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一夜,日本国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透明小溪看历史

1945年,美国人的两颗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天皇誓死对抗的决心,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不得不向美国人低头。

于是日本天皇提前录好了投降诏书,准备选择一个时间向全日本人宣布投降的命令,但是这个时候的日本天皇是存着小心机的,为了缓和与美国人的关系,他演了一场大戏给美国的大兵们看,日本人这样的戏曾经在早期演过几次给民众看,现在观众变成了美国人,其中的经过非常的跌宏起伏、精彩之处令人不禁拍手叫绝。



日本天皇特意通过手下向陆军当中的那些激进派泄露出了他录下投降宣言的事情,当时日本陆军中的激进派因为自小深受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洗脑,所以悍不畏死的战斗成为了他们内心当中无法更改的标杆,为了实现他们大日本帝国的梦想,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视死如生的精神,于是他们选择性的忽略了美国原子弹的威力。

当他们得知日本天皇准备要投降的时候,他们简直是要气炸了,一场无形的政变正在酝酿,并最终在1945年8月14号的那天晚上,如同汹涌的洪水一般席卷向了日本天皇府。


这些少壮派的首领裹挟着军意,带着暴军放火烧了首相府,又杀了一位中将,最终终于攻进了日本天皇府中,早已得知消息的日本天皇提前躲藏了起来,又把录音带藏在了隐秘的金库当中,当数量不多的激进派闯入庞大复杂的天皇府时,他们立马呆住了。

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根本找不到天皇的踪影以及存放录音带的蛛丝马迹,他们一大帮人大有一副把天皇府掀翻的势头,开始寻找起了天皇以及录音带的隐藏点。


这一夜在这些激进派们看来是紧张、压抑而漫长的一晚,一股狂潮正在他们的内心翻涌,他们在精神上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因为他们正在挽救这个正在走向屈辱的国家,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大日本帝国的英雄,所以他们为此深深的感到了自豪。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日本天皇正藏在一个隐秘的地点静静的看着他们的所作所为,当感觉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日本天皇就向驻扎在外界等候已久的海军部队下达了命令,满满当当的海军部队持枪核弹的围住了整个天皇府,把所有的激进派瓮中抓鳖围了起来,这件事情最终以两位激进派首领切腹自杀而告终。


美国人在刚开始的时候,相信了日本天皇的演出,但是随着日本的投降,美军彻底的占领了整个日本,在后来的时间里他们通过调查这才发现原来他们上当了,日本天皇为了怕美国人叼难自己,所以才自导自演为美国人呈现出了这么一幕大戏给美国人看,以寻求到美国人的一丝同情感。


这就是日本人投降前夜所发生的精彩故事,日本天皇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几个战犯之首,就这样通过他自导自演的精彩演技骗过了美国人,并最终因为很多原因而导致他逃过了战争法的处罚。

日本天皇曾经是整个日本人精神上的神灵,为日本军部的侵略活动给予了信仰上的支持,他仿佛一根定海神针一般搅动着整个日本的民意大潮,使得很多人陷入了疯狂的战争状态,以求能为他这个神话一般的日本天皇誓死效力,他虽然不管理的俗务,但是当时的很多战争指令都是他下个达的,他最终逃过了本该属于他身上的惩罚,当罪恶者无法因为他曾经的过错受到惩罚的时候,这个时候代表着世界是不平的,所以只期待我们的国家能在强大到无可复加的时候能平此奇耻大辱。


孤客生

宫廷会议、军事政变、盗抢投降书和录音、中将师团长被谋杀、2位陆军大将自尽等等,那一晚上发生的事情比一本小说还丰富。

8月14日夜晚,日本陆军省和近卫师团一些极端主战派军官刺杀日本近卫师团师团长森赳,伪造军令,调动近卫师团第二步兵联队闯入天皇皇宫,企图挟持天皇继续实行战争政策,鼓动日本国内民众继续同盟军抵抗。最终遭到阻止,发动政变的军官当场自杀,史称宫城事件。

8月12日下午,日本天皇召开内阁会议,原则上同意接收波茨坦公告,但是以阿南惟几为首的几个大臣始终拒绝投降,并给手下的少壮派年轻军官暗示发动政变挟持天皇继续抵抗。

8月14日下午开始,畑中少佐开始试探性接触劝说包括东部军司令田中静壹在内的多名高级将领参加政变,但均遭到拒绝和严厉训斥。同时,椎崎二郎中佐,井田孝忠中佐企图说服当时日本近卫师团师团长森赳中将,但是也遭拒绝,

最后畑中恼羞成怒直接开枪射杀森师团长,并开始伪造师团命令,调动第二兵步兵联队进驻皇宫。

当晚,政变人员切断了皇宫与外界电话,撤走警察接管皇宫。参与录制天皇投降录音的情报局人员被逮捕,NHK部分工作人员被看押。畑中等人开始在皇宫内搜索录音磁带、投降诏书等,由于这些被藏在金库内,最终没能找到。

在发起政变后,畑中等人仍然试图将东部军拉入政变,但是东部军一直在拖延。

15日凌晨3点半,东部军突然宣布扣押政变的少壮派军官,并且接管近卫师团指挥权,宣布伪造命令无效。

至凌晨5点,政变彻底被镇压,东部军司令部田中静壹向天皇报告成功镇压政变。

15日凌晨1点30分,阿南惟几大将自杀。政变的首脑人物畑中和椎崎二郎在被捕前切腹并开枪自尽,古贺正秀(东条的女婿)开枪自尽。上原重太郎8月19日自尽。

8月15日上午,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雏菊西瓜Peterpan

首先要强调的是,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极其好战的国家,尽管当时国内外各方面压力重重,但是日本还是有不少人抱着“本土决战,一亿玉碎”的想法。

尽管在198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接受《波斯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在8月15号的前天日本军方主张好战派的右翼分子发动叛乱,企图向天皇施压让其收回投降的命令,并准备控制天皇,夺取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录音。但是右翼分子并没有成功,日本平息了叛乱,部分叛军头目自尽。

我来给大家回顾一下当时日本国内是怎样的一副狼狈场面。

1944年中期,盟军的反击开始出现成效,纳粹变得力不从心,日本一直吹嘘的“绝对国防圈”赤裸裸的暴露在盟军的轰炸范围内,加上日本的飞机引擎一直存在问题,可以说当时的日本本土是毫无还手之力的。一直主张挑起战争的内阁东条英机发现败局已定,被迫倒台。新上任的小矶国昭也在八个月后自动辞职,当接下来的铃木贯太郎出任内阁首相的第一个月,就传来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战败自杀的消息,随即铃木开始着手收拾残局,想请苏联伸出援手出面调停。

7月26日,美国、中国、英国签署《波茨坦公告》,开始敦促日本尽快投降,。次日日本内阁六位最高将领举行了最高的战争指示会议,会议上首相铃木和外务大臣东乡认为拒绝《波茨坦公告》是不理智的行为,而以陆军为首的军方坚决主张继续战斗。

7月28日,铃木代表日本向新闻媒体发表谈话:政府的态度是默杀《波茨坦公告》。所谓“默杀”,就是不予置理,默然无视,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

当时的日本国内已经乱成一团,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持一词,下面重点来了。


一、天皇希望停战,军方将领拒绝投降。

1945年8月初,日本主战和主和议而不决、争执不下,虽天皇决定停战,主战派依旧阳奉阴违带领追随者发动叛乱,目的追杀大臣,包围皇宫,阻挠投降。

得知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后,美国和苏联分别采取行动;

8月6日,美国向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主战派依旧不死心,一面贬低原子弹的威力,一面高呼复仇;

8月9日,苏军兵分三路越过中苏边境,击溃日本引以为傲的关东军,同日,中国国共合作全线反扑,给予日军最后一击。

9号同日,铃木再次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会议还未结束,美国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好战的军方以阿南为首依旧不愿接受投降。六位内阁大臣三比三争论无果,铃木宣布休会,把问题交给内阁会议讨论。内阁会议开到深夜10点,同样以不了了之宣布散会。


二、军方阳奉阴违,主战派下令继续作战。

在多次讨论无果的情况下,铃木请天皇开御前会议,在各不相让的情况下,铃木突然宣布由天皇圣裁。随即天皇同意接受盟国的公告,铃木连夜向内阁成员宣布天皇的决定,全体内阁一致表示服从。

8月10日,日本外务部发出电文并转达给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四国。但在国内内阁并没有公开电文内容和政府的决定,只是发了一个公告,表明不仅政府会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并希望全体人民客服任何困难。

但是此时的主战派却阳奉阴违,不但私下重新发了一份不同的公告,还以日本本土的名义向国内外的日本官兵,包括中国派遣军下达继续作战的命令。


三、陆军少壮派策划起义逼天皇收回成命。

8月12日,同盟国对日本求和文告的立场,要求其遵照《波茨坦公告》,根据日本国民的自由意志决定。显然,四大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13日,同盟国的照会文本送到了相关官员手中。在接下来召开的会议里,主战派强烈要求追加投降条款。陆军少壮派趁此机会,在陆军省防空洞秘密会议,策划发动政变,扫除主和派的铃木、东乡,占领皇宫,促使天皇收回求和成命。

8月14日,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举行,阿南与梅津仍坚持就投降条件进行谈判,天皇并未同意


四、日军发动叛乱,意欲控制广播,煽动更多人造反。

少壮派叛乱分子原计划8月15日凌晨2时发动政变,然他们得到了天皇定在15日中午播发《终战诏书》的消息,决定提前行动。

8月15日凌晨1点,少壮派开始行动,宫廷很快被解除武装,通信与出口很快被切断,总多相关官员被控制,铃木外逃。

8月15日凌晨,陆军大臣阿南得知自己的部下发动叛乱,破腹而死。

8月15日的天亮时分,东京卫戍的东部军司令官田中大将得知叛军攻占皇宫,开始部署平叛。


五、日本平息叛乱,部分叛军头目开枪或剖腹自尽。

8月15日上午8点钟,叛乱平息,部分叛军头目开枪或剖腹自尽。


六、播出天皇录音,录音片放到饭盒里才带到播音室。


七、正义战胜强权,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8月15日当天,中、苏、美、英4国在各首都同时宣布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书全文: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总将,兹此接受一九四五年七月廿六日由美利坚合众国政府、中国政府及大不列颠政府于波茨坦协定所拟订的四个条款,和及后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提出的附款,上述四强下称为同盟国。

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我们兹此颁令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以及日本人民立即停止任何敌视行为,以便处理及援救受损船舰、战斗机,军用及民事财产以及必须遵循由盟军最高统帅的指示及由他监督下由日本政府所颁布的所有法令。

我们兹此命令日本皇军将领总部立即向日本陆军部队以及所有日本辖下地区的武装部队的各司令官指令(他们)必须自发性无条件地投降,确保所有部队受他们监管。

我们兹此保证遵守波茨坦协定所拟礼待天皇,日本政府及其继任者的条款,无论任何法令及采取任何行动必须得到盟军最高统帅的指令或由同盟国拟定贯彻(波茨坦)协定的制约。

我们兹此命令日本政府及日本皇军将领总部立即释放由日本国拘留的所有盟军战俘及本国的离心分子,并给予他们提供保护、医护,照料及直接运送至(盟军)指定的地点。

天皇内阁及日本政府必须服从盟军最高统帅将制定实行投降条款的步骤行政以治理国家。


东吹西侃

发生的事情可精彩了。精彩得让人难以相信,比电影还精彩。

美国历史学家贝尔吉阿米尼,1960年代写了一本《天皇的阴谋》,翻阅的大量的文献资料,采访了大量日本老兵和政要,指出日本二战历史中狡诈上演一幕幕的阴谋大片。

日本投降前夜,只是其中一幕。

以下是部分细节和观点。

(日本人遥拜皇宫)

1.投降容易,如何取得最好的投降效果,是天皇裕仁深谋远虑的事。

因为这一顾虑,他一直拿不定投降的主意。

按照他的意思,得让日本人感觉到是他们没有完成天皇的愿望,天皇不得不宣布投降;而不能是天皇在日本兵死了一半了,突然宣布投降,那样的话,日本人会觉得那些死去的人,是因为天皇的错误而进行了无谓的牺牲。

如此一来,天皇投降的出发点就是自己,而不是日本人,这样会导致人民对他的不满。

所以,天皇要想方设法让投降的责任推到日本人身上,他不得不宣布投降,好让人民对他心存负罪感和感激。

这是投降套路之一。

套路之二:假装投降受阻。

8月14日,即在投降前夜,有几波日本顽固分子搞宫廷叛变,枪杀了卫兵,包围了皇宫,首相府甚至被人防火,弄得70多岁的首相铃木贯太郎被人抬着逃了出来。

日本陆军顽固分子拒绝投降,他们四处找裕仁录好的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盘,要把他销毁。

但最后裕仁通过皇宫里的一根通向海军军令部的一根电话线,调集过来了军队,平息了叛乱。

(听投降广播)

在这段精彩的斗争中,贝尔吉阿米尼通过采访调查说,这是天皇和大臣们的阴谋,目的是让美国人相信:

  • 1.天皇是一心想要投降的,为了防止政变,他早早地录了音,准备到15日那天全国播放,彻底解放日本战争状态。

  • 2.让美国看到,天皇为了实现和平,冒着多大的风险与顽固派作斗争。

贝尔吉阿米尼不无讽刺地说:

这是日本屡试不爽的策略,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3次假政变,每次都是“叛军”对大臣的府邸进行攻击,而同时,不得不派另一批秘密警察把谋划者赶走。

“几伙拿钱干活的平民爱国者,在少许军人领导下行动起来,焚烧了铃木首相和平沼男爵的私人宅邸,他们是和平派。在这两家起火前,受害人受到了充分的警告,并被允许逃跑。”
“事后,无人为纵火罪受审,但铃木和平沼都得到了一笔评估稍低的保险费。最重要的,公众满意了。两人也保全了面子。”

这些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一般人理解不了。不近距离接触、观察历史,是理解不了投降前日本人层层套路的。

(史料参考《天皇的阴谋》等)


飞春读传

以整个皇宫为大舞台,上演了一部话剧,日本天皇真人出镜,自导自演。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穷凶极恶的侵略者。全世界民众在听到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时,顺带还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消息,日本天皇为了宣布投降,差点被国内的叛军软禁。

虽然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重大杀伤,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最精锐的关东军,日本的失败已经无可挽回,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选择性的忽略这样的事实,在愚蠢的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在天皇宣布投降的前一天晚上,这些人发动政变,杀死了皇宫近卫师团的首领,烧了日本首相的房子,还冲入皇宫,满城找天皇的投降诏书。但是因为天皇藏得太好而没有找到,还被天皇电话征召来的部队镇压了,才保证了第二天投降诏书的顺利播放,听起来天皇似乎还挺不容易,像是个好人。

但是,事后经过调查,大家发现这完全是天皇的一个阴谋,为得是获得盟军的好感,在战后获得宽大处理,一个美国人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揭露这件事。不过日本天皇的计划似乎取得了成功,战后生活还不错,人生有的时候,真的要靠演技。


桂西散人

太平洋战争暴发后,英美对日宣战,日本战略优势已荡然无存,本土暴露在盟军轰炸范围之内。鉴于日本战争能力已丧失殆尽,由英美中签署《波茨坦公告》向世界宣布,如果日本不马上投降,否则将迅速毁灭日本的武装部队!

日本内阁六巨头举行了战争最后会议,议题就是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六人分别是:首相铃木,陆军大臣阿南大将,海军大臣米内大将,参谍总长梅津大将,军令部长官丰田大将,外务大臣东乡。铃木,东乡等主张接受《波茨坦公告》,而以阿南为首等则坚决主张死战到底。

迫于军方压力,日本政府态度是对《波茨坦公告》采取默杀,何为默杀:就是不理睬,无视。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拒绝,美国得知日本拒绝《波茨坦公告》后,随后往广岛,长崎丢了二颗原了一弹,日本天皇决定投降,并广播形式录制了《终战诏书》,日本主战派得知后失声痛哭!

但还有不死心的狂热军国主义份子想做最后挣扎,田中健二就是其中一个,他在1945年8月14日这天,他带着自己亲信和600多名军国主义份子直逼皇宫,解除了皇宫警卫的武器,还杀了一名高级军官。打算找出录音带,不让发出。若有人敢阻止他,他马上枪杀。

这时一个叫田中静一的大将听到田中健二逼宫的消息后。马上率领部队杀向皇宫,到了第二天中午十一点,田中健二知道已没希望,便在皇宫草坪上开枪自杀了。跟他一起死的还有那600名狂热份子!十二点,裕仁天皇正式播放投降录音。

这次军事事变史称《宫城事件》。日本已是苟延残喘,再怎么挣扎,也逃不过覆灭的命运了!


透明小溪看历史

发生了一场兵变及流血事件,差点改写了历史。

1945年8月14日晚上,就在日本准备向同盟国投降时,一群造反的军官发动了政变,占领并控制了东京的皇宫。




这伙密谋者决心战斗到底,即使这意味着国家的灭亡。他们在皇宫里四处搜查,寻找裕仁天皇投降诏书的录音带,皇宫录音师之前有准备,把天皇录音秘密保存,他们没有找到。

少壮派没办法,只好占领电台,假借天皇之命对全国演讲,说要抗战到底,幸好被一电台女职员,切断了电源,使他们的演说没有播放出去。



后来,东部军司令得知皇宫被占领,即待人前往皇宫,告诉叛变士兵天皇的意思,最后少壮派见回天无力,大都选择了自杀。这些少壮派差一点阻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要是他们成功了多好,让日本被同盟国打成屎!)


掘史官

这绝对是能够改变日本民族历史进程的一件大事!

在日本投降的前一夜,日本的陆军少壮主战派发生了判变,攻入皇宫,想要夺取裕仁天皇之前就已经录好的日本无条件投降录音,并妄想制造假的全国广播,告知日本全国民众,日本拒绝投降,誓战到底!


那么这些少壮派的士兵又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他们找到了当时负责皇宫安全的近卫军团长,想要说服团战加入他们的"救国计划",没想到遭到团长的严辞反对,所以他们索性杀了这个团长,夺取了他的印章,以此来领导皇宫禁近卫军,施行叛变

进入皇宫之后,叛军们疯狂寻找天皇的录音,但由于这份录音室事先已经被保护好,叛军未能得逞。

于是叛军便将矛头转向了皇宫的电台,并妄想发表假的全国演讲,号召日本全国民众抗战到底。幸亏电台的一个女职员及时将电台的电源切断,叛军又再次失手。

最后皇宫被入侵的消息传到了东部军司令的耳朵中,东部军当即派出军队镇压,并告知皇宫禁卫军之前的叛变命令是假的。


由此,少壮派大势已去,伏法的伏法,开枪自杀的自杀。真的是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差点改变了历史。


历史惊文

日本天皇差点被暗杀!估计很多人不知道。风雨征程数十载,“深山哨位”为大家解答,日本投降前夜发生的故事,看过《日本最漫长的一天》这部影片的军迷朋友应该都知道发生哪些大事件。

1945年8月14日晚上,就在日本准备向同盟国投降时,一群造反的军官发动了政变,占领并控制了东京的皇宫。他们闯进“御林军”近卫师团总部,劝说近卫师团起义,遭到师团长森纠中将的拒绝。

气急败坏的田中健二用枪击、刀劈的手段杀害了森纠中将,然后在自己伪造的军令上盖上森纠中将的大印。随后,叛军包围了首相官邸并向首相官邸开火,意欲消灭首相。

叛军在皇宫里四处搜查,寻找裕仁天皇投降诏书的录音带,军国主义的影响孤注一掷地企图阻止天皇的投降广播。叛军通宵寻找天皇“终战诏书”的录音唱片。如果找到了,就可以阻止“玉音放送”—这还真有点“打蛇打在七寸上”的味道。

在叛乱者看来,政变是合理的,占领皇宫也是必要的,他们认为,正是天皇身边的顾问们把天皇引入了迷途。没想到,这皇宫实在是太大了,内部结构也太复杂了,要找一张藏好的薄薄的录音盘,比大海捞针还难。这些平常并没有机会进入皇宫内廷的大兵,没头苍蝇般发疯地折腾到天亮,也没找着。

“中健二成功地孤立了天皇,却无法找到天皇的讲话录音。”最主要的事儿干不成,那么,这个政变也就基本没戏了。一旦被假命令蒙蔽的近卫师团士兵们知道真相,一旦外部的军队知道他们是这样“保护”皇宫,中健二们哪里还有小命?果真,

东部军管区司令田中静壹在凌晨率领部队开进皇宫,很快就平息了叛乱。

天皇的投降诏书准时在8月15日12时准点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幕。两位叛军首领也在皇宫前的广场上自尽。


深山哨位



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

投降,我们的,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将白色内裤套在头上”在广播中宣读《停战诏书》,宣布投降,日本的骄傲瞬间跌落谷底。

我们知道,日本的投降是美国促使的结果。然而,1945年8月14日,日本的投降计划几乎破产,那么,当时的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我们先看日本投降前夕的国际环境:日本已经独木难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美国自此卷入战争,当然,美国的参与对中国是件好事。1942年,美、苏主导成立同盟国,老美的效率高吧?它自己卷进来了,总要想办法保住甚至拓展自己的利益,对中国仍然是件好事。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苏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速度投降,否则便要对它不客气了。为什么这么有底气呢?1945年7月16日,美国在沙漠成功试验原子弹,核武器拿在手里,想怎么得瑟便怎么得瑟!

当时轴心国的态势已经越来越不好,欧洲战场并不顺利。1943年,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倒台,同年9月8日,轴心国成员意大利首先宣布投降。1945年4月,苏军攻入并占领德国首都柏林,4月30日希特勒自裁,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此时,轴心国只有日本仍在中国战场孤军奋战,同盟国的枪口自然对准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不甘心放弃在中国获取的利益。

美国看日本不给自己面子,很生气,便决定让它看看自己的厉害。于是,1945年8月6日,美国“小男孩”落在日本广岛,广岛废了。“小男孩”将日本吓坏了,可是军国主义仍然还是不死心,我不信这么厉害的武器你们老美还有!美国看日本居然还不肯投降,简直不知死活,于是说声,“胖子”,去吧!“胖子”落在了日本长崎,轰,长崎也废了。

1945年8月10日,美国听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终于满意地点点头,算你识相,哼!



然而,当裕仁天皇决定在1945月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即1945年8月14日,日本却发生了一件事,日本主战派试图发动政变,阻止日本投降,这件事如果成功了,那么必将改变中国的抗战史,甚至改变战后的世界格局。

在“霸道总裁”美国面前,日本最终不得不低下它高贵骄傲的头颅。

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组织召开内阁会议,讨论日本是否投降,结果6人同意投降,3人反对投降,5人弃权。铃木贯太郎没有办法,只能让裕仁做最后的决定,这个锅还是得让裕仁背啊。裕仁对此表示,日本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希望,此时只有投降了。于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事便这么定了。

1945年8月14日,裕仁再次召开会议。

陆相阿南惟几喊道:“不行,不行,我们怎么可以投降?太丢脸了!”

首相铃木贯太郎:“你是不是傻,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办法?人家对付得了人家老美那个胖子?”

阿南惟几红着脖子争道:“这个,这个,这个,我虽然没有办法,但是投降就是不对的!”

铃木贯太郎瞟了瞟阿南:“懒得鸟你。”

裕仁咳嗽两声,说到:“你们烦不烦啊,争出朵花来又有什么用?我投降的决定是不会变的。”

阿南惟几闷声说:“你要是投降,我就剖腹!”

裕仁:“麻烦死远点......”

然后,裕仁让人写好日本无条件向同盟国投降的诏书,然后自己录好音,用于15日广播,通告世界,日本投降。

裕仁的决定让日本的主战派极为不满,他们决定做点什么来扭转局面。8月14日晚,主战派闯入日本皇宫发动兵变,叛乱者试图夺走裕仁的录音,让明天的投降广播没办法进行。当然,我认为他们发动兵变也许不仅仅只是想夺走录音,还企图控制裕仁天皇,毕竟即使没有录音,裕仁不还在吗?



最终,这场兵变迅速被皇宫警卫队镇压。日本的投降诏书继续如期广播。

然后,阿南惟几剖腹了。

如果这场兵变成功了的话,战争继续,那么中国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我们难以想象。

好在他们失败了。

日本投降了。

中国胜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