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記丨扶貧先扶智 “拔窮根”要靠教育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我和鳳崗中學的塗修樹、董文華、徐璐三位老師走到離董世洋家還有老遠的地方,就聽到了屋裡傳來的琅琅讀書聲。

董世洋是贛州經開區鳳崗鎮路塘村的村民,2014年女兒董芬查出患有重大疾病,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翌年列入貧困幫扶對象。董芬在經過幾次化療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身體狀況也越來越好,個性要強的她一直想回學校上課,但鑑於她的身體情況,醫生一口否決了她的想法。沒有得到醫生的允許,董世洋一家也不敢大意,耐心地做著女兒的工作。

時間進入2018年,眼看就要中考了,可是董芬的學業落下一大截,董世洋夫婦心急如焚。瞭解到這個情況,我第一時間同局扶貧工作隊隊長張淵金溝通,逐級將情況反映至區農辦。在農辦的積極協調下,我和鳳崗中學老師與董世洋簽訂了《送教上門服務協議》,明確了在2018年4月-6月期間為董芬開展送教上門服務不得少於10次。

扶貧日記丨扶貧先扶智 “拔窮根”要靠教育

老師為董芬輔導功課

5月16日,是我和鳳崗中學老師第5次到董芬家中給她輔導功課,三位老師為董芬講解了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等課程內容,還帶來了中考複習資料。一對一的教學過程中,董芬流露出對知識的無比渴望,時不時還提出自己的疑問,學習效果事半功倍。課後,我們還就如何提高她的學習和董芬一家進行了交流。

臨走前,董芬媽媽溼潤著眼睛堅定地對我們說:“謝謝你們,你們來了我女兒心情好了,學習也慢慢跟上來了,無論如何我們也會讓她繼續讀下去的!

扶貧日記丨扶貧先扶智 “拔窮根”要靠教育

董芬與老師們合影

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才是脫貧致富的治本之策。

再貧困的家庭,只要還留有一顆讀書的種子,就大有希望;再荒寒的地方,只要還能聽到琅琅書聲,就充滿陽光。”抓住了教育,就抓住了希望。因此,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我們要著力改變群眾“貧在人”、“窮在天”的現狀,就必須依靠教育,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贛州經開區地稅局駐鳳崗鎮路塘村扶貧幹部曹鵬,寫於2018年5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