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的军团》是一部影响很大的纪录片。它的一个说法也影响很大,那就是秦始皇用于征服南方的50万大军在秦汉之际作壁上观,最后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就会得到一个截然相反的答案,那就是“消失的军团”并没有消失,而且即使它返回中原战场也是自身难保。
秦始皇对百越的征服战争史料并不多,《史记》在赵佗的传记中并没有明确写明赵佗等南征将领统帅的兵力。真正描述出这场战争详情的是淮南王刘安(就是鸡犬升天的那个)所著的《淮南子》一书。在《淮南子.人间训》中,刘安指出南下秦军总兵力是50万,而且描述了战争的过程。问题是《淮南子》(亡羊补牢等故事就出自该书)并不是史学著作,它反应的是刘安的思想和政治需要,书中的战争描述只具有参考价值。
▲刘安也是豆腐发明人
《淮南子》一书中对秦始皇南征北战的兵力描述很简单,那就是北伐匈奴50万、南征百越也是五十万,凑够100万总兵力就行。至于咸阳等地的驻军是多少,刘安并不管。我们知道蒙恬北伐的总兵力是三十多万,所以南下的秦军总兵力也不一定是50万。刘安反对侄子辈的刘彻远征四夷,公元前135年刘安上书反对刘彻对闽越用兵。道家思想的刘安认为瞎折腾没有好下场,秦始皇就是榜样,其实也暗指侄子刘彻也没好下场,他顺应天意民心才是王道,所以才有了后来的闹剧。
▲赵佗剧照
从南下秦军的将领来看,他们没有指挥五十万人资格。在秦朝能够统帅50万大军的只能是丞相(秦国丞相领兵是传统)或者太尉这样的文武最高长官。战死的屠睢最高官衔是国尉,国尉低于将一级,“将短兵四千人”“国尉短兵千人”,国尉的职权并不能直接指挥几十万大军(尉僚也没有直接指挥的记录)。任嚣在战后担任南海郡尉,负责南海一郡的地方武装。赵佗在战后在南海郡担任龙川县令,手中并没有直属兵力(县尉才有),这可不是五十万大军副统帅的就业安置水准。
秦末动乱时,任嚣病重,他对赵佗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那就是生怕义军杀到岭南。如果他们手中确实有可以改变战局的50万大军,何至于说这些话?然后任嚣把南海郡尉一职传给了赵佗,这个职位可动员的兵力最多也只有万余人(西汉末年南海郡人口才是94253),赵佗靠着这些兵力吞下了桂林和象郡。赵佗的南越国人口在西汉末年是1372290人,在秦末的人口也就更少,根本不可能支撑起50万人口的总兵力。
即使当时南方真有50万秦军,在失去了中央政府供应的前提下,他们也只能放下武器。秦军的强大是建立在后方上千万农夫的劳作、数百万妇女的纺织(布匹不但可以当军服,也是通行货币)、上百万工匠的锻造的基础上的。离开了大半个中国的供应,以当时南越国的人口和资源供应不了50万大军。汉朝建立后就对南越进行了马匹和铁器的禁运,在和南越起军事冲突时也只派出了四万人对峙。在汉武帝时代南越甚至一度被闽越欺负,要向汉朝救助。
閱讀更多 冷兵器研究所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