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吃

齊立新

在食物方面,最典型的的想必就是水果了。

在古代,由於運輸條件的簡陋,古人很難嚐到其他地方盛產的水果,在一些偏僻的地方,連蘋果、梨子都有可能成為稀罕的食物。舉一個典型的也是眾所周知的例子——荔枝。唐代玄宗時期的楊貴妃喜食荔枝,但荔枝多產於我國四川、廣東等地,與唐都長安相距過遠,而荔枝又只有剛採摘下來的時候新鮮味美,時人為了讓貴妃能夠吃到新鮮的荔枝,就借用驛站更換快馬,日夜兼程的將荔枝運往長安,損耗了不少人馬,故杜牧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想而知,這樣的美食自然只有貴族才能享用,普通百姓自然是接觸不到。除了荔枝,一些聞名於某地的特產或藥材,品質最好的往往也只能在皇宮或是貴胄之家才能見到,如人參、燕窩等補品,尋常人家自然是吃不起的。而在今天,這些水果和補品雖然有的價高,但都是常見之物,不像過去那樣只在豪門大族之間存在,有錢也很難買到。

在用品上面,最典型的是夏天的用冰和冬天北方地區的地龍。古代貴胄之家往往會在冬季的時候在自家的別院或田莊之中儲存大量冰用於夏天的製冷,這項工作需要儲冰的地方和人力,普通百姓之家難以負擔。

而到了冬天,大家族的地下一般會設有火道,將木炭點燃放入火道口,就會產生熱氣從而提高室內的溫度,除了地龍之外,往往還會設置炭盆,燒上好無煙的銀霜炭取暖,不僅暖和,而且室內沒有異味,這也是貴族才能享受的生活,窮苦百姓之家只能生柴火或點劣質炭取暖。而在今天,暖氣和空調已經成為了家家戶戶的必備品,比起古人來,現代人還是幸福許多。


國家人文歷史

香料

首先,中世紀的東方香料一度作為黃金白銀的替代品,充當流通貨幣使用。1937年英王對康沃爾郡的郡長收取的租金包括一磅胡椒。查爾斯王子1973年渡過泰馬河去接受象徵意義上的公爵封底時,封地的貢品就包括一磅胡椒。胡椒作為象徵性租金支付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在中世紀,當然就不是象徵性的支付了,而是大家喜愛的硬通貨。10世紀倫巴第王國的帕維亞是重要港口,政府對每名到來貿易的外國商人,徵收的稅金為胡椒、桂皮、高良薑、生薑各一磅。

如果說羅馬帝國極盛時期平民還有機會享受東方香料的話,中世紀多數時期,香料已成了貴族、富人的專享品。據記載,14世紀初法國國王查理四世的遺孀珍妮的廚房中,共有香料——胡椒6磅,13.5磅桂皮,3.5磅丁香,1.25磅番紅花,半磅長鬍椒,此外還有少量肉豆蔻皮和多達23.5磅生薑。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這些香料普通人也消受得起,然而這可是當年法國前皇后才能擁有的奢侈品。

蜂蜜

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有很多物體被當做貨幣來使用。但只有蜂蜜是唯一被當作貨幣使用的食物。

在凱撒大帝時代,蜂蜜可以代替黃金來繳稅。公元1世紀,古羅馬統治時期的西西里人向統治者進貢一定數量的蜂蜜就可以從羅馬軍人手中換取保護。養蜂者攜帶蜂蜜出行,還可用蜂蜜交納過橋費(過路費)當作買路錢而獲得通行。

甚至到了近代,在美洲殖民地,講到獨立戰爭所給人民帶來的破壞時,都會把蜂蜜的損失提到最前,有一份報告説,13個蜂群被毀,價值45美元。對蜂蜜的評價如此之高,蜂蜜的估值如此之高,使二者享有當地硬通貨的地位。1853年,一位美國人在一次蒸汽船爆炸事故中喪生,賠償他的是兩箱蜂蜜,價值200元。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在人類還沒有發現白糖製作方法時,蜂蜜是唯一用來增加甜味的調味劑(當然白糖一度也很珍稀)。

豆腐

據悉,豆腐是在公元前2世紀,由中國漢朝的淮南王發明。日本奈良時代(7世紀),由日本遣唐使帶入日本。剛開始時,豆腐只是日本貴族與僧人們的高級食品,並初次記錄於1183年的奈良春日大社的庫錄中。到了18世紀的江戶時代,豆腐才開始成為百姓的日常菜餚。

日式居酒屋最耐人尋味的不是串燒或刺身,而是清清白白、簡簡單單的豆腐。今人尋常可見的豆腐,一度是日本江戶初時貴族、武士階層的奢侈食材,逐漸流行於世後,還有文人為其著書立傳。

京都南禪寺的湯豆腐名氣也很大,豆腐已經成為了昂貴“懷石料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南禪寺在東山腳下,山中水汽氤氳,清泉流瀉,湯豆腐的美味,想來大半也因這水的緣故。


談者無語

好像沒有人提到糖?

糖在今天是非常常見了,尤其是白砂糖,幾乎是家家必備的非常廉價,方便易得的調味品。

然而在古代可不是這樣,中國比較早就有了製糖的技術,這在全世界都是很先進的,其實中國的製糖技術是從印度學習的,但後來中國的技術超過了印度,但不管是中國還是印度,製造都是飴糖,不是砂糖。製作砂糖,尤其是白砂糖的技術還是比較難的,因此砂糖一直到元代還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飴糖,我們小時候還會在街上買著吃



關於廉希憲的故事是最有名的。廉希憲是元代有名的監察官員,非常剛正不阿的。有一次他生了病,醫生開的藥方裡面要用到砂糖,他家沒有,也買不起,當時的權臣阿合馬聽說之後就給他兩斤。然而廉希憲拒絕了阿合馬的饋贈,因為阿合馬是一個經常會貪贓枉法的理財大臣,廉希憲如果收了他的珍貴的砂糖,以後再要彈劾他難免就有點困難,忽必烈聽說此事之後非常讚賞廉希憲的風骨,於是賜給他了三斤砂糖。所以這種東西當時就是這麼珍貴。清廉一點的高官重臣都買不起,只有權力極大的貪官和皇帝家裡才有。


pku小動物

有種水果的名字叫“獼猴桃”,知道吧?

這種水果在每個水果店裡都有賣,而且也不貴。走親訪友、飯後水果等等都可以用到它,但獼猴桃在2200年前卻是個稀罕東西。

怎麼吃到獼猴桃,可愁壞了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終於滅了六國、當上了皇帝,成就了千古偉業。

他把六國的宮殿都在咸陽附近複製了一遍,並用六國美女填充六國宮殿。再沒有“複製、粘貼”功能的秦朝,秦始皇成功的完成了這一壯舉。

完成了這一系列的操作,他憧憬長生不老,將眼前的小美好長久的保持下去。於是秦始皇陶醉在尋訪神仙的活動中,並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帶著3000童男童女,還有大批糧食、種子、百工、技師等等,希望他能帶著人間的禮物找到神仙,給他帶回長生不死藥。

數年過去了,徐福並沒有帶著長生不死藥回來見他,甚至再也沒有了蹤影。

而秦始皇要尋找的長生不死藥,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經現代專家查找資料、對比後得出結論,它就是我們經常吃的“獼猴桃。”

不就是想吃個獼猴桃嘛,得費這麼大的勁。


溫乎

在今天,託了科技進步的福,咱們在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時候,能享受到更多升級版的體驗。

比如,在頓頓飽飯的前提下,夏天有冷飲,冬天有熱飲;比如,幾乎所有水果,都能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吃到。

但是往前數個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咱們常見的東西放到古代,可不是人人能享受到的。

冰塊

現代做冰塊的花樣,簡直多的要命,人們在一整個夏天消耗的冰,可能比冬天看見的都多。

回到古代,冰塊,這個冬天能要了窮人命的東西,在夏天,卻是屬於王侯將相的專屬奢侈品。

冬天,古代帝王會命令奴隸,挖個四五米深的地窖,往裡面搬運巨大的冰塊,並用草包起來,封藏在地窖裡頭。來年夏天,再根據需要運出來,為權貴們解暑。

慢慢的,製冰藏冰甚至成為內務府管轄的機構。唐末時,人們在生產火藥開採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

冰的價值從此開始下降——但歷朝歷代,夏天的冰,對於底層勞動人民來說,始終是奢侈品。

暖氣房

上面說道夏天的冰塊,那麼這個,說的就是冬天的暖氣。

現代北方有暖氣片,南方有空調,乃至於地暖,總之,冬天凍不著。

古代有一種類似於今天空調房的設置,在冬天,獨為權貴所好。

方法是,將花椒搗碎了,和泥塗在牆壁上,就成了古老的保暖牆壁。漢武帝時,設有“溫室殿”,殿內“以椒塗壁”,也就是上面說到的花椒和泥,設有壁爐,掛有大雁羽毛做成的帷幔,地上鋪放著來自西域的毛毯。

這可不就是現代的“暖氣房”。

學習機會

今天,我們有九年義務教育制,規定了受教育是國民的義務。但是在古代,學習機會永遠和窮人無關。那時候識字的人佔的比例低的嚇人,考出個秀才,都是十里八鄉值得慶賀的事情。

早些年,村裡出個大學生,那都是值得廣播個三天三夜的大喜事。我母親的那個年代,一年學費只要幾塊錢,別看數字小,就這,還有無數人家讀都讀不起。我母親是家裡長女,農活家務自然有很大一部分落到她的肩上,但是她想上學啊,每逢開學,都是又哭又嚷。家裡沒辦法,七拼八湊,咬著牙把她送去。

我母親只有小學文憑。

在曹文軒《青銅葵花》書中,有一段情節。家裡錢不夠,只能送一個孩子去上學,兄妹倆抓鬮,哥哥特意使了個計謀,把上學的機會讓給了妹妹,自己卻偷偷掉眼淚。而在幾十年前,無數家庭都在上演這場抉擇。

更何況古代。

以上是我的回答,拋磚引玉,您若有什麼更好的想法,歡迎評論。


徐大黃

絲綢,公元前30年,羅馬人政府了古埃及,在那裡,他們獲得了從中國運輸過來的絲綢,從此對這一神奇的布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些絲綢從漢帝國的首都長安出發,越過沙漠、高原、高山,最終出現在羅馬境內。幾經轉手之後,在羅馬一磅絲綢約等於一磅黃金。所以能穿的起絲綢的人非富即貴。

胡椒,在中世紀時期,胡椒作為香料受到歐洲人的歡迎。但是,同樣因為運輸成本過高,讓胡椒在歐洲的售價在普通人看來高不可攀。直到中世紀晚期,每年流入歐洲的胡椒也不過只有1000噸。所以,在那時候,胡椒是非常受歡迎的硬通貨!

肉,在古代很長時間,肉是很少被百姓吃到的,所以肉食者常被用來形容統治階級。如肉食者鄙,肉食者謀之!

完!


歷史風暴

有一樣東西,在幾百年前曾經比黃金還珍貴,現在卻淪為爛大街的東西,那就是鋁。

鋁曾經是地球上最難提煉的物質,價格超出黃金數倍。在歐洲,只有最最土豪的人才用的起鋁。拿破崙的水杯是無比珍貴的鋁做的,而他的大臣只配用金盃。發明元素週期表的門捷列夫,由俄國沙皇親自頒發了一個屌炸天的鋁製獎盃。

時過境遷,人類發明電解鋁後,鋁的價格以自由落體的速度下跌,現在已經滿大街隨處可見了。此時真想時光倒流三百年,我拿一塊鋁合金門窗去歐洲當富豪。


深藍色的七絃琴

中國有句俗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難道大家都沒有發現,在中國古代魚和熊掌居然是並列的?沒錯,在古代,魚是一種很稀少很名貴的食物,能跟熊掌並列充分證明了它的地位,那麼為什麼在今天每個菜場都擺著賣、幾乎每個人都吃得起的魚,在古代確實跟熊掌並列的名貴食材呢?那是因為,我們今天能吃到便宜的魚,得益於中國幾位知名的水產養殖專家(如鍾麟、朱洗)攻克了家魚的人工育種養殖技術,使得家魚的產量大幅度增加,再加上現代社會先進的運輸和儲存技術,才可以讓每個地方的人都能吃到新鮮的魚,而在科技落後運輸條件差的古代,能吃到新鮮魚的基本上只有住在海邊或是河湖邊的居民,而內陸地區離水域遠一點的居民,可能一輩子連魚的樣子都見不到,而因為沒有人工育種技術,全靠野生的那點產量也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價格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即使是今天運輸儲存條件如此的優越,住在內陸地區的居民,想吃到新鮮的海鮮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且價格昂貴,所以喜歡吃魚的各位,要珍惜今天能隨時隨地吃到便宜魚的生活,因為這真的是來之不易


大象

玻璃,數千年前玻璃還是個稀罕物件,無論東西方都一樣,甚至有西方人拿著玻璃珠子騙到一座城市的土地。直到16世紀後期意大利威尼斯洩露的玻璃和鏡子的秘密,這些東西才逐漸成為爛大街。

人參以前很金貴,就是富人也沒有多少收藏,現在大規模人工種植,雖然還是挺貴的,但隨便哪個家裡都能找出幾兩來。


我是常箐

滿漢全席。龍。明黃色。傳國玉璽。九鼎。金步搖。廣袖。某某山的泉水。崑崙山的羊脂白玉,紅珊瑚,硨磲。大東珠。登基大典,封疆大典,拜一品,拜大將軍。誥命。免死金牌。刑不上士大夫。沉香木。麝香。鹿茸。焚椒蘭薰香。胭脂水粉。八寶瓔珞。欽天監。國師。三月三五月五的花酒。極品紫筍茶。龍脈之地。頂級工匠。頂級繡娘。禮樂。御廚,御醫。御用瓷器。御用水果。御用食材。御用文房用品。御用炭火。這些都是古代奢侈品。

古代平民,溫飽而已,一輩子就幾身衣服,一輩子吃的品類也少。

貴族,精緻、美、舒適、大氣,品類繁複,更挑剔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