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韩信和项羽谁更历害?

RZ232452543

我认为是项羽厉害。历史上韩信被称为兵仙,项羽被称为战神。



历史上二人唯一的一次交锋就是垓下之战。但是在垓下之战前,他们都和同一个人交手了,那就是章邯,我们下面以章邯作为对比。

章邯率领的20万秦军,在巨鹿之时,可以说是装备精良,而且连战连胜,士气高昂。此时项羽军队不过5万,破釜沉舟,连战三日打的章邯溃不成军,无奈之下章邯投降项羽。

到了刘邦还定三秦之时,章邯为雍王,此时的章邯,因为投降项羽后,项羽坑杀20万秦国降兵,导致了三秦之地的百姓怨恨章邯。所以章邯没有多少兵力,可以说章邯在三秦之地人心不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八月,使韩信袭击雍王章邯,到第二年六月废丘之战,战败了章邯。

这一次以章邯作为对比,号称兵仙的韩信和战神项羽比起来,相差太多了,项羽对阵的章邯装备精良,士卒勇猛,项羽迅速大败章邯。而韩信对阵的章邯兵力极弱且人心不附,韩信却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打败章邯。



还有一个侧面可以反应一下,刘邦彭城之战后,韩信复收刘邦溃败的兵马。此时的刘邦兵力也和项羽相差无几。而且此时项羽的大部分兵力都陷入了齐国作战。如果韩信自自信有能力胜过项羽,那么一定会亲自带兵攻打彭城,但是韩信自知不敌。采用了迂回战术。北击燕、代,东定齐国。避免和项羽正面交锋。

最后的交锋

垓下之战,韩信终于和项羽交锋,这也是唯一一次战神和兵仙的对决。此战韩信率领30万大军,汇合刘邦20万和彭越刘贾等人的兵力。合计60万以上。

韩信以60万以上的大军,围困项羽10万人马,初期大战,《史记》记载;淮阴先合,不利,卻。韩信第一回合失败,接着以兵力优势开始围困。项羽军队无法突围,围困到了十二月,项羽军队无法补给。此时可以想到项羽军队身着夏装和身着冬装的汉军对战。而且大多都吃不饱。最终项羽突围。以28骑力战汉军5000人马,分四队三战三胜。杀敌千人。最终因寡不敌众,被杀。



综上所述,韩信和项羽不在一个级别上,项羽指挥作战能力远高于韩信。如果韩信和项羽同等的装备条件,韩信必败无疑。不过话又说回来,两人在政治上都算是小白级别的。


越关换视界

从军事才能上看,这两个人都很厉害!

从政治才能上来看,这哥俩都很水!

这里单就军事才能给他们做个横向对比!

项羽和韩信都是历史公认的兵势大家,项羽是兵形势,韩信是兵权谋。(其余两个是兵阴阳、兵技巧)

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简单点说,就是快,猛。

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六万大军击溃王离二十万大军的长城军团,靠的就是一股视死如归的猛劲,秦军猛,我比他们还猛,秦军不怕死,我连锅都砸了船都烧了,就怕不死。

彭城之战,以三万精兵突袭刘邦六十万大军,杀的片甲不留,靠的是快,奇,置之死地而后生,玩的就是你想不到,想到了也来不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普通的事情做到极致就变的不普通。

鸿沟之战,项羽利用刘邦援军未到,转瞬即逝的机会,就地反扑,以疲惫之师杀的汉军哭爹喊娘,靠的就是永不言败的战意,你狠,我比你还狠,蛇即使头被砍下来,还是会跳起来咬你一口!

无论对手有多强,永远要亮剑,因为我是项羽,我是西楚霸王!

而韩信,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兵权谋!

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是为兵权谋!

攻打魏国,韩信正面假装渡河,却从上游以木桶木盆为工具,袭击魏都安邑,一举打败魏王豹,平定了魏国!

攻打赵国,几万杂兵对上赵王歇和陈馀的二十万大军,正面诱敌深入,以少于敌人数倍的兵力背水一战,以少量奇兵偷袭赵军后方,最终在井陉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平定了北方!攻打燕国,不战而屈人之兵!

潍水一战,以沙袋拦阻河水,待楚军渡河放水,击其半渡,斩杀项羽账下第一猛将—龙且,彻底击垮了项羽有生力量!

垓下一战,天罗地网,十面埋伏,项羽纵有三头六臂,也插翅难逃!

如果说项羽练的是降龙十八章,那么韩信就是独孤九剑,草木竹石皆可为剑,渐悟无剑胜有剑之道!

两人虽说同处一个时代,又是不同 阵营,却没有机会公平交手。垓下一战,韩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项羽已经日暮西山,单就这一战,不能说项羽用兵就不如韩信。

战场上,两人一时瑜亮,在权力斗争中,无疑是两个白痴!

项羽放着送上门的刘邦不杀,还撵走了忠心耿耿的范增,最终功败垂成,自刎乌江!

韩信手握重兵,三分天下,却拒绝了蒯彻的建议,选择忠于刘邦,最终在长乐宫惨死在女人手里!

权力比血与火的杀场更加可怕!


日慕乡关

首先,项羽和韩信都是秦末农民起义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有英雄豪气,都有万夫不当之勇,都能带兵打仗。

他们的不同之处是:项羽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文武双全,有驭国之才,是王主之料,是帅才。而韩信,主要具备带兵打仗的军事才能,是将才。

韩信跟项羽在当时以及后来历史上的地位不是一个档次,不能相提并论。

特别是项羽,在正史,而且在民间都有很高的评价。

诗云:“秦末暴政压迫重,尸横遍野民流离。项羽揭竿率众起,登高一呼万人聚。力拔山兮气盖世,千斤巨鼎单手举。独闯敌营斩魁首,一人能将万夫敌。摧枯拉朽夺城寨,秦朝土崩瓦解去。群雄拥推霸王立,一代英雄出项羽。刘邦惯使小人计,暗里背信又弃义。名利诱得楚将离,张良韩信转效力。楚王沽名而钓誉,错失鸿门好时机。只因自负轻顽敌,纵使汉强楚弱虚。大好局面顿时失,待得醒来已晚矣。十里埋伏困垓下,四面楚歌声声凄。兵败乌江人自刎,刎前戚戚别虞姬。壮志未酬身先去,常使后世叹而惜。终为盖世人中杰,堂堂正正英雄气”。




谁怜一灯影

我认为韩信更厉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韩信是真正的兵家大师,项羽则是当时的无敌猛将!论单挑,一百个韩信也打不过项羽;论领兵作战,一百个项羽也打不过韩信!

项羽个人武艺高强,兵法也是无师自通,算得上是一名天生的战神!根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巨鹿之战中,项羽九进九出秦军阵中,斩杀百名秦军,生擒主将王离,斩杀大将涉间;垓下突围战中,项羽单兵作战,击杀数百汉军,其勇武霸气威震天下!



项羽的军事才能也高,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以六万楚军击溃二十万秦军;彭城之战时,又以三万骑兵击溃刘邦诸侯联军五十六万。项羽攻击齐国,如同大人收拾小孩一样!可以说,韩信不出世,则项羽很难被战胜!


韩信的厉害不表现在个人武艺上,而是一整套练兵治兵方法,还有他神出鬼没的计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一举击溃了三秦,章邯作为一代名将亦被韩信轻易击败,自杀身亡!背水一战,彻底打败了赵国;出奇兵攻略齐国,一战而下;又水淹龙且,歼灭楚国八万精兵!

垓下之围,韩信摆出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大阵,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生生逼死!可以说韩信从离开项羽就开始为击败项羽而努力,让刘邦拖住项羽,他击败各路诸侯,然后合围项羽,就是韩信下的一盘大棋!



大秦铁鹰剑士

韩信和项羽谁更历害,要看在哪方面比较了。论军事才能,两个人都厉害,但是韩信单挑项羽,韩信肯定不是项羽的对手。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还没有和项羽正面交过手,直到“垓下之围”,韩信和项羽才真正交上手了。

在“垓下之围”之前刘邦一直和项羽在打,被刘邦牵制了,韩信避开了项羽的主力部队。因为,项羽没有把韩信作为对手,一心向杀刘邦。韩信攻击的都是诸侯王和项羽手底下的将领,刘邦每次和项羽正面交锋都是吃败仗,如果韩信与项羽正面较量,韩信估计就没有那么神了。

做人方面

韩信胜过项羽这是肯定的。韩信在项羽手底下做国官,项羽的一言一行他了解的清清楚楚。所以,在被拜将之前与刘邦的对话就可以看出,韩信把项羽的性格摸透了。韩信做了官以后,回到家乡感激帮助他的人,从这件事来看,韩信知道知恩图报。项羽做了西楚霸王,分封只封自己的亲信,然后就是杀义帝,不感恩就算了,结果叫人把义帝杀了。这是不仁不义,这种行为,让其他诸侯国效仿他,所以,人品不行。

政治方面

可以说,两人都没有政治头脑。项羽在鸿门宴本可以杀刘邦,结果不停劝阻把刘邦放了。韩信占领齐国以后,谋士叫他造反他不反。等刘邦夺了他的兵权以后,没有了权势,他非要造反。在政治上,这两人不是作死的节奏吗?


孟子说史

众所周知,韩信是兵权谋流派,项羽是兵形势派,兵权谋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谋定而后动,属孙武吴起一路。如攻赵背水之战,大兵压境威慑燕国不战屈人之兵,利用郦食其为钓饵偷袭灭齐,和十面埋伏垓下之围,都是谋定而动这一指导思想的反映,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


他一生的战绩有,出陈仓定三秦之战,井陉之战尤为经典,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潍水之战以骄敌计大败龙且,斩断西楚臂膀,实现迂回到西楚后方的战略。


垓下之战,韩信指挥汉军五路大军,以近七十万的兵力,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沿路游击追杀,终致霸王自刎乌江。

项羽是兵形势流派,重视两军对阵时的攻击,注重速度与力量,如雷如风,快速应变,属尉僚子一路用兵方式。如破釜沉舟巨鹿之战,三万人急行军突袭几十万人的彭城之战,都是至刚至猛快捷如风的案例。(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项羽在劣势下,注重临时应变,经典之战破釜沉舟大战巨鹿,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彭城之战急行军用3万破刘邦联军40多万。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荥阳,夺成皋等等,一生大战数十次,除了最后一役全部获胜。历代都对他军事才能高度肯定,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综上所述,两军骤遇阵前对垒冲杀,韩信不是项羽对手,但谋定而后动,则项羽不是韩信对手。


南方鹏

项羽被韩信围于垓下。被逼自刎而死,结果论过程论韩信胜。

如果能力论,不好说都是千古奇才!


卫仁闵

当然是项羽,项羽不但是闻名天下的千古猛将,还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杰。韩信虽然用计打败了项羽,但那只是瞄准了项羽的心理弱点,充其量他是一个军师和心理咨询师。虽然韩信也参加过许多战役,但是和项羽比,那就不是一个档次。

先说军队战绩,项羽破釜沉舟,巨鹿之战淹死三万秦军,导致守将章郸弃城投降。之后火烧咸阳城,杀死子婴,在函谷关前消灭秦军主力,与刘邦对战几乎百战百胜,尤其是在彭城势如破竹,搞得刘邦妻离子散,逃之夭夭。就算最后的垓下战役,也是一人独战五大猛将面不改色,韩信直呼:果然骁勇。

再说个人战力,那更不用说了,10个韩信不够项羽劈的,樊脍、季布、周勃、灌婴五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樊脍还断了手臂。韩信连夏侯婴都打不过,三国的第一猛将吕布也就只能战三英,而三英中的刘备还是个半吊子,张飞只是樊脍的水平,所以项羽可以和站国的杀神白起相提并论。


波波微盟

韩信是将帅,项羽是一国之霸主,二者若比较谁更厉害,应该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去看待。

项羽做为秦末的英雄,他出身名门,有着高贵的血统,他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起兵之时手下有人支持,而且他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时天下豪杰无人能比,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他还是输给了刘邦,最后兵败亥下。

而韩信是一位帅才,他先投靠项羽不得重用又投靠刘邦,而刘邦说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充分说明了韩信的军事谋略。

但是我认为,这二人在厉害,还都让刘邦收拾掉了,一个西楚霸王,一个齐王,两人都成为了刘邦的刀下之鬼。


风流倜傥张四少

谁厉害?看比拼什么?如果单挑,韩信根本不是个,项羽一个摆拳就能把韩信干趴下,轮不到打第二个回合。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身高八尺有余,力能扛鼎。项羽是历史上最强武将,古人称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我们来看看韩信,受辱于胯下,乞食于漂母,少年穷困潦倒靠要饭苟活于世,善于使用奇谋巧计。萧何说他:“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并没有提到韩信武功如何,以此看来,如若单挑韩信必败,想想项羽的暴脾气,必然是把韩信烹了。



提到领兵打仗,别说一个项羽,就是十个项羽也奈何不了韩信,韩信太厉害,号称“兵仙”,“战神”。有一次刘邦和韩信开玩笑,刘邦问韩信凭本事,他可以带多少兵?韩信说十万,刘邦不服问韩信可以带多少兵?韩信答多多益善。



大家不要以为韩信是在吹牛B,我相信韩信说的是实话。当有人问起刘邦成功的秘诀时,刘邦感慨道:“连百万军队,攻必取,战必胜,我不如韩信啊!”




可见,项羽和韩信一文一武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如果说到为人处世,二人都是人生的失败者,都不得善终!怎讲?一个自刎于乌江,身体被汉军四分五裂,何其惨烈;一个被婆娘斩杀于长乐宫钟室,而且是以谋反的罪名,竟然诛灭三族,岂不更惨。

从司马迁对二人的评价来说:项羽无疑得到了司马迁的青睐,司马迁作的是【项羽本纪】而韩信曾被封为齐王,写的却是【淮阴侯列传】。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即重瞳子。羽岂其苒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候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候,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齐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言。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大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二人综合较量发生在公元前202的垓下,刘邦、韩信彭越等以四十万汉军,将项羽十万楚军重重包围于垓下。双方经过殊死较量,经历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韩信用“智”,“仁”打败了作战勇敢无敌的项羽。

经典回顾:一、巨鹿之战。项羽巨鹿之战以四万起义新军,通过破釜沉舟,以必死的决心,以一当十的勇猛顽强消灭了由章邯和王离率领的三十万秦军主力,为秦的灭亡敲响了丧钟。此时,韩信就在项羽队伍里当一名郎中,负责扛着项羽的兵器——戟。

二、井陉之战。在井陉韩信假装背水一战,实际是布疑兵设巧计,先以背水一战的姿态,吸引二十万赵军主力倾巢出动,暗中却派两千汉军等待时机,突袭赵军营寨,将两千面汉军红旗代替赵军旗帜插满赵营。当疲惫不堪的赵军回营休息时,看到营盘插遍汉旗,误以为赵王歇已死,顿时大乱,韩信带领三万老弱病残的汉军,一拥而上,轻而易举的就消灭了二十万的赵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