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借这么多外债?

踏空4

我个人认为这是跟国家性质有关系的,众所周知,美国是以私力为主的国家,银行都是私人银行,哪怕美国的央行都是私人银行联合体,属于私人银行性质!对于银行家来说,他们比谁都不希望货币贬值,因为银行的利润挣的是钱,如果钱贬值了,银行受到的损失更大!

银行都是靠放贷的利息来赚取利润,假设一下,一个人买房,交了首付后,从银行借贷款背负房贷,假设贷款十万美元,十年后连本带利偿还给银行十二万美元,可这十年美元贬值了,十年后的十二万美元购买力只相当于当年八万美元了,这就等于银行变相损失了两万美元,相当于当年借出去十万美元,如今只收回来八万美元,虽然数字增加了,但实际财富和购买力是缩水的,银行会接受这种情况吗?银行家是傻瓜吗?

所以,银行家比普通民众更害怕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因为普通民众压根就没什么存款或者存款很少,尤其像美国人,普遍都没储蓄,货币贬值对他们影响不大,可美国人普遍都喜欢超前消费透支消费背负贷款,货币贬值反倒对还债有利!

但对银行家们来说,情况可不一样,货币贬值损失很大!

所以美国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喜欢走货币贬值的方式来筹钱,如果缺钱只能靠借贷的方式!所以美国宁可背负二十万亿美元的国债,也没有靠开动印钞机来弄钱!

零八年金融风暴,是没办法中的办法,美联储开启量化宽松开动印钞机,非常时期非常办法,如果当时不那么做可能整个国家经济都将崩溃,可经济一旦有了好转,美联储立刻退出量化宽松,甚至不断加息和缩表来从市场回收货币!这也是为何如今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引起世界这么大的关注,因为这意味着廉价货币时代的终结!

另外,银行主要利润是放贷收取利息,而银行最大的客户其实是国家,民众那点债务和国家债务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看看美国国家债务都二十万亿美元天文数字了,而且国家信用要比民众要高得多,优质客户,民众还不起贷款还有申请破产的或者跑路的甚至自杀的,银行放出去贷款就收不回来就是坏账,就是蒙受损失,可国家能往哪跑?国家债务往往是以税收做抵押的,只要国家还有正常税收就意味着有偿债能力,连本带利正常支付,纵观美国二百多年历史,还从来没有过政府欠债不还,债务违约的时候!国家信用非常高!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债务违约导致信用崩塌,以后政府在卖国债就没人敢买了,也就借不到钱了!对于美国这个高度完善发达的商业社会,契约精神是根深蒂固,无所不在的!信用崩塌在美国商业社会等于死路一条,寸步难行!

正是国家才是华尔街银行最大的优质客户,银行家们当然不希望开动印钞机了,否则国家缺钱直接自己开动印钞机自己印就行了,鬼还去借贷了,没借贷上哪去吃利息去?银行家们还赚个毛钱了!

美国国债二十万亿美元,假设利率百分之二,每年利息就相当于四千亿美元,试问全世界哪家公司每年纯利润能有四千亿美元?相当于苹果加上谷歌加上微软每年纯利润的好几倍,华尔街银行家躺着啥也不做每年都干赚四千亿美元,上哪找这么好的买卖去,这还仅是美国国家债务,没包括私人民间债务和其他国家借的债务,要不说华尔街才是世界最容易赚钱的地方一点也不为过!动不动看新闻华尔街高管年薪好几亿美元这都小意思的啦,这还只是高级打工仔的工资,不是大老板的!

所以对于美国银行家来说,要想赚取利润,就必须控制政府印钞的冲动,就必须掌握货币发行权,如果政府掌握了货币发行权,那么印钞的冲动就会肆无忌惮,缺钱了就印!可以对比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如果政府不印那么多的钱,又怎么可能如此严重通货膨胀,货币都可以当擦屁股纸了!

要不说银行私有化是一把双刃剑,既遏制了政府乱花钱乱印钱的冲动,又给国家背负沉重负担,因为国家债务连本带利最终还是全体国民来承受的,国家以全民税收来还债!既有利也有弊!正是政府没有货币发行权,他只能靠发行国债来筹钱,在花钱的时候就不得不精打细算,不敢任性,要不两党经常在国会里因为花钱问题争论不休,甚至不惜因为没钱开不出公务员工资不得不让政府关门一段时间!

商业社会,自然一切以利润优先,货币贬值只不过是文字游戏,数字增加了,实际财富并没增加,也就等于利润并没增加甚至减少,自然是亏本买卖!


齐天小圣143432292

美国非但不傻,还聪明得很。美国近十年来一直都在印钱,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推出的量化宽松QE就是印钱,而且是疯狂地印钞票,并且被华尔街形象地称之为“用直升机撒钱”。

美国人印钱,全世界人民遭殃,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不高,就是因为美国印钱可以向全世界输出通胀,典型的以邻为壑。

美国两轮量化宽松(QE)之后给中国造成的输入型通胀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在次贷危机前,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2008年7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出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

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1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跌至33.20美元,为2004年4月以来新低。

2011年4月29日,在经历两轮QE量化宽松之后,美国几年间增加的基础货币就是以前近百年累积下来的近2倍,总共印了2.3万亿美元用于向市场购买美元资产。受其影响,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回升至114.83美元/桶。

美国狂印钞票,带来的就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输入型通胀,美国印钞票给中国带来通胀的传导路径主要是两个:

1、美国人用印出来的钞票可以用来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商品,美国QE之后的那几年做外贸生意的人都有感觉,出口增加很快,人民币又在升值,赚钱赚得飞起,但是稍微有点经济常识的朋都知道,货物大量出口美国,国内的商品少了,钱多了,自然就会带来物价的上涨,于是换来的是2011年高达6%左右的通胀,和国内房价连续十年的大幅度上涨。由于国际油价的高企,国内能源价格也一路走高,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

2、美国人用印出来的钞票进入中国投资,购买大宗资产,推高了国内大宗资产的价格。2007年A股股灾从6000点一路跌到1600点,而2008年美国QE之后,2009年中国股市又大幅反弹到了3200点。那几年中国的艺术品,从字画、瓷器到玉石、红木,都在几倍几十倍地往上涨,那时候有句玩笑话,叫作“全世界的烂木头都在往中国运”。

至于借债,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周围,都是越有钱的人越借钱,一点负债都没有的都是穷人和普通老百姓,别的不说,过去十几年贷款买房的是不是都发了?

这就是在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的美元霸权,是由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的。就是因为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国家,才让美元成为了世界垄断货币,给了美元胡作非为的空间。只有当人民币真正地实现国际化,才能轮到我们扬眉吐气。


咸鱼学院

公众被经济学家忽悠了。换位思考:假设你是美国政府,你可以印钞,借给银行,你肯定是债权人,你怎么可能欠一屁股债?这不符合逻辑呀!再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银行,你可以印钞,你还需要发行股票和公众筹集资金吗?你的市值(四大行)怎么还不如阿里和腾讯?

经济学家的皇帝新装

有一群经济学家和伪经济学家,天天代表老百姓指责:央行又印钞票啦!央行又放水啦!搞得老百姓以为:钱由少到多,都是央行印出来的(如下图上部分)。

真实情况如上图下半部分。贷生存。一阴一阳谓之道(-M2贷+M2存=0)。

是政府先发债,后生基础货币,注资给银行。

银行把基础货币借给企业,企业把企业自身(工厂1)抵押给银行(工厂1阶段性属于银行),企业实际借出的是以工厂1为抵押发行的新货币。企业以新货币支付成本,通过工资和利润转换为公众存款(其他供货商的老板也是公众)。企业投资生成的新固定资产(工厂2),这就产生了增加值。企业继续以新增的固定资产(工厂2)抵押给银行,所有权再次转换,银行再发行新货币借给企业,继续投资建设(工厂3),借出来的钱(NEW)继续通过工资转换为公众存款和其他企业的存款.....这个循环同步放大了贷款和存款。

贷款是什么?贷款是工厂1、工厂2、工厂3......=生产资料=资本=数字货币化,资本不断增加的过程就是货币不断增发的过程。因此,货币的抵押物主体根本不是政府信誉,而是实实在在的工厂、设备等生产资料,企业把生产资料抵押给银行,银行自然可以发行货币。这个和银行拿黄金抵押,发行货币逻辑完全一致。

所以,基础货币如一颗种子,生产贸易是一颗大树,货币是金融成果。

概括为:信用是种,贸易是树,金融是果。

危机是树种在中介家的地里,产的果子少了,不够交租。

如果订单始终充沛(GDP增速大于5%),市场经济不会发生任何问题。原因很简单:贷款利息是5%,企业借100,要还105。只有货币流通频率高于105%,企业才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否则,缺乏订单,企业生产能力再强、智能化程度再高,都无法偿还贷款(原因:企业只能生产货,而不能生产货币)。因此,只要采用这套算法(会计准则),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

经济危机难以避免,就把经济学家逼到了死胡同。这就如同人肯定要死,但秦始皇逼着徐福同志一定要找到长生不老药。老徐只能“骗”老秦说东瀛有长生不老药。

也可以说,只要是人工管理“固定资产抵押生成货币”合同系统,这套系统就必须要截留费用,就必须要收取利息,只要是恒定利息,就必然会导致实际订单停滞,但银行系统要求经济增速大于5%的矛盾(夸父逐日,累死)。经济学家为了帮助银行推卸责任(拿人家的手短),只是简单的告知公众,水是政府放的,钞票是政府印的。

按照印钞逻辑,钱[+]是实际存在。按照实际的金融算法,钱只是(-M2+M2=0元)的A面,钱的B面是债,B面增速高于A面,导致债包围钱。简言之,人民币和测量长度的米一样只是一个价值的记账单位,是会计法则的一部分,而不是实际存在。

这玩意就如同皇帝的新装。经济学家说:大家看,穿着呢(印着呢),潜台词是看不到是傻子;大家看,又穿着呢(放水呢);潜台词看不到的是傻子.....谎言重复千次,就是真理。

TNND,资产负债平衡表——正负相加零是零,好不好!零等于没穿呀!

:金融实际算法与我说的不一致,用什么乘数效应,准备金机制....我说的是核心算法逻辑,所以,不要钻牛角尖。要钻牛角尖,你就自己反证:如果你是银行,你可以随意印钞,你还怕什么坏账?如果你是政府,你印一堆票子,把欠银行的债务全部还上,高速公路还需要收费?你再印一堆票子,发给大家,消费不就激活了吗?你还用天天担心灰犀牛、黑天鹅、明斯基时刻?

实际经济学家所说的印钞是指:政府和银行降低利率(贷款成本),鼓励大家抵押贷款,大家贷款(实体资产货币化),支付,会转化为别人的新增存款。这就等于把钞票印出来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市场First,金权Secend!但是市场是一盘散沙,所以实际上金权是First。

为什么印纸币不能解决问题?

你加入了WTO,就意味着你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是可追溯的,凭空插进来的数字,根本不作数。金融市场(记账)是由几十亿独立账号组成,经济问题在于有大量关联账号内产生坏账,坏账账户对应的企业没有订单,失去还贷能力,你没有办法向坏账账号充值,当然,银行也不允许任何机构这样做,因为大家的存款是银行的贷款,你向坏账账号充值等于凭空给银行增加贷款,银行又不是傻子,凭啥同意?因此,银行资产负债表是连贯动态数据,谁也不允许别人向自己的账号加贷款。这是印钞根本没有球用的根源。

实事求是,银行系统本身是一个可追溯的诚实系统,问题关键在于:固定利息要求经济增速高于5%(所以政府要保8,保6)。

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真的印数字货币(颠覆人工记账会计法则)

假设政府按照比特币的逻辑创生无抵押担保的数字货币,用这个数字货币无息借给企业,企业清偿银行贷款。企业利润会增加5%,员工工资会提升一大截,消费激活。无贷款,无坏账,无危机。问题:银行受不了,没有贷款人,银行却要支付给储户利息。解决方案:多印一部分,给银行。

这个假设的问题在哪?答案是不符合资本主义的金权(代表市场)First的逻辑,进WTO的时候肯定有协议。所以,经济学家不能这样思考问题,问题的总根源在美联储。

再做一个假设:全民自己做一个支付软件,里面预存56亿枚比特币等价物。全民注册激活(全民承认,接受其支付工资),预付给中国制造(因为全民承认,所以中国制造承认),全民再用人民币买回来,中国制造获得M2,清偿银行贷款(-M2),正负对冲,银行系统无贷款无存款无坏账。全民获得2倍的M2等值的货币。因为第1次预付获得与M2等值的通用数字提货凭证(货币),再赎回自己发行的168万亿的比特币等价物,就变成了双倍通用提货权。

这个假设的合理性在于资本主义的名义老大是市场,全民就是市场。也可以说,市场经济理论的假设基础是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需要中介。但当市场搬到一个支付软件上,信息就变得对称了,客观条件质变,傻子都能看到,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全部失效了,经济学家再忽悠也没有用了。

第2个假设,起点是游戏——全民调戏美联储。你发1枚比特币等价物,就等于摸ta一下(到底穿没穿)。全民每人平均摸了4下,总计摸ta56亿次,你看看美联储还敢不敢没羞没臊的调控全球经济?还敢不敢给全球经济制造黑天鹅、灰犀牛.....

把这个APP开放,让美国人民也摸摸看,华尔街到底穿没穿!

游戏是渐进的,无害的,无冲突的。游戏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商业民主的未来会开启。大家会发现:1人1千块,总量1.4万亿,指向哪,哪的问题会获得解决。农业、教育、医疗、交通、新城镇.....1千块线下可以干啥?啥都干不成!但公共网络之上,1个小时就可以集结1.4万亿,想干啥,都Easy。所以,调戏丫的美联储。

推荐《智能社会》,中信出版社出版,详细为你讲述调戏美联储的方法。

附加点内容

银行是你家的,你有一吨黄金,以黄金为抵押叫发行2亿货币。生存款,无利息,无风险。

银行是人家的,你有一吨黄金,以黄金为抵押叫申请2亿贷款。贷款落地你要支付利息,生风险。

同理,

银行是农民的,农民以18亿亩耕地为抵押,叫发行货币。即使按照1亩抵押1万块,也可以发行18万亿货币。18万亿货币投向荷兰式立体农业,绿色农产品产量提升5倍。以立体农业生产资料可以继续抵押发行18万亿货币,还是存款。这个系统根本就没有贷款,怎么会有债务危机?

银行是人家的,农民以18亿亩土地为抵押,叫申请贷款18万亿贷款,贷款成本1.05的n次方。这就产生了巨大的风险。所以,荷兰式立体农业根本不可能在中国发生,创新不能发生,效率不能提高……

再比如,银行是车主的,车主以共享出行服务为抵押发行1万亿货币,这个货币每流通1次,会给市场创造1万亿订单。这个系统会有坏账吗?

再比如,银行是教师的,教师以知识为抵押发行1万亿货币,教师以自己发行的货币买农民,车主的产品与服务,农民和车主以自己发行的货币买教师的课程。

所以,时移世易。教师,农民,车主,……共用一个APP记账,这个新记账系统有存款无贷款自然无危机。矛盾至于智能化,软件记账零成本,不需要收利息。无利息抵押生存款。存款投资控股智能化,让智能机器帮大家工作与赚钱是未来。

一些身子在智能时代,脑子在石器时代的家伙,可以停止骂人否?


高金波

一、印钞机也开动了。


美国在00年代初,为应对科网泡沫破灭、911恐袭带来的市场恐慌情绪,印过一小轮钞票。04年前后,因为通胀率快速回升,便停止印钞了。


08-14年,为应对金融海啸,更是猛印了好几轮钱,所谓“QE1”、“QE2”、“QE3”……随着景气度的逐渐回升,也就在14年10月,正式“退出QE”了。


二、开动印钞机,相当于借本国人民的钱;而借全世界的钱,显然比单借本国人民的钱,数量上更可观。


“通货膨胀是隐形税收”。央行印钱借给政府,使政府手里的钱增多;但老百姓由于物价上升,手头实际握有的财富减少。所以,央行印钞购买国债,算是把人民的钱强行挪过来,借给政府。


只是,世界显然比一国大。比如,接下来一段要讲的美国的三大债主,就一个个都“体量肥硕”。直接管它们借钱,数量已经很可观,所以,美国政府也就犯不着光找美联储借了。


三、最关键的——外部资金富余,借外债容易;市场利率低,印钱不容易。


最近几十年,全球整体上处于资金过剩状态,因此,有大量的钱,在排队等着借给美国政府-_-||……当然了,本宝宝及其小伙伴们资金不过剩,资金过剩的是它们——


1.全球的有钱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自由化”卷土重来,全球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钱人的钱,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的形式,全球到处布局,他们尽量将工厂开到欠发达地区,以规避发达地区过高的人工成本。所以,这些年来,发达国家内部的工人们,工作机会比较紧张(这也是特朗普们上台的原因),而过去的欠发达地区,比如中国,则接收到大量的工作机会,逐渐成长为新的“世界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发达国家的穷人(相对哦,比我们还是有钱很多)受损了,而欠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富人,则受益了。


这些“发达国家的富人”,就是当前全球这些过剩资金,最主要的主人。


2.美国的中年人


美国在二战后,经历了一轮所谓的“战后婴儿潮”。这波人到90年代前后,大致进入中年阶段;到今天,大约50多岁,进入中年段的收尾期。也就是说,在过去的这几十年,美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一直都是以中年人为主的。而中年人的特点,就是储蓄倾向强、负债倾向弱——一方面,中年人要偿还此前青年期因为结婚买房,而欠下的房贷;另一方面,还要存钱,应付未来的变老。所以,他们所赚得的钱,很大一部分会变成房贷还款、养老金缴费,从而转进到金融体系。单个未必很多,但 “聚沙成山”,也就很可观了。


3.亚洲的土豪政府们


东亚、东南亚国家的人,勤劳而节俭,辛辛苦苦生产出大量制造业产品,但自己不太舍得用,于是将其大量出口给相对敢花钱的欧美人民,从而累加起一大笔外汇。他们的政府基于这些地区传统的家长制文化,毫不客气地“代人民理财“——把这些外汇中的很大一部分,借给了美国人。


另外就是中东的石油土豪,他们也是钱多得过剩。那些石油外汇,也是很大一部分借给了美国政府。


——这就是外部资金富余,借外债容易。


而正由于全球资金过剩,所以市场利率整体偏低(利率可以理解为资金的价格,资金过剩,资金的价格就低了),因此如果美联储还再印非常多的钱,那利率就得压到负值了。届时,银行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利率为负啊,那谁还往银行里存钱?现有的金融秩序,比如银行的经营模式,可能都得推倒重来了。美国人可能还没做好这个心理准备——这么玩,也可以?太刺激了吧?会不会有事呀?


——这就是市场利率低,印钱不容易。


以上三点,就是【美国为什么不开动印钱机,而借这么多外债?】的原因。


小白读财经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科普一下美元。

美元(英语: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称美金,是美国的存款债务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由美联储控制发行。

那么,美联储发行的美元究竟是什么呢?

作为美国的存款债务的官方货币,其实在从金融角度上都被定义为:Money is Debt,也就说说,美元其实就是债,说得通俗点就是一种欠条。其实,全球绝大多数可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的信用货币都类似,也就是说,信用货币全都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不管是纸钞也好,电子币也罢,在作为货币时它们的本质都一样,都在打欠条。

   为什么说美元是债呢?

   因为美联储发行货币的基础,是通过政府大量发行短期和长期债券建立的,在其债务偿还时才能被销毁,由此形成债务货币。所以,以发行货币的形式欠更多的债,债务不会奇迹一般地消失,如果不偿还,会持续躺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

   由于在之前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造成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为了救市,货币宽松,多次QE,使得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高达有史以来最高位4.5万亿美元。

现在,美联储已经进入了缩表周期,即非但不再开动印钞机,反而要将之前释放出的流动性悉数收回。

懂得了美元是债务的机制,就该明白了,美元是不可能无限制开动印钱机印出来的。

他们当然不傻!为了确保美元长久作为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美元在多数时候必须强势,因为只有确保美元的信用,才能在借债时保持低利率。只有在真正万不得已时才开动“印钞机”(如救市);而开动“印钞机”的结果,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因为美国自己拥有的美国国债,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所拥有美国国债的总合。

总之,他们当然不傻,反而聪明透顶!因为,美元是一种债务——一种欠条,因此,美国不会随便开动印钱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尽享“铸币税”! 


陈思进

原因很简单,借外债比印钞票更划算。划算在哪里呢?

一是,美国的外债的平均利息一般很低,只有5%左右。这个钱比在中国银行贷款利率还低。换句话说,中国银行借钱给本国公民,利率可能都会超过5%,借给企业,可能就更高了。但是,钱借给美国,一般就只有5%左右。不借白不借。

二是,借了钱,可以用来投资,或者因为借来了钱,就省下了钱可以用来投资。这个投资的回报一般都会超过5%。有统计表明,每年美国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了20万亿美元,其中私营部门的资产总额约为16万亿。这些钱的资本附加价值非常高,在国际上的收益率远远高于5%。

三是,借钱给美国后,这些国家会比较被动。不会放任美国经济如果差下去。但是如果不借给美国,又要白白拿着外币储备——有人问了,我们为什么要拿那么多的外币储备呢?很简单,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你没有美元,谁跟你做生意,你怎么进行支付?没办法,只好拿在手上。而这些美元,在中国国内是不能流通的。还不如拿去借给美国人,换一点利息算了。

四是,印钞票会有什么后果呢?很简单,看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就知道了。因为M2连年超发,钱没有地方去,就会涌到房地产。钱流到哪里,哪个领域内的物价就会涨。而现有的财政体制又没有办法把钱引导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势必会引起通货膨胀。美国肯定不会愿意有这样的后果,因此,与其印钞,不如借钱啦。


林海

美国房产税和人人自由平等市场竞争,使物价越便宜,保值和升值的美元全球供不应求。

众所周知的事实,许多国家物价普遍不稳定,房价、物价疯涨,货币大幅贬值。这些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不敢和不愿意储备本国货币。美元储备成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个人的最佳选择。这些事实,使保值和升值的美元全球供不应求。美国政府开动印钞机就能够解决政府的各种资金缺口。

当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紧张缺乏时,货币利率就会上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恰当时,货币利率就会为接近零;市场中的货币流动量过剩时,货币利率就会下降为负值。利率为负值的表现,就是物价普遍上涨下的货币贬值。

事实上,美联储可以改变其联邦基金利率——各银行之间的隔夜拆借贷款利率,而且这些利率的变化会影响企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的短期利率。但是,各种长期利率,如10年期美国国债或30年期抵押贷款的利率,都取决于资本市场。


2013年,当美联储开始执行其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向美国经济注入更多资金,努力降低长期利率——时。在该计划于11月份推出前的几个星期里,这些长期利率的确有所下降,但不久以后又开始急剧上涨。就是因为全球市场对保值美元的需求导致。而且现在全球依旧正在讨论:美国什么时候继续再加息。全球经济发展,使美元似乎永远供不应求。所以,美元泛滥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负利率,其实距离非常遥远。

美国宪法规定货币发行权归国会,然后国会委托美联储发行货币。大致流程是:美国国会确定美国国债上限,然后美国政府依据这个上限发行债券,把债券收益“抵押”给美联储,然后美联储依据美国国债的发行量发行货币。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美国政府的债务数据,其实就是美国历史上发行多少美元的数据。而不是美国借其他国家债务的数据。


爱人民才是真爱国1

你得这么考虑这个问题,钱印出来,把外债都还了,这样的结果肯定是,短时期商品流通迅速加快,然后涨价,通货膨胀,能理解这个意思吧。

如果不把外债还了,这些钱就放在银行里,就用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行不行呢?这样的话就会有两个后果,一个,税收减少,还是会造成美元购买力的上升,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只不过比之前那种方式慢一点,另一种后果,增加财政预算,这个短期内应该是看不出太可怕的后果!其实美国有些时候也确实会这么做,只不过并没有那么大的规模,所以影响不大,但是物价总是在一直上涨的。



除此之外,无论是兑换外汇或者是进行其他的国际经济贸易,增持外汇和增加进口肯定也会导致美元汇率的下降,等同于物价上涨。

总之,是消费和需求的总量决定了货币的数量,而不是货币数量决定消费和需求,有足够的商品才能承载这么多的货币。

最基本的经济学规律我想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总结。、货币就是政府的信用,滥印钞票必然导致政府的信用下降,通胀一旦失控,政府信用就更受损。所以任何一个政府都要珍惜印钞权,不要随便自损信用。

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好时,政府千万别浪费、奢侈、贪污等,因为这会让国家的财富迅速消耗光,一旦经济不好时,财政会入不敷出,会导致债务危机。

一个国家的货币没有成功国际化,更要慎重印钞,因为这些钞票只会在国内流通,会导致国内货币过多过剩,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高通胀,会导致民不聊生。任何一个国家,通过印钞都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糟糕,任何宽松的货币政策,最终的结果都造成无法挽救的严重后果。

就例如,全世界所有东西值一块钱,假如世界印出两块钱元,世界上的所有东西没变,一块钱,买它,和两块钱买它,并没什么区别!这只会让货币膨胀!

如同津巴布韦无限制印钱导致货币膨胀!兑换值下降下面是对换率,大家觉得有用吗?

2015年货币汇率!

他们手里拿的钱,还不够换几沓冥币呢!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说出大家一起讨论!


老铁奇闻述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最关键的是货币本身要和它背后的价值挂钩,脱离了价值那只是纸罢了(冥币背后只有劳动价值,否则冥币也可以做货币了),2,过量的发行货币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直接被人民抛弃直接改用他国货币或者直接回到物物交换。3,即使美元现在是国际货币可以全世界流通,但是世界经济的总量也是有限的,最关键的是世界经济最大的经济体使美国,如果自己印钞票使自己国家产生严重经济问题岂不是很白痴?而且经济问题之后还会有更多严重的问题和危机出现。4,举个例子,你手里有10元,你欠别人5元,也就是你要拿出一半的钱还别人。你可以疯狂的印钞票,印多少都无所谓,但是你要拿出一半还给别人。可能你会说1美元对7元人民币啊,但是随着你印钞量的增加你的货币就不值钱了。看看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08年开始疯狂印钞,汇率直线下跌,之后慢慢回收,汇率随之上升。

2013年的世界经济总量的对照图

我说的印钞(我不会说印钞)不是你说的印钞,人民大众所说的印钞是指大量的印制纸质钞票,但是实际上差的远之又远,经济上说的印钞一般是增加货币总量,M1\\M2……,根本有人国家会傻到印纸质钞票,纸质钞票的流动量是有限的,印多了也没用,谁出去也不会带一堆现金,而且这个M1的量很小,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都不是现金而且也不全是钱,这就要增加M2。扯远了,我就当给大众普及知识了。


创业集结号

美国的M0也就是美元纸币用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就能把美元的纸币换完,可问题是美国的国债超过美元纸币几倍,如今纸币在美元流动体系里面负担超过优势。
因为纸币涉及到一个银行取款兑付问题,美国为什么现金纸币大部分人拿不出500美金看似是个严重问题其实这样对银行更有利,美国的29大萧条最大的原因就是纸币现金集中到银行取现兑付但是银行现金不足,进而引发恐慌导致更多的人到其他银行取现兑付最后演变为全民到银行取出储蓄导致拖垮一大部分银行。

美国的民主是对应美国的金融,民主导致民众对国家的信任有了这份信任才不会出现大的恐慌引发大规模挤兑拖垮银行拖累国家经济。

以现在世界的金融制度经不起全民从银行兑换纸币,英国为例英国的钱只有7%是现金纸币,其实大多数国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理论上如果全民从银行兑换纸币只能兑出十分之一的钱。

西方的崛起就是靠着接近十分之一的现金纸币的钱和民众信任的民主制度推动下的经济制度制造出其余九成的钱,还能保持大部分时间的稳定(缺陷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反观晚清缺乏民众信任同样是十分之一的白银也只能制造出十分之四左右的白银带来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一点在日本最能体现,日本扶持大财团大财团买日本国债,加上日本民众对国家的信任同样的白银纸币在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来的货币超过晚清接近西方国家正常标准,并从明治维新一直到现在。

你如果认为英国7%的现金纸币撬动其余93%钱不可思议,那与日本相比已经好很多了,日本经过多年的改革利用财阀和高福利用比英国比例还少的纸币现金撬动了比英国比例还多的货币并且日本金融多个方面直逼美国。

日美统计货币的方法非常另类一个只统计标准不统计数量一个把最大头的债务忽略美其名曰制度原因。

中日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用同样的纸币现金日本创造出来的货币远超中国,从明治维新开始一直到90年代一直如此差距也是越拉越大,更重要的是日本物价并没有太多变化并且产生了很多高科技企业更不用说福利水平。

美国开动印钞机只会像英国那样增加其中7%比例的纸币,规模与剩下的九成非纸币货币相比不值一提,而九成非纸币货币的增加则需要修改制度。

修改制度的前提是民众信任政府不发生全民挤兑,日本方面拼命增加福利安抚民众另一方面修改制度法律扩大其中九成的货币,。美国拼命扩大军备保障美元的国际地位和增加国民福利,前者保证了不发生全球国际挤兑否则就现金来说仅仅是中国的外汇储备挤兑美元纸币就能取残美元纸币,正因如此美国看起来是扩大军备实则是经不起各国向美国集中挤兑美元骑虎难下的结果,后者保证不发生国内全民挤兑,只有美元国内国外稳定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美元。

美国在此前提下修改制度扩大非纸币的九成美元货币,美国看似借钱其实从制度上美国只有借钱才会扩大其九成美元货币,这个就涉及到国债杠杆 国债抵押和各种美国国债金融衍生品与其他金融衍生品 金融创新。

核心还是一个取现兑付问题由于银行活期存款存在不确定取现兑付的问题,储备的现金是应付平时取现兑付的,遇到金融危机银行活期存款储户集中取现兑付必然引发危机。

债券和国债不同于活期存款属于确定性金融什么时候还款几个月前几年前就已经知道了。从金融角度印刷纸币维持庞大的应付金融危机时银行储户集中取现兑付的系统与制度上扩大确定期限的债券 国债 贷款相比后者更有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前者纸币系统占货币体系不到一成,后者占据九成的根本原因。

由于债券 国债期限确定加上全部数据非常直观,什么时候会有问题能提前知道,政府和相关机构能提前做好防范避免危机扩大。这也就是为什么金融市场最怕的是不确定性,最喜欢确定性的原因所在。

在确定性金融方面美国做的是最好的,从媒体 会计 军事 研究机构和政治等诸多机构体系完善。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就后者来说尽管数额庞大难以控制,但是兑付期限确定如果说前者最怕活期存款储户集中兑付现金,后者主导权在银行手中这一点企业最怕的就是银行联合抽贷和提前要求企业还款,前者是银行倒闭后者基本上是企业倒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