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首領召平(揚州江都宜陵鎮)

揚州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首領召平(揚州江都宜陵鎮)

陳勝吳廣起義

秦末,在廣陵縣東的東陵村(今宜陵),出了揚州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的首領——召平。

召平是東陵村裡一位貧苦農民,平時愛練武功,為人豪爽耿直,好打抱不平。長期以來他被沉重的徭役和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內心對暴秦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情緒。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揭竿而起,建立起張楚政權。消息傳來,興奮了一夜的召平與家人、同夥商量後,決定自己先去投奔。他日夜兼程,長途跋涉,找到了起義隊伍。

起義軍首領陳勝見召平身手不凡,就把他收到自己帳下,隨軍作戰。而後,經過幾次實戰考察,又發現他作戰英勇,有一定的指揮才能,更加得到器重。陳勝考慮到:廣陵襟江控淮,是軍事戰略要地。召平是廣陵人,對家鄉情況熟悉,又有一定的號召力。如果讓他帶領一支人馬去攻打廣陵,開闢東線戰場,不僅可以擴大聲勢,而且還能有效地配合西線作戰。當陳勝把這一任務交給召平時,召平聽說可以回到家鄉造官府的反,自然是滿心歡喜,一口答應。

當時,廣陵城在今揚州觀音山後(平山鄉堡城村)。官吏們聽說起義軍來攻城了,而首領就是東陵人,一個個嚇得膽顫心驚。但是,他們憑藉城南是懸崖,城西有深壑,城東臨水域這一易守難攻的地勢,採取“堅守待援”的策略,一面閉城堅守,一面等待援軍。

兩軍相持了一個多月,廣陵城也未能攻下,而此時,卻傳來陳勝在軍中被害的消息。召平一面強忍悲痛,封鎖消息,一面尋求對策。

揚州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首領召平(揚州江都宜陵鎮)

陳勝王

廣陵,原屬越國。公元前334年楚國打敗了越國,廣陵便成了楚國的屬地。秦統一中國後,原楚國名將項梁與他的侄子項羽在江東一帶仍有一定威望,這時也已起事,有精兵八千。如果能去爭取他們渡江西進,陳王的抗秦事業就不會中途夭折。於是,召平想去江南說項請兵。

召平到了吳中(今蘇州),從交談中得知項梁叔侄倆並不知道陳王被害的消息,便心生一計,假傳陳王令,說是陳王派他來拜項梁為楚王上柱國,“現在江東已平,陳王請你們能乘勝揮師,西進擊秦。”

項梁叔侄原本是楚滅國後的遺老遺少,他們起兵的目的也只是擁兵自重,獨霸吳中,再圖復楚。而召平矯詔,要他們參與滅秦的大業,在他們面前呈現了另一番事業與前程,當即表示受命,立刻整頓隊伍,調集輜重,領兵渡江,攻打廣陵。

這時,江北的情況又有了新的變化。在廣陵縣北的東陽縣,民眾也起事殺掉縣令,公推縣衙文書陳嬰主持縣政。一時間,附近民眾紛紛前來投靠,隊伍很快擴大到二萬多人。項梁得此消息,便與項羽、召平商量,不如先聯陳嬰,擴大隊伍,待壯大力量後再取廣陵。

項梁派使者與陳嬰聯絡。陳嬰是一位長者,為人忠厚、誠懇。他在起事後,一直有一個擇主而事,勿自立為王的想法,現在楚國世代名門之後主動與他聯絡,自然是願意率眾相從,聽候指揮了。

項梁叔侄、召平、陳嬰三路人馬會合在一起,共商攻取廣陵之策。而廣陵長期困守,早已是軍心渙散。現在大軍壓境,呈摧枯拉朽之勢,守城秦軍便開城投降了。

廣陵既克,他們繼續分兵西進,一路打得很是順手,也就逐漸產生了輕敵情緒。在一次戰鬥中,項梁陣亡,召平也戰死。而項羽則重整旗鼓,越戰越勇,一時間成了各路起義軍的首領,並由江及淮,直搗關中。

揚州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首領召平(揚州江都宜陵鎮)

項羽

滅秦以後,雖然項羽“別姬”自刎,但他那蓋世英雄的形象和滅秦的業績卻永留歷史。而廣陵召平矯詔,引項氏叔侄渡江滅秦,也是功不可沒的。(朱毓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