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为何至死都不愿意去台湾?

邪恶女女-LL

这个问题用杜月笙的话来说最恰当:“蒋介石这是拿我当夜壶使,需要的时候就拿出来用一下,不需要了放在床底都嫌臭啊”。

一,杜月笙的夜壶论,发表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荣归回上海的档口。

蒋介石曾经是黄金荣的徒弟,可是和蒋介石命运连在一起的人,恰恰是杜月笙自己。

蒋介石北伐战争担任总司令时,杜月笙作为青帮三大亨就已经决议投靠蒋介石。蒋介石掌握国民党政府后,杜月笙更是鞍前马后伺候得不亦乐乎。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一枪不放,日本占据了东三省。可是第二年的一二八事变,日军攻打上海,却被阻击成功。这里杜月笙的功劳很大。更重要的事,杜月笙作为“民间外交家”参与淞沪停战协定的谈判,这也是蒋介石所需要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月笙远在香港,遥控上海,与戴笠合作组织苏浙别动队,上万的青帮弟子牺牲在抗日战场。杜月笙还积极筹款支援抗日,救济灾民。杜月笙还暗中找人搜集情报,并策划多次暗杀汉奸活动,并策反王克敏离间汪阵营。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杜月笙以为自己能当上海市长。没想到,蒋介石已经任命钱大钧为上海市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取消了对杜月笙的欢迎仪式,还发动新闻界搞臭他。要知道副市长吴绍澍正是杜月笙的门徒叛离出来的。


到这时,杜月笙才认识到,对于蒋介石来说,杜月笙只不过是可利用的人,一旦失去利用价值。蒋介石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如果杜月笙连个人势力也没有了,蒋介石会毫不犹豫杀掉他。

二,香港是杜月笙的第二个家。

八年抗战期间,杜月笙一直住在香港的杜公馆。不仅如此,经过经过长时间的经营和发展,杜月笙在香港有相当大的势力,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杜月笙在香港的居住条件相当好,如果到了如果到了台湾,可能需要重新安排,这是十分麻烦的。

三,杜月笙和蒋经国势同水火势不两立。

解放战争期间,杜月笙帮助宋子文和孔祥熙稳定金融秩序,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当蒋经国上台开始大呼扫黑的情况下,杜月笙和孔祥熙合作从事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被蒋经国抓到证据。

杜月笙出面,蒋经国不敢不给面子,蒋经国请示蒋介石后,对于上海的扰乱金融秩序行为,只好不了了之,这是蒋经国做的第一件大事,杜月笙面前吃瘪,让蒋经国怀恨在心。

如果杜月笙去台湾,那台湾的大权早晚会落在蒋经国手里,即便杜月笙活不了那么久,那么子孙后代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日子可过。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杜月笙长期在法租界生活,比较适应殖民地的生活状态,解放前夕,全中国的殖民地也就只有香港了。

只是让杜月笙除了上海,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如果去美国估计也难免不了被参议院之类的人清算。


历史知事

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率残部撤退至台湾,而此时上海的无冕之王,地下皇帝杜月笙则既未留在大陆,也没去台湾,而是去了香港,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为什么杜月笙至死都没有去台湾呢?


众所周知,在民国期间,上海帮派的影响力十分巨大,甚至能够决定上海的走向,而这些帮派中,尤以青、洪帮势力最为强大,作为上海青帮的大佬,杜月笙堪称上海滩的无冕之王,也因此,杜月笙所有的根基和他的权力来源都在上海滩。

所以一旦解放军占领上海,曾经在“4·12”反革命政变中,疯狂疯狂屠杀过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杜月笙,势必会被清算,杜月笙必然不敢留在大陆。而杜月笙一旦离开他的根基上海,除了曾经青帮大佬的名声,他将一无所有,也就没有了跟蒋介石讨价还价的基础。



杜月笙早在20年代就开始与蒋介石打交道,他非常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一无所有的杜月笙,即使到了台湾,也不可能被蒋介石重视,反而身家性命都决定于蒋介石的一念之间。

再加上1948年,蒋经国去上海打虎时,杜月笙联合宋美龄坑了蒋经国一把,使蒋经国打虎行动最终失败。得罪了“太子”,又失去了被利用的价值,精明如杜月笙,自然不会羊入虎口。


事实的结果也证明了杜月笙选择不去台湾的明智。到达台湾后,蒋介石绝大部分在大陆时嫡系和高级将领都受到了冷落,也失去了权力。曾经蒋介石的亲信都是如此待遇,杜月笙区区一个黑帮首领,自然不可能有多好的后果。


鸢飞九天2018

杜月笙至死都不愿意去香港,这一切都跟蒋介石有着莫大的关系。杜月笙有一句关于蒋介石的自嘲,道出了杜月笙至死不愿意去台湾的原因。

杜月笙与蒋介石交恶,自嘲是自己是夜壶。1945年,抗战胜利后,因为杜月笙在抗战的时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论功行赏,杜月笙盯上了上海市长的职位,好好过一把官瘾。谁知道蒋介石给杜月笙来了一个卸磨杀驴,杜月笙被摆了一刀,准确来说是两刀,刀刀见血,凶相毕露。

第一刀卸磨杀驴,在杜月笙信心满满地准备回到上海当市长的时候,蒋介石蒋介石已提前任命钱大钧为上海市市长、吴绍澍为副市长,负责接收上海全权。蒋介石的这样

安排直接跟杜月笙没有一毛钱关系了,这令杜月笙感到很失望。这还没完,在杜月笙回上海的时候,本来以为有宏大的欢迎场面,谁知道有人捣鬼,市政府取消原定的欢迎仪式,连本已搭起的牌楼也已拆除,北火车站还贴出了“杜月笙是黑势力的代表”、“打倒杜月笙”等标语。杜月笙闻讯气上加气,为避免难堪,临时改在上海西站下车。靠站时,竟没有一个要员迎接。

第二刀蒋介石戏耍杜月笙,1946年夏,蒋介石为体现“民主政治”,下令“民选”上海市参议会议员。杜月笙信以为真,有意竞选议长席位,哪知就在胜券在握时,传来蒋介石的口信:议长一席,希望由潘公展担任。潘公展蒋介石的亲信,杜月笙自知胳膊拧不过大腿,在选举结果杜月笙当选议长后,杜月笙马上宣读了一份辞职呈文。

这两件事的发生,导致杜月笙和蒋介石彻底交恶。当时杜月笙自嘲:我们是夜壶,蒋介石把我们用完了,眼看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往旁边一甩,再也用不着你们这些夜壶了。此时的杜月笙对蒋介石是彻底失望了,也明白自己的根基在上海,到了台湾也不受蒋介石的待见,地位甚是尴尬。于是,62的杜月笙决定再次远遁香港,与世无争,就在香港安度晚年。

1949年4月,杜月笙赴香港,1950年与京剧名角孟小冬在香港结婚,1951年8月16日下午,62岁的杜月笙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回忆说:“父亲回光返照时,对身边人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享年64岁。


密探零零发


当年杜月笙离开大陆,在他的心里,一个奇怪却不以外的念头一直在心里盘旋――鸡肋,杜月笙感觉到了深深地鸡肋感,而自己就是那根鸡肋!

为什么如此说呢?杜月笙这个人虽然靠耍流氓起家,但却是个多面手,在他中年以后,一直想着从政改变形象,但是到头来,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响亮的大嘴巴子,蒋介石不需要他这么一号人物,他即给蒋介石带不来政绩,也带不来利益,反而只会带来麻烦。

如果当局都是流氓分子,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何在,即使蒋介石真的有那么一瞬间想用杜月笙,也绝不会上用他来给自己的政治生涯贴金,什么人干什么样子的事,见不得人的勾当杜月笙干正合适。


因为他本来就见不得人,这就是杜月笙强烈的“夜壶感”的来源,因此当年杜月笙没有去台湾,不去的原因是他感觉自己去了也不会受到重用,还会招来白眼,别人对他的态度是矛盾的,用他的时候一切“好说,好说”,不用的时候,唯恐避之不及,弄脏了衣身。

杜月笙不去台湾,是因为他不认为自己到了那边,自己坚持的东西就能找回来,以前他坚持认为自己能够洗白自身,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当他发现他欲洗白自身“水”都是发臭的时候,不仅仅是毛骨悚然,更有心灰意冷。

他也不认为移居台湾能找回曾经的“荣耀”,太子党(蒋经国)上位是迟早的事情,杜月笙一向与他不对付,而太子党一伙则是往死了挤兑杜月笙一派。


抗战后在上海,还有戴笠替自己出头,戴笠也死了,杜月笙前往台湾,可谓是自投罗网,就等着被收拾了!

因此,杜月笙即沒留下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去台湾,而是到了香港!


历史三日谈

“红帖子”不见了

蒋介石早年尚未发迹之时,曾向杜月笙递过“红帖子“。

所谓的的”递红帖子“就是投门生帖子,这也就意味着蒋介石曾经拜在杜月笙的门下。这个”红帖子“一直保留在一个保险柜里,由一位账房先生负责保管。抗战之时,这个”红帖子“依然留在了保险柜里。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返回上海,但却发现”红帖子“已经不翼而飞。因为保险柜内其他物品并没有少,所以杜月笙猜测这帖子很可能时蒋介石派人拿走的。尽管杜月笙曾计划将这个红帖子还给老蒋,但你蒋介石直接派人来偷,这算什么事?

这只能说明蒋介石已经对杜月笙有了戒心。

抗战胜利后 备受打压

抗战胜利重返上海的杜月笙,开始屡屡受到国民党的打压。国民党上海当局不仅将他的许多亲信或枪毙或判刑,甚至还曾变相扣押杜月笙,而在”上海打老虎“期间,蒋经国还派人抓了杜月笙的三子杜维屏。

上海市长 、议长之事

这些种种的迹象都已经说明,国民党已经不在将其当作”亲密的朋友“,甚至还想铲除他们这批人。以至于杜月笙曾愤怒的说“蒋介石就是拿他当夜壶,用完就往床下一扔!”因此杜月笙很清楚,在上海的时候,蒋介石都敢不拿他当回事,那去了台湾,岂不是要任人宰割?


大家怎么看这件事,欢迎留言交流!喜欢历史和军事史的朋友可以点一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