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璐博士對“黃帝故里”的創建做出了哪些貢獻?

清樂堂

漢代時,為紀念黃帝功德,人們在軒轅丘上建造了軒轅廟,此後歷代都有修復。 明朝,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軒轅橋。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令許朝柱在祠前立“軒轅故里碑”。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重修大殿記》記述:“古傳鄭邑為軒轅氏舊墟,行在北有軒轅丘遺蹟,乃當年故址。”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緬懷始祖功德。[9][10][11] 20世紀90年代後,新鄭市多次對黃帝故里進行改造擴建,景區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整體佈局突出了“中華民族之根”的主題,從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區、廟區、中華姓氏廣場區,構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塊。[3] 黃帝故里 2000年9月25日,軒轅廟(含軒轅故里碑)【時代:明至清】被公佈為第三批河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2002年4月6日,新鄭始祖山黃帝文化景區被中國僑聯命名為“中國僑聯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 2006年6月,由河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佈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7年,被列為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8年6月7日,“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2008年遊客接待中心被命名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 2010年被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12年被命名全國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3]


金地黃

徐嘉璐先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推動行新鄭偽故里建設,並且破天荒的提出“祭廟不祭陵”。

不知道搞文字語言的徐嘉璐先生對歷史有多麼瞭解,居然提出如此荒謬讓歷史學家哈哈大笑的謬論。
也不知道徐嘉璐先生去過陝西黃帝陵沒有?


如果許+璐先生看到歷朝歷代祭祀黃帝陵的碑文會有何感想?希望先生血壓不要高,保重身體。


請先生喝口茶,別激動。後面兒還有
這些恐怕對先生所謂的“祭廟不祭陵”打臉了吧。

還有更多關於新鄭偽故里證明
,不知道先生還有興趣沒有。
這樣的鬼地方想上升為國祭嗎?頂多也就是個公園的資格。

陝西黃帝陵的重要性不想過多論述了。簡單的給先生看一張圖。
尊老愛幼是我們的傳統,先生保重我不多說了。應該該表達的也表達清楚了。

奉勸語言文字專業的徐先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於歷史慎言。想起來趙本山小品裡邊兒一句話:公雞下蛋累啊,因為那不是他乾的事能不累嗎。


天道TD

許嘉璐先生是受人尊敬的學者,社會活動家,多年從事語言學的研究工作,主持多個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在古代漢語、訓詁學、音韻學、《說文》學、古代文化學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寫了《古代文體常識》、《中國古代衣食住行》、《古語趣談》等著作。主編了《中國傳統語言學辭典》、《中國古代禮俗辭典》、《古代漢語》、《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叢書》和《古今字彙釋》等,著作頗豐。當然還有一個重要貢獻就是創建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大家乍一聽這個名稱挺奇怪的,還有拜故里的?大家知道有祭廟的祭陵的,歷史上從沒有什麼拜故里大典!這是許先生對人類文化的一個重大貢獻!


“近些年,黃帝祭祀亂象迭出。使一個本應表達對先祖感恩敬穆、凝聚振奮的民族盛典,變成了硝煙瀰漫、‘不莊不諧、失敬失誠’的亂象。”2016年全國政協委員嶽崇說,在提交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提案裡,他呼籲國家將黃陵祭祖升格為國家祭祀,並且以此為核心,建設地跨4市13區縣的黃帝陵國家公園。目前黃帝陵國祭都已經實現,國家公園正在執行中。而許先生在2015年提出的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提升為國家級拜祭看來要黃了,真是替許先生惋惜! 位於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從漢代起至今一直香火不斷。歷朝歷代的華夏兒女在這裡祭祀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每年清明節當天舉行的祭祀黃帝大典,更成了海內外華人最為關切的大事。這對於增強民族認同感,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黃帝陵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也絕不是一朝一夕或者任由誰振臂一呼就能立馬確定得了的,是數千年的歷史積澱,是官方到民間的共同認知,它建立在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之上,超越了不同政見或者意識形態。黃帝陵公祭由省級上升為國家公祭,這確實大大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1984年國家文物局出版的《中國名勝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國旅遊文化大辭典》以及近年來出版的《辭海》等大型辭書,對新鄭黃帝故里大廟隻字未見。而這些辭書裡倒有陝西的“黃帝陵”、“軒轅廟(黃帝廟)”等詞條。所以說,新鄭黃帝廟祭並不像許先生所說的具有“悠遠的文化傳統”。當然,我們也不知道許先生所說的“悠遠的文化傳統”是從何說起?許先生提出的“祭廟不祭陵”就是個偽命題,已經被許多學者批的體無完膚!全國軒轅廟遺蹟有上千處,為什麼河南卻又不拜廟了而搞了一個拜故里大典?是不是標新立異為自己的造假開脫呢?


那麼許先生創建的這個“三月三拜軒轅”有什麼歷史記載或科學依據嗎?回答是否定的。其實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三月三,驢揭鞍”。是去掉寒衣,換上單衣去郊遊的一個快樂的日子,俗稱“上巳節”,主要是減衣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春秋時代,《詩 ·鄭風 ·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三月三在古時也稱情人節,和祭祀黃帝沒有半毛錢關係,純粹瞎扯。“三月三生軒轅”更是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的史料記載。唐代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就是對長安的麗人們遊玩曲江的情景寫照。現在的三月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華服節”,是展示華族傳統服裝的重大節日,也是廣西壯族和福建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在這樣的節日拜祭軒轅黃帝是不是一個莫大的玩笑?況且國家清明節公祭黃帝陵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祭拜歷史,是真正的國家公祭。現在有人提出要國祭什麼新鄭“黃帝故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有些人還給軒轅黃帝算出來了生日:公元前2717年三月初三,誰算出軒轅黃帝生日的誰就是民族的敗類!


我們先看看“黃帝故里”的提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1992-1999新鄭搞的是叫“炎黃文化旅遊節”;

2000-2005繼續是“炎黃文化旅遊節”,加了一個活動拜祖大典,2003年的河南省政府網站顯示的是“三月三軒轅黃帝的登基大典”,後來不知道為什麼三月三又變成了黃帝的生日;

2006年升格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請注意到這時“黃帝故里”的說法才出現了,同時我們的另外一位始祖炎帝被無情的拋棄了!(估計是感覺黃帝的名氣更大一些吧)

在這期間,新鄭做了這幾件事情:

搞了大型的炎黃二帝雕像(估計是為炎黃文化旅遊節準備的)大搞水泥建築;

把具有厚重歷史遺蹟的“具茨山”偷改為“始祖山”(估計這樣感覺離黃帝的概念近些);

把國家批覆的“新鄭軒轅廟”偷改為“黃帝故里”,從2006年起以“黃帝故里”的名義大規模搞宣傳。

“黃帝故里”假的太離譜,史學界有一點良知和科學精神的人沒有人承認,炎黃二帝發源於以華山為中心的渭水流域這是以嚴文明、方誌遠、方光華等真正的史學大家所認可的,因為華山是仰韶文化的源頭,是真正的中華之源!

人人都有權拜祖先,但是代表國家級祭奠的還是陝西黃帝陵。新鄭只是明清時的祭祀廟,不是什麼“黃帝故里”。河南新鄭說好了,為地方文化造勢。說不好,是綁架全國人的感情。河南這種在規模上無限放大模擬國家級祭祀的做法,在古代稱為“僭越”“逾禮”,是要滿門抄斬的。中國是禮儀之邦,祭祀級別的劃分極為嚴格。即使是最高祭祀級別的對象黃帝,也有主會場分會場之別。河南在規模人數上搞的比陝西黃帝陵還大,而且大肆在國外忽悠華人,愚弄天下。國家尊嚴何在?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嚴肅、鄭重的祭拜,無疑有著追根溯源、強調認同,乃至標識中華文明精神,連接中華民族血脈的意義與價值。 許嘉璐先生在2015年提出了把偽“黃帝故里”提升到國祭的地位,不知道他是出於什麼目的?許嘉璐自己認為,一是新鄭因其地處中原,中華文化匯聚騰飛之地,在這裡拜祭象徵意義更大;二是新鄭有具茨山的巖畫背景和佐證;三是祀於廟而不祀於陵是古代的常例。對於此種說法,大家怎麼看呢?


清樂堂

我們暫且不談許嘉璐在社會上的各種地位,但是以一言蔽之,改變中華千百年來的傳統,而且改變這個傳統,一定積極的意義都沒有,這也是讓人無法想象,除了給自己的業績和歷史添磚加瓦,實在想不出對我們中華文化和中華人民的精神上有任何幫助,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歷史上這樣自命不凡的人是大有人在的,但基本上沒什麼好果子吃,帶來的後果也是中華民族不可估量的損失。

根據拜廟不拜陵,所以每年陝西的黃帝陵祭祀就變成了新鄭的黃帝祭祀,還要上升到國家公祭的高度?

真是要把新鄭黃帝故里拜祖上升為國家祭奠,還要處理好與湖北隨州炎帝故里拜祭的關係問題。那就亂套了,本來是炎黃子孫,大家都實行紀念先祖,現在自己的祖墳都保不住,祭奠炎黃先祖,就有點讓人唏噓了。不講內涵,我們可以尊《周禮》、孟子的仁義禮智信,首先講的是道德觀念和做人的根本,並不是為了某種利益而過分誇大。

民智已開,別愚弄百姓,誰把人民當傻子,誰將會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許嘉璐對黃帝故里創建有什麼貢獻?除了短暫的旅遊效應,對我們文化和傳統的認同的傷害是巨大的,也是恥辱的,這種的觀點真是奇葩。


白羊奇談

拜廟不拜陵??可笑的要死,首先我覺得許先生及其理論追隨者應該自己做到,以後不要去祖先陵墓上墳祭拜,也可以把墳墓都扒了,可以在全國各地隨便建廟,想怎麼拜怎麼拜,最好建個流動廟,用車拉著,想拜了就拜,多省事!!你們祖宗的祭拜日也不要去清明瞭,直接三月三,多好,和女媧,伏羲,一個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