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执意要分裂乌克兰?

再见丶无法复制的曾经

俄罗斯和乌克兰现在的关系闹得非常僵,以至于让人们无法想象这是曾经合并了数百年之久的两个邻国。确实在历史上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的时间非常长,即使在苏联解体之后,双方也一度保持很好的关系,但是现在两国已经反目,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西方国家操纵的影响之外,也有两家各自的利益问题掺杂在里面。毕竟苏联解体的结果就是俄乌分家,两家都想着要继续“啃老”,所以才有了今天的矛盾。

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开始西化发展,并在美国的要求下,销毁了自己的大批先进武器,这让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态度悄悄发生了转变,因为俄罗斯想要加入西方集团没有得逞,但是西方国家却对乌克兰持欢迎的态度。从战略意义上讲,乌克兰正在变成像波兰和罗马尼亚那样的国家,将会逐渐成为俄罗斯的国家威胁。

而如果要讲实际利益的话,克里米亚和黑海舰队无疑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争执最大的对象。黑海舰队是苏联遗留下来的,这支久经沧桑的舰队到目前为止都保持着黑海最大军事力量的头衔。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想分割这支舰队,而黑海舰队驻泊的塞瓦斯托波尔港又刚好在克里米亚半岛,于是双方对克里米亚半岛的争夺就更加激烈了。

克里米亚半岛其实曾经有过独立的国家政权,但是后来被俄罗斯帝国兼并。而且以前的乌克兰其实也是被俄罗斯兼并的。在苏联时期,克里米亚被降格为州,为了庆祝俄罗斯和乌克兰合并300周年,苏联又把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管理。由于当时都是“自家兄弟”,所以一切问题都好说,克里米亚就跟乌克兰了。

但是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就开始想要回克里米亚,因为黑海舰队驻泊在这里,而且克里米亚深入黑海深处,战略意义重大。由于前期俄乌关系不错,所以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乌克兰。但是后来两家越走越远,而克里米亚公投的结果,又显示这里的人更向往俄罗斯。因此在宣布成为自治共和国之后,克里米亚又主动向俄罗斯抛出橄榄枝,选择了加入俄罗斯联邦。俄罗斯当然是求之不得,连忙接纳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新成员。

由此可见,克里米亚的问题是很复杂的,乌克兰的分裂,归根到底是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当下国际格局变动影响的结果。俄罗斯其实也不是明抢克里米亚,毕竟克里米亚是自己选择要加入俄罗斯。而且在历史上俄罗斯是占据过克里米亚的,今天之所以会出现分裂,无非是利益分配不均匀的结果。假如苏联解体的时候乌克兰没有和俄罗斯分家,那么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白虎堂

俄罗斯想要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但是俄罗斯可用的手段不多,其中能用且最管用的是制造分裂。

1. 为什么俄罗斯有能力给乌克兰制造分裂?

一是俄语人口在独联体的广泛存在。这要从苏联时代的民族政策说起。斯大林为了将各个加盟共和国绑在俄罗斯身上,在各加盟共和国内部制造了很多俄罗斯族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区,让不同民族犬牙交错,无法分割。

(红色为俄罗斯族的分布范围)

例如,俄罗斯境内有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的聚居区;哈萨克斯坦有俄罗斯人的聚居区;阿塞拜疆内部有亚美尼亚人的聚居区(卡拉巴赫地区);格鲁吉亚有阿布哈兹人的聚居区;乌克兰东部是俄语人口的聚居区,其中克里米亚的俄语人口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虽然各个加盟共和国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但是他们的行政边界内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所以,如果他们搞独立,境内的少数民族可能也会搞独立,从而形成牵制作用。

不过这种牵制作用不仅未能阻止苏联解体,而且在苏联解体之后形成诸多地区热点难题。而在之后的岁月里,这些地区热点,就成了俄罗斯拉住这些国家的一个抓手。乌克兰东部的俄语人口聚居区就是俄罗斯的一大着力点。

二是俄罗斯注重联络、利用境外俄语人口。俄罗斯非常注重在独联体维持俄罗斯文化,设立了诸多基金会、非政府组织、青年组织,设立了非常广泛的情报网络,随时掌控和动员亲俄力量。俄罗斯的影响力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历次颜色革命中都有体现。事实上,俄罗斯和西方在独联体都在使用颜色革命的手段,二者属于同台竞争。乌克兰在决定加入北约后,俄罗斯立刻动员乌克兰东部的俄语人口,制造分裂活动,同时以志愿军的形式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并以人道主义援助的形式为这些部队提供给养。

2. 为什么分裂乌克兰是管用的手段?

因为俄罗斯已经在其他地方试验过这种手段,效果非常理想。例如,在摩尔多瓦,俄罗斯通过制造“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让摩尔多瓦事实上陷入分裂状态。这种情况下,摩尔多瓦如果执意加入北约,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肯定不同意,摩尔多瓦要么舍弃后者以加入北约,要么不加入北约,维持目前的表面统一。由于舍弃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属于政治不正确,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所以摩尔多瓦只能维持现状,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保持中立。同样,在格鲁吉亚,俄罗斯通过制造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分离主义地区(事实上依靠俄罗斯生存),让格鲁吉亚无法完整加入北约,从而将西方势力屏蔽在格鲁吉亚之外。

看到这两个成功案例,俄罗斯自然坚定了以制造分裂让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的决心。


布莱克怀特

一个有国家安全意志的大国怎么可能让自己的领土受到入侵,所以都会在国土外加一个防护门,如果防护门有意打开的话,这个大国会再把它关上。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大国和这个防护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点唇亡齿寒的意思。

执意的俄罗斯更看到执意的乌克兰。

俄罗斯的版图左边边镜有三个国家,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芬兰夹在瑞典与俄罗斯之间,因为瑞典是永久中立国家,芬兰构不成对俄罗斯的威胁。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相当于俄罗斯的门户,位置对俄罗斯很重要。2013年11月乌克兰反对派通过“颜色革命”暴力夺权,上台后亲西方的反对派执意成为北约组织成员,成为反俄的前沿阵地,导致乌克兰危机。2014年3月16日,克里米亚地区公投并入俄罗斯,同年5月11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洲举行共投,宣布独立。

执意的乌克兰反对派看不出伤害吗?不,正是有了这种伤害才是与西方谈判的筹码。

乌克兰由于历史的原因分为东、西乌克兰,东乌克兰亲俄,西乌克兰亲欧。现在执政的反对派是亲欧的西乌克兰政党。难道这些都是些不知道利害的政治家?不,他们也看到了。他们谴责俄罗斯接收克里米兰,他们发动对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战争。他们是在牺牲东乌克兰的利益达到西方阵营的需要,达到自己的目的,真正的容于西方的庇护之下。

这种短视的政治眼光害死了乌克兰,乌克兰反对派忘了他们永远搬不了家,地理位置始终处于反俄的前沿阵地,西方的支援也只为了反俄而不是救乌,乌克兰永远得不到想从西方获得那份利益。俄罗斯只能执意按照地缘政治原则处理乌克兰问题,用于防治西方的进攻。


山合水

乌克兰是一个自己不争气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1290枚核弹头,乌克兰相信了俄罗斯和美国的甜言蜜语,最终把核武器全部还给了俄罗斯。导致今天的乌克兰成为了美国和俄罗斯博弈的牺牲品。



1.在我眼里乌克兰就是一个失败的国家,也是一个自己非常不争气的民族。乌克兰曾经是世界第三核大国,也是欧洲地区的工业大国、农业大国、科技大国、人口大国、领土大国。目前乌克兰有4500万人口,国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是欧洲第二领土大国、仅次于俄罗斯。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留下的

1290枚核弹头、2500枚战术核武器、78万军队、4500辆坦克、7600辆装甲车、1500架各种军用飞机、260艘主力作战舰艇。当时的乌克兰可以独立生产制造坦克、装甲车、大型运输机、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野牛气垫船、洲际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水雷、防空导弹。1991年的乌克兰拥有向美国和俄罗斯本土发动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也拥有将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所有国家全部毁灭的核能力。因此那时的乌克兰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非常高,就连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德国都要敬让乌克兰政府三分。



2.由于乌克兰对欧美国家和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太大了,因此美国和俄罗斯开始跟乌克兰谈判,希望将乌克兰拥有的全部核武器归还给俄罗斯。而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优惠的贷款,俄罗斯也向乌克兰提供价格优惠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和俄罗斯还向乌克兰保证,美、俄两国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如果乌克兰遭受到其他国家的入侵,那么美国和俄罗斯将对乌克兰进行军事保护。其实当时的乌克兰军方并不想将核武器全部归还给俄罗斯,乌克兰军方认为应该保留一小部分核武器,作为保护国家领土完整的杀手锏。可是由于乌克兰当时的经济处于衰退期,根本没有更多的金钱对核武器进行维护保养。因此,乌克兰政府将全部核武器归还给了俄罗斯。美国还将乌克兰拥有的图-160和图-95战略轰炸机拆解了,还把乌克兰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拆解了,就这样乌克兰失去了维护国家利益的杀手锏。由于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导致乌克兰国内民众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分裂

。乌克兰东部人民希望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而乌克兰西部人民希望与欧美国家保持友好关系,这就为俄罗斯和北约国家挑拨乌克兰国内民族矛盾制造了机会。



3.乌克兰是欧洲地区的工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欧美国家和俄罗斯都怕乌克兰倒向对方,因此乌克兰成为了欧美国家和俄罗斯相互争夺的对象。历届乌克兰政府都在欧美国家和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

2010年亲俄的乌克兰领导人亚努科维奇当选乌克兰总统,他执政后开始奉行亲俄政策,这导致欧美国家对亚努科维奇非常不满。在美国的挑拨下2014年乌克兰议会推翻了亚努科维奇,并且在乌克兰成立了亲西方的政府。俄罗斯害怕乌克兰全面倒向西方,就出兵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克里米亚、哈尔科夫、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等地区,导致乌克兰长期陷入分裂状态。俄罗斯希望利用“以打促谈、以压促变”的方式,让乌克兰人民和政府觉醒,重新投入俄罗斯怀抱。乌克兰实际上就是欧美国家与俄罗斯相互博弈的牺牲品,这就是乌克兰分裂的原因。


杜达特洛夫斯基

这个问题不准确!可以用另一个问题来回答:乌克兰为什么执意要加入北约?还有句中国历史上的名言可以回答: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乌克兰的分裂根本原因不在俄罗斯,而在乌克兰。乌克兰的现状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而言都是双输的结局。


无能的政客造成了乌克兰社会的撕裂,乌克兰的现状对俄罗斯也不是好事情

无能的政客撕裂了乌克兰:相对于俄罗斯,乌克兰只是个小国,国内有20%的俄罗斯族人,还有俄罗斯的驻军,所以不要与强邻(尤其是这个邻国还是一个虎狼之邦)交恶是外交的基本原则,乌克兰的前两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和库奇玛也是这样做的,要知道

在叶利钦时期,克里米亚曾宣布过独立,而正是库奇玛的外交工作,使得俄罗斯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承认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部分。可自从尤先科通过街头革命上台后,迅速地采取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政策,而亚努科维奇上台后又开始倒向俄罗斯,这种失衡多变的外交政策且不说外部如何反应,光在国内就已经撕裂了乌克兰的社会,过去十年,我们可以通过西方媒体看到连篇累牍的乌克兰人民抗议俄罗斯的新闻,但西方媒体没有报道的是乌克兰国内也有同样的人群抗议美欧。


乌克兰的现状也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俄罗斯是吞并了克里米亚,保住了重要的出海口,可付出的代价是国际形象受损,面临着美欧在外交孤立、经济制裁和军事对抗;在和乌克兰的直接对抗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拖累了经济,这对于一个有全球利益的世界大国是不利的;和乌克兰的关系恶化又使其外交核心利益:独联体国家中的白罗斯、摩尔多瓦等产生了离心倾向,动摇了其外交战略的基础(俄罗斯外交战略一直把独联体国家作为外交第一优先级)。可以说,乌克兰的现状是俄罗斯在一个坏结果和更坏结果中不得已选择的一个选项而已,成本太高!


乌克兰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态度直接威胁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

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而言,如果倒向俄罗斯是刺向美欧的利刃;如果倒向美欧,则是顶住北极熊腹部的一把匕首,所以俄罗斯的底线就是绝对不允许柔软的腹部再顶上一把匕首!乌克兰前两任总统奉行的中间路线和平衡外交虽然不是俄罗斯最希望的结果,但只是是可以接受的一个结果。可自从亲西方的尤先科通过街头革命上台后,迅速地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直接地侵犯了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很快俄罗斯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通过相同的方式扶持;后面美欧再通过街头革命把亚努科维奇搞下台。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没有真正接纳乌克兰的意愿,只是利用它作为消耗俄罗斯国力的棋子,所以当克里米亚事件发生后,美欧没有为它出头,乌克兰的内部腐败和孱弱的国力也没有办法把克里米亚夺回来,继续下去的话,乌克兰东部也保不住。有些人说,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乌克兰想加入北约为什么不可以那我问你,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古巴想部署苏联的导弹为什么不可以?美国甚至不惜以毁灭世界来威胁?在涉及到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靠的是实力而不是讲道理!把俄罗斯换成美国也一样!


乌克兰的现状确实是一个悲剧,但已无法改变,只能希望不再恶化。有两点我可以肯定:一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绝无可能!北约国家就不可能达成一致,俄罗斯在这点上是不惜发动核战争的。二是除非俄罗斯再次分裂,克里米亚回归乌克兰绝无可能!这是任何一个务实的乌克兰领导人都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当务之急是避免国家的进一步分裂,尽快实现民族和解

在此基础上实行平衡外交政策,不再充当大国的炮灰,稳定国内局势,发展经济,徐徐图之,等待时机。虽然土耳其的吃相难看,但在美俄两个大国间如何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大笨蛋6703

所谓的执意,在这个问题上体现的是战略必要性,与正义或者道义无关。

乌克兰变色与北约东扩之间存在必然性,应该说东欧危机和乌克兰的乱局的始作俑者就是北约。冷战结束后,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北约东扩的进程一步一步的蚕食俄罗斯在东欧的战略缓冲空间,而乌克兰是距离俄罗斯战略利益核心的最后一步。

一旦乌克兰倒向西方并加入北约,那么北约的铁蹄就踩到了俄罗斯西部边境,随之而来的就是北约反导系统部署。俄罗斯西线的战略威慑力就会被压缩到极致,所以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集中反击是必然的战略反应。

所谓的“分裂”乌克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首先是克里木半岛问题。这其实是俄罗斯的保底战略体现。立足点是,如果不能保证拉住乌克兰这个前苏~联兄弟大国,那么也不能把克里木半岛一起丢掉。克里木半岛历史上就是俄罗斯的领土,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后来在苏~联体系内划给了乌克兰。

更重要的是,他是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支撑,这里还有重要的海军造船厂。丢了克里木半岛,俄罗斯黑海舰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而克里木半岛和萨瓦斯托波尔军港极有可能成为北约遏制俄罗斯的前沿战略军事基地。一反一正的利益落差太大了。

所谓的俄罗斯支持东乌分~裂势力,只是美国的说法。实际上东乌是两大国掰手腕的地方。也是乌克兰为其主动卷入大国博弈所付出的真正代价。那么东乌如果从乌克兰分~裂出去对俄罗斯的有什么好处呢?看地图就知道了,俄罗斯不希望克里木半岛成为一块飞地。


高峰军事观察

不是俄罗斯执意要分裂乌克兰,是欧盟和北约执意要分裂俄罗斯!



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叶利钦当俄罗斯总统,一心拥抱美国和欧盟,美国也承诺的特别好,什么经济援助的,只要咱们好好谈都可以给。结果呢?叶利钦空高兴一场不说,原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国家都被吸收进了欧盟和北约,唯独不要俄罗斯,而且之前承诺的经济承诺一毛钱都不给!这是要干什么?这是卸磨杀驴啊,原东欧国家都倒向美国,俄罗斯没用了,接下来就是肢解俄罗斯!因为在西方眼里,俄罗斯是邪恶的。而美国也希望通过挑拨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达到分而治之的结果。后来叶利钦实在扛不住了,强硬的普京上台。

普京上台后干了什么?第一就是用强硬手段对付被西方支持的分裂势力,直接出兵车臣!第二,就是一改叶利钦时代对西方言听计从的态度,敢于对西方说不。之后通过石油外交,稳定周边环境。经过普京的雷霆手段,俄罗斯经济才慢慢摆脱叶利钦时代一直走下坡路的态势慢慢回转。

知道了这些,我们在来看乌克兰问题。乌克兰本来是独联体的加盟国,后来投靠北约和欧盟。本来这是乌国内的事,可是乌克兰投向美国以后就会在国内部署导弹,直接对准俄罗斯。俄罗斯虽然是只半死不活的北极熊,可被人用导弹指着头,这种事能接受?这就是乌克兰危机的由来。



俄罗斯没有想分裂乌克兰,但是乌克兰要保证不和美国一起干俄罗斯,这是俄罗斯的底线。不然的话,俄罗斯没必要和美国翻脸,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这次的叙利亚危机也是一样的道理,美国欺人太甚啊!


慕良论史


其实不是俄罗斯执意有分裂乌克兰,而是乌克兰本身就是分裂的。

乌克兰原先不是一个国家,它只是一个地名。意思是边彊区,这个地方是四代为俄国戌守边疆的军人后裔,对俄国高度忠诚!从帝俄到苏联到俄联邦!他们都是最忠诚的!

当然,这是指东边,那地方!中间的乌克兰语地区,是俄国的势力与敌对势力拉锯的地方。朝秦暮楚!他们其实不太在意究竟归属于谁?总体上亲俄,但是也仰慕西方的富强!至于西边,从波兰夺来的领土。波兰人与俄国人是仇深似海。根本没有道理可讲哦!

总体来说,要是讲选举的话。俄国稍占优势,所以苏联解体后几次选举,包括亚卢斯科维奇的两次选举。都是总体亲俄的一方胜利。在北约与俄国直接留下了一块缓冲地。

但是俄国的主动收缩,让德国法国作为欧盟的主导,认为俄国已经失去了威胁, 于是日益的加大的脱离美国控制的倾向。美国英国,从东欧拉小伙伴入盟,平衡法德轴心!这样做的后果是引起了俄国的极度不安。

事情在乌克兰政变之后,民选总统被驱逐,到达了顶点!

俄国作为一个高纬度地区的陆地国家,交通成本高,内部流通成本高,缺少港口,克里米亚拥有俄罗斯联系外部世界的唯一的不冻港,这是俄罗斯的命脉所在。

苏联解体的时候俄罗斯主张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乌克兰说既然你已经把克里米亚送给了乌克兰,那么就是他的。俄罗斯说我们不是不承认苏联政府的所作所为吗?苏联政府把克里米亚划给你,显然是非法的。那么你带着加盟苏联时候的土地离开。克里米亚是我带入苏联的!

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事情被搁置了下来。他在俄国与乌克兰总体友好的情况下被暂时的冻结了。

但是乌克兰的政变发生了。乌克兰要加入欧盟还要加入北约。俄罗斯唯一的不冻港即将落入。北约手中?北约的兵锋直接抵在莫斯科。朝发夕至!

既然舌头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俄国人就开始使用牙齿。于是悍然出兵克里米亚。

哦!在俄国人看来,允许东欧卫星国脱离。允许苏联加盟国脱离独立。是他们对北约的主动退让。留出的缓冲区,北约这是背信弃义哦!

而东部的乌克兰人天然的亲俄罗斯。与俄罗斯勾联也要求独立。

事实上,东部乌克兰人独立的要求,也是乌克兰新政府有意所为。他们故意制造矛盾,加剧民族分裂,与俄罗斯保持冲突,让俄罗斯成为欧洲的敌人。

德国与法国不能主导欧盟。北约作为一个军事联盟保持存在的意义。

所以乌克兰的分裂,既是一个事实状态也是东方与西方共同意志。所决定的!

只能说这个地区的人民不幸沦为了大国角逐的竞技场。

楚河汉界,不是一方能划定的,只能说是双方共同的意志。



庄楚狂

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现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乌克兰摇摆的政治取向,又有北约集团的进一步东扩。而俄罗斯的领土安全威胁,战略缓冲地域的丧失。都是促成乌克兰目前局势的主要的原因。

乌克兰建国后,五任总统的更迭,集中体现了北约和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争夺"。其中第一任和第二任总统可拉夫秋克、 库其马,在强大的"东西方邻居"间,一再妥协,艰难的维持着"基本中立"的立场。


到第三任尤先科总统,亲西方的倾向明显显现,导致俄罗斯的危机意识增强,而尤先科总统也因为"中毒"事件,后下野。


而接任的第四任"亲俄"总统亚努克维奇,经历"致命"的"颜色革命"。


而继任的波罗申科接手了:克里米亚独立、乌克兰东部武装对抗。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