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慕容为什么干不过北乔峰?套路招数与方法论之争--公务员面试

南慕容为什么干不过北乔峰?套路招数与方法论之争--公务员面试

《天龙八部》中,有两个悲剧:

一个悲剧是南慕容,一个悲剧是北乔峰。

不过不同的是:

乔帮主是令人感伤而肃然的英雄悲剧,

慕容复是让人欢乐而悲哀的搞笑悲剧。

1.内功与招式

慕容复号称阅尽天下武学,结交天下好友。

乔峰基本就一降龙十八掌,知交三五刘个。

但悲剧又搞笑的是,北乔峰处处碾压南慕容,一言不合直接吊打,丝毫不留情面。

那么,疑问来了,为什么南慕容远远干不过齐名的北乔峰呢?

有人说,慕容复的武功套路比不了降龙十八掌,这个好像也有道理。

但是,为什么北乔峰见到没有什么招式的扫地僧顿时就不灵了呢?

也有人说,南慕容只重招式,不重内功,打架时效力肯定不好;而乔峰则内力深厚,能把一个降龙十八掌发挥得牛b哄哄。

说这个观点的人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

这个人就是我。

开个玩笑,别介意。

关于内力是个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不过作为武侠里的东西也不用去较真的研究它,不过我们明白了内力的属性和概念,就可以类比了。

所以,对于南慕容北乔峰这个问题,我认为本质上是套路经验和方法论的较量。

2.宁王与老王

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经典有趣的历史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1519年,看似波澜不惊的大明朝突然掀起骚乱,封地位于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造反,号称十万大军,迅速攻入长江中下游地区,企图夺取重镇安庆,进而图谋南方的政治中心南京。

胡闹于深宫内外的正德皇帝一下子傻眼了,不过很多大臣们则并不着急。

因为,宁王的叛乱,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预谋的。一方面,宁王在江西大本营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招兵买马,笼络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出色的政治手腕,与当时的朝廷上下打的火热,关系铺垫已经比较成熟了,别说朝中掌权的钱宁等重(奸)臣,就连当朝首辅杨廷和也是收了他好处的,不再过问此事。有一个大学士,叫费宏的,还是有点儿衷心和骨气的,实在看不下去了,上奏揭发宁王的不臣行为,最后也被宁王用钱财与朝中各大臣联手整垮。

这么一看,大军眼看着就要打到正德的龙榻之前了啊。

但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来了一个救火队员:

隔壁老王同志出场了!

说隔壁老王,是因为老王当时真的在隔壁。

当时,老王正准备前往福建救火呢。

没办法啊,思想正、觉悟高的老王也不等皇帝的指示了,马上放弃福建计划,赶紧组织当地的农民工、城管、联防队什么的,上阵救火。

但是一是宁王已经快干到南京了,自己组织队伍时间不够啊,二是有了队伍,数量也不行啊,三是就算数量还可以,但战斗力还是比不了宁王的正规军啊。

但是,老王就是老王。

搜集分析综合信息,做出了战略判断:“倘若让宁王大军直奔北京,那么社稷就危险了;若宁王攻击南京,那么江南一带都将受其害;如果让他守着江西,那么平乱就方便了。”并在战术上,采用了离间、攻心、缓兵、动员、围魏救赵等思路方法,最后一把火烧了宁王的铁索连船。

整个平乱过程仅仅持续35天!

搞得正德皇帝很郁闷,自己大军还没到呢,就被你这个不听话的下属给截胡了!于是把宁王放了,又抓了一次。

大家想必都知道,这个男人就是王阳明。

宁王的那一堆举兵造反的老套路,在心学大师王阳明面前,被无情碾压。

3.方法论与套路经验

最近,很多参加公考的考生咨询公务员面试怎么准备,感觉太难了。市面上的面试培训班大多是满满的套路,基本学不到方法论以及逻辑思维的方法,所以自己也构建不了自己的方法论体系,也就是内力练不起来,遇到不同的面试题对手,套路招数顿时失灵,心里必然发怵打鼓没底气。

其实,越来越多的考生意识到方法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进步。

所以,我一直认为,学习构建方法论和逻辑思维体系,才是内功,才是正道。站上了方法论的高度以后,再回头看面试,基本就是武学上所说“一力降十会”,你或许也就能体会到那种感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节目的最后,老司机也安利一下:

学电焊汽修(方法论)去哪里?

请看第一张配图里的信息。

最后附一张我们的某课表吧,近期尽快跟大家分享交流,有兴趣的同学关注我们通知。

南慕容为什么干不过北乔峰?套路招数与方法论之争--公务员面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