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子——俾格米人,个子矮小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

目前人类被分成高加索人种(白人),蒙古人种(黄种人),澳大利亚人种和尼格罗人种(黑人)。除此之外,还有被定义为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的俾格米人,也叫尼格利罗人。这个神奇的种族分布于非洲中部的森林中,以20-50人为一个氏族单位,聚群而居,过着采集和渔猎的朴素生活。由于长期寄身于茂密的原始森林,他们的身材也相应的非常娇小,这赋予了他们可以在森林中自由敏捷穿梭的能力。有多矮小呢,成人平均身高在一米三到一米四之间,不超过一米五。另外他们普遍性早熟,八岁以后即发育成熟,可以婚配,实行一夫一妻制。与他们体型外貌类似的还有分布于亚洲安达曼群岛的尼格利陀人,尼格利罗人和尼格利陀人皆为西语小黑人之意。但他们仅仅是体型和肤色相近,基因上则相去甚远,习俗上也不相同,尼格利陀人不像非洲俾格米人那样早熟早婚,他们和其他种族一般无二,都是十三岁以后才开始婚配。之所以体型和肤色极度相似可能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相似,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森林之子——俾格米人,个子矮小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

森林之子——俾格米人,个子矮小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

森林之子——俾格米人,个子矮小平均身高只有一米四

这种乌托邦般的美好生活(森林里的物产丰富,大概是天堂生活的真实写照,比如四季有水果,到处流着奶和蜜等描述其实都是对食物充足的渴望)后来被南迁的班图人打破。尼格罗班图人是农耕种族,他们是非洲第一大种族,非常懂得适应环境。班图人从他们的邻居尼罗特人那里学会了畜牧,从矮小的俾格米人那里学会了森林的知识。实际上,在班图人南迁的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俾格米人的血统和文化。我曾在赞比亚北部省份工作过一段时间,接触了过许多当地人,据当地人自己讲,他们只需看看一个人的头型就能大致判断这个人属于哪个部族。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因为民族间通婚已经很普遍,想要准确区分何其难也。但是我也注意到一个特别的案例:我的客户是一对亲兄弟,大哥年纪四十不到,弟弟二十七八,两个人个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大哥长得矮墩墩的,和俾格米人个头很像,浑圆的脑袋,聪明异常,牙尖嘴利;而弟弟则是魁梧的的大高个,典型的班图人,却不如大哥那么精明,时不时挨大哥的骂。我再三确认他俩是不是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兄弟俩的回答都是“same father,same mother”(同父同母)。这极有可能是南部的班图人混血了部分俾格米人的血统而产生的返祖现象,所以大哥生的个子矮小精炼。


然而在古代,相对于个子矮小的褐皮肤俾格米人,班图人无疑是高大而强壮的。因此俾格米人是受班图人歧视甚至迫害的,在非洲个别地区,矮小的俾格米人被人口占大多数的班图人视为二等公民甚至类人,因此被奴役甚至被杀食。这种残忍行径在无历史记载的时代应该没少发生,剩下的俾格米人不得不躲进森林深处。食用其实不是主要目的,据说俾格米人的器官被迷信的当地班图人认为可以获的超自然的力量而被广泛用于巫(医)术活动。另外俾格米人肤色较浅也是他们被歧视的一个原因之一,要知道早期的尼格罗人种是以黑为美的(如今在某些地区反过来了)。

随着西方的白人殖民者入侵非洲大陆,尼格罗人也就是黑人被,奴役并遭受文化入侵,许多皈依了基督教(北部及东北部信仰伊斯兰教),但是信仰得不太彻底或者说很开明,有些家庭兼而有各个宗教的信徒。而俾格米人似乎对外来宗教缺乏兴趣,他们依然信仰万物有灵。原先就遭受班图人歧视甚至奴役的俾格米人也不招殖民者待见,导致了从上到下系统性的歧视俾格米人。在个别地区如刚果金,俾格米人成为班图人的世袭奴隶,提供劳动却获得很少甚至没有回报,所谓的回报可能是是主人家不要的衣服等破烂。

等到这些国家独立之后,俾格米人依然无法获得合法的公民地位,长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无法接受教育和社会福利。在刚果内战期间,参展各方的武装人员甚至有食用俾格米人的案例发生,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加剧了俾格米人的灭绝。后来在国际组织的监督下,俾格米人的政治地位和人身安全获得一定的保障,却依然无法获得平等的公民待遇。

对于这样的生活,现代俾格米人只能逆来顺受,他们依然相信万物有灵。信奉自然,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就是回归自然,只需将尸身裹起来放在一棵大树下,任其腐烂殆尽后再找地方埋葬其骨殖。

目前俾格米人广泛分布于刚果金,刚果布,加蓬,喀麦隆,中非,卢旺达(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卢旺达大屠杀中除了图西人被大规模屠杀,俾格米人也遭到波及),乌干达和安哥拉等非洲国家。在那些没有战乱的非洲国家,如加蓬,他们的死亡原因则主要是酒精中毒和艾滋病。由于俾格米人精通草药学和巫术,他们可以通过为当地人提供“医疗和通灵服务”而获取金钱及酒精烟草等。目前俾格米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用树枝和树叶搭建临时住处,有些俾格米人已经住进了班图人那样的固定泥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