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花开陇上

如果单从字面上看,满堂儿女的优点<半路夫妻,但其实不尽然。

如果要让这句话成立,应该是:虽有满堂儿女,但却不孝顺或不能陪伴,不能抚慰心理的孤独,还不如合适的、彼此有所依靠(主要是心灵上的依靠)的半路夫妻!

能有这样的话出现表明还是有很多儿女不能感知单身父亲、母亲的无奈,不能真真正正的从老人的角度、站在老人的立场考虑,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即便我们很尽心尽力的让他们生活的无忧,但无虑呢,怎么做到?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生活呢,平时年轻人上班、工作、学习基本都用去了太多精力和时间,如何拿出饱满的“热情”了解父母的精神所需?不要幼稚的认为那些话:“妈你最近还好吗?你还需要什么尽管说?等有时间我一定常回家看看……”就能成为他们的慰藉。“夫妻老来伴”,即便是半路夫妻也多是有共同语言,能够彼此了解,互相依靠的两个人,他们一般年龄相仿、兴趣相投,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原本没有关系的两大家族建立关系的纽带,相处的好,还可以让彼此的家庭成员们成为朋友甚至是亲人,人是群居动物,人多力量大,对一个孤家寡人,他再有钱,再有人追捧,再有社会地位,他都不能冠以“成功人士”,没有和谐的家庭,友善的亲朋,他如何自诩“成功”?


骏景农业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这是一个关乎人性的问题,相当走心而且深具现实意义!

记得十几年前还在上学时,有次开班会,教心理学的班主任让我们做过一个有关人性的题,在纸上写下最亲的人,然后一次划掉一个,象征着他(她)会永远的离你而去,看看到最后留下的一个是谁!

如果现在再做这一个题的话,我觉得我会舍弃父母,舍弃儿子,最后留下老婆一人。

这很没有人性,对不对?


首先,无关句中儿女的孝顺与否,做父母的跟儿女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多。

记得看过一个分析,自孩子出生后,跟其在一起的时间算来算去不会超过二十年。

从子女上大学开始,便离开了父母,结婚生子后就更不用说了,虽说是一家人,事实上多是过着两家人的生活。

这种情形之下,就给离异或者丧偶的独居父母留下了太多的孤单和寂寞,虽说半路夫妻的感情有待考量,但至少是一个陪在身边的人,可以抚慰这份孤独!

半路夫妻,最起码身边有个说话的人,而且作为父母而言,十之八九的话是不方便跟子女说的!

孤独终老,对一个人来说,实在是最凄苦的事情!


第二,家有满堂儿女虽说是可喜的事情,但逐渐年长直至都各有家庭以后,可能又是很可悲的事情。

上面说的与儿女的孝顺无关,那这里就要说的是跟儿女的孝顺有关了。

小的时候我们都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

人性的遗传基因里面,似乎先天具有自私的成分,连和尚都没有多么佛性!更别说凡人了!

无论身边发生的还是网上看到的,父母老了之后,子女越多的家庭,纠纷越多,在对父母养老方面,存在的矛盾就更多!

这样的结果,给孩子多的父母造成的心理创伤更严重,他们晚年的境遇可能更凄凉!

而半路组合的夫妻,是共享下半生的命运共同体,只要对方的人品过得去,那么存在的优势是满堂儿女不能够比的!



第三,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学会珍惜并善待身边的亲人这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父母!

作为子女,孝顺父母这是责任更是义乌。携手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相互搀扶、共同承担,这才是真谛!

以上就是老味儿对该问题的个人看法,您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老家老味儿

对于这句俗语,山农认为这只能反映出一小众人的情况。我国现在最不缺的是什么?回答:是人。我国一直人口大国,虽然从古至今出现过很多“娶了媳妇忘了娘”“不赡养父母”等等让人神共愤的事,但不可否认也有很多孝感动天的故事。所以对于俗语“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句话,我们不能只看到一个不好的例子就否定了其他家庭、其他儿女的孝道。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中国人多当然什么人也都有。


山农作为80后家里自然没有多余的兄弟姐妹,但是山农的父母可是大家族。母亲家是4兄妹,父亲家是7兄妹。山农来说说母亲家的事。母亲作为女儿,按照老一辈的习俗,家里的一切财物都与母亲无关,赡养老人的事也轮不到母亲身上。因此在外婆离开后,外公就轮流的在三个舅舅家以三个月一轮回的方式住下。单独的房间,房间里安装电视机、空调。每个舅舅都为外公配置这些,山农母亲抽空的时候就会去给外公洗洗衣服,做做饭。逢年过节的时候就会给外公钱,可他总不要,说他什么也不缺。在我眼中,外公这辈子那是过得相当幸福的。当然也不是山农自夸,山农母亲家的人确实挺孝顺的。


通过这一个例子,就能看出满堂儿女中也有幸福的存在呀!当然,老无所依的老人也大有人在,孩子越多,你推我、我推你,年小的就像让年长的来赡养父母,年长的又以父母最疼小的来找借口,没钱的就把责任推给有钱的。反正是不愿意养父母的借口跟分家产时的借口一样多。在这样的家庭情况下,老人何其悲凉。这个时候老人身边如有一个相伴的人,可以说说话,互相扶持着过完一生,那就是简简单单的幸福了。

半路夫妻虽也有为钱才结合的,但也有很多为爱相聚的人。对于那些儿女不孝,孤苦独居的老人,能找到另一半,那多半都是真爱。

已是夕阳之人,在携手共度夕阳,这就是人间最美丽的风景。

山农还是那句话,“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真理都需要我们大家去慢慢品味。没有永远都对的话,也没有永远都错的话。


山农村民笑哈哈

城市、农村都一样!《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中国的俗话说的好啊!切记!但,情况不一样的,还是《原配更珍爱!》


第三幅为网图,多谢!


鱼翔浅底152417403

既然是农村俗语,想必主要说的是咱农村的事,说的是咱农村人,今天就站在农村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这样一句老话,是农村生活的人见了太多的“子女不孝顺”的例子总结出来的,因为在大家的生活里都能找到共鸣,因此在农村被广为流传。



以前农村,人一到晚年,地里刨食的能力几乎没有了,养活自己只能靠子女,所以“养儿防老”的思想非常严重,农村子女一旦不孝顺,老人的生活就很凄凉,满堂儿女,说明儿女很多,但儿女多了很容易形成一个极端,会出现大儿子不管,小儿子不养,大女儿不理,小女儿不归家,儿女们互相推脱,到头来没有一个人管,真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是人性的劣根,在以前,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到了今天,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养老问题已经从物质的需求升级到精神上的需求,儿女受教育了,有文化了,也懂得返哺之恩,老人手里的钱是真的越来越多,可儿女常年累月不在家啊,老人生个病,如果没有老伴,身边都难找出一个人。

所以说,以前儿女不孝顺饭都吃不上,今天就算儿女孝顺了,很多人又身不由己,根本不能在身边照顾,

最靠谱的是谁?当然是自己的老伴了,真正做到了一辈子,不离不弃

就算是半路夫妻,两人走到一起那也是缘分,报团取暖也好过儿女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也就有了“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

作为子女,孝为先,做人不孝顺就白瞎养你这么大,生活越来越好了,不是逢年过节给爸妈买点衣服买点吃的,给点钱就不管了,有条件的朋友,如果爸妈愿意,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吧,也许会占用你一点私人空间,但比起养育之恩,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农人说民俗

农村俗语“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农村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一个尖锐的社会矛盾,尤其是现在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的情况下,这样一来农村的养老更难,老人的生活更没有社会保障。因此在农村常说听到这样一句俗语,“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在过去的农村中,子女的不孝顺情况非常多。因为过去的父母和孩子都是住在一起的,就算是结婚后大家也都挤在一个屋檐下,但父母老了之后通常会被儿女赶出家门,在路边随便搭一个小屋凑合住着就行。如果老伴两个人都在世,那相互之间还可以扶持、共进,但如果其中配偶一人去世,那剩下的那个老人生活就会更加艰苦,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而半路夫妻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了心灵上的寂寞,能够有人陪着说说话、聊聊天。这些都是子女做不到的,就算是现在生活条件大力提升的今天,就算国家要求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子女的钱到位了,人没有到位,老人又怎么排解心中的寂寞和苦楚呢?而现在农村青年人都到大城市去上班了,虽然每个月都会打钱回家,但这也难解老人晚年的寂寞。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农业补贴

夫妻间的感情,是任何感情,都不能代替的,哪怕是再孝顺的儿女,有时候,有些话,也不能对儿女说,只能一个人装在肚子里,或对自己的老伴说一说

儿女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很难全身心扑在父母身上,照顾父母的生活和身体,特别是当父母不再双全时,留下的一方,更会在精神上,或生活上,会有很多无所寄托,不方便和不适应,而即使有满堂儿女,也没有几个,会整天陪伴在父母身边,在精神上给他们抚慰,在生活上,贴心照顾


所以,虽说是半路夫妻,一般不能像结发夫妻,在子女和财产问题上,那么一心一劲,但毕竟是有亲密关系的夫妻,在精神上可以,互相慰籍,在生活上,可以互相依靠和照应,就是再不济,也可以有个说话的人,在遇到事,或有个病痛时,可以有个人跑跑腿,端个茶,递个药,特别是病的严重,卧床不起时,端屎端尿,也比儿女,照顾起来,在时间和行动上,要方便的多


所以,在民间,就流传有儿女满堂,不如半路夫妻一说,在现实生活中,单身的中老年人,如果可以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就不妨考虑,再组合一个家庭,这样,对自己和子女,都比较有好处,可以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让晚年生活更舒心,幸福,而且由于半路夫妻的互相关照,也可以让双方子女,更为心里踏实和放心,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减轻了,他们照顾父母的负担,也会让他们,更加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用户63410117949

农夫认为这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单身也不绝对哦。毕竟农村里还有另外一句俗语“半路夫妻,永远是贼”。

为什么说在农村里很多的老人会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呢?那是因为在过去,老人们都认为,就算是儿女满堂了,单身儿女们都要娶妻生子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过来,能一直陪伴你左右。尤其是在你老了以后,生病了。如果子女不多的话,那养老自然没什么问题,单身子女一多,儿女们就会相互推诿,从而导致老人心寒。

而如果老人在老伴离世之后,能娶到一个真心对你好的人,那么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就会给子女少添很多的麻烦。在老了以后的生活,相互有照顾,日子也会更加的幸福。但是,前提条件是这个老伴是真心对你好,如果没有感情的话,那就不但不会幸福,还是一大隐患。

以上就是农夫的观点,对此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们可以留言一起讨论!

了解农村事,关注农夫也疯狂!


农夫也疯狂

自古百善孝为先,可是现在社会有很多的儿女些不懂得什么是孝,一味的啃老,对父母呼来喝去,是传统美德的缺失,是父母过渡溺爱的后果,让很多年轻人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值得我们去反思,可是夫妻真的就是我们想象的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吗?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贫贱夫妻都不能携手白头更何况所谓的半路夫妻,半路夫妻在生活中都是在保留的,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现在的家,为什么呢?因为她们都保留着私心,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两个离婚的人走到了一起,可是婚后没有一天是不吵的,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互相指责各自为政,把钱都留给自己的孩子,不对家庭做贡献,久而久之就不欢而散。因为她们都没有真正的去融入到一个家,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所以这是半路夫妻的悲哀。所以说多一些沟通与体谅,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是对一个家庭幸福感的提升



绿果果983

我觉得农村俗语这话说的有道理,儿女再多也不如半路夫妻。因为儿女再孝顺他们也不可能时时刻刻陪伴在父母身边,只有夫妻才会不离不弃!所以一辈子能够找到一个爱你,疼你的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