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果蔬之一,也是农业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种植品种,有着很高的种植价值。而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感染上一些病害,如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需及时防治。那么,黄瓜病害有哪些?现将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黄瓜霜霉病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干叶子”,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黄瓜霜霉病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病情来势猛,发病重,传播快,如不及时防治,将给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黄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差异大,要选较抗病的品种;选用健壮无病幼苗。育苗地与生产地隔离,定植时严格淘汰病苗;选地。露地栽培时,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生态防治。改革耕作方法,改善生态环境,实行地膜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空气湿度,并提高地温。进行膜下暗灌,在晴天上午浇水,严禁阴雨天浇水,防止湿度过大,叶片结露。浇水后及时排除湿气,防止夜间叶面结露。加强温度管理,上午将棚室温度控制在28-32℃,最高35℃,空气相对湿度60%-70%,每天不要过早地放风;科学施肥。施足基肥,生长期不要过多地追施氮肥,霜贝尔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70-100ml加大蒜油15ml加沃丰素25ml加有机硅兑水30斤连喷2-3次,控制后改为预防。植株发病常与其体内“碳氮比”失调有关,碳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时易发病。根据这一原理,通过叶面喷肥,提高碳元素比例,可提高黄瓜的抗病力。

  二、黄瓜菌核病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菌核病是黄瓜的主要病害,茎秆、果实均可受害。果实染病后初为水浸状腐烂,表面长出白霉,以后长出黑色鼠粪状菌核。该病的发生与灰霉病类似,从老的花瓣、水分易积存的部位发生,花瓣落下附着的部分最易发病,与灰霉病的区别在于有白色棉絮状霉和菌核。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播种前在50℃温水中浸种10分钟,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催芽播种,即可杀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清理田园。及时打掉老叶和摘除留在果实上的残花,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病果,带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防止菌核萌发出土;茬口轮作。与水生蔬菜、禾本科及葱蒜类蔬菜隔年轮作;加强管理。合理密植,控制中管棚和连栋大棚保护地栽培棚内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尤其要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这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注意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施肥量,浇水时间放在上午,并及时开棚,以降低棚内湿度。特别在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加盖小拱棚塑料薄膜,并在棚室四周盖草帘,防止植株受冻。

  三、黄瓜叶斑病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叶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褐色至灰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直径0.5-12毫米,病斑边缘明显或不大明显,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实行2年以上轮作,覆盖地膜可减少初侵染;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每667平方米施惠满丰多元素复合液肥400毫升,对水稀释500倍喷洒叶面,可增强抗病性;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控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打去下部叶片,以增加通透性;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妨蚧切。

  四、黄瓜枯萎病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枯萎病,又名萎蔫病、蔓割病、死秧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染,从根或根颈部侵入,在维管束内寄生的系统性病害,是黄瓜生产上较难防治的病害之一,常造成较大损失。

  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500倍液浸种20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云大禾富2000倍液浸种1小时,用40%甲醛l50倍液浸种1.5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催芽播种,或用70℃恒温灭菌72小时后再播种;加强栽培管理。培土不可埋过嫁接切口,栽前多施基肥,收瓜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成瓜期多浇水,保持旺盛的长势;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96%“天达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天达2116”10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百泰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5%凯润乳油3000倍液、云大5%翠丽微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300倍液、农抗“120”100倍液灌根,每株灌0.25公斤药液,每隔5-7天灌一次,连灌2-3次。必须掌握在发病初期,否则效果差。

  五、黄瓜白粉病

黄瓜病害有哪些?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介绍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虽然黄瓜白粉病在全国各地都易发生,但是在北方温室或大棚内发生此病最为频繁,会对黄瓜生长造成很大的损失。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易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种对于白粉病的抗性均较强。露地主栽品种有津春4号、津春5号、中农4号、中农8号、夏青4号、津研4号等新品种。大棚栽培新品种有津春l号、津春2号、津优1号、津优3号、中农5号、中农7号、龙杂黄5号等。温室栽培可选用津春3号、津优3号、中农13号、农大春光1号、津优2号、鲁黄瓜10号等新品种;加强管理。经验表明,白粉病发生时,可在黄瓜行间浇小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结合喷药,能一举控制病害。辅助措施还有,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拉秧后清除病残组织等;设施消毒。在棚室内栽培时,种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间用硫磺粉250克、锯末50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1夜,以杀灭整个棚室内的病菌;药剂防治。发病期间,用控白可湿性粉剂50克每亩,或控白水乳可用5%百菌清粉尘,或升华硫磺粉喷粉。特别应提及的是用0.1%-0.2%的小苏打溶液喷雾防治效果良好,小苏打为弱碱性物质,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蔓延。喷洒后可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尚有促进光合作用之效,而且价廉,安全,无污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