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凤英:被毛主席十三次接见的劳模

尉凤英:被毛主席十三次接见的劳模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模精神更是新时代的宝贵财富,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一批一线劳动者的先进典型事迹,歌颂广大劳动者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动人风采,传递在奋斗中书写青春之美的新时代劳模精神。

现在六十岁以上的人,对尉凤英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她曾经作为工人代表先后13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有的人说起她甚至伸出会大拇指,说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劳动模范,一个真正从工人生产一线中成长起来的劳动模范,一个真正在劳动中出类拔萃的劳动模范,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劳动模范。

敢于迎着困难上

1953年,20岁的尉凤英进入了东北机器制造厂当了一名冲压工人。从她进工厂第一天,她就很珍惜“工人”这个称呼,很珍惜“工人”的岗位,觉得当一名“工人”很自豪。

在旧中国,她父亲在抚顺煤矿做工,一天累死累活,还吃不饱穿不暖,养活不了一家人。她三岁那年,累病了的父亲没钱医治含恨而逝,父亲的去世家里塌了天,一家几口得吃得喝啊,她母亲咬咬牙把还不到14岁的大哥送到一家工厂做工,她母亲带着她不时去讨饭,过着极其艰难的日子。

1948年,沈阳解放了。小小年纪的她懂得了珍惜。她进厂刚刚四个月,就开始单独操作机器,这对一个文化程度不高,仅仅学习了四个月的她来说,困难是不小的。由于技术不熟练,虽然每天早来晚走,加班加点,但还是完不成生产进度,有时急得直哭。在旁边干活的老师傅李玉书走过来,看她操作。他一边看,一边帮尉凤英分析,指出干活效率低主要有二个原因,一是卡活慢,二是从铝沫里挑活费时间,建议她从这两个问题上动脑筋,找窍门去解决,不能一味地拼体力干活。经老师傅的指点,她就对干的活琢磨上了。一天、二天、三天、五天,在厂里琢磨,回家也琢磨。后来看到食堂弓子可以使门自动关上,建筑工地上工人筛砂子分离。在这两件事的启发下,她琢磨出了解决那两个问题的初步想法,很快她就找李玉书、宋殿武二位老师傅商量,在两位老师傅的帮助下,尉凤英搞成了半自动扳柄和自动分料器。这两项革新出现后,提高生产效率80%,当年提前了118天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这两件革新的事,可使尉凤英开了“窍”,她看到了技术革新的巨大威力,认准了在生产中要坚持不断走技术革新的路。

尉凤英把生产当“战场”,哪里有困难,她就出现在哪里,她就攻关在哪里,有一股不胜利绝不罢休的勇气和担当。一次,厂里试制一种新产品,车间把三百多项技术难题张榜公布。所有的技术难题都被工人们纷纷揭榜了,但有一个加工滤油器的技术难题没有人敢动,却被刚满徒一年的“黄毛丫头”伸手揭了榜,她就是尉凤英。她说:“这是生产需要,这个技术难题解决了,生产效率才能提高。再困难,也没有黄继光、邱少云的困难大!”还有一次,厂里试制一种纱锭轴承保持架,有人说,这种进口货,没有精密设备干不了。可尉凤英不信这个邪,她把这个活又揽了过来。她说:“外国人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我们也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只要我们动脑动手,外国人能干出来的,我们也一定能干出来!”在尉凤英的努力下,在工人师傅们的帮助下,一个个困难都被攻克了,一件件新的产品都诞生了。

人们计算了一下,尉凤英从1953年到1958年,一共实现了一百七十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了多个第一,为企业为国家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效益。

万紫千红才是春

尉凤英在技术革新的实践中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大家的力量才能大无边。这应像一朵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的道理一样。”1958年的一天,她向车间党支部提出,想成立一个技术革新小组,让更多的工人一起进行技术革新。党支部很支持,但有个老工人师傅悄悄地对她说:“你想过没有,论文化,许多年青人都比你高,论技术老师傅比你强,组织起来搞技术革新,将来有了成绩算谁的?明年你拿什么成绩去参加劳模会?”尉凤英笑着对这位师傅说: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一个人生产100个产品,才100个,而100个工人生产10个产品就1000个,人多力量大。这是一件对车间、对企业、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大事,我个人的力量是缈小的。尉凤英这么一解释,那位工人也转而支持她了。

在车间党支部的支持下,1958年3月6日,由车工冯希良、冲压工梁宝清和尉凤英三人成立了全厂第一个技术革新小组。这个小组一成立,就显示了组织起来的好处。不久,便由一个小组发展成三个小组,后来又有许多同志要求参加,就成立了一个业余技术革新大队。

尉凤英领导的技术革新大队,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攻克一项又一项技术难关。纱锭轴承,当时是我们国家急需的一种精密产品,但由于我们工业落后还不能生产,完全要靠进口。后来进口断了,尉凤英和技术革新大队的同志们听说了,就去请缨,揽下了这个活。在她的带领下,利用车间原有的老式设备,经过大家的昼夜苦战,很快改装成功了加工纱锭轴承的专用设备,试制成功了第一批新产品。可是,由于产品需求量大,设备能力不足。怎么办?在困难面前,尉凤英没有退缩。她提出了将一把刀改为四把刀的方案,但在试验过程中搞了几十次都失败了。这时有的同志有些灰心丧气,个别同志甚至提出不搞了的想法。但尉凤英坚定地说:不能半途而废,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我们分析,查找原因,坚持试验下去,我们一定能把国家急需的产品大量生产出来!在那些攻关的日日夜夜,尉凤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她甚至在早上梳头的时候,还从木梳上找革新的门路呢!经过她坚持不懈地苦心钻研,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将设备上的一把刀改成了四把刀,使加工的纱锭轴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日产量由800个提高到12000个。

在尉凤英的带领下,几年功夫,他们实现了七百多项技术革新,还为兄弟厂解决了一百二十项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仅从效益上说不是几万、几十万,而是数百万。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说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更可贵的是,尉凤英为企业,为国家带出了一批技术骨干,在企业里营造了一个钻研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姚荣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