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色列会选择中东这块绝地复国?

云石君

犹太人似乎有一种执拗劲儿,两千年里在世界各地流浪而又能保持其民族的独立性,他们身上的商业基因并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淡化消失,反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最后,连复国这等大事,犹太人也选择在2000年前的故土:中东的迦南地区,建立新以色列国。

按理说,迦南并不是一块很好的地盘。干旱少雨的气候,狭窄的版图,战略纵深严重不足。而迦南地处中东伊斯兰世界腹心,且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中枢,也就是以色列是伊斯兰、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另类。

伊斯兰文明再怎么没落,也有能力整体对抗犹太这个小众民族,在迦南地区建立以色列国,看上去就是在自寻死路。

不过,精明的犹太人会失算吗?

非也!这个看上去的死地,才是犹太复国的唯一生机!

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得从美国的利益来分析。

大家知道,美国是犹太复国运动的根据地,犹太复国所需要的资源也大多出自美国。

复国是个大买卖,不管是前期组织发动,还是复国具体行动,乃至复国后的国家维持,都需要巨资投入。美国肯定不愿美国犹太人长期把资源投入到复国中,因为这严重损害到美国其他族群的利益。犹太人就算能在美国面对任何一股其他势力都能保持相对优势,但如果美国其他势力联合起来强势打压,那犹太人在美国还有立足之地?虽然犹太人长期掌控美国的金融资本,但在政治上,从来没有一个犹太人当过美国总统。而在宗教上,犹太教跟美国主流的基督教更不在一个层级。

总之,美国不允许犹太人为了一族之利而损害美国的整体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只有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的利益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美国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这样,犹太资本家们不用自己掏钱,却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动美国政府动用国家资源,为犹太复国运动买单。犹太人即又用花钱,又能达到复国的目的,一箭双雕。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利益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利益才能让美国政府和公众为犹太复国运动买单呢?

答案是:以色列在迦南复国。

关于迦南地区的重要性,有必要再提一提,它是西亚——北非两大地缘板块的战略连接纽带,同时也是新月沃地的中枢。而由尼罗河流域——迦南地区——两河流域组成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中枢,也是其最富庶的地缘板块。也就是说,新月沃地,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核心。

在政治上,阿拉伯世界是四分五裂的局面,内耗十分严重。有许多有志于整合内部,缔造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的诉求。具体体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埃及、叙利亚、也门三国一度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因地缘疏离关系,美国在中东只是有相对优势来维持其主导地位。而要一直保持这个相对优势,中东伊斯兰世界必须四分五裂,美国分化拉拢,各个击破。很显然,阿拉伯世界大一统的诉求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一旦有一个强大的本土政治势力出现,必会把美国赶出去而抗争。反观美国,虽是超级大国,但在中东的影响力因地缘疏离天然受限,这样就会出现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的局面,进而威胁到美国对中东的主导权,那时美国在中东的好日子也到了头了。

美国必须要防患于未然,对中东任何有可能出现的政治整合,都会高度警惕。而阿拉伯世界,是中东伊斯兰三大势力(突厥、伊朗、阿拉伯)中体量最大的一个,所以对阿拉伯统一运动的防范,也是美国中东战略的重中之重。

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阿拉伯世界统一的可能呢?

关键就在迦南地区。

迦南地区是新月沃地的中枢,新月沃地又是阿拉伯世界的地缘核心和最富庶板块。这种地缘格局决定了,只要新月沃地整合为一个政治实体,那以此为中心,整个西亚——北非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将在其地缘影响力的辐射下整合到一起。所以,美国只要在新月沃地上动动手脚,使阿拉伯世界失去这个地缘核心,那也就断了他们的整合之路。

而迦南地区又是新月沃地的重中之重。新月沃地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结构,其中位于两端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是新月沃地的真正精华区,只是二者之间,却隔着红海和叙利亚沙漠,只有迦南这个狭长的走廊地带,自然环境相对较好,适宜人类生存,充当起了串联两大流域,进而将新月沃地连为一体的重任。

只要让犹太人在迦南复国,就等于从中间,切断了尼罗河流域与两河流域的地缘联系,整个新月沃地也就被一分为二,无法再整合为一体。没了新月沃地,阿拉伯世界也就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压制四方的地缘核心,也不具备政治整合的基本条件,从此,美国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便是犹太选择迦南复国的原因。通过在迦南复国,以色列与美国的中东秩序主导权高度关联。而中东对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作用,而以色列国对美国的重要性更不用说。正因如此,犹太人要想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复国,首先以美国利益优先,选择在迦南故土这块被伊斯兰势力重重包围的死地。对美国来说,支持以色列复国,并做其最强硬的后台,才能避免迦南重新回到阿拉伯人之手,避免阿拉伯世界政治整合的事情发生,而美国的中东霸权地位也就稳稳当当的。这种情况下,美以的特殊同盟关系便形成。


云石君

绝地是指极其险恶的地方,中国有句古语叫做“置于死地而后生”,它出自于孙子兵法,是指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们就会奋勇杀敌,从而绝地求生。公元前205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对赵国赵王赵歇的20万重兵的“汉赵之战”之战中就熟练地运用了此兵法,韩信的1万汉军背水而战,表现出了惊人的求生欲望和战斗力,最后汉军大破赵军,活捉了赵王赵歇。现在这个词语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犹太人原本就起源于中东地区,属于闪米特人,阿拉伯人也属于闪米特人,所以从族源上来讲两者算“兄弟”民族吧。公元前十三世纪时,古犹太人游牧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草原(今伊拉克),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进入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1世纪,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北部)和犹太王国(南部)。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将其并入当时的罗马帝国叙利亚省。在此后的近200年中,犹太人多次举行大起义,被罗马人残酷镇压,逐渐流落到世界各地,此后阿拉伯人逐渐成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居民主体。

在近2000年的流落中,犹太人可谓备受歧视,但依然顽强地保持住了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独特性,这在世界上也可谓一个奇迹了,再次证明了信仰的伟大力量。近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些国家排忧运动的加剧,犹太复国主义开始萌生。在1897年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第一届犹太人复国主义者大会,建立了世界犹太人复国主义组织,匈牙利犹太人赫茨尔全票当选主席,后来几届连选连任。有了复国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建国地点,赫茨尔和他领导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又马不停蹄寻找建国地点,先后考察过阿根廷、塞浦路斯、埃及西奈半岛的阿里什地区以及英属东非,1903年的第六届犹太人复国主义者大会实际上确定了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建国的唯一地点。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对其阿拉伯地区的统治权,巴勒斯坦地区成为了英国的委任统治地,1922年,英国将其一分为二,东部(现约旦)为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为犹太人聚集区,由此,数量更多的犹太人移民到此。

选择巴勒斯坦作为建国地点可能更多的是出于犹太人的民族感情和宗教信仰,尽管近2000年中犹太人流散到了世界各地,但对其“故土”却有着深深的眷恋,祈祷时都是对着圣城耶路撒冷的方向。其实如果犹太人在南美的阿根廷的大草原、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埃及西奈半岛的阿里什地区以及英属东非地区建国的话也非易事,但是面临的敌人可能少一些。巴勒斯坦地区对于犹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阿拉伯人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耶路撒冷不仅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地,也是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之一。而在巴勒斯坦这块绝地建国,可谓险象环生,环顾四周皆阿拉伯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随即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以及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以色列又与众多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多次中东战争。在历次中东战争中这个实际管辖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小国”以色列基本上都是一对多,这反而更加激发了以色列人的斗志和建设国家的意志,尽管从建国开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进行了多次中东战争,如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之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仍时有冲突,但是以色列却是个高度发达的国家,其科技、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这个道理。

另外从战略位置上,以色列位于中东地区中心地带的西边,地中海沿岸地区,虽然面积的一半都是沙漠,但其地中海沿岸地区平原地区土壤肥沃而潮湿,其他山脉地区更是存在很多土地肥沃的小型溪谷。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坚定的盟友,因为美国有大量的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不仅财富巨大,在美国的政商学三界有着很强的游说能力,但这只是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中东地处欧亚非的枢纽位置,并且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是各大国争夺的地方,并且中东地区国家民族教派矛盾尖锐复杂。美国在此有巨大的战略利益,而地处中东中心地带的以色列正好可以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永不沉没的航母”,所以美国才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以色列,盟友一定是相互需要,以色列的战略位置正是美国所需要的。所以对于以色列来讲,选择在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尽管非常凶险,但这里却战略位置重要,又是其曾经的“故土”,绝处才能逢生,富贵险中求。当然选择在这里建国也是有“缺点”的,相对于英属东非或者阿根廷大草原,这里的面积是小了点。


十三叔看历史

犹太复国主义选择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一开始就有强烈的宗教因素和历史原因,而不是根据这一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亲自劳动”成了犹太人实现复国的必由之路:

唯有通过在以色列土地上身体力行地劳动,才能治愈和净化犹太人回归祖国的心灵。

1909年底至1910年初,受“乌托邦”集体农庄思想的强烈影响,巴勒斯坦第一个“基布茨”,名叫“克武查”的“基布茨”成立了。

“基布茨”是希伯来语“集聚”、“团结”、“集体定居点”的音译,它指的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农业公社或集体农庄,它既是一种农业经济实体,也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自治组织。

早期“基布兹”的生活十分艰苦,曾有些人因忍受不了这恶劣环境和艰苦的劳动而离开了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勒斯坦地区尚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版图内,英国为了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将犹太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

1918年数以万计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来到巴勒斯坦地区,那时的巴勒斯坦荒凉贫瘠,人烟稀少,犹太移民先驱从阿拉伯人手中买下当时不适合居住耕作的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且没有跟巴勒斯坦人或阿拉伯人发生实质性冲突。

巴勒斯坦的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在1920年6月召开会议,决定建立防卫组织“哈加纳”(Haganah,希伯莱语意为“防卫”),以进行自卫。“哈加纳”后来发展成了威名远扬的以色列国防军。

《贝尔福宣言》发布十五年之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仍然不足二十万人,在纳粹三十年代开始迫害犹太人而引起的大批移民之后,到战争开始时犹太人仍然不到五十万人,不足巴勒斯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938年7月,经罗斯福总统倡议,三十一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埃维安召开会议,讨论从纳粹主义下拯救难民的问题。多米尼加共和国同意为十万德国和奥地利难民提供避难所,但除此之外,其它与会国家都不愿意接受大规模的难民移民。

在犹太复国主义者看来,巴勒斯坦是受迫害的犹太人的避难所,他们有到这里来的天赋权利。

早在1937年,当巴勒斯坦的英国托管当局开始限制犹太移民时,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已经开始组织非法移民。

在这问题上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是团结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非法移民活动,以拯救欧洲的犹太人。

犹太难民船抵达

犹太工总于1938年起与哈加纳一起组建了它的移民部(摩萨德)。在这两个组织配合下,二战爆发前有大约一万两千名非法移民进入巴勒斯坦。这是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一次集体从事违法活动。

在二战头几年,由于地中海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海域,大规模营救仍然有可能进行,但英国当局很快成了中途拦截非法船只的行家。

哈加纳

尽管人们对二战必然爆发已十分清楚,即使犹太复国主义领导集团中最悲观主义者,也根本不曾料想过纳粹“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的规模。在和平条件下,犹太复国主义不可能移动世界上大批犹太人。

当欧洲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发生时,本·古里安把它看作犹太复国主义的关键时机。

在1939年夏,英国政府中止了巴勒斯坦的合法限额移民,二战开始时,英国在巴勒斯坦的问题安抚阿拉伯人,防止犹太复国主义问题把阿拉伯人推进纳粹方面阵营。

对纳粹的“最后解决”犹太人灭绝行动,巴勒斯坦犹太人却处在一种愤怒和无能为力的痛苦感情之中。

哈加纳和伊尔贡高价租用了几十艘根本不适宜航行的船只,打算冲破英国封锁,让数千名难民在巴勒斯坦登陆。

在这种偷渡活动中发生了好几起重大灾难,使巴勒斯坦犹太人的反英情绪高涨。

“帕特里亚号”和“斯特鲁姆号”两艘船只的事件后来成了使群情激愤的口头故事,并且一直继续恶化着犹太复国主义者和英国的关系。

1940年11月,英国海军在海法的海面上拦截了两艘破旧的船只“太平洋号”和“米洛斯号”,船上载有大约两千名难民。英国当局拒绝允许这些难民登陆巴勒斯坦,并把他们转移到一艘碰巧空着的大船“帕特里亚号”,目的是把他们运到毛里求斯去拘留起来。

犹太人协会执委会请求允许难民登陆的要求被拒绝后,便命令哈加纳破坏这艘船,使它不能起航。哈加纳的行动未奏效,船只沉没,使大约二百五十人死亡。

犹太人协会为了利用这次事故进行宣传(公众几年后才了解真相),说难民由于不愿离开巴勒斯坦的海岸而集体自杀。

当这次事故使幸存者得到了入境许可后,才减轻了犹太公众的痛苦,但是,另一艘船“大西洋号”的乘客却被不由分说地放逐到毛里求斯,这一下,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反英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

“斯特鲁姆号”

在难民运送中发生的一系列较小的灾难中,“斯特鲁姆号”惨案最严重地损害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英国政府的关系。

“斯特鲁姆号”是一艘一百年以上的牲口船,1941年底载运着七百六十九名难民从罗马尼亚驶出多瑙河。该船驶向土耳其,希望在那里得到巴勒斯坦英国当局的移民签证。

土耳其当局担心他们得不到签证,拒绝允许他们在那里登陆,命令该船驶离土耳其领海。

船驶离土耳其领海,巴勒斯坦英国当局政府通知土耳其,愿意接受所有十六岁以下的乘客。此时“斯特鲁姆号”遇上鱼雷或水雷,沉入黑海,仅有一人生还。

巴勒斯坦犹太人对英国托管当局的怒火又一次被激起。

二战后,当人们得知有超过600万犹太人被种族灭绝后,全世界对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非常同情,但各国对集中营中幸存的10多万犹太人的安置,依然分歧重重。这些幸存者后来大部分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

犹太复国主义理想和二战中犹太民族的悲惨命运,让他们深信必须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而联合国决议也支持在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分别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和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

在联合国决议生效之日,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



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这个追根溯源得从上古时期说起。

早在2000—3000年以前,希伯来人进入中东巴勒斯坦地区,经过与当地人的长期战争占据了当今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一块巴勒斯坦土地,然后在这里建立王国,即大卫国。后来大卫国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称犹太国,北面称以色列国。

后来犹太国和以色列国相继被巴比伦王国和亚述帝国灭亡,原住居民除了被屠杀外有一部分被赶出世代居住的土地。犹太人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千年流落世界各地、被歧视、被压迫的悲惨命运。罗马帝国进入巴勒斯坦后,仅存的一部分犹太人被彻底赶出。

罗马帝国灭亡后,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阿拉伯帝国兴起并统治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开始进入巴勒斯坦并在此安居乐业近千年。而流落于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的犹太人还在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其中一些有识之士逐渐萌生了重回祖先生活过的巴勒斯坦和圣城耶路撒冷的愿望,并认为这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随着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民族主义思潮也冲击了犹太人的思想,重返巴勒斯坦和圣城的愿望更加强烈。此时的巴勒斯坦被以殖民主义为代表的英国所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居住在这里的阿拉伯人为了反抗英国人,甚至不惜与疯狂屠杀犹太人的纳粹德国合作,这就埋下了后来阿以冲突的祸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主义国家英国逐渐衰落,霸权主义国家美国兴起,为了控制中东,利用本国犹太势力开始进入巴勒斯坦。在美英的帮助下,二战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进入巴勒斯坦。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后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前,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超过100万。因为民族主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犹太人刚进入巴勒斯坦就和当地的阿拉伯人爆发大规模冲突。加上美英操纵联合国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严重偏袒犹太人,引发了阿拉伯世界的集体愤怒,导致这一地区战争冲突不断,无论是阿拉伯人还是犹太人都饱受其害。


世纪战争大揭秘

以色列选择中东这块绝地复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古代犹太人建立的以色列王国位于中东迦南地区,选择回到祖先生活的故土复国利于以色列树立民族自信,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的子孙后代以色列祖先曾有过的辉煌和苦难。不过这并不是以色列选择在中东复国的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要知道选择在中东复国无异于和全体穆斯林国家对抗,尽管多年来以色列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上美国的支持一直对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国家保持压制,但阿拉伯国家一再战败却根基未损,而以色列只要战败一次对这个天然缺乏战略纵深的国家而言就是灭顶之灾。仅仅为了缅怀祖先就选择在这块几乎是全世界战乱冲突最多的地区建国未免太傲娇了吧?

以色列人是世界闻名的商业民族,尽管多年颠沛流离和备受迫害的命运使他们一心渴望恢复故国,可在现实利益层面却不可能不考虑在中东建国的后果,然而权衡利弊后以色列还是选择了这块看起来似乎是死地的地方建国。原因是这片看上去的死地其实暗藏生机:自从古代的以色列王国被罗马帝国所灭以来犹太人就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各国他们都属于被歧视被压迫的对象,这意味着他们的复国行动很难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直到二战后随着美国崛起成为世界霸主才为以色列的复国行动提供了外部支持,那么美国为什么要支持以色列呢?一方面当然是因为美国的犹太财团在美国政界商界的强大影响力,然而国与国之间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如果以色列不能提供令美国心动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美国又怎么会一直干着对自己无利可图之事呢?以色列选择中东复国就是为了给美国提供好处。

这么说或许有些费解:以色列在哪儿建国关美国什么事?为什么会给美国带来好处?这主要是因为二战后德国和日本作为战败国被彻底打败,英、法作为老牌强国也在战争中被严重削弱,战后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美、苏为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争相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具体到中东地区而言:其实美国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美国和中东远隔大西洋,而且就算是越过大西洋先到达的也是欧洲而不是中东,这意味着美国和中东的地缘距离是相对疏远的,这也大大提升了美国控制中东的难度;与之对应的苏联因为拥有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外高加索加盟共和国,与中东地区可谓近在咫尺。除了苏联这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之外,美国还必须防止中东有强势的本土势力崛起进而威胁自己的中东利益,也就是说美国需要在中东建立一个桥头堡以制衡苏联和阿拉伯本土势力,而以色列恰恰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迦南,犹太人几千年来的圣地,在出埃及记中,摩西带着几十万希伯来人逃离古埃及人的虐待,在迦南开始了新生活,地理上的迦南地区高温缺水,大部分都是荒漠,而且南北狭长,东边是叙利亚沙漠和约旦,西南方向是埃及,西边是东地中海,北边是强大的土耳其叙利亚等,战略拓展的空间不足。迦南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中枢地带—新月沃地,是西亚北非的连接要冲,以色列作为异教徒在此建国,注定要招致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仇恨。

但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犹太复国主义盛行于19世纪下半页和20世纪上半页,以色列国的先驱们尝尽千辛万苦,在全世界精挑细选可以建国的地方,但在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作为一个百万级人口的小民族,根本没有能力从各大帝国的势力范围里得到一块栖身之所。而犹太人又不希望离欧亚文明圈太远,毕竟他们的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必须在发达的文明圈层里才能生存和发展,选来选去,最后他们决定在迦南复国。

迦南,虽然环境恶劣,但毕竟是祖先之地,依托迦南等文化传承,犹太人在全世界颠沛流离几千年却依然保持了自己坚强的民族性格。在迦南建国,可以在意识上迅速团结全世界的犹太人,集中全球犹太人的力量为建国出钱出力。后来事实上也如此,一批批犹太复国主义者迁往迦南地区,为建国而发起各种运动甚至武装斗争,一度和英国殖民者死磕了多年,而他们的活动受到了全世界犹太人在经济上的几乎无限支持。

迦南这个地方直面欧洲大陆,可以极其便捷地与欧洲文明融会贯通,依托大海,便于接受欧洲犹太人的各种支持,并且犹太人经历了二战的惨痛噩梦之后,更加急切地需要一块民族的栖身之所,再加上当时世界也普遍同情犹太人在二战中悲惨命运,趁着这个有利的时间窗口,犹太人快马加鞭,义无反顾地在此复国了。

虽然从此以色列成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敌人,几十年内经历了5次中东战争,但这恰恰也成了以色列不断强大和长久维持的因素,面对强敌环伺,犹太人遇强更强,团结一致,一次次击败了体量几十倍于己的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虽作战勇敢,但实在过于内部不合和分裂,最终不得不接受了和以色列共存的事实。而令全世界头疼了几十年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也一直拖到了现在。


云中史记



二战后,犹太人在中东成立了以色列。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欲除之而后快。

多次战争后,以色列却越战越强,反之阿拉伯国家损兵折将,一蹶不振。

关于犹太人为什么要选址中东的迦南来复国?这里作些简单的分析。 犹太人经过数千年的颠簸流离,分散于世界各地,而没被所在国同化。

仅靠宗教作为纽带,形成内部的小社会,除了经商,他们一无所有,欧洲一直都有打压犹太人的传统,二战中德国更甚。

至从美国接纳犹太人开始,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资本势力,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据 着美国的顶端。

而在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开始兴起,许多犹太人开始为复国作准备,在全球开始选址,考察了, 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地,也包括中国的东北。

非洲其实最简单,虽有广袤无垠的大地,原始的土著,周围并无大国,强国相邻,但也有弱点,交通 不便,原始地貌。

现代文明开发程度极低。国家一旦成立,就要面临发展,非洲的状况没有一个自然,经济政治基础来建立一个现代国家,需要投入巨量的资源来维持国家的发展。

而南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存在着阿根廷,巴西等虽不是一流强国,但却称得上是二流工业强国。

犹太人如果在此建国,必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反感,会留下战争的祸根,虽有美国的支持,但新生的国家是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

要知道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工业实力,是国力的关键。并且美洲是美国的后花园,美国在此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

犹太人不可以让美国为难。 中国的东北也是犹太人考察的目的地,东北环境相对独立,日本人苦心经营多年,有着相对完善的工农业基础。自然条件也吻合建国的要求,无需投入太多。

美国的势力相对薄弱,对美国也无重大利益冲突。

可周边存在三个大国,日本,苏联,中国。三国对中国的东北是志在必得,日本,苏联是当时的强国,中国虽然羸弱不堪,衰弱之极,但只要一翻身,地缘政治决定了其必定是强国,并且是一流强国。

小小的犹太民族,是无法对抗这样的庞然大物。所以中国的东北,犹太人放弃了。

最后就是中东。美国是全球霸主,美国想主导中东,是绝不希望中东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必须是四分五裂,各个击破。

迦南是中东地缘政治条件的核心(为什么是核心,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此不赘述),天然拥有优良的地理条件,美国要想击破这个核心,就必须下一个楔子,将其分裂,迦南也是犹太人的发源地,无论是情怀也好,还是现实的追求,现在已经跟美国的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了,另一方面,迦南的四周并无工业大国,国家发展相当落后,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作支撑。犹太人可以放心的在此建国发展。至于后来的战争,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犹太复国运动最早并不是出现在美国,美国也不是当时犹太复国运动的中心。犹太复国运动主要是在欧洲,最早提出犹太复国概念的是俄国人犹大·勒布·平斯克1881年发表的文章《自我解放》。1897年8月,以西奥多.赫茨尔为首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之家”的复国纲领。英国支持犹太复国运动把一战战败国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省的一部分土地交给犹太人建立犹太人之家(犹太国雏形)。(在此之前此地已有犹太人世代居住与阿族人和平相处)这里我插一句,当时为了打败奥斯曼帝国英国人与阿拉伯人达成交易,承认和支持奥斯曼帝国境内阿拉伯人在战后建立一个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独立国家。这是一国正式对第二国许愿第三国的土地的宣言,得到当时协约国诸政府的确认,成为1920年国际联盟委任英国统治巴勒斯坦的主要依据。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与阿拉伯民族代表团团长、汉志王国(今沙特阿拉伯前身的一部分)的菲萨尔王子签订了《菲萨尔—魏兹曼协议》,明确规定阿拉伯民族承认《贝尔福宣言》的精神,支持犹太民族在不损害非犹太居民利益的同时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民族家园(包括向巴勒斯坦地区进行大规模移民),并且要求犹太人帮助当地居民以及未来成立的阿拉伯国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同时规定任何争议都应交给英国托管当局仲裁决定。随着该协议的签订不断有欧洲犹太人迁移至此,陆续购买阿族土地。但英国人背弃了帮助阿拉伯人建国的协议,阿拉伯人不断袭击英国人发动暴乱,由于英国政府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和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武装分子将犹太人移民首先当成了泄愤的目标(没有英国人武装保护)1920年3月1日,数百名阿拉伯武装人员进攻生命岭犹太村,后来又增致2000多人围攻村庄。互有伤亡,结果阿拉伯人被击退。生命岭战斗打响了阿以冲突的第一枪。这才是阿以冲突的起点。至于美国人的介入都是以后的事。


天使爱情人

早在1621年,英国犹太人亨利.劳斯就在他的著作中《犹太人的号召》一书中呼吁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回归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家园,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认为回归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是当时相当部分犹太人的思想只不过当时还算是美好的空想。

2、犹太教的经书里也提到了巴勒斯坦是上帝赐予的,考虑到犹太教在犹太人中盛行,几乎是所有的犹太人都信奉犹太教,所以从宗教层面上,选择巴勒斯坦也是大势所趋,而且耶路撒冷也是犹太教的圣城,以此为首都建立犹太国也是诸多犹太教徒的愿望

3、1897年8月29日至31日在巴塞尔举行了第一届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04人,俄国代表90人。大会通过了《巴塞尔纲领》,纲领中明确指出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就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


渡客

“回到上帝应许之地”

读犹太人的建国史,真的会让人感慨万千。拥有虔诚信仰的犹太人称本民族是上帝选中的人,很早就在巴勒斯坦地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并且为人类贡献了《圣经》和基督教。虽然巴勒斯坦地区现在看来是一块没有石油、缺水、炎热的贫瘠土地,但是在《圣经》故事里,这是一块“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

犹太人在3000多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后来由于外敌入侵,被赶出了故国,故国的宫殿等建筑也被焚毁。犹太人流落世界各地,开始了长达2000多年的流亡。在数千年的流亡中犹太人被歧视、驱赶、压迫甚至被屠杀。但是信仰坚定的犹太人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明和信仰,并且一直怀揣建立犹太国家的梦想。

犹太人独立建国真正卖出实质性的步伐是在19世纪末的犹太复国运动,又称锡安运动(锡安是耶路撒冷老城区犹太人聚居区城门外一座山丘的名字),该运动的核心人物是西奥多·赫茨尔。该运动的目标就是要在犹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家,因为巴勒斯坦是“上帝对犹太人的应许之地”。


犹太复国运动的标志,大卫星中间的人物就是该运动的灵魂-西奥多·赫茨尔。

在犹太复国运动的支持下,部分在欧洲的犹太人开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犹太人以高于市价几倍的价格买下阿拉伯人弃之如履的荒地、沼泽、沙地。然后用犹太人特有的智慧、勤劳和坚持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生存。

随着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越来越多,犹太人独立建国的梦想开始隐约可见。但是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开始与这片土地上占多数地位的阿拉伯发生冲突。当时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国英国倾向于支持阿拉伯人。在这种情况下,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开始组织自己的武装“哈加纳”等,同时反抗阿拉伯人和殖民当局的压迫。这些组织后来发展成了战功赫赫的以色列国防军。



哈加纳在战斗中,从装备上看就是一支游击队的水平。

纳粹的上台为犹太人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逾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迫害。而二战的胜利也为犹太人建国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由于在二战中受到的巨大伤害,世界各国在战后普遍同情犹太人,认为一个独立的犹太国是保证犹太人不再遭迫害的基础。在这样有力的国际条件下,巴勒斯坦犹太人加快了建国的脚步,最终通过一系列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动,以联合国决议的形式实现了建国梦。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布成立。



以色列国成立仪式,简单而隆重,典型的犹太方式。主持仪式的是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悬挂的画像正式犹太复国运动之父西奥多-赫茨尔。

在以色列建国当天,阿拉伯联军就打动了旨在将新生的以色列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新生的以色列在不力的力量对比条件下,凭借对国家独立的渴望和坚韧的精神,利用阿拉伯国家内部的矛盾和美国等国家的支持,打败了阿拉伯联军,保住了新生的国家。后来以色列又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战争,全部取得了胜利,迫使阿拉伯国家接受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拥有独立国家的现实。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

以色列除了在军事上取得了传奇的成就,在国家建设上的成绩也堪称奇迹。巴勒斯坦地区自然资源缺乏、气候干旱,是整个中东地区条件最恶劣的区域。但是以色列人充分发挥国民素质高的特色,在这篇不毛之地中建立了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国家。目前以色列的信息技术产业、生物科技、精细化工、军火工业都是世界领先。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以色列还是世界上现代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这片贫瘠、干旱的土地上发展的水果种植、葡萄酒产业世界著名,每年都向世界出口大量的农产品。



以色列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犹太人2000多年的复国史和以色列建国后的发展史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以色列国为人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它小小的规模不成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