就针对他的观点,咱们具体来说说:

1、安卓手机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出现死机,变卡等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小米,是整个安卓手机都会出现的问题,甚至包括苹果手机,只不过没有安卓手机严重罢了,用一个行业通病去攻击一个品牌,这恐怕立不住脚吧

2、郎咸平说小米手机设计抄袭苹果。你说小米手机和苹果外观很像,但是咱们拿市面上主流的国产手机对比一下,其实外观都是大同小异的,智能手机发展到现在,外观无非就那几种,排列组合后还能让消费者满意的外观也不算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更少了。我觉得没必要纠结这个。

3、小米没有专门的实体店,这点雷军自己也说过,如果要开实体店,成本至少提升百分之三十,所以小米成本低,价格低,这个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不是不敢拿到实体店,小米这么多年的口碑足以肯定它的质量,而且可以了解一下小米之家?

4、小米模式和互联网思维是一体的,以互联网为依托。观察小米的可以注意到,小米现在也不仅仅是在做手机了。现在都流行搞生态了,这都是为了小米以后长足的发展,这点从线上销售的火爆和整个产品线就可以看出。

说实话,郎咸平对于地产行业的观察还是比较深刻的,只是作为一个总爱谈宏观的老牌经济学家,动不动就对新兴产业以自己的价值立场进行判断真的太过武断,对互联网的批驳更是令人费解。


欧界传媒

郎咸平错了,他是经济学家,而雷军是企业家,是实干家。他喷小米没有技术,那请问,你做手机一开始就研究芯片吗?我想芯片没有研究出来10个亿就打了水漂了吧。其实技术并没有比一家公司的格局重要,说到技术,10年前应该没有一家公司敢说自己做手机的技术比诺基亚牛逼吧。技术够牛了吧,专利够多了了吧?最后倒闭了说明了啥。缺乏大的格局,缺乏战略,只有技术没有用。雷军的定位一直都是互联网公司,另外布局从一开始就是有智能家居路线和万物互联。你只有做大了,有市场份额了,你才有资金去搞硬件的研发,而战略证明小米已经在研究芯片了,在研究摄像头,可想而知,高下立见。郎给雷军擦鞋的资格都没有,有什么资格抨击小米模式。


Yang73741

其实有一点是说对的 以当时的小米的各种模式发展下去是有很大风险的 他也是根据当时小米的情况分析 不看好得出的结论 !小米出货量也下降了很多 一年后 小米应该是改变了策略而得到翻身在次崛起吧!!!


吉川条野94668096

首先,他是在照本宣科,用常规的工业流程来看待小米,其实他压根就没看懂小米的模式。

第二,小米的核心压根就不是制造,或者说小米公司就不是一个手机公司,而是一家软件公司。小米卖的是miui,而不是小米手机。

第三,小米是一家典型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制造业相比。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就是轻资产,谁还会去要工厂。现在的企业都是odm,而不是oem。包括苹果和三星,华为在内,都是没有自己的工厂的。

第四,事实胜于雄辩。看看小米用短短几年发展起来的规模和效应。说明小米已经成功了。

一家之言,如有不对,欢迎指正


娃娃脸是我

郎咸平是一名名气很大的经济学家,口才很好,喜欢用数据分析,许多分析很有见解,但在小米上的认识有失偏颇,预言也多次被打脸!不知道为什么,郎教授特别关注小米,在2012年解码财商、2015财经郎眼等电视节目,2016新书:新经济颠覆了什么,还有2012起其在新浪微博中多次点评小米,并说小米在三年内倒闭,日子会越来越惨。可以肯定的是,郎教授对小米是全面否定的,是国内批评小米最猛烈的专家学者!他批评小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认为互联网低价模式不可持续,低利润率难以维系公司生存;二是认为小米技术缺乏,纯组装公司,没有任何创新。对比,我有以下看法:一是从网购销量可以看出,高效低价的互联网模式会继续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小米以手机厂商中独特的自营的小米之家新零售模式于2016年初布局,今年5月底已突破100家,人流量大且销售金额可观,正逐步弥补小米线下短板;三是小米加快技术研发,专利授予量位居手机厂商前列,这点可能颠覆许多的直观感受;四是小米独特的“占股不控股,帮忙不添乱“的生态链模式作用日益突出。2017年小米走出历史低谷,开始触底反弹,全年销售额很可能突破1000亿元,达到历史新高!届时,郎教授可否改变一下对小米固有的偏见,重新认识小米呢?


青唐行者

当然是看错了!郎咸平一直认为小米手机从生产到卖到消费者手中都没办法如何盈利,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小米不仅仅是卖手机。就拿小米的移动电源来说吧,其核心部件是冲着工业生产中的尾货去的,虽然移动电源卖得便宜,但盈利却有保障!还有一事也是郎咸平本人没注意到的细节。如小米5用的为什么是阉割版的高通CPU?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成本诉求?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切的观察都必须仔细甄别才能拿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这些关键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灼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