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编者的话

工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加工费。然而这个“无标准”定义的行业法则中,这些工费是怎么算的,众所周知,和田玉雕刻则以克论价,从几十到上千元一克,工价也从几十到上万,这个悬殊差距让很多业外认识咂舌和惊讶。而很多行内人却是默认的,并且是理所当然的。那到底怎么算法,这背后又是怎么回事呢?

和田玉的工费说

对于工费,行里之前都是按“工”计价,一个“工”多少钱,雕一件东西需要几个“工”。不过这种方式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这种计价方式,现在好多客户不明白这种计价方式,玉雕手艺人只能简单统一按克计价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在惜料的是时代,尤其是籽料的价格和克重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与之相应的加工费自然与克价挂钩。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也有人质疑:按按克计价有很大的不公平,比如每件作品的设计需要去掉的料子不同,造成的克价有很大差别,所以有些很多手艺人为了增加工费而保住克重,这样的作品必定不会是精品!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那这个克价到底是怎么个计法?一般来说是对整体的料子进行克价称重进行计费,然后根据这位师傅“理应认为”的克价标准进行克价进行计算,开始接单。

在苏州工作室工手的平均工资在15000 ~ 20000RMB上下,所以大概我们就能估算出克价的多少了,比如雕刻一件貔貅,雕刻需要花费三天,一般在克价在300 ~ 500不等,当然也有上千一克甚至更高,这就要看工作室背后的招牌以及工作室大小及硬件是否过硬。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不过,尽管如此,但不少业内的真正有想法的人,对这样的提前定价的方式不太乐于接受,因为很多材料需要根据材料进行创意,有些料子需要更多的耗费的时间和工,而提前把价定死出来的作品必然不是精品,除非这是事先指定要雕刻的题材。不少玉雕师是希望雕刻后再定价,这样就不会让创作受限。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话又说回来,大多玩和田玉籽料的朋友,首先看重的是料子。所以很多雕刻加工对材料都有一个保克重的说明,确保去掉的部分在多少范围内。

对于加工定制来说,和田籽料是在整个雕刻的主角,往往对材料该开出多少价格,这块玉的主人加工前都一个心里的底,正所谓好料配好工,比如苏州喜欢工料对半或者工占料的三分之一,比如这块料子克价达到1000,那么所花费的加工克价更愿意投入到三四百的克,有些克价到2000左右的籽料,那么加工的克价甚至会达到1000。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那么工作室或者玉雕师何以开出收费不等的价格呢?除了材料有关,更重要的是工艺和设计有很大关系。比如料子毛病很大多,后续需要花费的精力就需要耗费很多。一般做雕刻都要承担风险,下去的一刀每一刻都会成为历史,没有回头的余地。所以很多好料也不敢交个一个没有经验的玉雕手艺人手里。如果没有过多的接触好料子,一般的师傅也不敢接手。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工艺的好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雕工,其实这个主要以雕刻的年限和作品作为评判的依据,比如雕刻五年与雕刻二十年还是有差距的,其次就是这位玉雕师所积累的作品足不足够支撑和说服你所开出的价格。这不难理解,就像一张白纸你画一文不值,而有人画个两个虾就身价过万。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工费以克论价,和田玉加工费原来是这么算!

关于名气和品牌,这个很多人看法不一,比如国家级、省级的玉雕大师肯定存在差距,还有就是所专长的领域,比如擅长观音和佛的,或擅长处理各种“问题料”的都有着不同的标准。有一位玉雕师说的描述得很当:名气是揽客的招牌,揽来货还要真功夫雕刻 ,名气是自己挣的。

不知各位看官怎么看

和田玉以克收费

路过要留痕,你也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