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摊开今天的台湾报纸,一个“挡”字,可谓概括了大部分内容。

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台湾方面陆委会22日傍晚表示,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智库副董事长林中森赴厦门参加“海峡论坛”申请案,遭台内务部门审查会不予许可,理由是“台内务部门认为海峡论坛是‘陆方官方主办之对台宣传活动’,若“我方指标性退离职人员赴陆参加本活动仍具敏感性,此时呼应配合陆方宣传亦有所不宜,恐对台湾整体利益有不利影响”。

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国民党副主席曾永权、智库副董事长林中森,资料图

对此,国民党文传会主委李明贤表达强烈遗憾,因为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包括赖清德、陈菊等民进党籍县市长申请赴陆访问共29次,从未被阻扰或刁难;而民进党当局“执政”之后,反而阻碍国民党赴陆交流,根本是“昨是今非、自我矛盾”,不仅无助于化解两岸交流停滞的僵局,反加深两岸关系对峙的鸿沟。

由于国民党副主席兼秘书长曾永权确定无法参加,外传国民党方面只能拿出备案,或安排由另一位副主席郝龙斌“代打”出席。有党政人士指出,基于曾、林被卡,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能否赴陆参加两岸论坛,情势更不容乐观。

卡国民党的脖子,其实不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国民党作为当下两岸关系僵局的一个重要政党交流管道,能掐三分,蔡当局绝不掐一分。然而蔡当局显然还意犹未尽,又把手伸向了岛内一流高中的校长和学子。

众所周知,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大陆大学就读近来蔚为风潮。在一向被视为“台大生”摇篮的台北建中,今年有70多人有意赴陆就读,是去年申请人数的3倍;桃园的榜首学校武陵高中,今年则达到50多人,是去年的10倍;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则各有12人,比去年2人报考的情况大幅成长6倍;高雄女中的尖子生,据说今年更是无人报考台大。

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然而,率先在媒体披露这个趋势,并好心帮考生写了推荐信的台湾几所明星高中的校长,却因此遭到有关部门关切,说白了,就是“查水表”。

有台湾媒体报道,在桃园公立武陵高中,校长林清波今年帮50名毕业生写了推荐函申请大陆高校,并就此发表了评论。结果台教育部门的一位科长,竟就此事发来“关切”,并要求林清波解释说明人数是怎么统计的?是否鼓励或倡导学生赴大陆读书?接着,连调查站人员也来询问,一名调查员更在校长室整整坐了一个小时。无独有偶,台北建中的校长徐建国,也接到了相同的“关切待遇”。

然而,被“卡关”、“关切”的,显然还不止他们。

据台湾《旺报》报道,据了解,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厦门台协)原订今年七月首度回台举办厦门台企联合征才,并一口气开出约2000名职缺。谁知,本来已谈妥要签约租借世贸中心的场馆,却无预警被拒。据承办方透露,原来是“政府”喊了卡,指示不准将世贸场馆租给厦门台协,为此,厦门台协如今正努力与台北和平篮球馆接洽,举办时间未定。

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而在此之前,上海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上海台协)就提前体会了“征才场馆因外力被缩水”的尴尬——将于6月2日在台北市和平篮球馆举行的第二届征才博览会,也是因在寻找租借场地过程中,遭到“政府”阻挠,申请世贸三馆等多个场地被拒,最后才借到可同时容纳7000人进场的台北和平篮球馆。

对此,有台媒指出,随着台湾闷经济,不少台湾年轻人用脚投票,到大陆就学创业就业,大陆也顺应需求,端出“惠台31条”等一揽子吸引台青的优惠政策,在此趋势下,人才磁吸效应向下延伸,岛内高中生也早做计划前往大陆就学,为职场铺路。

然而,民进党当局的反应显然过激且带着仇视色彩——今年3月,台陆委会、时任台教育部门主管潘文忠相继公开警告“现行台湾公私立大学专任教师,以项目、专职方式到大陆任教,或参与对岸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明显‘违法’”,对岛内高校教师赴陆交流大声喊禁;如今,台当局又祭出“最强人工泥石流”,不断针对台湾学子赴陆就学、大陆台协赴台征才等两岸议题“兴师问罪”,变相制造“绿色恐怖”寒蝉效应。

两岸民间交流遭遇“最强人工泥石流”?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英津表示,民进党对大陆的惠台措施采取围堵政策,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这都在大陆的事先分析和预料当中。他提醒,台湾年轻人会主动比较两岸环境的优劣,并且选择有发展优势的地方,民进党当局一味限制台青赴陆的机会,只会引起台青反感。

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邵宗海则评论道,当台湾年轻人被限制,又不能给他们一个宣泄的机会到大陆就职,这些人在台湾找不到工作,就很可能会自暴自弃,形成在社会充塞不满的“愤青”,如果再有一次“太阳花运动”,对象真的就不只是针对国民党了。

更多精彩点评,敬请关注今晚22:28分播出的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