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什麼嗎?

其實,陶瓷雕塑屬於雕塑的一個分支,陶瓷雕塑的製作也有不少講究。現代陶藝講究“三玩”,即“玩泥、玩釉、玩火”。這一個“玩”字含義頗深。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陶瓷雕塑的製作過程。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東漢說唱俑,圖/劉俊

玩泥

陶瓷雕塑的製作有很多種技法,每一種成型方式呈現出的藝術效果都不一樣,這也讓陶瓷雕塑有了更多的體現形式。通常我們製作單個小型的陶瓷雕塑可以用手捏(雕塑)成型法,也就是直接取小塊泥土,捏製成自己想要的作品,待乾透後上釉放置於窯爐燒製成精美的陶瓷作品。而複雜大型的陶瓷雕塑作品,我們可以用泥條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印模(印胚)成型法、拉胚成型法以及泥漿鑄件成形法去完成,每個成型法都需要製作者精心去揣摩,才能成為精美的藝術作品。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唐彩繪天王俑,圖/劉俊

玩釉

瓷釉又稱陶瓷釉,是覆蓋在陶瓷製品表面的無色或有色的玻璃態薄層,主要起到保護和裝飾作用。漢、唐之後,古人開始研究礦物釉在陶瓷藝術中的應用。釉的種類繁多,按不同的方式,分類也不同。製作過程中要求,釉的成熟溫度稍低於坯的燒成溫度,使釉在接觸食物的各種情況下,不能有毒性成分如鉛、鎘等析出。從礦石中提煉出燒製陶瓷所需要的原料,塗抹在作品表面加以燒製,是一種冷上釉的方法。

也有藝術家通過給瓷雕作品反覆上釉、燒製,追求作品的表面效果。上釉的過程會導致每件瓷雕作品的色澤、肌理等效果千差萬別。

陶瓷都知道,陶瓷雕塑你知道是啥嗎?

明代德化窯白瓷雕達摩立像

玩火

瓷雕的燒製方式有很多,每一種燒製方式帶給我們的視覺效果都不一樣,這也讓瓷雕作品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許多人很好奇,瓷雕為何不施釉藥,卻能燒出如同上釉的質感?

其實,通過最原始的燒製方法,直接在窯中投柴生火,木柴燃燒所形成的灰燼會隨意的飄落於胚體上,木灰中含有的自然微量礦物,遇高溫後與胚體的礦物產生作用,會形成比人為施釉更為精彩的釉色及窯變表現。所謂玩火,實際上是在追求一種火木灰燼與土結合後的自然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