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经济、生态新风貌

贵州福泉: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经济、生态新风貌

中新网贵州福泉5月16日电 题:贵州福泉:乡村串成最美风景线

作者 杨云

远山含黛,流水含情,初夏和风送来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贵州福泉乡村已然一片勃勃生机。

已近中午,福泉市仙桥乡王卡村头寨组的苗族同胞们还没有歇工的迹象,锯木头,垒石墙,搭护栏、植花草,全寨能劳动的男女老少手里都有活。

贵州福泉: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经济、生态新风貌

这是个苗族村寨,由于山高路远,经济落后,村民相对贫困,内生动力不足,以前是干啥啥不行。

如今,头寨组的村容村貌的变化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翻天覆地。之前,村寨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难闻。现在,村寨里道路整洁,山清水秀,房前屋后村民还种植了不少花草树木。

走在头寨,无时无刻不感受着细节美。整洁宽阔的水泥路旁,有序地摆放着黄绿分类的垃圾桶。偶遇一角,还可以看到极富艺术感的石塑。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用山里处处可见的石子拼出了图案,用废弃的木桶做成花盆,用旧瓦片和旧农具做成陈列品,展现着当地生产劳作的地域特色。

“乡村治理的主体、事务和制度三大变化不容忽视。”仙桥乡乡长唐连江认为,掀起一场乡村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推动的却是农业产业深刻的转型,带来的是乡村居民“家园主人意识”的唤醒。

贵州福泉: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经济、生态新风貌

“解决乡村治理新课题,必须依靠自治、法治、德治三大机制实现乡村善治。”唐连江说,乡村治理关键要做好村级组织建设,倾听村民诉求,完善农业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等基础工作。

福泉作为贵州较快发展地区,很多社会新问题更加先发、更加集中,传统的乡村治理机制、治理方式率先面临挑战。

近年来,福泉以“文明福泉”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打造“三治融合”高地,创造了“大事一起干、好事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福泉探索。

2017年开始,福泉市在美丽庭院和文明乡风建设上持续发力,庭院美丽、乡风文明,已成为福泉市乡村治理的特色文化品牌。福泉市深入开展“市创示范市(县)、镇(乡)创示范镇(乡)、村创精品村、户创美丽庭院”联创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形态美”。着重在打造全域大花园、示范景观带、美丽精品村上下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