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等被网友评为最难吃的地方小吃,你怎么看?

卷毛八一八

其实,像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这样各地很有名,很有特色的菜肴或者小吃,又已经驰名这么多年,能够享誉全国,肯定也不会难吃到哪里去,肯定有其精华之处。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当地这么多餐厅都有做像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这样的美食,质量肯定会参差不齐。就像一道美味的菜肴,你做的和大厨做的,当然味道会相差很大。

武汉和杭州,都是热门的旅游城市。所以,基本的餐厅都会有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这样的佳肴,游客到了这里,大多也都会尝试一下当地的特色。有些餐厅,只追求量,不追求质。自然味道就会与正宗的美味有所差别。再者,旅游城市,很多餐厅为了迎合游客,即使餐厅根本就不擅长做这道菜,为了生意,基本的餐厅也都会选择推出这些特色菜。长期质量参差不齐,时间一长,游客心里就会有一个概念: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真难吃。

总之呢,做的好的,正宗可口的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绝对没有那么难吃。相反味道确实是很赞的。所以,真心希望这样的美味不要再长时间埋没了。希望各大餐厅提升质量,别把特色菜埋汰成最难吃的菜了。


千帆远澋

杭州很多年前去过,那时候年龄还小就算吃过西湖醋鱼也没有印象了,不加以评论。

但是你说武汉热干面最难吃的地方小吃,我就有点纳闷了。

如果你是买的超市里或者网上的那种快捷热干面,你说不好吃,我还信,因为那根本算不上热干面,你如果来了湖北,吃了热干面你说难吃,我就真的呵呵了。

因为我就是湖北人,但不是武汉人。湖北的饮食其实并不如那几大菜系出名,很少有听“鄂菜”一说(北京有),很多因素构成,因为湖北位于中心区域,不论是文化还是饮食,各方面都形成了交融吸收和变化的一个过程。湖南菜香、四川味麻、辣而不同,湖北可以说是受多方面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要真的说到吃,湖北的早餐其实比正餐要出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早上可以吃的实在是太多了,拿我家乡宜昌举例吧。

在湖北,几乎都有过早(早饭)的说法,也包括宜昌。婉转的宜昌话,漂亮的宜昌妹子,酥脆的萝卜饺子,劲道的红油小面,鲜香的小笼包,虽潜山隐市,却处处可寻城迹,这里有市井文化,也有经典传承。

老宜昌人的过早标配:红油小面+酸奶。如果说武汉人早上都喜欢吃热干面的话,那么在宜昌,人们早上十有八九都会选择红油小面。尤其是在冬天,吃完小面再喝下碗里的汤,舒服极了。

● 张妈面馆 ▏ 杨岔路时运市场张妈面馆

● 高洁面馆 ▏献福路

● 闻丑香面馆 ▏四新路

● 文子面 ▏西陵区西陵二路香格里拉旁

看了后,就流口水,有别与北方的口味,湖北小面绝对一绝!来旅游的一定要吃一碗。

热干面配酸奶。芝麻酱香萦绕在鼻尖,还没有入口,都已经直咽口水,加上萝卜干等一些自取配菜,吃完来一杯酸奶,肚子十分的满足。

到秋冬季节,在宜昌满大街都能找到萝卜饺子。一口炸锅,一簸箕萝卜丝,一只半月镰,油开锅后,需两手翻飞着筷子,将辣椒面、葱花等各种作料放入萝卜丝堆里翻拌,炸熟晾凉就好了,外酥里软,味鲜顺口,离着十几米,都能闻到萝卜饺子的味道,只需要一个萝卜饺子,就足够你一顿饭,这样的“饺子”你吃过吗?

灌汤包。拿一个小碟,倒入一些醋和生姜丝做佐料,用筷子轻轻地夹起小笼包移入浅碟。咬一口皮,把汤吸入嘴里,连牙齿缝里都有香味,依稀记得小时候,一定会去巷子里的不起眼的小店区吃汤包,那么偏的位置,人却永远那么多。

其实,每一个地方都有好吃的菜和早点,不一定说谁好谁补好,天南地北,我也走南闯北了许多地方,家乡的东西永远是每一个人最合口味的佳肴,希望大家旅游的同时,一定多去吃一吃,感受下最纯正的味道。


泰国留学音乐博士

一、西安的羊血粉丝

我深信是我一定没找到好吃的羊血粉丝店,但的确是西安的好吃嘴朋友带着我到处去找的。个人印象中羊血粉丝应该血很嫩,味道鲜美,但真实的情况是只有辣,没有别的味道,我个人表示接受不了。

二、老北京豆汁

吃了一次接受不了,发现这就是老北京人喝的饮料,又仔细研究了其制作工艺,虽又营养,但还是果断放弃了。

三、嘉兴豆腐脑

吃了一次,豆腐脑放酱油+榨菜,没有四川麻辣豆花,北方的勾芡的豆腐脑好吃。

四、法国的鸭脯肉

法国人做鸭肉与中国人不同,鸭脯肉连着厚厚的皮,带着皮下脂肪,并且肉中还带着血,我真是接受不了。

五、法国的奶酪

那味道我接受不了。


美食理想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当地的特色美食,每个人也会有自己个人的口味,因此天使从不说这个不好吃那个很难吃之类的。至于有些人说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不好吃,一般来说还是个人口味问题。因为这几道都是城市特有的,在外地很难吃到,刚开始吃多少会有些不习惯。

比如西湖醋鱼又名“叔嫂传珍”,属于浙菜,是杭州名菜里面的经典。这道菜有一个故事,据说是古代时期,嫂嫂给小叔子烧过一碗加入了糖和醋的鱼而得来的。有首古诗就有意指这道菜品:“裙屐联翩买醉来,绿阳影里上楼台,门前多少游湖艇,半自三潭印月回。何必归寻张翰鲈,,鱼美风味说西湖,亏君有此调和手,识得当年宋嫂无”。这道诗就是在夸奖西湖醋鱼比松江鲈鱼还要味美。而西湖醋鱼,还和大才子苏东坡、高僧佛印有过一个故事,还引发了一段对联的小插曲——苏轼的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的下联则是“积善人家庆有余”。


西湖醋鱼一般会选用草鱼,价格也比较实惠。制作醋鱼的汤水中会加入白糖、米醋、湿淀粉、芡汁等制作成浓汁,鱼烧好后再涂遍全身。西湖醋鱼的肉质鲜美,口感酸甜。

杭州西湖醋鱼推荐去处:

一:杭州西湖旁边的楼外楼,逛完西湖就近吃饭的店,游客较多。

二、杭州酒家,比较老牌的本地餐厅,价格实惠。

而热干面则是武汉的特色小吃,是武汉人过早(即吃早餐)的首选。和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中国五大名面”。热干面选用熟碱面并进行过水、过油,再淋上芝麻酱、香油、醋、辣椒油等调制好的配料进行搅拌。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有着丰富多样的口感。

武汉户部巷的蔡林记,就是主打热干面的。不过户部巷主要是游客去的~




天使美食探店

爱读书爱旅行爱暖暖,欢迎关注蜗牛去看看!

西湖醋鱼、武汉热干面等居然被网友评为最难吃的地方小吃,对此我想说这并没什么可听取的的地方!

为什么我会说这个结论并不可取呢?

首先,最难吃这样的结论可不是随便得的

各花入各眼,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觉得不好吃的东西可能别人觉得非常美味。你要是说有网友不喜欢吃西湖醋鱼、热干面很正常,你说它是最难吃的实在是不靠谱吧!

其次,数据未必具有代表性

这里的“被网友评为”是哪些网友?数据采集的全面吗?准正确吗?有地域性吗?年龄段呢?数据量是多少?一个人也是网友,网友们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然后,可能只是你吃到了假小吃!

在这个小吃泛滥、假货盛行的年代,你真的吃的是小吃吗?还是你以为的小吃,我第一次去吃羊肉泡馍觉得很一般,后来西安,朋友带我去吃了一次正宗的羊肉泡馍,真是好吃的不得了。所以吃对地方很重要!


蜗牛去看看

呃~,我表示刚从楼下蔡明伟家吃了一碗“Regan Mian”,外加一份三鲜豆皮,一杯豆浆过完早回来。

我就纳闷了,武汉热干面怎么就成了最难吃的地方小吃了!再怎么说,热干面也是与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四川担担面等齐名的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啊。

蔡林记的热干面,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条,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在武汉众多地方特色小吃中,热干面名气最大,也是当地人“过早”的首选。

武汉热干面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叫蔡明伟的黄陂人。当时他在汉口长堤街一带做挑担卖汤面以养家糊口,因为味道好,非常受欢迎。有一天,蔡明伟在长堤街路过一家榨芝麻油作坊时,看见工人从芝麻中压榨出麻油后,随手便将芝麻酱扔在了一边。蔡明伟拿起来一闻,香气扑鼻,于是向芝麻油作坊老板那里要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加进面条里,身边的人都说好吃,于是,热干面,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武汉乃至整个湖北地区地处长江、汉江流域,气候炎热潮湿,为了防止热干面变质,当地人给面条中加入了食用碱,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碱性面条,吃起来非常劲道。

需要事先煮成七八成熟,然后迅速捞起沥水,均匀地拌上香油,同时架起大风扇给面条降温,防止结在一起。

热干面好不好吃,芝麻酱和调料很关键,必须地道、天然。吃的时候,把事先备好的干面放入漏勺,没入滚烫的开水锅里烫几下,再浇上芝麻酱、萝卜丁、麻油、香菜。如果你不喜欢太干,还可以浇点汤汁,然后趁热把面拌匀,只是闻一闻那香气,就已经是哈啦子直流了。

那些嚷着难吃的一定吃的是假的热干面,你应该去找那些本地人多的地方整一碗试试。至于户部巷嘛,呵呵〜〜〜


泡鱼儿

西湖醋鱼不知道,但是武汉热干面被不认同到如此地步,估计武汉的老铁们肯定是扎心了!

西湖醋鱼和武汉热干面我都吃过,按理说轮接受程度不至于受到如此差评,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肯定和现在存在的一些旅游怪相分不开。那就是一些商家,为了牟利,不顾及食客的感受,以次充好,坏了大部分游客的心情,也坏了这些美食和小吃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

西湖醋鱼是杭州饭店的一道名菜,以草鱼为原料加工而成,入口鲜嫩无比,微咸微甜,按理说口感细腻,且非常有历史,是很多游客和老饕们去杭州必点的一道菜。网友对上榜的西湖醋鱼评价是外形还可以,但是肉硬且酸。但我吃过的西湖醋鱼可不是这样的,因为肉并不硬,而是比较嫩滑的,且并不是很酸,微酸而已,吃起来是酸甜可口的。而且我个人感觉蛮下饭的。

武汉热干面,我作为山西人真的也不抗拒。虽然有人说太干了,颜值也低,面硬。对此我就打个问好,因为我不感觉会这么夸张。吃热干面的地方在武汉有很多,但是尽量要绕开那种景区景点的摊位和餐厅吧,尽量找有年头的,或者武汉本地人比较多的那种店,这不能理解吧。在武汉这种地方,走几步动辄就有几家店卖热干面,如果口味不好,下料不扎实真的可能开不久,所以从网上看也好,朋友介绍也好,跟着当地人的脚步去吃也好,都不太会出错,八九不离十吧。

所以不排除很多网友,其实并没有吃到地道的西湖醋鱼和武汉热干面。就像如果你在北京王府井里面那条小吃街,吃了一份“游客专供”的爆肚,又贵又硬又难吃,就给爆肚下了一个粗暴的定义,其实这对爆肚真的挺不公平的。


桔猪

各地名吃评价居然也是旅游题,嘿嘿,那我回答一下的吧。


西湖醋鱼和热干面都吃过。实话实说啊,热干面我觉得还成啊。就是变种芝麻酱面吧,大致可以这么类比,热干面粉丝可不要生气啊。


(武汉热干面)


但是这个西湖醋鱼吧,多个饭馆儿吃了多次,我就……无力吐槽了快。实在是不好吃,当然也可能是我吃不了鱼腥味,我觉得在哪里吃的西湖醋鱼都是一股腥味儿实在是受不了。


(西湖醋鱼)


不过呢,各地都这样,都有一些盛名难副的名吃,也有一些被做坏了的名吃,当然还有不当吃法之后引发吐槽的名吃。


好比我去西安,吃羊肉泡馍,真的老孙家的羊肉泡馍又贵又不好吃,不如我在胡同里吃的好,贾三灌汤包也就那么回事儿。


(老孙家羊肉泡馍)

(贾三灌汤包)


在上海呢,喜忧参半。说肴肉面算是上海特色的一个小吃,半碗没吃完,感觉太腻了,当然也可能跟现在人油水太大有关系。不过,真心讲,小绍兴的白斩鸡确实不错,我每次去上海一定都会去吃的。南翔嘛,好吃程度从价格往下捋,降序排列。

(肴肉面)

(南翔 蟹粉小笼包,味道也不错,就是排队人太多~)


不过各地旅游景点或旅游餐厅的,一般都很差劲,记得当初后海的九门小吃刚开张,报道特别多,都说怎么怎么地道,怎么怎么好吃,禁不住媒体诱惑,就去了一下,人多就不说了,说来碗豆汁儿吧,嘿,我看熬豆汁儿的大锅给豆汁儿都熬开了,咕噜咕噜冒泡呢(北京的豆汁儿是不能熬沸腾的,80度就成,夏天冰镇了都能喝),一看这样,我转身就走了,也别跟他们这里较劲了。

(严重差评 九门小吃,给来个门可罗雀的图)


当然对于地方名吃吐槽最严重的一次是,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你们北京烤鸭真难吃,我说你吃的哪家啊,就全聚德便宜坊的成,还不是哪家分店都可以的。他说我吃的就是全聚德啊,我说那应该还成啊,怎么不好吃啊。结果……说某次放假他坐火车回家,在北京站买的真空包装那种,回家之后,上锅蒸了下,饼不够,他看着也太薄,就在家烙的厚的烙饼,找了点儿黄酱(真是黄酱啊,不是甜面酱)就着葱吃,说太难吃了,我说哥哥,我送你俩字儿——活该。哈哈,后来带他去前门吃了一回全聚德,才稍微平复了他的心情。

(可怜的哥们儿吃的真空包装的烤鸭,为了表现他吃的很痛苦,来张长成这样的图,嘿嘿)


所以说呢,地方名吃呢,可千万别光信网上说的。一定要有当地的美(DA)食(CHI)家(HUO)带着去吃靠谱的概率才会高。


谢谢!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机会吃遍全球~


花锦游

存在即合理。

尤其是美食。

如果真的不好吃,早就销声匿迹了。

但为什么现在去一个地方旅游,经常吃到的很多著名美食,都感觉很难吃呢?

原因在于,很多美食,已经不是正宗的做法了,尤其在一些不正宗的馆子里面。

西湖醋鱼,我去杭州的时候,吃过几家。

就拿最著名的楼外楼来说,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非常好吃,就是有点酸,但酸得有特点,鱼肉又鲜又嫩,非常好吃。

但是,第二次去杭州的时候,还是楼外楼,西湖醋鱼做的非常差,又腥又苦,就像苦胆破了一样,吃了两口,就没法再拿筷子了。

楼外楼,就如同北京的全聚德一样,这种老字号的产品,还这么不稳定,还能说什么呢?

至于热干面,因为是小吃,所以更大众化一些,在普通的路边摊,就可以吃到。

武汉很多路边摊的热干面,都做得还是很好吃的。

但是,热干面和其他小吃还不太一样,它是要配着蛋酒来吃的,因为本身太干了,所以一般都是一碗热干面,一碗蛋酒。

这样,吃面觉得太干了的时候,喝一口甜甜糯糯的蛋酒,那感觉,真的很不错!

所以,我一直建议,如果出行,要提前做好攻略,去哪里玩儿,去哪里吃,吃什么,怎么吃,这样才能既饱口腹之欲,又能玩儿的开心,玩儿得高兴。


放飞九月

我觉得他可能真的吃到了非常难吃的热干面

因为一般运气不好的人才会遇到非常难吃的

在武汉,就算做得不正宗的热干面都不会差到哪里

或者只是个人不喜欢而已,嗯

希望能拿好这个,当作参考

周记热干面豆皮大王

周记豆皮是个百年招牌了,周家三代人都是靠做豆皮营生。摊豆皮的工具是最原始的蚌壳,使得豆皮的底味保持的很好。老板用料舍得,每锅四份豆皮,打4个洋鸡蛋2个土鸡蛋,一份豆皮一个半的蛋。臊子里的干子、蔬菜丁都很入味,小花菇都是一整个,吃到嘴里味道更鲜美。但周记最有特色的肉丝豆皮、牛肉豆皮、腰花豆皮,全武汉独此一家。新鲜的肉直接下锅现炒,起锅前再加上剁椒。这绝对是一份武汉风味的豪华早餐!

地址:麒麟路与桃花街交叉口

罗氏热干牛肉面馆

万万没想到,这家荣获第二届热干面大赛第一名的罗氏,生烫牛肉面居然辣么好吃~表层漂浮着一层标志性的“武汉红”,汤底却略微带点甜味,牛肉、猪肝、腰子都嫩得刚刚好~最特别的是加入些许孜然粉,整个碗里都透着麻麻的味道,相当到位!12块一碗的价格,满满的肉已经很对得起物价啦,再泡上隔壁的油条,这波不亏!

地址: 玫瑰街279号

何师傅牛肉粉

要说武汉的吃货们厉害之处,就在无论多远都会有人慕名而去。这家十点多就售完收摊还位于纸坊的何师傅牛肉粉,却每天早上都大排长队。那必然是它这一碗糊汤牛肉粉和一口油饼了!汤底糊糊里带着浓厚的牛肉味和辣味,爽滑鲜辣中还有这胡椒的香味,这样的汤配上独家油饼,酥软的饼子上也沾上了牛肉香味,撒上些许芹菜末,真是正到不行的味道!呼哧呼哧吃到冒汗,舒服~

地址: 纸坊镇古驿道(近国税局)

金口郭战牛肉粉

这家跟何师傅是亲戚,但口味却各有各的特点,若说还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一样的远~一看打卡,仍然有很多好吃佬驱车专程去吃。鲜辣的汤底看在眼里,浓厚的牛肉香味瞬间征服味蕾!汤没有重油,直接喝下去都蛮舒服。煮得很烂的腱子肉入口都是满满的香气。再泡上一块钱一根酥脆的油条,吸满汤汁的油条就很到位!十块钱一碗的价格更是服气,完美的早餐从这里开始~

地址: 金口街道金岭路邮局路公交站东50米

郑记牛肉面

by CuriousBrown

要说武汉元老级面馆,定属郑记牛肉面了!正是老武汉牛肉面独有的浓香味,让无数武汉伢念念不忘。卤香味十足的牛肉很有嚼劲却不柴,和着面一起越嚼越香~咸香辣的汤底直接喝或者泡油条都十分到位,回味良久。这种老字号的口味也是十年如一日的吸引人~

地址: 吉庆街与汇通路交汇处(近汇通路)

老田记面馆

by wenjinZ

武汉过早花样多,生烫、豆皮、牛肉面牛肉粉,吃一周不重样实在简单。但传统的热干面仍然是武汉伢的心头好,吃多了连锁店内加着各种佐料的热干面,老田记家的老字号却能让你回到小时候,抛开“上过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名誉,单看这个装着面的搪瓷碗,就满满都是回忆~没有腌萝卜,简单的榨菜和简单的碱面,香醇的芝麻酱拌好,这样单纯的一碗热干面却能让你吃着不想有过多言语~

地址: 吉庆街65号附近(近南京路)

老武锅豆皮

老武锅的店主姓邓,是地道武汉人。做了25年豆皮,余家头12年老武锅13年。武锅拆迁过后,这家豆皮便搬到了现在地方,十几年的老街坊们吃惯了这碗豆皮,从武锅一路追随到静安路。邓师傅住在店里,头天傍晚泡米,午夜起来醒浆,凌晨三点开始蒸糯米饭,六点开卖,四个小时,一刻不停。老板制作豆皮的过程熟稔于心,动作麻利;而且每一锅豆皮老板都坚持自己动手。糯米粒粒分明又有嚼劲,豆皮烤得金黄,恰到好处。分6块小份和9块大份,外皮焦脆不干,内里软糯弹牙,蛋香浓郁,咸鲜的卤水浸过后。软化的口感又变得奇妙起来。

地址: 静安路铁路局对面

付记鲜味鳝鱼面

老武锅旁边的面馆,建议端上一份豆皮一起食用。特色鳝鱼面,臊子都是现炒的,掩盖住了鳝鱼本身的腥味,且把鳝鱼的鲜味带到了汤里;鳝鱼鲜嫩,量也够足,汤底较重口,喜欢吃辣的一定要喝口汤!三合一的臊子也同样用青椒、洋葱和酱料炒制,浇在面上,再窝个荷包蛋,重口又让人放不下碗!

地址: 静安路16号(武昌火车站北)

明静特色生烫牛杂粉面馆

by 糯糯米米米米

同样是家老字号的生烫,楚宝拆迁后搬到了原店对面,味道却还如从前。牛肚、牛肉、牛腰子......各种牛杂臊子在高汤里烫过后带着肉香味,入口口感极佳,汤底卤味十足,辣得也刚刚好很到位。特别的是加入了榨菜碎,配上一点花椒粉,整个碗都透着足足的香气~过早没有生烫牛肉粉总会感觉少点什么,有了这一碗才能精神抖擞的搬砖~

地址: 前进二路34号(楚宝公寓旁)

曾记豆皮大王

曾记豆皮同样历史悠久,原来的老师傅是老通城出来的,现在是老师傅的徒弟在做。很纯正的老通城口味,豆皮表皮嫩且绵软不是十分焦脆,糯米蒸得软糯适口,馅料浓郁,份量足。一份两大块豆皮,一锅做得快出的也多。曾记得臊子给的很多,竹笋、香菇,还有大块的肉丁,瘦肉偏多使得豆皮不会很腻,典型老式三鲜豆皮做法配料。起锅端盘之前撒上一把葱花。消化不太好不喜欢吃糯米的还可以点份蛋光豆皮,蛋皮要比三鲜厚的多,而且非常之嫩,用蛋皮包裹着里面夹着的料,蛋香四溢~

五五二生烫

by 包菜哥哥

位于公交552路终点站的五五二生烫,门口一排板凳格外显眼。生烫的品种很多,牛三鲜猪三鲜都是很新鲜的食材,给料非常足,一碗面铺着满满的一层臊子看着就很有食欲~更特别的是调料台上的自然花椒胡椒粉,加上一小勺粉末到辣汤底中,立马鲜香味就提上来!值得一提的是特制的泡萝卜,酸酸脆脆很开胃。不管是面条还是宽粉都十分入味,很值得跑一趟去尝尝~

地址: 三眼桥路552终点站

小叶牛腩王

位于汉阳有名的过早一条街,叫小叶牛腩王,热干面、烧麦、各种粉面应有尽有。来吃牛腩粉面的却不多,大部分食客都冲着他们的煲来。先煮好年糕,适时的倒入肉丝,软软糯糯的年糕很能打动味蕾~胡椒味提鲜,再加入两勺辣椒,顿时香气扑鼻!鱼片煲也同样畅销,嫩滑可口,不喜欢重口的胖友们完全可以来岔吃,毕竟七八块一份的价格在武汉已经很少了。

地址: 知音路12号附近

汉来新牛肉面馆

by 火山娘娘

遍地生烫的武汉,反而很难吃到一口地道的新农牛肉面。位于汉阳的汉来新牛肉面,一份牛肉面上桌,吃上一口就知道,是那个事!红汤泛着光的汤底入口微辣,再吃下去却回甜,新农牛肉特有的香味充斥在嘴里,和劲道的面条一起越嚼越香!他家的干子也是标配,很进味~一碗面牛肉的分量很足,吃惯了其他咸辣口感的面,换个口味吃吃纯牛油的牛肉面,十分带劲!

地址: 王家湾商圈墨水湖北路(近汉阳区委)

高氏一品香红油热干面

by 77的三餐

谁说武昌没有好吃的过早,这家第一个不服!也是很地道的武汉传统热干面口味,还可以加点牛肉臊子,卤香味十足的牛肉很烂很嫩。他们家最有名的还是号称“武汉排名第二”的米酒,米酒的香味十分浓郁,都是每天现做出来的,夏天的时候用并米酒配上火辣辣的热干面,绝对是最标准的武汉式过早!

地址: 复兴路15号(近房管所)

火车站牛肉面

by 一只小菊子vv

牛肉、牛腩、牛肚......谁能抵挡住牛肉面里充实的臊子!分量十足的一碗,颜色鲜艳的红汤一看便很有食欲!臊子酱香味十足入味很好,汤底的牛油味也使得整个面都十分吸引人~这样给料良心味道又足的牛肉面正对胃口!隔壁的油饼油条豆浆也很到位,配在一起就是一份豪华早餐~

地址: 汉阳大道304号(翠微复地三期正门对面)

元记豆皮

by 一只小菊子vv

看到门头上“老通城”的小字就知道没差了。蚌壳架上,武汉老师傅的手艺就准备大显身手了~蛋皮蛋香味十足,看到标准的金黄色便铺上糯米,臊子足足的铺满,笋子、香菇、干子和肉丁,标准的几样却能做得很入味很香~元记的绝招可能就在最后一瓢卤水里,口味偏重的朋友可以加上,对于阿汤哥来说带点辣味更带劲,糯米也更香~

地址: 汉阳大道十里铺特1号工商银行对面(近十里铺邮局)


不要再说武汉的过早不好吃了哦

打你的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