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萊蕪19歲小夥成國家非遺文化傳人

5月20日,19歲的萊蕪小夥孟慶暘拜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當代京東大鼓第三代掌門人、著名京東大鼓表演藝術家郝德寶先生的高徒郝少寶門下,成為京東大鼓第五代傳人。

同時,他加入“河北非遺鼓曲青春組合”,隨組合進行巡迴演出。

厲害!萊蕪19歲小夥成國家非遺文化傳人

孟慶暘(右一)與郝少寶(左一)同臺演出。

在同齡人熱愛網遊、電子產品的年代,1999年出生的孟慶暘卻獨愛中國傳統藝術。高中時代,孟慶暘學會了快板,高三畢業的那個暑假,他又學會了彈三絃,這些傳統藝術帶給他無盡的快樂和享受。到河北傳媒大學上學後,他接觸了京東大鼓這種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京東大鼓,誕生於清末,輝煌於民國,新中國成立後鼎盛一時,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可以說是迴響於街巷裡弄、萬眾傳唱的群眾“精神文化享受品”。可短短几十年,這門藝術已到了需要搶救的邊緣,被確定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歷代傳人致力於讓京東大鼓既有藝術性,又有普及性,讓年輕人更喜歡它、演唱它。

孟慶暘學習京東大鼓時間僅有不到一年,但是上手很快,能彈能唱。“我覺得曲藝需要融合時代精神,年輕人更懂得年輕人的喜好,我們的加入為曲藝的弘揚帶來無限可能。”孟慶暘表示他會珍惜這次機會,儘自己全力把京東大鼓發揚廣大。

京東大鼓是發源於河北省的漢族說唱藝術。主要樂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挾銅板,右手擊鼓外,伴奏樂器主要是三絃。由於伴奏及曲調簡單,演出全憑演員的演唱功夫和擊鼓技巧。因此易學也易記,故使京東大鼓在津演唱十分普及。特別是七八十年代,天津的群眾文化相當普及,京東大鼓時常作為一種文藝匯演的表演項目。尤其是印刷工人董湘昆的演唱,聲情並茂,質樸無華,並常常自編自演一些曲目,深受天津廣大群眾的歡迎。

京東大鼓音樂,其雛形出現於清代末年,流行於北京以東地區。藝人張瘸老來天津演唱後,在津收徒傳藝,使這一曲調在津傳唱,但當時尚無京東大鼓名稱,曲調也未定型。

早期的特點是用“怯”音演唱,字少腔多,並伴以鐵片擊節。開板“未開書,我先表這頭一回……”一唱就是十多分鐘。由於節奏緩慢,經常是未等唱完,觀眾就已散去。在津藝人劉文斌等向其他曲種學習,對唱腔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他們引用民歌《廟門開》的旋律,融合落腔調與平谷調的音樂,改變了開板慢、腔長的演唱方式,完善了“十三咳”的唱腔,創作出與原型大不相同的新曲調,這就是京東大鼓的基本唱腔,它於二十世紀20年代中期在天津定型。

京東大鼓的前奏,起初比較簡單。後來有所發展,建國後發展尤大,曲調豐富多了,色彩也更鮮明瞭。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老藝人劉文斌在電臺演播過中篇新書《白毛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他的傳人、天津市業餘演員董湘昆以普通話革新演唱,並在三絃伴奏的基礎上,加上了揚琴伴奏,所唱書段《毛主席的書我最愛讀》風靡一時,影響很大,河北省的許多文藝宣傳隊及其青年演員竟相仿效,遂使這種以普通話演唱的新的京東大鼓空前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