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最后为何要出家?

剑雪萧萧

郭襄十八岁离家出走,二十岁途径少林,四十岁顿悟出家。这期间郭襄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知道,郭襄一定是在寻找杨过,自己一个人闯荡江湖二十年,然而,谁都知道杨过和小龙女是在活死人墓隐居,在倚天最后也说过“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为什么郭襄还是找不到杨过和小龙女呢?

其实不是郭襄在找杨过,而是郭襄在等杨过。

在倚天开篇的时候,金庸就写道:郭襄想到杨过,心头又即郁郁,这三年来到处寻寻觅觅,始终落得个冷冷清清,终南山古墓长闭,万花拗花落无声,绝情谷空山寂寂,风陵渡凝月冥冥。

就是从十八岁到二十岁这三年,郭襄到过终南山活死人墓,也到过绝情谷,也去过风陵渡,郭襄离家出走,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活死人墓,但是杨过和小龙女避而不见,于是郭襄就在流转于风陵渡(长大后的郭襄第一次和杨过相遇的地方),绝情谷(是杨过和小龙女的定情之地,也是郭襄和杨过生死与共的地方)。

所以,郭襄不是找不到杨过,而是相见不知为何,爱不知所爱,而一往情深,相见不如不见。而郭襄一直在找的杨过,并不是隐居的杨过,而是那个霸道侠义的神雕侠,所以,郭襄一直在等那个叫神雕侠的杨过和他一起闯荡江湖。

这是郭襄的执念,郭襄喜欢的是和杨过一起闯荡江湖,而不是和杨过长相厮守,更不是一个有妇之夫的杨过。郭襄其实和黄蓉一样,都是玩心特别重的人,但是郭襄没有黄蓉的好运是,郭靖是一个老实人,而杨过并不是黄蓉能左右的人。

到郭襄四十岁的时候,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山河,经历了家庭变故,更是经历了二十年的江湖,这时候,郭襄已经四十,杨过已经五十八,江湖已经闯完了,而杨过还没有来,这个时候,杨过就是来了,也只是周伯通晚年和瑛姑那样的朋友关系,而不是情侣关系。

郭襄闯荡江湖的时候,遇到的不是杨过而同样出类拔萃的张君宝和何足道,但是郭襄都没有为之所动,最后,张君宝武当出家,开创武当一派;而何足道回到昆仑,开创昆仑一派。

郭襄在经历了大彻大悟后,郭襄明白了,有些事情,过去了就不会重来,相见不如怀念,最终也选择出家。

Ps:不知为何,纵横对陈晓版里面的郭襄,喜欢的如此心痛。只能多放几张图了!


史论纵横

这个回答才是权威。郭襄出家是因为她知道了一个真相而万念俱灰,甚至心中怀有几分怨气,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峨眉派几个掌门脾气都不太好的原因。郭襄为什么找不到杨过,神雕中郭襄说过要去找杨龙二人,杨龙二人也表示欢迎,但后来郭襄却找不到了,只能说明杨过故意躲着郭襄,进一步说明杨过有难言之隐。好了,下面开始解释。第一、神雕中其实一直暗藏着一条暗线,那就是杨过最终的伴侣是郭芙而非小龙女。小龙女最后是毒发身亡的。杨过与郭芙最初相见曾说过给郭芙采花,捉蟋蟀,注意,多年后,杨过怂恿小龙女下山,说的什么?我给你采花,给你捉蛐蛐,是巧合吗?金庸可不是个二流写手,除非他老人家忘了,不然不会埋下这个伏笔。其实杨过心中是喜欢郭芙的,他与小龙女的感情更像是相濡以沫的亲情。第二,淑女剑与君子剑重铸成屠龙刀,倚天剑。淑女与君子二剑可是定情信物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小龙女与杨过的爱情不复存在了。第三,耶律齐叛变。金庸在神雕中没有明写,但有几个隐喻。书中忽必烈说过会给耶律齐的父亲耶律楚材平反,而平反的条件之一就是耶律齐必须归降蒙元,所以耶律齐这个人物他的悲剧命运是注定的,比武时被霍都毁容正是他黑化的先兆,很多人不理解他与郭芙十几年夫妻竟没有后代,现在理解了吧。第三,倚天中,丐帮出了事,帮主的遗孤找古墓而不找峨眉,按照常理,峨眉可是丐帮前帮主女儿的势力,丐帮出了事也应该是先找峨眉,怎么会第一时间去找没有亲缘关系的古墓呢?所以这也是一个证据。第四,倚天中黄衣女会全套的九阴真经,杨龙二人只是得到了九阴真经的一部分,完全版的九阴真经在神雕中只有郭靖黄蓉掌握,所以从这条线索去看,黄衣女必然与郭靖黄蓉关系密切,暗指郭芙。第五,金庸没有明写杨过郭芙二人的情感,是因为如果明写,会降低杨过大侠的光环。而郭襄最后知道了杨过跟姐姐的事情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郭靖黄蓉二人一开始是瞒着郭襄的,后来纸包不住火)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峨眉跟丐帮关系不好的原因,丐帮也隐瞒了杨过郭芙的事。其实还有很多细节的证据,在这里就不列举了。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R2141

南宋末年,襄阳大侠郭靖与妻子女侠黄蓉力拒蒙古,独守襄阳。其次女名唤郭襄,家学渊源,武功驳杂,而行事纵性,与其外祖黄药师相类,遂有“小东邪”之称。1257年,十五岁的郭襄过黄河风陵渡口偶识神雕大侠杨过,从此芳心可可,独属其人。

郭襄生日之时,用了第二个要求,想要杨过出现。于是郭襄生日之时,杨过以一种霸道且令人无法忽视的形象出现在郭襄面前,对于这个16岁的少女而言,一动心则全然相付。



两千只蒙古兵将的耳朵。放礼花“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寿”,以烟花为信号,烧了蒙古二十万大军的粮草。擒住金轮法王的二弟子达尔巴,揭穿霍都的阴谋,为丐帮帮主报仇,把打狗棒归还丐帮。这3件礼物又试问哪个少女不倾心。


郭襄18岁离家出门游历,遍寻杨过未果。四十岁顿悟出家为尼,终生不嫁。最后成为峨嵋派的创派祖师。

论起郭襄出家的原因,我到认为不一定是为了杨过。家族在抗金中全部逝去,弟弟失散。曾经相识的朋友也已远去。这几十年的游历谁也不知道郭襄发生了什么。少年时情窦初开的爱恋又怎么撑到四十岁,不过是一个执念,见到杨过安好的执念。这么多年的游历也该叫这个少女看的通透,为何执着于无疾而终的爱恋,而不在江湖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黄蓉定下刀剑计划,郭襄郭破虏留在襄阳,襄阳城破后刀剑以及里面的兵法秘籍就会极其容易落入蒙古人手中,那是最坏的结果。所以郭襄必须要走,不是牺牲就是最大的帮助,活着也是一种希望的延续。

而至于找不到杨过,有一种说法是杨过和郭芙在一起了,小龙女吃白鱼也只不过是压制毒素,不能完全解毒。杨过心中的人本就是郭芙。


西芒

郭襄的故事可以单独成一本书。

郭襄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郭襄一出生就开始在历险,金庸笔下的人物还没有哪一个角色有此般奇遇。襁褓中的郭襄纯真可爱,竟能让大魔头李莫愁大发善心,甚至还找来了豹奶哺育小郭襄。《神雕侠侣》是一部情殇很浓的作品,但是十六年后由于郭襄的再次出现,整部书的基调突然轻快了起来。按照金庸的原意,郭襄十有八九是女主角的。怎奈金庸还是扛不住读者态度,最后导致郭襄孤苦一生。

郭襄的容貌、郭襄的天赋还有郭襄性情,在金庸武侠都是首屈一指的角色,能将全部的优点都融于一身的女子,恐怕也只有郭襄一人。然而,郭襄的命运却一点也不完美。因为十六年的那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叫杨过的人。一个是跳脱可爱,对爱情充满幻想的美少女,一个是事业有成,帅到掉渣的中年男子。一幕小萌妹爱上帅大叔的戏幕就此拉开!怎能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郭襄从此只能把自己活在幻想当中,她甚至想象自己比郭芙早出生,那个时候杨过就会把三枚金针送给小龙女。然而,郭襄自己对这份感情的结果却十分清楚,郭襄也曾经暗许“只有小龙女这般女子才能配得上杨过”。可是,郭襄为什么还是要一直找杨过呢?其实,郭襄找的并非杨过,她是在找一一个像杨过的人,能够和她上演一场杨过、小龙女那样的爱情啊!奈何寻遍天下,佳人难求!张君宝很深情,但是却没有杨过的傲气,何足道足够孤傲,郭襄甚至觉得他和自己一样寂寞,奈何少了杨过的率性不羁……郭靖就这样骑着毛驴,背着倚天剑,一遍行侠仗义,一遍寻找找了杨过的踪迹。

那一年,襄阳城破了,郭靖和黄蓉都战死了,姐姐和弟弟也纷纷阵亡,自那以后小郭襄开始举目无亲,从此浪迹天涯。而她深爱着的大哥哥呀,你到底去了哪里?终南山上,万花坳里,绝情谷中,风陵渡旁,小郭襄无数次地辗转于这四个地方,期许着大哥哥哪一天故地重游,能与她再邂逅此生……一年又一年……直到四十岁那年的某一天,峨眉山下,郭襄听了一个说书人讲了一个很古老的故事:

有两条从不相识的鱼,被浪冲上了浅滩,为了生存,他们只能交换口中的泡沫来维持呼吸,这就是相濡以沫。黄昏时分,海水即将涨潮,两条鱼也要分别,各自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不再互相倚靠,而这就是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何不相忘于江湖”郭襄听完痛哭一场,大笑离去……


四十岁那年,峨嵋山上,白云朵朵;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当年的少女容颜已逝,青丝已成雪。从此青灯古佛旁,多了一条消瘦的身影。这个为了另一个身影,苦苦找寻了二十四年的身影,终于停下来了。古寺清幽,凉风徐来,烛灯晃动,微影轻摇,芳心至此,今生无憾!

有读者问:为何郭襄找不到杨过?我们《思品时间》也有许多文章猜测了了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杨过不想再多出情端吧。当然也有比较扯的猜测,转到此处与大家分享。

【思品时间品金庸第559期(补番):郭襄为何找不到杨过?】

文/江湖小混混

《神雕侠侣》小龙女


至于为何郭襄不去帮助守城?相信这是郭靖和黄蓉的遗言,既然襄阳已经无法守住,总该为中原武林留点血脉吧?更何况郭破虏已经战死了,于情于理都应该为家族留下传承。别忘了,倚天剑还有它更高的使命。本文就为大家扯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武侠时间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一步一步

滴滴答

答,

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

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

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

烟花



有的时候,或许流浪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柳絮桃花,自在飞莺,恰恰马蹄,浅草闲人,去到江南赶上春;

关外飞雪,天高云远,银树寒霜,红炉沽酒,漠北塞外有豪情。

——在不同的地方,感受生活在别处的况味。

人们总是说,江湖儿女,处处是家。但是在我,走遍天涯,寻寻觅觅,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一点他的讯息。

心头其实早已千遍万遍想过:便是寻到他,却又如何?还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烦恼?他所以悄然远引,也还不是为了我好?但明知那是镜花水月一场空,我却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

从来都知道,只要我还爱着像他那样的人,我就还仰望着高贵而完美的灵魂;只要我还寻找着他的踪迹,我就还听从着自己心的声音。

于是,注定了要浪游四方。

喜乐无忧,如花的韶华,总是有一些故事的:

当街金钗沽酒,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杀狗屠鹰,燕赵遗风;

陆家庄

比武招亲

,鹅黄衣衫,浅浅容颜淡淡妆,一席言谈,一曲《有所思》,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有呢……

我曾经连续三个月千里追杀一个土匪,仅仅是因为他无故砍下另一个人的手臂;


我也曾经一次将我身上无价的珠宝当掉,仅仅为了凑两千两银子给一个痴情的男子作聘礼。

因为我知道,如果他遇到这些人这些事,也会和我一样。

但是所有的这些,却令得传言中的我,化做武林中的一个神话。

都说这是昆仑三圣一生都在寻找的姑娘;武当的开山祖师,听说我出家的消息,终于也做了道士。某些时候,那句话并没有谬误:女人因为爱她的是什么样的男人而矜贵。所以到了很多很多年后,仍然有人遥想我当年的风采,念念难忘。只是红颜如花,寻不到苦苦寻觅的人,便直教寂寞开放也罢。

40岁那年,在牛家村村头遇到一个说书人。

他说起一个很老的故事:说有两条鱼,生活在大海里,某日,被海水冲到一个浅浅的水沟,只能相互把自己嘴里的泡沫喂到对方嘴里生存,这就是成语“相濡以沫”的由来。

但是庄子说,这样的生活并不是最正常最真实也最无奈的,真实的情况是,海水终于要漫上来,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最后,他们,要相忘于江湖。


那一刻我终于真正明白,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能相舍,莫若相忘于江湖。

江湖之远之大,何处是我归依的故乡?于是,我到了峨眉,终于在那里住下,羁旅游子,毕竟会有叶落归根那一日。古佛清灯的岁月,从那一刻开始。

那一年,在终南山上捡到一个小婴儿,吹弹得破皮肤,娇弱的笑容。我给她取名,叫做风陵。我要把这半世武功,都化做记忆,留给风陵,留给她的后人,留给峨眉派女子。

60岁的时候,面对

梳妆台

,看着镜中苍老的容颜,16岁时的记忆仍然鲜明如昨:黑色沼泽,佻脱的九尾灵狐;十月廿四,城中灿烂的

烟花

绽放。摆弄手心三枚仍然鲜亮的金针,回想弹指而去的韶华。似这般如花美眷,逝水流年,哪搭儿闲寻遍。红了的樱桃,绿了的芭蕉,那些抛掷的流光,那些匆匆的脚步,那些曾经的等待。

一切都已经释然了吧,少女时代,那个

少林

寺的大师曾经吟诵的经文:“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那些贪嗔爱痴,拈花微笑,终于了然于心。


只是有些事,它在心里最底里那个角落,没有办法去怀。
每当听到空中有鸟儿的鸣叫,我都忍不住要仰头看,然而飞得再高的鸟儿也不及那一只老迈的大鸟,再响亮的叫声,也不够那一声嘶哑的鸣叫。

远游于湖海之间,太多的名侠豪士沾沾地显示剑法,然而在我心中,再眩目的剑也比不上那把玄铁重剑,再精妙的招式,终究不过是花架子。

到了很老的时候,偶尔我还会想,当时,便我那样的懵懂不知,然而他不是不懂得的吧?

天真无邪的少女,那样的信任和爱重?——他其实全都知道,只是既然没有办法回应,那么,便不说也罢。不见也罢,免得徒增烦恼。小孩儿家,能有什么心事,哄上一哄,给得一些热闹物事,小儿女情怀,便扔到一边去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一生是可以很短的,青春在怀恋中,也就过去了。

全诗: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毛驴一步一步

滴滴答

答,我带着的倚天喑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

烟花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走过山的时候也听不到回答;

我骑的毛驴步步

滴滴答

答,悠悠飘向远处可从不想要回家。

正当喜乐无忧年韶华如花,远游风尘之色却不似十九风华;

愁思袭人无计回避真牵挂,不知天涯何处有那我思念的他。

没半点音讯怎续风陵夜话,见不到大哥哥愿知他如何行侠;

上少室山想找无色问一下,老禅师亦不知他是在何处为家。

闻琴声似和鸟语交相应答,百鸟朝凤曲难道还有人能抚它?

白衣男子划了一画又一画,不是剑法是痴迷在那棋子围杀。


旁观者清一语道破危难局,我弹奏古曲留下了他独自惊讶;

高歌一曲轻身去不想其它,屈指昆仑三圣闯

少林

又有何法?

三个老者连骑而来又回转,以为是留书之人却是

少林

俗家;

他从石亭顶抱着瑶琴落下,教训了青脸人只为他将我威吓;

在亭上听了我和三人对答,其实他也不知名满天下的爹妈;

这人姓何,双名叫作足道,名字谦逊得哪有半点狂妄自大?

琴剑棋三绝技艺冠绝西域,昆仑三圣并非三人就是一个他;

抱着瑶琴到处找我为新曲,丰瞻华美奇妙调和考盘与蒹葭;

伊人难道是我,思慕如霞,右手弹琴左手使剑退敌亦惆杂。

从万里远赶来原为送句话,什么经书是在油中好让觉远拿;


平生足迹未履中土乘此游,路上碰到三个西域少林要比划;

非逼他去了剑圣名头不可,反正上少林寺一番做教我猜岔。

萍聚缘和山花与风的烂漫,我怎会不知自己是他心中的她?

若是真能为我再重弹一曲,或许我大哥哥找不到还有个他;

他那张嘴

会说话

可真不假,凭片言折服老和尚请我进奉茶;为我一句话愿意不来打架,比剑嫌霸道青石板上把棋盘划。觉远擦掉棋盘又将他剑夹,君宝斜击一掌他没能分身招架;他誓用十招将这少年打发,虽取巧让君宝倒下也算输此架。足尖一点身已在数丈之外,传完话就走人怎么忘了叫上咱?挑着张君宝和我觉远迅跑,到深山里面疲累过度圆寂坐化;让伤心的少年去找我爹妈,自己却不知何去何从心乱如麻。不是为杨过才在峨眉住下,我喜欢峨眉的雾像那年的烟花;我身上佩的倚天宝剑暗哑,昆仑何足道心头定未将我丢下;自少林飘然远去不再回头,他潇洒的身影为何却泪如雨下?


第流年


郭襄可能并没有出家。之所以会创立峨眉派有一群尼姑徒子徒孙也可能代表了郭襄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心境。

我们知道情感上郭襄喜欢杨过,虽然两人相差十几岁,但一见杨过误终生。郭襄在风陵渡口,识得杨过,得杨过青睐,与之交往,对于杨过来说,这是一个可爱的小妹妹,但对于郭襄来说,这个成熟有魅力的大哥哥却占据了他所有的青春和爱情。



其后杨过和小龙女隐居在古墓。郭襄再难得见杨过一面。从此开始了孤身一人,飘零天涯的浪迹生活。

后期襄阳城破,郭靖黄蓉夫妇和儿子郭破虏战死,郭芙耶律齐夫妻下落不明。郭襄一下子从万千宠儿的小公主变成了孤身一人的孤儿。心境落差之大也实在让人难以承受。


我们从后期昆仑三圣何足道对郭襄的苦追可以知道郭襄拒绝何足道,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心结难以解开,曾经沧海难为水,所以郭襄最终也没有和何足道走到一起。独自上了峨眉山,开创了峨眉派,成为峨嵋派的开山祖师。

其实金庸在书中并没有写到郭襄出家为尼了。只是峨眉派的弟子有尼姑有俗家,所以我们的印象当中觉得郭襄应该出家了,但我个人认为郭襄并没有出家,出家的可能是郭襄的再传弟子。


胡侃鸡汤:

初恋的魅力在于永远留着心中的最美好。忘不掉初恋不可怕,但忘了自己的人生,就很可悲,奉劝大家不要做郭襄!

胡侃历史,多歧为贵。欢迎留下您的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

首先说,郭襄为什么出家,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查老这个设定是很巧妙的,我们先看看郭襄一生的机遇,这个小姑娘,从小到大,不管是正是魔,正邪两道的人对她都是多有照顾的,正道人士不说了,郭襄乃是郭巨侠之女,丐帮帮主的千金,全真教的明珠,自然多有照拂,不管是什么事情,就算武功比她高的多,也不敢有一丝怠慢,人家上头有人。就算是邪派中人,从李莫愁,金轮法王,到黄河五鬼,从高手到低手,因为她外公的名声也好,因为郭襄本人可爱也好,因为杨过等人的多加照拂也好,总之对郭襄也是言听计从,不敢得罪的。这就导致郭襄从小就天不怕地不怕,虽然心地善良,但是也难免古灵精怪,没有经历过什么太多的磨砺。而在襄阳城破,国破家亡的前提下,父母兄姐身死,一大家子的亲人朋友,死的死,散的散,就算没死的也音讯全无,没有个固定的联系地址。郭襄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人生巨变,会心灰意冷,了无生趣也是正常的事情,然后支持郭襄继续活下去的动力可以说就是杨过还活在世上。经过多年的寻找,郭襄最终没能找到杨过,在江湖中举目无亲,而且不可避免的,经历了不少的江湖中的冷暖人情,过去的磨难与挫折经过时间的磨砺,也没有寻死的想法,万念俱灰,有些失望的情况下,出家为尼,青灯古卷,也不失是一个寻清净的好去处。至于抗敌,襄阳城破的时候,郭襄才多大啊,郭襄后边武功高也是后来的事情了,那个时候,郭襄除了是郭巨侠的宝贝千金,被敌人抓走可以威胁她的父母,让她父母分心外,留在襄阳城并没有什么大用。杨过跟小龙女经过多年的曲曲折折,终于在一起了,收一个郭襄,有问题吗?应该说没什么问题,毕竟小龙女比杨过大了一些,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收个妾室也没什么的。但是仔细想想,郭襄是什么身份?杨过的叔父,郭靖之女,丐帮帮主千金,黄老邪的外孙女,整个襄阳城的明珠,整个正道武林绝大部分高手都是看着她长大的。你收她做小,在江湖上还能混吗?如果说让小龙女做小,杨过连尹志平的事情都不在乎,追求了这么多年,分分合合,曲曲折折,可见也是真爱,这么可能让姑姑受这般委屈?而且,查大侠定义中的杨过好歹是个正人君子,专一一点,也会增加读者的好感。除了这些以外,不要忘了,杨过的父亲到底是死在了黄蓉的手下,如果说杨过对黄蓉后来没有什么怨恨之心,也是不尽然的,可能杨过经过磨练,经过江湖事,放下了很多,但是之后跟仇人之女同床共枕,共度余生,那也是很尴尬的事情。所以,杨过干脆没有在郭襄身前再出现过,甚至有的时候擦肩而过,杨过故意躲着,又怎么找得到呢?


物慕忠信

这是由金庸对郭襄人物的设定决定的。

一开始金庸就在郭襄身上注入了强烈的”出家 人“气质。

她视钱财如无物,可以拔下头上金钗请刚认识的江湖朋友喝酒,一边的姐姐提醒她金钗很贵,可她根本就不在乎,不是浪费,也不是挥金如土,而是小姑娘心中根本就没有钱财意识,”富贵如浮云“对别人来说是装逼,对她来说,根本就是天生气质。

她也不怕死,在强大的金轮法王面前毫不害怕,悬崖更是说跳就跳。

她骑着小毛驴云游天下。

一切的举止,和道家的”庄子“何其相似乃尔!

道家认为,生死是一样的。庄子的亲人死了,他不哭,人家奇怪,他说,生就是死,死就是生,有什么好哭的?

人是这样,由人组成的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亡就亡了吧,真有必要拼命去救吗?意义有多大?天地尚不能长久,何况人乎?何况国家乎?人活着,应该放旷于天地之间,与宇宙精神相往还!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是儒家,是墨家,绝对不会是道家。

当然,后来郭襄创立了峨眉派,而峨眉派似乎是佛家,可是佛家也是方外之人,讲究四大皆空,在他们眼中,国家虽大,也只是红尘俗世,过眼云眼而已。

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境界,1、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4、天地境界。道家和佛家自认为已经到了天地境界,而认为经营社会国家的儒家只是到了功利境界,最多到了道德境界而已。

层次不同别硬碰。

”出家人“气质这么浓的郭襄怎么可能学儒家的郭靖去捐躯赴国难呢?


八戒读金庸

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的作品,我看过几部,对郭襄影响比较深。

郭襄是郭靖、黄蓉之小女儿,从出生便注定命运一生坎坷。

按理说,一个出生武术名门世家的小姐,应受尽宠爱,和姐姐郭芙一样,娇气纵横,目无世上任何一个人。

但所谓两山而异,姐妹个姓不同,人生也就不同。郭靖、黄蓉对郭芙的失败教育,使郭芙长大后所作所为表示痛心。所以对郭襄十分溺爱,又不怎么管教,任其思维发展。

于是,小郭襄集黄蓉的聪明,郭靖的正气善良,外公的潇洒于一身。

读者非常熟悉的描写:十六岁风陵渡口见杨过,一见误终生。

她随一群不认识的怪人孤身闯险,只为见这位被人们传说中的“神雕侠”。

见“神雕侠”后,对这位行侠仗义又专一深情的大哥哥已产生爱意好感。

大侠望着心灵单纯的小女孩,赠她“三枚金针”,许她三个愿望。

她第一个愿望要见见面具下的“神雕侠”。杨过揭下脸上的面具,郭襄脸红,如愿以偿。

她第二个愿望,要杨过陪她过十六岁生日。

这次生日,是她这辈子唯一的幸福快乐时刻。

杨过为她放了一场属于她的绚烂的烟花,开尽了少女一生的绚烂。

郭襄脑海里,杨过是唯一存在心灵深处的被自己爱着的人。这份爱,是少女纯洁的爱。这份爱,是误自已一生的爱。

杨过见小龙女无影,伤心极至,在绝情谷百丈深崖纵身一跃,郭襄手握第三枚金针,一声大哥哥,跟着跳了下去。……

我们看《神雕侠侣》结尾语:

杨过与众人告别后,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其时明月在天,清风吹叶,树巅乌鸦呀啊而鸣。郭襄再也忍耐不住,泪珠夺眶而出。

这一别,郭襄再无见到杨过。这一别,使每天充满笑容的小郭襄,放弃了家仇国恨,迷茫无目标的骑着小毛驴往前走着。

她忘记了生她养她的父母和姐姐,还有大宋官兵在随时都有牺牲的守着襄阳城。她也忘记了自己该不该回襄阳城助父母一臂之力。

李莫愁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从十六岁迷迷茫茫走过二十四个春秋,祖国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小毛驴的脚印。也末找到杨过。

四十岁那年,她忽然醒悟。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

为了怀念数十年前的杨过,郭襄祖师的徒儿就叫风陵师太。

在郭襄的身上,我们每一个读者都看到了在这个世界上,对爱无比执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去守候。

附:网上的一首诗,这样评说郭襄:

我走过山的时候山不说话,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

我坐着的小毛驴一步一步滴滴答答,我带着得倚天暗哑。

大家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找不到所以在峨嵋安家;

其实我只是喜欢峨嵋的雾和霞,像十六岁那年绽放的烟花。

我路过海的时候海不说话,我走过山的时候也听不到回答;

我骑着的毛驴步步滴滴答答,悠悠飘向远处却从不想回家。


一片红与红楼梦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之一。

因为在这句诗里,爱情是爱情,它不是任何别的东西。

郭襄出家的原因,其实未必是因为杨过和她遥不可及的爱情,反而是因为她透过这爱情认识了这个世界的真实,以及这个世界的虚伪。

我总是觉得杨过是一个特别让我感动的角色,在他的身上,蕴含着苦难,蕴含着真心,蕴含着丰富智慧,蕴含着放弃,蕴含着叛逆,蕴含着自由,他最苦他也最伟大,因为他到最后明白世界不是任何一个人组成的,而是由一草一木,一个人一个人组成的。

他劫富济贫,他成为了一个英雄。

郭襄最后也开山立派,也救济苍生,成为一代鼻祖,但这不能使她解脱。她只是在走一条前人的路。

郭襄出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认清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她跟爱人不可能了,生命本身就是有裂痕的。没有人可以逃的过去。出家,只是她的决心,她不愿意与这俗世妥协,不愿意。但她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金刚经》有云,“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郭襄参透了,但是又如何呢。唯有明志,唯有痴与执是唯一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