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汝窯是宋代乃至中國陶瓷史上的神級存在。自宋代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學者、鑑藏家,寫下了多少關於汝窯的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可謂有理有據,令人信服;而另一些,則是不折不扣的認知誤區。

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汝窯瓷器無論再怎麼美,都是宋代的瓷器,體現的工藝水平只能是宋代的工藝水平。把宋代汝窯的制瓷技術當作中國陶瓷燒造技術的最高點,明清景德鎮御窯廠不服!近現代各大制瓷企業不服!

汝窯在燒造工藝上的缺陷,不要太明顯啊!

比如說一眼就能發現的開片,是由於胎和釉的膨脹係數不同、在燒造冷卻時的收縮率不同導致的。也許有人會說開片是缺陷美的典型,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它首先是一種缺陷,然後才能談得上“缺陷美”。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臺北故宮藏汝窯蓮花式溫碗局部,可以看到明顯的開片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同樣是臺北故宮收藏的紙槌瓶,不放局部也可以看到開片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北京故宮收藏的汝窯器物也同樣有開片喲

如果再多看幾眼還會發現,很多汝窯器物上都有小黑點,學名叫做縮釉點: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蓮花式溫碗的俯視圖,看見碗底的一個小點了嗎?那不是手機屏幕上的灰塵而是縮釉點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大英博物館藏汝窯盞託,從這個角度看能看到3個縮釉點

關於汝窯的七大誤區,誤區7:每件汝窯瓷器都晶瑩明澈、毫無瑕疵

▲ 臺北故宮藏汝窯橢圓小洗,左下角那一大塊縮釉已經不能用“縮釉點”來形容了

縮釉點的形成,是由於釉料中有灰塵或配方不夠完善,燒造時形成大量氣泡,從熔融的釉中逃出;如果釉的流動性不好,不能及時流到氣泡逃離的地方填平釉面,燒造完成的瓷器上就會出現小坑,看起來是個黑點。而在瓷器製作水平總體較高的清代、近現代,瓷器上不常出現縮釉點這一類缺陷。

汝窯瓷器如夢似幻的釉色給了我們巨大的遐想空間,關於汝窯的各種故事更是因文藝皇帝宋徽宗的插足而染上了文藝的色彩。然而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大量的事實證明,汝窯與其他的宋代瓷窯一樣,有著從模仿到創新、從幼稚到成熟的發展歷程。

它所在的寶豐清涼寺窯場,既不是因宋徽宗的一個夢而橫空出世,也沒有在靖康之變中煙消雲散。

陶瓷史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從先秦時期的原始青瓷,到東漢的成熟青瓷,再到宋代的“六大窯系”乃至清代景德鎮的“一枝獨秀”,其中的技術發展有一條比較完整的脈絡。縱然有戰爭等因素的干擾,總體上的技術水平依然隨著時間的發展在提升。

汝窯作為這條脈絡中的一環,它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北宋之後制瓷技術的進步,更是顯而易見的。

說到底,汝窯只是宋代千百個大小瓷窯中的一個,請大家不要過度神化它。

  • 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