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和尚,为什么可以吃肉、喝酒?

美啦娱乐


济公和尚(也称济公禅师),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在杭州灵隐寺居住,最后又搬去净慈寺修行!

济公禅师是一位外表疯癫,但是内里佛法高深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著有《镌峰语录》十卷,有很多诗词收藏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济公禅师精通中医,为当地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深受当地人的爱戴!

济公和尚行为举止不同于一般的出家人,他喝酒吃肉,并且酒量很大!这在世俗人的眼中简直是离经叛道的,但是济公和尚也是不加理会,只是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意思就是酒肉都是穿肠而过的外在事物,而佛祖才是内心一直存在的,这个理念也就是我们长说的小乘佛法,主修己身,但是又有不同!



济公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修佛法。其实是修心!


深圳小哥带你看深圳



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又称月引流光,传说是降龙罗汉转世。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众生看济公吃肉喝酒,认为自己可学济公,而不知济公吃肉是救度有缘,济公喝酒是教化众生。如果学佛人没有到达第三阶段,就必须老老实依佛律持戒修炼,争取早日成就,结菩提顾果! 什么是第三阶段了? 第三阶段,看破放下,视一切众生平等,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随顺众生之行,满众生之愿,象一块发光的金子丢在垃圾中,表面看来似垃圾,心永远不会被垃圾所污染。象医生与病人,只为治好病人的病,决不会给病人放毒。 当你戒定慧聚足了,一切了了分明,心空法了了,知道了戒和一切规章制度都是为不守规矩的人定的,戒和规章制度对遵守者是无作用的。所以说,佛不守戒,佛不犯戒。佛不行善,佛不作恶。

~~广智师父


圆心红舍

济颠唱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后两句对修行极其重要,但却没有流传,自见俗世混混沌沌之相。

意即修道不可作境界逾越。而济颠本人已达至最高境界,所以他吃的酒肉,只是酒肉而已。

这涉及到认识论上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酒肉是酒肉,不是他物。这是酒肉区别于谷物类食品之认识区别期。佛规戒酒肉,因为它们会引起有违佛规的罪恶之念,吃肉另有杀生之嫌,须当戒之。

第二层,酒肉不是酒肉。酒肉与谷物混淆。产生并试图解开疑惑的认识困惑期。那酒肉是什么?需要解决。这一层再往上的突破,尤其艰难,需要认识到酒肉是代表佛家戒律所需要戒除的嗔、怒、痴、妄、淫、杀等罪念就有门了。

第三层,酒肉只是酒肉。酒肉与谷物同为食品的认识统一期。修到这一层算是成功了。戒除了罪恶之念,表示修行的果实成熟了,则视其自然脱落的载体——酒肉,原来只是酒肉,与五谷同为食物而已。

由此看来,这三层的修行,不是简单地从原点再回到原点,这在修行认识上是个单行道。



世人修行,须从第一层戒酒肉的区别期修炼,否则一开始便学习已在最高层的济颠,则如修行之路上擅自作境界跨越,却必定误跨入魔道一般无二。


思绪的游鱼


济公和尚有文艺作品中的形像,也有现实中的出家僧人,不知你问的是现实中的颠僧还是艺术里的活佛,艺木是允许夸张和创作的,但观者心里一定要明白,它和现实的出入。

济公原名李修缘,是宋朝一名高官的子弟,从他爷爷开始,李家便是虔诚的佛教徒了,到他父亲手上时,快五十岁还没有后裔,于是他父亲到当地的大庙天台寺求子,据说天台寺的一座降龙罗汉像突然倒了,不久济公便蒙着一层神秘色彩出生了!由于是向佛求来的,所以济公从小便寄养在庙里,到了十八岁便正式剃度出家,法名道济。

真正的道济和尚,精通儒学诗词,学贯佛道经典,修为非常高深,被佛教界尊为禅宗第五十代祖师,然而与别的佛教先贤相比,道济是国人心目中最具光彩的一个,他的影响力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诗词戏曲还是民间传说,济公那似颠非颠、诙谐幽默而又高深莫测的传说都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济公文化。

真正的道济,也的确喝酒吃肉,当时曾受到别的僧侣批评,寺里住持说:佛门广大,焉不容一颠僧!而道济自己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世人若学我,便是入魔道。有人考证,当时的僧侣风气不正,不讲念经传法,独好虚名供养,穿新衣、蓄私钱;济公便反其道而行,破衣烂衫、歪帽裂鞋,还把他们藏的钱找到,拿来买酒吃肉,还当着那些人的面吃。一个人不怕他当众做什么,就怕他背众做什么;济公用自己光明磊落的行为来告诉世人,做什么都要承担后果,吃酒喝肉是犯戒,但只要心中坦荡没有私心就不怕下地狱,否则既便你表面戒守得再好,内心起一恶念便已种了因果,更别说离了别人耳目便以为安全无虞的行为了。所以他告戒世人:若做不了自己心念的主而学他率性为之,便是进入魔道了。


世人为什么那么崇拜济公?就是因为他这种率真、不做作的亲和力,他不再是古板严肃的教徒形像,而成为百姓心目中智勇双全的仁义大侠,普通百姓不仅对他吃酒喝肉不加责怪,还自发地给他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比如济公法力高强,吃下鸡肉后又吐出活鸡……总之,只要你真心实意为人们服务,人们哪里会计较你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ii小小孩



首先济公也是人,是人就可以吃肉喝酒。

再者济公才是个和尚,而和尚不吃肉不喝酒。

这就说明济公已经超越了和尚这个分别,而达到人“活佛”这个境界!

和尚为什么不吃肉不喝酒,因为和尚有戒律,规定他们不能吃肉喝酒。

因为吃肉喝酒确实对修行不利,吃肉伤生,酒后乱性。而和尚修行就是要明心见性,所以产生了这个戒律,和尚不能吃肉喝酒。

而济公已经明心见性,戒律对他自己没有作用了。他自己知道自己该如何修行,如何行戒。

说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小时候都爱吃糖果,但是父母都不愿意孩子多吃糖,因为小孩糖吃多了就会把牙吃坏长蛀牙。

这时父母就会规定不能吃糖,这就是戒律。

然而当你长大以后,不用父母在多说,你也知道糖吃多了不好,而你也可以吃糖也可以不吃糖,就看自己的喜好了,这时候的戒律对你自己没有了作用。

如果你还保持着不能吃糖的戒律,那你也不会糟糕,只是少了一份甜蜜的体验。


赤诚子

关于高僧大德喝酒吃肉的情况,必须要以清净心去对待,因为有的高僧是有密意的。在大乘佛法里要断除喝酒、吃肉、邪淫等非法的行为,但有些大德则相反,比如济公和尚喝酒吃肉、二祖慧可大师晚年经常出入酒肆和屠宰场,南泉禅师斩猫、丹霞和尚烧佛像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这是他们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才敢这样做,如果凡夫去做绝对是不行的,据说济公活佛吃鸡能够把鸡吐出来成活的了。比如鸠摩罗什大师被皇帝逼婚,取了十个老婆,他的弟子都不服气,鸠摩罗什大师请他们吃饭碗里都是针,鸠摩罗什大师吃完又能从毛孔出来,弟子们不敢吃,鸠摩罗什大师说你们能像我这样做就可以取老婆。所有这些大师都是有极高的证量的。

而在密宗,有些高僧也经常喝酒吃肉,他们和济公活佛一样,喝进去的酒能化为甘露,吃进去的肉能化为妙食。

在一些经典也有关于这方面的公案,比如《华严经》五十三参,五十多位善知识有的是妓女、屠夫,他们化为妓女、屠夫并没有造业,而是在度化众生,他们是以妓女屠夫形象去度化众生,如果化为比丘像,则不能随便去喝酒吃肉,否则像济公和尚那样疯疯癫癫做个疯和尚,才不会败坏宗风。

我说的不太好,你可以搜索索达吉堪布回答济群法师吃肉的问题。


沁静166


佛教成立时,没有限制和尚不喝酒,不吃肉吧。我们供佛也有牲畜,佛祖不吃用牲畜供什么。再者,在古代的小说里说佛祖请客,龙肝凤髓,难道不是荤的么。反倒是传入东土,和尚们给加了一条教规不吃肉。到了现在,不吃肉不喝酒成了和尚的规矩了。

我家跟前有两个居士,我一直不明白他是怎么回事。一个信佛,每个月初一十五吃素,去掉这两个日子,平时就大鱼大肉了。另一个信佛的居士,告诉我可以吃不是自己杀的,没看见杀的,还有一个是啥忘记了,好像是不见血的三净肉。一样的信佛,吃肉的方式却不同。


我国早在古代就有天子不得无故杀牛大夫不得无故杀羊的说法,也是不赞成人们无故杀生的。我想是不是佛教传过来有的教义是为了适合本土文化而定出来的。就是人们信的不是传过来的佛教,是本土化的佛教。

至于济公,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就不必纠结人家为什么喝酒吃肉了吧。济公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诗句还有后两句哪,“世人若学我,必然下地狱”。


山神出马

清代郭小亭写的那本济公全传里清楚的描述了济公的影像,身上穿着破破烂烂,一双草鞋,浑身的滋泥,头发都打结,一个破僧帽,手里可没有把破扇子,这个扇子是游本昌老爷子演绎的道具。

济公本名叫李修缘,是节度使李茂春的儿子,相传是降龙罗汉降世临凡。刚生出来的时候一直哭个不停,第三天受国清寺方丈点化才破涕为笑。十八岁那年,父母双亡,注意是父亲先去世,母亲隔了两年才去世的,并不是一同去世的。出家当了和尚,游方挂单到了杭州灵隐寺被老方丈一巴掌给打通了真灵,才明白自己的前世今生。

书中说济公这个影像,职业偷寺庙里其他人的东西拿出去换酒喝。监寺广亮问他为何喝酒吃肉,他说了这么几句: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为我修心不修口。这你上哪儿说理去,如来佛祖跟他说的,让他修心不修口。这叫什么,这叫丰法旨喝酒吃肉,谁敢拦他?


当世一板砖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济公名言!

相传,济公在少年时期就已皈依佛门,法号道济,由“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谁料济公皈依佛门后,性情大变,不喜念经,难耐坐禅,嗜好酒肉,言行举止出格,犯了佛门大忌,被同门师兄弟们多次投诉告状,要求逐出佛门,但因济公乐善好施,扶弱济贫,深受老百姓爱戴,冠以“济颠公”美誉,方丈慧远以:“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力挺,遂无人再敢洙赶。



济公擅长诗文,学术渊博、医术高明、行善积德,是一位得道高僧,受世人拥护!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多!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枫雨香港

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

所以,济公应该是一个虚构的文学形象。但是历史上真的有一个和尚是济公的原型。他就是南朝时期的宝志和尚,历经宋、齐、梁三个朝代,有很多关于他的神异传说,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

宝志和尚平日里也是疯疯癫癫,百姓称呼其为“ 志颠和尚”,又叫他“志公”。可能是后来人们把“志”喊成了“济”,又把他所在的南朝宋,误会成了南宋,并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济颠和尚的种种传说故事。

那么济公的原型宝志和尚吃不吃肉,喝不喝酒呢?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吃肉喝酒的。

第一,关于吃肉,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人是可以吃肉的。

因为当时僧人们都是乞食为生,别人给什么就吃什么,不能挑剔。但是必须是吃三净肉,什么是三净肉呢,就是说这个动物不是为你杀的,是别人自己吃,吃剩下了布施给你,这个可以吃。如果吃了专门为你杀的肉,那就是杀生了。

但是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南朝梁武帝笃信佛教,下旨命令僧人不许吃肉,因为吃肉有违慈悲心。从此中国的僧人就不吃肉了。

第二,关于喝酒,这个确实是不能喝的。

释迦牟尼给所有佛教信徒立了五戒,这五戒只要是皈依了佛教,哪怕不出家只是居士,也要遵守。

为什么佛教不允许喝酒呢?因为人喝了酒以后,神魂颠倒,会胡作非为,甚至能作出杀人放火的事情。比如鲁智深喝酒后,就大闹五台山,还把山门给拆了。

但是,中国南朝的时候,僧人们喝酒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因为梁武帝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断酒肉文》,禁止僧人吃肉喝酒。在文章中,梁武帝痛心疾首地陈说了出家人饮酒的种种罪恶,可见在当时已经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了,以至于引起了皇帝的重视。

所以,可以认为,济公的原型宝志和尚,是吃肉的,还很有可能喝酒。


然而,济公故事的背景是南宋时期,此时中国僧人已经不许喝酒吃肉了。为什么百姓要创造出济公喝酒吃肉的故事呢?

我认为这是因为,佛教发展到后来,越来越衰败了,佛教戒律也越来越松弛。很多僧人开始公然喝酒吃肉,不知修行。还有的僧人虽然仍持戒律,但也是借佛教敛财,完全不符合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精神。其实直到现在,依然有这样的情况存在。

所以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讽刺佛教和僧人的文学作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百姓们创造出了济公的故事,济公虽然喝酒吃肉,不守戒律,但是却普度众生,菩萨心肠,是一位真正的高僧。这样的故事,岂不正是对那些假僧人的讽刺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