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迈出万物互联第一步,马化腾紧追脚步:AI应用服务全免费!

如今,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科技研究已成为了不少企业巨头的发展方向。在这些技术的进步下,不管是教育、医疗,还是家居、汽车等行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在这种局势下,不少传统行业也逐渐变得“洋气”起来。

21世纪以来,科技领域呈现出了爆发的趋势,特别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给予了企业巨头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其实,不仅仅是对于企业,对于用户来说,在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的加持下,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对此,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中表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可以把全世界看作一台超级电脑。”

在Nadella看来,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每个领域,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种生活方式——它发生在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场所以及一些娱乐场所中。基于这种判断,目前的微软正在朝着AI+云计算的方向布局自己的发展战略。说实话,不仅仅是微软,国内巨头腾讯,对此也是同样的态度。

微软:强化AI与云的地位,产品应运而生

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微软的座右铭是:我们生活在一个移动为先的世界。之后,随着Nadella开始将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摆放到企业发展的优先战略中,这一切就有了改变。现在,微软的产品,无论是聊天机器人,云端游戏,还是使用智能手机管理本地恒温器,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可以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为先(AI-first)的世界里。

对于微软来说,这个巨头正在试图改变自己的发展战略,把人工智能作为了将其所有核心产品捆绑在一起的核心焦点。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也自此担负起了推动微软Azurte平台新服务发展的使命,包括语音处理、自然语言处理以及计算机视觉等等。

尽管人工智能暂时还无法达到像电影《终结者》那样的程度,但是人类在创建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已有一个既定的事实出现,那就是机器将很快赶上甚至超过其制造者的能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计算能力都将由云、边缘设备以及用于塑造全球智能的大数据所推动。

微软迈出万物互联第一步,马化腾紧追脚步:AI应用服务全免费!

Nadella表示,“那计算带到每一个会产生大量数据的地方,比如石油钻井平台、零售店、工厂等,用很多的传感器来接收数据并进行计算,这是我们现在所做的。每年,大概会有9亿的微控制器被运送到面包机、冰箱里,你所能想到的每个设备,我们都想连接起来。”

这种将所有设备连接到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云上的想法,并不只有微软在进行,腾讯也是一样。在今天举办的2018 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表达了自家公司希望在云时代完成“连接”的构建梦想,不过比起微软的各种物体相连,腾讯的更加具体化。

腾讯:建好连接人、物、服务的三张网

其中,“三”里面的连接是马化腾今天演讲中的核心内容,重点提出了“三张网”的建设。

一、“人联网”

马化腾表示,“云时代要求我们做好全平台的用户连接,不断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互联网。但是,我们看到随着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和政府机构用户也正在不断地成为云平台的使用者。腾讯过去最强的就是连接人和人,但是现在我们也要连接企业内部的员工,包括政府里很多用户,也就是说,我们要从 C 端拓展到 B 端和 G 端的用户群。这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对此,马化腾列举了三个实例,分别为腾讯在 B 端和 G 端的探索。在商业方面,以永辉智慧零售为例,借助云平台实现了实体零售店的人、货、场的数字化升级,比如永辉超市旗下的超级物种门店,用户可以在家用手机下单,半小时内送货上门,也可以直接在门店扫码消费。

“智慧零售的目的,是希望让生产、制造企业可以动态感知消费者的需求,进而组织、研发和生产、服务,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二、“物联网”

微软迈出万物互联第一步,马化腾紧追脚步:AI应用服务全免费!

三、智联网”,即腾讯“超级大脑”

未来的计算,应该是云、边缘、端,借助超级大脑,实现无处不在,从云到端,各行各业都能实现AI in All。未来所有的工具和资源,可以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并且很方便就分享出去。

腾讯董事局主席再次强调,超级大脑的推出,是希望帮助更多行业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腾讯并不是要进入各行各业而取而代之。

“未来,我希望所有的工具和资源都能够从‘冰水’变成‘活水’,让它流动起来,并且能够作为‘服务’分享出去,这个过程就需要借助超级大脑的智能调配。”

最后,在宣布完一系列的腾讯云降价举措后,他们又重磅表示:腾讯云的AI应用服务,全面免费接入

当然,万物相连,是大家都期待的一个未来,不过,这一愿望的实现,是要基于一种道德伦理的。正如Nadella所说,人工智能必须以一种道德意识来发展。“技术自身的进步是不会发生的,它们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类做出了设计选择——这些设计选择是需要基于原则和伦理的,这是确保我们所有人都想要的未来的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