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5月20日上午,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海水稻研發中心白泥地的試驗田裡,研發人員正在緊張的進行插秧操作,將500多種耐鹽鹼水稻實驗材料排列組合插進1號試驗田。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這些秧苗將於10月中下旬進行收割測試,篩選出產量高、耐鹽鹼能力強的稻種將進行進一步的推廣試驗,為青島國際院士港院士成果產業化做了良好的鋪墊。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想要應用到更多的耐鹽鹼實驗就要對這些種子進行擴繁,此次種植的眾多實驗材料還擔負著篩選更加具有耐鹽鹼能力和質量品質實驗材料的重任,旨在為下一步的大田推廣奠定基礎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研發副主任李繼明向我們展示從全世界各地優中選優的秧苗。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另外,據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育種工程師鄒丹丹介紹說“由於這些材料來自全國範圍和東南亞地區,各材料的生長表現會隨著種植氣候的變化而有所差異,所以需要考察各個材料在我們青島的表現,以方便後面的品種選育和推廣。”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李滄區委書記王希靜親臨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插秧現場。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王希靜書記詳細詢問青島海水稻相關情況,瞭解今日插秧的品種。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成立於2016年10月,總部位於李滄區青島國際院士港16號樓,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由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與青島市政府、李滄區政府、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簽約成立,是致力於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培育高產耐鹽鹼水稻品種為主的研發機構。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海水稻,是耐鹽鹼水稻的俗稱,它可以長在灘塗和鹽鹼地等較高含鹽量的土地上。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方法,結合分子標記輔助選育,對耐鹽、耐鹼、抗病、優質、高產等多種基因進行聚合,選育出新型耐鹽鹼水稻。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據悉,經過前期調研,我國15億畝鹽鹼地當中,大約有2到3億畝有改良成農田的潛力,這些土地大致分佈在五大類型鹽鹼地,其中包括新疆的乾旱半乾旱地區、東北的蘇打凍土鹽鹼地、環渤海鹽鹼地、濱海小流域鹽鹼地類型和東南沿海新生鹽鹼地等類型。通過鹽鹼地稻作改良示範與試種海水稻,目的是檢驗海水稻材料在不同鹽鹼地條件下的最終產量和品質。

青島海水稻試驗田插秧 助力青島國際院士港成果轉化

目前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已經建成了青島、東營、三亞、浙江溫州、新疆、黑龍江等多個研發、示範基地及遍佈全國的二十多個區試點,研發的架構和試驗示範網絡已經基本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