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元春为什么死?

用户69001851

贾家若要彻底败亡,元春就必须死!

第一,元春是贾家最后的机会。

贾元春是贾府最后的一次挣扎。荣国府将元春送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就是为了能够给自己再一次挣扎中兴的机会。不想子孙不孝,机会有了,又错过了。

我之前就分析过,贾元春救不了贾家,而贾家最大的失误就是和皇家联姻。不但救不了自己,还把自己绑在了更危险的船上。

第二,元春并不那么受宠。

省亲大观园是元春最显赫的时候。才选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表明元春正在受宠。但有两点很奇怪是:第一,元春是才选,因为有才才被加封的。并不像是皇帝爱她的人,而是爱她的才,这样的喜爱是靠不住的,一旦有后来者,必然受到排挤。第二,“贤德妃”这个封号并无考。隋朝开始实行三夫人制:贵、德、淑;唐朝变为四妃:贵、德、淑、贤。而元春这个贤德妃明显是曹雪芹杜撰的。只是将贤字排在了德的前面,有点本末倒置,而且怎么看都有点不吉利的意思。不怪有红学家称“贤德妃”更像谥号。

但不管怎样,元春的存在,让贾家有了“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回光返照。但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元春在宫里的处境应该并不好。这从夏太监等一次次出来勒索贾家可以看得出来。

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

这表明贾家从元春被封“贤德妃”后一直被勒索。如果元春真的受宠,这些太监如何敢这样做!

第三,元春无子是悲剧根源!

元春进宫多年无生养,也表明元春的处境并不如何好。一个没有所出的妃子,只能被边缘,被不断排挤。最终命运悲惨。我认为元春最大的心病也就是如此。我们只看王熙凤的状态就知道,没有儿子对于一个贾府少夫人意味着什么,更何况皇妃了。我一直认为王熙凤名中带凤,也有影射元春的意思。王熙凤因为无子而悲剧,恰恰也是元春的悲剧。

元春很可能因此郁结成疾,无药而医。香椽虽有顺气宽胸,疏肝理气的功效,但治不了心病。最终,元春在宫里势力的倾轧和内心煎熬中死去。而贾家这个靠山倒了,一团慌乱中,正好是忠顺王等一干对手下手的好时机,只需要找几个张华一样的证据告倒贾家易如反掌!

所以,我认为元春因为无子而死,而贾家也因元春的死被对手算计,最终被抄家。


君笺雅侃红楼

元春应该是正常死亡,不是被害致死。

庚辰本第十八回回题: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该回是写康熙皇帝1689年南巡的事。我之所以将省亲时间确定在1689年,是以《长生殿》两次在京演出的时间为依据。


清朝时期,后宫贵妃、嫔妃等没人可以回家省亲。江宁织造曹家,没人在宫里干过贵妃。作者虚拟了一个回贾府省亲的贵妃娘娘,是因作品写的就是皇室之事。但是,作者不能将贾府明写为皇宫,也不能将宝玉明写为皇帝。因此,只好虚拟了贾府的大小姐元春,让他进宫被选为贵妃,再以影射、映带等方式,将贾府与皇宫融合在一起创作。


庚辰本第四十八回回题: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该回回目与第十八回回目完全相同,是作者有意而为,绝非失误所致。

第十八回写香菱跟着宝钗住进大观园,然后,香菱向黛玉等人学诗。这一回,元妃在哪里?天伦乐在哪里?回题与正文,好象没半毛钱关系。

作者将第十八回和第四十八回回题设置成一模一样,就是以隐射、映带等方式作出提示:元春就是影射宝玉,宝玉充当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的角色(元春省亲之文,一个宝玉充当康熙角色南巡,另一个宝玉充当顺治角色接驾。),香菱与宝玉、宝钗、黛玉等在大观园学诗,是皇家自己的家人相聚享天伦之乐。

第二十二回上元节猜灯谜时,宝玉猜出元春的灯谜是爆竹。庚辰双行夹批: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本人对该批理解:顺治皇帝就如同娇杏被贾雨村选中那样,六岁时侥幸登上皇位宝座,可惜在位时间不长,二十四岁就退出了皇位出家。不妨将顺治皇帝与元春的判词、曲子对号入座,诸多迷团即可解开。


原文:“……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猴狲散”俗语,〔甲戍眉批:“树倒猴狲散”之语,今犹在耳,屈指三十五年矣。〕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

批书人在此特留下该批,就是刻意透露秦可卿和贾元春的身份信息。从批语可知,贾府这一棵大树倒下的时间与秦可卿死时的时间,两者间隔为35年。

综合甲戌本和庚辰本分析得知:秦可卿死于1688年,贾府树倒猴狲散的时间是1722年。贾府大树倒下猴狲散去的时间,就是贾元春这一个大炮仗炸响时间。

确定秦可卿死于1688年,主要依据:洪升的《长生殿》形成的历史时间是1688年。宁国府为贾敬庆寿辰摆宴唱戏时,《长生殿》第一次在京演出。甲戌本里挖出了第九回至第十二回,也就是说,对秦可卿死期的计算,无需将第九回至第十二回里所写事件的时间计入。

孝庄文皇太后于1688年驾崩,精心栽培的玄烨这棵大树,1722年倒下。因九子夺嫡事件,爱新觉罗的子孙忘记了自己的姓氏,亲兄弟自相残杀,演出“白骨堆如山忘姓氏”的惨剧。虎兕相逢大梦归,创建空前盛世的大梦破灭了。因此,作者在悼红轩一把心酸泪,以一字一泪哭成此书。


原文:凤姐笑道:“外头已经四更,依我说,老祖宗也乏了,咱们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罢’。”

四更,是夜间1点~3点时段。以常规而言,哪怕是元宵夜,象贾母这样的老人,应该那么晚的深夜还在和年轻人玩笑。

贾府屋外打更报时,屋里屋外时间都是一样。凤姐不说“已经四更”,而是说“外面已经四更”。本人认为,作者这样写“四更”二字,是刻意提示应对“四更”二字深思。

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雍正是四皇子,康熙皇帝驾崩,四皇子继位。康熙与雍正两个朝代的更替,可以理解为:外面已经四更。

聋子:即为龙子。龙子放炮仗,导致爱新觉罗子孙死的死、散的散,大厦已倾,大树已倒,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

本人认为,元春就是这一个被点响大炮仗,同时,也是秦可卿托梦阿凤时所说那一棵大树,贾元村影射的是顺康两朝的两位皇帝,贾元春的死,当属正常的死亡。(闲人瞎琢磨,请不必较真。勿喷!)


夜舞风花雪夜

元春不亡,贾府就有保障、也就不会被抄家。贾府不衰败,《红楼梦》这部书整个的意思都会不一样了,也就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红楼梦》了,说不定根本就不会有什么作者来写这部书了。



《红楼梦》整部书写的就是一座红楼的倒塌,一项庞大的事业(事业也好、产业也罢、家业也可以,总之,是祖宗打拼一辈子挣下的、继而留给子孙的)后继无人。

既然写的是衰败和凋零,必定有人的死亡,元春只是其中之一。书写到最后,人几乎都死光了。


TeaC


元春到底怎么死的?是什么具体原因导致的?随着曹公后二十八回(为什么是二十八回,在我前文己有分析)手稿的遗失,已成为永远的谜团。我们换个角度说,元春是因衰老正常死亡吗?当然可以肯定的说:当然不是,元春是在壮年非正常死亡的。这个在曹雪芹著作八十回原文中和脂批中都有佐证。

弓通宫,香橼通元春的元字,宫橼也有研究者说指“宫怨”,二十年,指元春在皇宫生活的时间,辨是非,这个解读比较多,但我倾向是说元妃从青涩走向成熟,从青春少女的憧憬到慢慢接受“不得见人”的宫庭生活的现实,她身上肩负家族兴亡之责任,不得不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以侍上,辩是非,自己不能犯错啊,反映元春生活的压抑和不快乐不轻松,榴花开这在古时代表女子怀孕,说明元春有过身孕,但没说石榴籽,这说明元春没有正常生下这个孩子,为什么呢?两种可能,一种是元春难产而死,母子俱亡,从喜事变成丧事,还有一种可能,怀孕过程中突然死亡,可能被竞争对手加害而死,也可能是被赐死,一尸两命。我更倾向于后一种,“弓”在古代是凶器,描写一个皇妃,用这个指示,显得有戾气,是有孛吉祥的。三春(指元春三个妹妹,也指三个春天)争及初春景,指都不及元春的荣耀,或者说比不上刚封妃时受宠,虎兕(有指元春薨逝的较为具体的时间,也是一种凶猛动物和斗争惨烈之意)相逢大梦归,大梦归也就是昔日荣耀繁华如黄梁一梦般随着元妃的死去消失了。


在元春省亲节章里,元春曾点了四出戏,脂评对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指出伏元妃之死。并批语所点之四出戏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所以元春之死我们大概推断是:元春封妃后,给家族带来一段时间的荣耀,大约有三年的时间,随着元春失宠到非正常死亡,贾族最重要的政治靠山倒了,加上贾府尤其是宁府骄奢淫意,横行霸道,后手不继,外患内忧一齐爆发,招至抄家获罪,一败涂地,落了个自茫茫大地真干净!


屏山语红楼

元春的死,是贾府败落的重要推手。她不死,完成不了家族倾颓悲剧的预设。

另一方面,她的死很可能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最终决定力量。

先说第一点,贾家衰败,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而在那样的社会,只要政治上不倒,经济再拮据,也还有闪展腾挪的机会。所以政治原因才是根本。

贾家男子,贾敬一心向道,并且已经死了;贾赦“不好好做官,成天家和小老婆喝酒”;贾珍、贾琏只胡闹,根本没有心思做官。唯一一个干正经事的,是贾政,也“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后继者中,贾宝玉不用说了,贾环人物委琐,贾兰还年幼。全家上下,没有一个能在官场有所建树的。


这和管理家务不同。就是王熙凤要走官场后门,也得用贾琏的名义下帖子。如果没有一个男子能够支撑门户,贾家的政治前途就只好寄托在宫中的贤德妃元春身上了。而元春的死,导致贾府最大的后台倒塌。以后再有风吹草动,贾府就会一败涂地了。

元春临死可能还做了一件事,就是遗命赐婚。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最终还得由她来决定。

宝玉并不想娶宝钗,宝钗也未必看得上宝玉。但是家族危亡,需要有一个贤内助劝宝玉“立身扬名”,又需要有一个能干的管家媳妇。从薛家来说,宝钗年纪渐长,家庭败落,也没有更好的出路,嫁给表弟宝玉,至少是玉堂金马的世家,还有希望重振门第,也是薛家择婿的最好选择了。


问题是谁来决定这桩婚事?宝钗这方面问题不大,她心里本来是有点喜欢宝玉的,而且她也甘愿为家族做牺牲。可是宝玉是绝对不愿意的。与袭人、黛玉同死同归,是他的底线。谁突破这个底线,即使不敢反抗,至少也是大伤感情。

王夫人肯定愿意宝钗做儿媳。但从逐晴雯的事情上,她已经看到宝玉感情有多重,“暗悔不该为晴雯过于逼责了他”。黛玉又不比晴雯,由她做主必定大伤母子感情。这是她不愿看到的。

贾母一向支持宝黛。而且经过“情辞试莽玉”,大家都明白拆散宝黛,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贾母是绝不会做这样的决定的。

贾政呢,虽然态度不够明白,但也爱惜自己的外甥女。至少不会逼着宝玉弃黛娶钗。

元春和宝玉的感情特别深厚,“其名分虽系姊弟,其情状有如母子”。她不会不考虑弟弟的感情。但问题是,她与贾府隔绝,消息很大程度上要靠王夫人传递(“如今天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而且到她临死之时,知道家中现状,必须钗玉结合,才有挽救家族的一线希望,也就顾不得弟弟的一己私情了。临死遗命赐婚,让重感情的宝玉也无可奈何。



但元春百般绸缪,还是高估了宝玉的“经济”能力,低估了弟弟的痴情水准。宝玉吟风弄月、伤春悲秋是把好手,却不可能是挽大厦于将倾的人才。白白辜负了一段痴情,白白害死了几条性命,贾府还是无可挽回地走向末路。

相逢是缘。为免失联,请关注“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红楼梦中元春为什么死?一直以来,对于红楼梦的解读,可谓是众说纷纭。这是好事,多一种解读角度,就多一种思路,可能就离真相更近一步。对于贾元春,我看到过这样一种说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贾元春影射的是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

首先,元春的判词画和曲子。元春判词的画里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这个“香橼”的“橼”字与“袁”字读音相同,而弓则是军旅之人的标配。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将领,自然也是军旅之人。

其次,元春出的灯谜。红楼梦书中写到了几个人出的灯谜,每个人灯谜对应的谜底也与这个人的结局有关。比如探春的谜底是风筝,与探春远嫁相关。惜春的谜底是佛前海灯,与惜春出家有关。而元春做的灯谜,谜底是爆竹。爆竹一声响后,碎成千万片。这看似与元春并不相关,但是与袁崇焕的结局却有些相似。袁崇焕被朱由检以通敌叛国罪处以凌迟,这个凌迟,也可以叫千刀万剐,最终像爆竹一样碎成千万片。对于袁崇焕,有人认为是民族英雄,有人认为是通敌叛国的奸臣,一直以来,也是颇有争论。至于最后的结论,就留给史学家来考证吧。



当然,这只是各种解读中的一种,难免有所附会。本人也是红楼梦的爱好者,只不过水平有限,还望海涵。希望在悟空问答中结识更多的同道中人。


小刀兔

贾元春为什么而死,其实我们只要弄清楚为什么贾元春会当上远嫁的皇妃就知道了。贾元春代表着贾府最大的保障,从贾元春的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贾府的势力有多强大,所以如果贾府要衰败的话,元春必须死。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一开始就是希望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落,来反应当时的封建社会。去批判当时的一种浮躁、虚伪、豪奢的风气,更是对当时对像贾府这样的所谓豪门,贾府典型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从很多细节来看贾府,其实贾府是一定会灭亡的。

元春很大程度上来讲,只是曹雪芹为了整部小说的严谨而加的人物。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元春也是一个点睛之笔。反映了就算是当时的皇亲贵族,也是无法避免这种衰败。也反映了帝王家的生活,也不是普通人消受得起的。

所以元春之死,从小说严谨的角度来看是情理之中的。而且个人认为元春虽然只出现几次,但是却是贾府不同的几个阶段,也算是将元春与贾府捆绑在一起了吧!


女同刘娇

元春之死是《红楼梦》之谜。

先从元春的判词开始分析。“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作为贾家长女,迎、探、惜的长姊,自幼进宫,后被封贵妃,直至薨逝,前后历时二十年。从宫庭剧里我们也可见一斑,后宫嫔妃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都为得一人之宠幸。残酷的后宫斗争,永远一浪高过一浪,输输赢赢是不可避免的。元春得宠时省亲归宁,也是贾府最最鼎盛之时。也应了“榴花开处照宫闱”,嫁入皇宫,光耀门楣,使家族显赫一时。但万事盛极而衰。“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是两种猛兽,暗指两种势力的争斗,元春失宠失势,死于宫廷斗争,对外只好称暴病而亡。

再来分析红楼梦曲《恨无常》,此曲即是暗指元春一生命运的:“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首曲子告诉我们,元春盛极之时突然跌入谷底,命入黄泉,死得过于突然,只好托梦给父母亲人,警醒他们大势已去,没有人没有办法可以再支撑这个大家族,让大家趁早退步抽身。这些话来不及活着相告,只能说明元春突然死亡,死于非命。

我之浅见,欢迎商榷。


菊香小筑

元春死于政治因素,而且元春也是被政治利用的棋子。加上宫闱中秘事,宫斗事。王子滕邀薛姨妈进京,等到进京王子滕又外调了。而之前林如海也是下到了扬州地界,并且夫人贾敏去那里不足一年便死于那里。林如海之职也是明升暗降。贾政也外调也治河工程一段时间。贾家亲戚外调,林如海死。元春却又升妃。这里有点蹊跷。四大家族大权在握,做了不利之事。竟然有护官符之说,引起朝廷重视。而元春升妃省亲到死未隔多长时间。贾家亲属外调期间被京里开查。贾府被告,贾赦贾珍与贾雨村勾结犯案被查。元春在四大家族被查事件中为后宫政敌抓住把柄,置于死地。元春一死四大家族彻底衰亡。


圃香

此处参照刘心武老师的部分红楼梦解析,,元春本身就是政治产物,,即使不死,不死不活,不死不休,不死不灭,不死之身,,那有如何,,宁荣二府必定会灰飞烟灭说的有点大,回归于凡尘之中是必然的事情,,当年的八旗子弟今又何在,本身大家对贾氏家族同情,但是想想,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时,说的清楚,整天胡吃海塞,不干正事,还有不完乎?而且皇上也不傻,,不会让你世袭罔替,,拿的钱越来越少,场面越来越大,坐吃山空,,能不完吗?这几天美股暴跌,是否相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