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1

董明珠:“所以格力電器現在成了‘黃埔軍校’,我們全行業的天天到這來挖人。過去挖10個人,8個人,我覺得還無所謂。現在挖人速度比我培養人的速度還要快,所以我也急了,那……但是還是要堅守我自己的想法。“聽到這兒,馬雲一手託著下巴,眼睛眨巴眨巴,嘴巴抿成一條線,臉帶笑容,不愧是表情帝,隨便一個神態就讓人覺得不簡單而又意味深長。

問:“你跟他們發火嗎?”一聽到這兒,馬雲就像個課堂上偷偷打瞌睡的小學生聽到今天佈置的作業一樣,趕緊把眼睛張開,嗯,這個是重點,必須劃線。

董明珠大聲說:“當然要發火!”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問:”當然要發火,你怎麼跟他們發火的?有一個人就是說,當然他們走可能不會讓你知道對不對?“

董明珠:“不是,我跟他們講,我發火是願意走的人趕緊歡送,留下的人就是我的精英。那我怎麼來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我們每年要招一兩千個這樣的應屆大學生,那我們就來培養他,有的培養了十年,但是你相信,這一千多個大學生裡面,一定有優秀的人,認同你文化的人他會留下來。”今天的董明珠穿得很溫和,淺藍色外套內搭是墨藍色,一串溫潤的珍珠項鍊衝去單調,這讓她整個人的氣質都顯得柔和不少,惟有兩道劍眉掩飾不住英氣。

問:“我聽說你還帶了一些年輕人去參加你的董事會,也是出於這個考慮是嗎?讓他們對企業文化有更深的認同?”

董明珠把話筒拿得很穩:“我曾經跟別人說過,我這裡沒有所謂的被評上的專家這樣級別的人,但是他們創造了那些所謂的專家的人沒有開發出來的技術,這就是我的競爭力。“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所以我當然希望有人才來,比如說像你,我很希望你能來,但是央視離不開你……” 穿著白襯衣的馬雲手遮著嘴,神情專注,當他聽到這兒猛地一偏頭,偷笑,再轉回來牙齒都露出來了。

“所以我不主張去挖人,儘可能是自己來培養人才。所以你相信,這個時代人才是大把的,關鍵是我們要營造一個平臺,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平臺,人才也可能不是人才。”馬雲又拄著頭,不知道在想啥。

馬雲慢慢地說:”這個,董總講的,我覺得忠誠非常重要。但是人一個是忠誠我們公司,第二,公司對他的忠誠,但最最重要的是,這個年輕人要忠誠他自己的承諾,如果他能夠遵從自己的承諾,無論在握公司,在外面公司,我們都應該給他創造這樣的機會。“

馬雲:“兩位製造業在講,我 說今天有一個很好的趨勢看到的,就是傳統,就是互聯網行業的人,都在往製造業走,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這也許是我們之間結合最好的。所以我在公司裡面,是很鼓勵年輕人,在我們公司工作五年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的人去傳統行業,因為我說十年以前,沒人看好互聯網,所以大家讓互聯網起來了。但這十年聰明的人都跑到互聯網上來了,所以互聯網(競爭)非常(激烈),所以現在返回到製造業。“

2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董明珠:“我們原來一個領導,一個市長的……這個推薦一個人到我這兒來,他也是這樣坐到我面前,他說我是某某市長把我推薦來的。”

“我說你不要講市長,你今天跟我這兒坐著講的時候,你只講你能幹什麼。如果你是市長的話,那我這個位置應該給你坐。“

“為什麼,市長肯定比我要聰明,我就不能坐這個位置了。但今天不是市長來是你來!”

問:“那也許稅務局的親戚來呢?”

董明珠笑了兩聲,“也不會,也一樣,我們那邊基本上是沒有的。”

“對,不管任何人介紹來的,一樣的要通過我們規定的程序,到車間去工作半年。最近我們有個員工很有意思,這個孩子應該是1983年的吧,他在我們格力幹了有好多年,最後他離開了。”董明珠若有所思。

“他為什麼離開,正好他考上了公務員,在公務員隊伍幹了一年,他在大概一個月之前,寫了一個短信給我,他說我在外面幹了一年,他說我現在已經辭職了。“

“一個公務員啊,他說我覺得很想回到格力來,格力是一個擁有正能量的地方,願意回來,還要當一個紅小兵。”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其實我覺得,他可能感悟還是比較多。為什麼他在格力這麼多年,養成了一個習慣,不要搞關係,就是反正踏踏實實幹活。”

問:“你覺得這種所謂企業內部的正能量,企業文化當中的一種正氣,它能轉化為生產力嗎?“

“能!”董明珠緩緩地說,“真的能。”

問:“怎麼證明呢?”

“比如說我們的叉車工,他在一個叉車崗位上,他覺得很自豪啊。他挑戰中央電視臺,挑戰冠軍兩次都獲得冠軍啊,所以我們要培養這樣的人才。他比如說這臺設備,我看到我就能把它造好,如果我們格力以後能打造設備,能夠為別人加工設備的,這樣的人才出來,那這個企業的能量時多大啊?”董明珠帶著暢想,無限憧憬,表情夢幻。

問:“你看你說起這些的時候,兩眼都放光啊,兩眼都放放。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嫁給格力了?”

董明珠:“我覺得我不是說嫁給格力,我覺得任何一個人在任何一個企業,他就要對這個企業負責,他是這個企業的員工,他的利益,就應該維護這個企業的利益。”

問:“你曾經說你特別想樹立一種中國的這個工業精神,什麼意思?”

董明珠:“當時我們大家都很浮躁,急功近利,比如說有人做房地產啊,這個行業不行我做哪個行業,我怎麼拿到最低的價格,怎麼能賣到最高的價,我把它劃歸為商業精神。我們作為製造業,用這樣的一個思維,來指導我們的行為,可能企業就沒有競爭力,企業就不可能持續發展。所以我想製造業一定要恪守自己的工業精神。”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3

董明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招一兩千的大學生,培養十年

我們可以想想看,打工者真正的歸宿是什麼?

我覺得,當你自己到了一個你覺得放心的環境裡,你就知道了。

這個環境,也許是鼓勵你自己踏踏實實工作,不斷精進的,讓你不用把心思浪費在非常非常折騰人的“應酬敷衍”等工夫上面,而是允許你自己為自己工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