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可以說是最黑暗的朝代嗎?

逐跡天下

看你從什麼角度來看。

你要是個儒生,那元朝最黑暗了,連金都不如。畢竟金人開科舉,有一部分官僚是科舉出身,還有個被稱為“小堯舜”的完顏雍,符合他們的價值觀。

而在蒙古人這裡,儒生不再能當官,科舉也曾間或有過,但在官僚整體裡,通過科舉出身上來的人非常少。也沒什麼符合他們價值觀的領袖,真金太子可能符合,但早早死了。

但你從平民角度來說,可能沒那麼壞。蒙古人支持貿易,經濟較為活躍,這點比漢人王朝多數時候要好一點。

蒙古人對於經濟的管制也相對粗放。要明白一點,官府對經濟參與的越深,對經濟總量的增加來說越壞。呢為什麼漢人王朝熱衷於深度管制?因為那樣可以控制住社會,可以把更多經濟資源掌控在官府手裡。所以朱元璋認為元朝太過寬鬆,所以失去天下,他的看法確實有道理。

但這點對平民不是壞事。你看史書上把阿合馬、盧世榮、桑昆等人罵的狗血噴頭,但他們的聚斂水平,說實話和王安石張居正等比起來,差的遠了。

蒙古人割韭菜水平不行,雖然總體來看,很可能還沒漢人王朝割的比例大,但名聲卻很壞。這也和阿合馬等人的異族身份有關。

至於四等人制度,其實只是體現在做官上。也就是說,跟著蒙古人最早,或者立軍功最多的人及其後代當官時候優先。這些人的順序大體上就是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但絕不是存在這麼個明確界限,北邊漢人立功多的,一樣超越立功少的蒙古人、色目人。

到了後期,蒙古人其實已經失去了控制力,到處在造反。這時候平民也很慘,不過哪朝到了這個階段都這樣,蒙古人只是來的更快,因為他們並不善於“控制”住社會。中前期其實漢人在蒙古人治下活的不算差。


尋常味

元朝只能稱為最野蠻的朝代,如果說最黑暗朝代,那非滿清莫屬了。


中國,五千年文化之傳承,源遠流長,曾長期站在世界民族之巔。經濟、文化、科技輝煌燦爛,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近代中國為何落後,其實答案呼之欲出,就在滿清。


滿清是中華只上唯一一個閉關鎖國如此徹底之朝代,為了維護統治,費盡心思地破壞中華固有的文化、思想和科技,並且將愚昧和麻木深深植入我們民族,其手段之高絕精妙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以至於直到現在,我們仍以為落後來自文化,試想中華文明歷經上下五千年的繁衍傳承而長盛不衰,世界上有何民族、有何文明可以企及得上。如果都是腐朽的、落後的,中華文明憑什麼長期立於民族之首,憑什麼長期引領著世界的潮流與發展,又憑什麼在日本、韓國甚至世界各地生根發芽,影響至今?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為何稱其為最黑暗的朝代:


一、科技、文化壓制


從康熙起就全國性打壓科技,科技人才要麼充軍關外要麼被關,同時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隔絕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閉目塞聽。禁止歷史、天文、樂律和算術,只因為這些內容涉及到清朝的合法性。


大興文字獄,並形成一項基本國策,種下後期無知無能的種子,這也是中國近代落後的原因之一。雍正年間有名的“維民庸止”案就是我們熟悉的金庸老爺子的先輩查慎行被牽連的案子,因為被懷疑這幾個字是影射“雍正”去了頭。


乾隆時期文字獄達到頂峰,思想被禁錮得連文化科技都無法正常發展,望文生義、捕風捉影到了極至,甚至連瘋子也不放過。“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等典故如今看來是何等心虛可笑。

編纂《四庫全書》時,禁書15萬部,焚燬70萬部,簡直閹割了中華文化,其成就就連秦始皇拍馬也趕不上。在這個暗黑時代,思想沒了,文化沒了,科技也沒了,失去了強盛和進步的基石,中華正統文明也至此被毀滅了。


中華文化在唐宋達到鼎盛,四大名著也有三本來自明朝,各種名著、科技發明也是數不勝數,再反觀清之一朝,完全是文化、科技荒漠,終其260年只誕生了一部紅樓夢,還是揭露清朝腐敗的,當時也被列為禁書。被壓制得大概只能去寫如《聊齋志異》這類神神鬼鬼的東西了。


二、政治專權獨裁


清朝是專制和扭曲都達到了頂峰的朝代,骨氣和思想都沒了。歷史上漢人所治理的朝代,大多數時代不是君主獨裁,而是貴族共和體制,或者文官內閣制,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如宋太祖開國明訓,子孫為帝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實質上可算做最早保護言論自由、限制皇權的憲法規則。到了宋寧宗時,皇帝不經宰相是不能下命令的,這是形同最早的君主立憲制了。


而在明朝,文官以罵皇帝為最大榮譽,皇帝掌握著“治統”,文官掌握著“道統”,漢人文官的風骨氣節是舉世無雙的,而不是腐敗懦弱充滿奴性的。


清朝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實現治統和道編統統一的國家,真理永遠掌握到皇帝手裡,清朝成為歷史上最為專制封閉的朝代,專門盛產奴才,文武百官張口奴才,閉口主子,這種奴性在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登峰造極,再無文人風骨。


三、奴化思想統治


女真族不過百萬,面對泱泱中華時,心理弱勢不言而喻,為了維護統治,他們就從漢人的文化和民族自信下手,用剃髮易服、禁錮思想和文明等手段,使漢人愚昧和奴性,以至於後來被列強欺負、征服,都潛意識成為習慣,習以為常,麻木不仁了,其影響甚至延續到今天。

以至於到了民國年間,魯迅先生還在大聲疾呼:

哀其不幸,怒其有爭!其筆下那一張張麻木不仁的人就是奴性思想滲入人心的真實寫照。


四、閉關鎖國


從胸懷上來看,漢唐宋明外對錶現自信、開放、開明和吸收。只有滿清一家閉關鎖國,因此錯過了發展的最好時機。當歐洲都在日新月異發展,步入近代文明之時,只有中國如同一隻沉睡的雄獅,甚至走向歷史的倒退和落後。


五、屢受外侮


清朝百年來簽訂不平等條約數不勝數,喪權辱國無人能比。


鴉片戰爭:道光時期清朝GDP佔世界30%,英國當時還沒成為日不落帝國,GDP僅佔世界5%;軍事上英軍總共4000人,清軍兵力佔絕對優勢且本土作戰,武器當時差距還沒有很大,英海軍蒸汽機裝備,陸軍雙方都用火槍火炮。以紙面上來說,清能勝,卻敗了。


中法戰爭: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甲午戰爭:北洋戰艦號稱亞洲第一水師,被日軍大敗,全軍覆沒。


就連被稱清描黑為“昏憒無能”的明王朝,外戰也從無敗績,把小倭寇揍得找不著北,雄心勃勃的豐臣秀吉更被趕回老家,鬱鬱而終也。

而清卻被這個從來仰中華之鼻息的小矮瓜揍得鼻清臉腫,更籤下《馬關條約》,直接支援了小挫子的近代化建設,而當時的日本國內矛盾激化,迫切需要一場勝得來緩和國內矛盾,解除經濟危機帶來的惡果。而這一切,都由清政府給買了單,影響深遠至極。


中華從來都是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來都是教育我們威武不屈貧賤不移,也從來就不缺乏鐵骨錚錚之人。


華夏文明巔峰宋滅亡之時,十萬軍民盡皆投海,滿朝文武寧死不降。明歷代“天子守國門,君主死社稷”;再看看清末,國難當前,滿清先提防的還是漢人而不是列強,慈禧的經典名言倒是讓人恥笑:寧與友邦,不與家奴; 舉全國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何等的奴才本性!


其影響之深遠,危害之廣大甚至一直延續至今。現而今總有些崇洋媚外的奴才不斷為其主子搖旗吶喊,貶低自己中華五千年之文化,何其悲哀!


故而,最黑暗的朝代這一稱號清朝當仁不讓,誰與爭峰?


八零印記

元朝不黑暗!

元朝比之於明清除了被人黑的厲害,要寬鬆得多。

首先,過度寬鬆的管理。

蒙元政府在意識形態領域沒有管理,聽任自然發展。連大流氓朱重八都說元失之於寬。這個“寬”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形態領域。誰聽說過蒙元政府搞過文字獄?

你再看看明清,八股文,文字獄,連你思想的邊界都給畫的非常清晰明確,什麼可以想什麼不可以想(┯_┯)還有什麼比這更黑暗的嗎?

其次、黑暗的是基層官吏。

基層官吏大多數都是漢人。這些人是真正的黑,他們直接與基層民眾接觸,利用那些達魯花赤不熟悉民情,不懂漢語,対漢文化不瞭解的機會,所有的司法審判幾乎都夾帶私貨,可以貪贓枉法,可以徇私舞弊,可以顛倒黑白。然後罪名都是達魯花赤替他們背了。

結果可想而知。

第三、相信孤證捕風捉影。

有一南宋遺民叫謝枋得說過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以表達蒙元輕視文人,作為自嘲。後來到趙翼——就是寫“江山帶有人才出,各領風騷三五年”的趙翼,將文人自嘲之說,改為元制,大約也是別有用心,是故意醜化元人的統治,給後世不明就裡的讀者造成元代社會漆黑一團的假象。不錯,元代前期曾經廢除科舉,使那些習慣了學而優則仕的文人失去了人生的目標。

這些成了很多人認識蒙元的唯一證據,也是黑蒙元的重要證據。實際上遍查《元典章》都找不到這種說法。

看多了歷史會發現:不論你黑不黑他,他都在那裡,成為今天的對比。歷史,有趣!


天長水秋

看過一篇文章感覺很有意思,說元朝的統治者蒙古貴族,已經懶到除了軍權,什麼都承包出去了,它們只負責享樂。。。。。政治經濟的大權主要承包給了色目商人和少數漢人商人,因此大元是個貿易第一的國家,有觀點說大元時東方流傳到西方的文化科學工藝技術,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西方的文藝復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元代可以說古代是中西交流最順暢的時候了。。。。。對平民來說,只要別惹到貴族老爺,家裡也沒有特別讓人覬覦的東西,那麼元初時苟且度日還是可以的,但是蒙古老爺們人越來越多,享受的也越來越狠,盤剝的就越來越厲害,所以不到一百年就烽煙四起了,老百姓活不下去唯有造反咯!。。。。所以,有時候所謂自由,不過是當權者懶政。。。。


魚龍舞69814756




通過長達百年的侵略,蒙古人殺害中國人達7000萬之眾,以南宋滅亡,蒙古終於入主中原。






這是個老問題,立場不一樣的人,觀點就不一樣。如,中國人認為,元朝人分四等,漢人、南人完全或部分失去人身自由,淪為奴隸、半奴隸,沒有使用鐵器的權利,連娶媳婦都要先給韃子睡,說這種社會暗無天日毫不過分。




但是站在韃子立場就完全不同了,元朝怎麼會黑暗?那是人間天堂呀!


僅史最酒21125

當然不能這麼說,這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元不但不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反而是中國自戰國末期以後到大清朝最光明最寬鬆的朝代。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跟他的大臣在談論元朝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大元君臣樸厚,百姓小康,朱元璋取代了元朝,試問如果不是元朝確實有過人之處的話,朱元璋怎麼會說這樣的話呢?

大元的建立一開始是效仿封建制度,也就是境內有大汗的直轄領地,然後是一些封建的領主,比如說李檀張弘範這些人,這些領主在自己的領地內是有任免官吏和擁有軍隊的,他們甚至有反抗大汗的實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元的皇帝怎麼會有暴政呢?因為你手下的領主會反抗,而且具有反抗的能力,所以大元的皇帝不可能是暴君!

按照後面的記載,大元刑法寬簡,為政也比較寬和,對於文字獄這些事,他們是沒有太大興趣。因為是使用封建法,蒙古大汗一般是不會管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大元皇帝基本上是採用因地制宜的辦法治理這個國家。大元后期的一些戰亂,實際上的起頭是跟大元時代的儒生的思想是有關係的,這些儒生是想建立類似於宋那樣的朝廷,所以就一直鼓動蒙古大汗削平那些領主。而類似於李檀這樣的領主,不甘心自己的封地被人無故收走,所以就起兵反抗。而最後,大汗經常會因為一些戰亂,而把那些出主意的儒生殺掉,用於推卸責任。


帝國曆史觀察者

首先,歷史上的元朝,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野蠻,殘暴的國家,他們只是在對外擴張時,動用軍隊,對國內來說,還是實施了比較寬鬆的蒙漢結合的文官治理體制。

其次,元朝在對外方面,重視武力,蒙古大軍主要是外派到國外去開疆擴土,而在對內方面,主要是實施了文官治理體制,國內的軍隊,基本都是漢族軍隊,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

再次,元朝對國內實施了低賦稅的,寬鬆的有效治理,使得,遊牧文明跟農耕文明有機的結合,國泰民安,國家整體實力逐漸強盛。

最後,恰恰是由於元朝的末代皇帝,全盤接受了儒家思想,接受了所謂的漢人文明,失去了蒙古人獨有的民族特質,自認為已經達到了太平盛世,實施了蒙漢一家政策,由於疏於防範,被大漢族主義者利用,挑起了蒙漢民族矛盾和衝突,於是,少數民族主導下的元朝很快就滅亡了。


瀋陽楊藝

和滿清不分彼此吧。就說幾個關鍵詞吧,四等民族政策漢人最低等,科舉制度基本被廢除,人口急劇減少,統治者高壓統治連菜刀都要限制.……所以這樣的黑暗王朝幾十年之後就被推翻了。


集賢院居士

元朝不是最黑暗的朝代,清朝是最黑的那個。原因是:一是大興文字獄,老百姓一言不合就被滿門抄斬。就是那個號稱對文人寬妖言的乾隆皇帝,就製造了130多起文字獄,對知識分子殘酷壓迫,迫害的人數創造了歷史。

二是對全體老百姓實行愚民政策,清朝的老百姓的最愚的,大家一定都公認。剛從奴隸制出來的落後民族統治先進民族,就是讓你變得更愚蠢。


春風得憶3

美化元朝了?是啊,又寬鬆又低稅,這盛世竟然有人會造反?!什麼這說那說,不如看看朱元璋,家人接連不斷的餓死,這還是盛世?!這還不是最黑暗的時代?!中國農民的淳樸決定了但凡有口飯吃都不會去造反,逼上絕路了就不管你皇帝老兒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