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I AM

元 阳

=

元阳,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元阳,是梦想中的家园。

1300多年前,哈尼族渡过红河,发现了元阳这块土地森林密布,水草丰美,是适合于人居住的地方,于是他们在这个山梁上定居下来,开始了引水开渠,开山造田,并依山建寨,开垦出了举世闻名的元阳梯田。从此,这里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乐园,成了他们精神的乐土,成了他们苦苦寻找的“诺玛阿美”。

在这里,元阳县的七个民族在海拔100多米到2000多米的山梁上分段而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各民族感激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并由此派生出来了许多神秘的祭祀活动,祭祀祖先,祭祀神灵。在这里,他们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他们的灵魂是纯净的。

融入他们的生活,会发现一种纯朴的美!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元阳,一个美丽的名字

元阳县于1950年由蒙自、个旧、建水三县在红河南岸辖地析置而建的县,原名叫新民县,因与当时辽宁省新民县同名,1951年经政务院批准改为元阳县。元阳地处元江的南岸,因古汉语中有“北为阴南为阳”之说,故取“元”为初、“阳”为太阳照耀之意,冠之“初升的太阳照在元江南岸” 为 “元阳”县名。

哈尼梯田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元阳哈尼梯田,以其宏大的筑建气派和深邃的稻作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哈尼族人与大自然相融相谐,还成为了世界农耕史册中最重要的一章。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哈尼梯田

在中国,梯田自古是南方地域的文明现象。

占中国一半面积的北方历代实行的是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旱地农业,这是由于北方大地缺少大山缺少水源的缘故。南方许多省份由于地势平缓而很少耕种梯田或难以形成壮丽雄伟的梯田景观。只有中国的西南,才是梯田最发达的地区。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云南是一个山地占国土面积94%的多山地区。云南全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立体气候显著,降雨量最大(全省适宜梯田稻作而又降雨量最大的地区就在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3000—1600mm),稻作农耕密集,梯田稻作文化发达,以至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乃至全国最集中、最发达地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繁衍了1200多年。哈尼族先民还通过千年农垦实践,创造了很实用的农事历法(又称物候历法),它按自然气候物象变化轮回周期纪年,以树木发芽或枯萎、花儿盛开或凋谢和候鸟啼声来判断季节的变化,安排各种农事和祭祀活动。冬季,男子铲埂、打埂、翻犁水田、翻挖旱地。2月,运送肥料、播种山地作物。3月,布谷鸟开叫时栽插。哈尼族把布谷鸟崇拜为报春的使者。“黄饭节”后,各户择定吉日良辰,趁雀鸟歇息、鸡狗入睡的五更时分,由家长悄悄地把3丛秧苗插在自家田里,意为“开秧门”。

“开秧门”后,正式开始栽秧。大部分村寨是男子负责耙田、平田、拔秧送秧,姑娘们栽秧。夏末初秋,妇女投入中耕夏锄劳动,同时上山砍柴,屋前柴堆的高低被视为女子勤劳的象征。深秋时节,为防备野生动物糟踏庄稼,人们还在田间地头建简易窝棚昼夜守护;有的敲击竹筒,吹奏牛角号,或在地中插上一根长竿,竿端悬挂飘舞的笋叶或叮当作响的铃子;有的在地边溪水前设置一架水车,利用溪水冲力发出刺耳响声,吓走野生动物。由此,哈尼人在修建梯田的同时又创造并沿袭了千余年的梯田农耕文化。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因而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还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它是哈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综合:人文红河 元阳县委宣传部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微游」“元”为初、“阳”为照耀,一起来看元阳的前世今生

[email protected]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