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鳳英:被毛主席十三次接見的勞模

尉鳳英:被毛主席十三次接見的勞模

勞動模範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勞模精神更是新時代的寶貴財富,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看看當年一批一線勞動者的先進典型事蹟,歌頌廣大勞動者愛崗敬業、敢於擔當、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的動人風采,傳遞在奮鬥中書寫青春之美的新時代勞模精神。

現在六十歲以上的人,對尉鳳英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她曾經作為工人代表先後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見。有的人說起她甚至伸出會大拇指,說那可是一個響噹噹的勞動模範,一個真正從工人生產一線中成長起來的勞動模範,一個真正在勞動中出類拔萃的勞動模範,一個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勞動模範。

敢於迎著困難上

1953年,20歲的尉鳳英進入了東北機器製造廠當了一名衝壓工人。從她進工廠第一天,她就很珍惜“工人”這個稱呼,很珍惜“工人”的崗位,覺得當一名“工人”很自豪。

在舊中國,她父親在撫順煤礦做工,一天累死累活,還吃不飽穿不暖,養活不了一家人。她三歲那年,累病了的父親沒錢醫治含恨而逝,父親的去世家裡塌了天,一家幾口得吃得喝啊,她母親咬咬牙把還不到14歲的大哥送到一家工廠做工,她母親帶著她不時去討飯,過著極其艱難的日子。

1948年,瀋陽解放了。小小年紀的她懂得了珍惜。她進廠剛剛四個月,就開始單獨操作機器,這對一個文化程度不高,僅僅學習了四個月的她來說,困難是不小的。由於技術不熟練,雖然每天早來晚走,加班加點,但還是完不成生產進度,有時急得直哭。在旁邊幹活的老師傅李玉書走過來,看她操作。他一邊看,一邊幫尉鳳英分析,指出幹活效率低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卡活慢,二是從鋁沫裡挑活費時間,建議她從這兩個問題上動腦筋,找竅門去解決,不能一味地拼體力幹活。經老師傅的指點,她就對乾的活琢磨上了。一天、二天、三天、五天,在廠裡琢磨,回家也琢磨。後來看到食堂弓子可以使門自動關上,建築工地上工人篩砂子分離。在這兩件事的啟發下,她琢磨出瞭解決那兩個問題的初步想法,很快她就找李玉書、宋殿武二位老師傅商量,在兩位老師傅的幫助下,尉鳳英搞成了半自動扳柄和自動分料器。這兩項革新出現後,提高生產效率80%,當年提前了118天完成了全年的生產任務,這兩件革新的事,可使尉鳳英開了“竅”,她看到了技術革新的巨大威力,認準了在生產中要堅持不斷走技術革新的路。

尉鳳英把生產當“戰場”,哪裡有困難,她就出現在哪裡,她就攻關在哪裡,有一股不勝利絕不罷休的勇氣和擔當。一次,廠裡試製一種新產品,車間把三百多項技術難題張榜公佈。所有的技術難題都被工人們紛紛揭榜了,但有一個加工濾油器的技術難題沒有人敢動,卻被剛滿徒一年的“黃毛丫頭”伸手揭了榜,她就是尉鳳英。她說:“這是生產需要,這個技術難題解決了,生產效率才能提高。再困難,也沒有黃繼光、邱少雲的困難大!”還有一次,廠裡試製一種紗錠軸承保持架,有人說,這種進口貨,沒有精密設備幹不了。可尉鳳英不信這個邪,她把這個活又攬了過來。她說:“外國人是一個腦袋兩隻手,我們也有一個腦袋兩隻手,只要我們動腦動手,外國人能幹出來的,我們也一定能幹出來!”在尉鳳英的努力下,在工人師傅們的幫助下,一個個困難都被攻克了,一件件新的產品都誕生了。

人們計算了一下,尉鳳英從1953年到1958年,一共實現了一百七十多項技術革新,創造了多個第一,為企業為國家創造了數以萬計的效益。

萬紫千紅才是春

尉鳳英在技術革新的實踐中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終歸有限,大家的力量才能大無邊。這應像一朵花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的道理一樣。”1958年的一天,她向車間黨支部提出,想成立一個技術革新小組,讓更多的工人一起進行技術革新。黨支部很支持,但有個老工人師傅悄悄地對她說:“你想過沒有,論文化,許多年青人都比你高,論技術老師傅比你強,組織起來搞技術革新,將來有了成績算誰的?明年你拿什麼成績去參加勞模會?”尉鳳英笑著對這位師傅說:我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我一個人生產100個產品,才100個,而100個工人生產10個產品就1000個,人多力量大。這是一件對車間、對企業、對社會主義建設有利的大事,我個人的力量是緲小的。尉鳳英這麼一解釋,那位工人也轉而支持她了。

在車間黨支部的支持下,1958年3月6日,由車工馮希良、衝壓工梁寶清和尉鳳英三人成立了全廠第一個技術革新小組。這個小組一成立,就顯示了組織起來的好處。不久,便由一個小組發展成三個小組,後來又有許多同志要求參加,就成立了一個業餘技術革新大隊。

尉鳳英領導的技術革新大隊,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攻克一項又一項技術難關。紗錠軸承,當時是我們國家急需的一種精密產品,但由於我們工業落後還不能生產,完全要靠進口。後來進口斷了,尉鳳英和技術革新大隊的同志們聽說了,就去請纓,攬下了這個活。在她的帶領下,利用車間原有的老式設備,經過大家的晝夜苦戰,很快改裝成功了加工紗錠軸承的專用設備,試製成功了第一批新產品。可是,由於產品需求量大,設備能力不足。怎麼辦?在困難面前,尉鳳英沒有退縮。她提出了將一把刀改為四把刀的方案,但在試驗過程中搞了幾十次都失敗了。這時有的同志有些灰心喪氣,個別同志甚至提出不搞了的想法。但尉鳳英堅定地說:不能半途而廢,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我們分析,查找原因,堅持試驗下去,我們一定能把國家急需的產品大量生產出來!在那些攻關的日日夜夜,尉鳳英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她甚至在早上梳頭的時候,還從木梳上找革新的門路呢!經過她堅持不懈地苦心鑽研,在同志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將設備上的一把刀改成了四把刀,使加工的紗錠軸承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日產量由800個提高到12000個。

在尉鳳英的帶領下,幾年功夫,他們實現了七百多項技術革新,還為兄弟廠解決了一百二十項生產中的關鍵問題。僅從效益上說不是幾萬、幾十萬,而是數百萬。這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可說效益是非常顯著的,更可貴的是,尉鳳英為企業,為國家帶出了一批技術骨幹,在企業裡營造了一個鑽研技術,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不計報酬忘我勞動的良好氛圍和環境。(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姚榮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