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孩心算能力很差怎么办?

南风

20以内加减法心算慢,和注意力不集中,潜在反映的是孩子对这个不感兴趣。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数学中最不讨孩子喜欢的部分估计就是计算了,整个小学阶段都要进行大量的计算练习,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因为答案唯一性,只要走神了,就可能出错。如何让孩子爱上计算呢?

经研究,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仅保持15分钟左右。兴趣就很关键。可以和孩子来个小比赛或玩一些心算类的游戏。其次就是方法,鼓励孩子用多种计算方法。以下我会详细介绍下自己的教学心得。

20以内进位加法

① 数感

首先要对20以内数要熟悉,猜数字游戏

→ “个位是8,十位是1,这个数是多少?”
→ “比12大,比14小,这个数是多少”
→ “一个十,七个一,这个数是多少”

② 记进位加法口诀

→ 改掉数手指头习惯

→ 每天坚持20道左右的练习题,熟能生巧!

20以内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正好相反,孩子刚开始接触时,建议和10以内加法联系起来。

① 口诀

[举例]:“减七加三”13-7=( ),16-7=( )。

→ 把13的个位3加上“减七加三”中的3结果就等于6

→ 把16的个位6加上“减七加三”中的3结果就等于9

练习题

你学会了吗?老师准备了练习题,让妈妈打印出做下吧!

做对了要让妈妈给个大大的表扬鼓励哦!


一学堂王老师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享一些实战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因为我不但帮助很多学生快速掌握了口算,而且也帮助很多同学纠正过计算的问题,例如:爱动手指,计算速度慢,走神等。


小学一年级的计算,是一个基础能力,对于大人来说非常简单。学习这些计算难吗?或者说这些计算难理解吗?答案肯定是不难的。因为我们见过太多没有上过学的老奶奶,卖菜的时候都能心算如飞。


那么,计算对于孩子来说难吗?当然难,因为如果不注意的话,说不定这个计算就变成了孩子学习数学的障碍。

下面介绍学习步骤:

先做加法----

第一步,用画图法解决所有的20以内的加减法。这里有两个方法:

(1)画小圈圈做加法,如图所示

用上面的这种画圈圈的方法,可以解决20以内的所有加法。另外,它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让孩子悄悄地理解加法交换律。

可能你会说,老师上课不是这么教的吗?没错,老师是这么教的。但是我们有关键的一个思想,是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出来。


第二步,制作自己的加法表(让孩子自己制作这张表)

如果说画圈圈这个方法比较麻烦的话,我再给你介绍一个美国使用的方法,数轴法:

如上图所示:5+4=?

就是从5开始往大的方向走4步,那就是6,7,8,9停在9上,得数就是9.

这样孩子就可以做20以内的任意加法了,再举一个例子:

13+2,就是从13往后跳2个数字,14,15,答案就是15.

利用上面的加法交换律,如果我们遇到2+13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从2开始往后跳,也可以从13往后跳,让孩子感受哪种方法方便即可。

这个方法,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会。


第三步,我们还需要教孩子凑十法

因为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经介绍过这个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头像查看,或者是直接看书即可知道。简单给个图:


减法的做法

也是用数轴法,和加法的区别就是往小的方向跳即可:

破十法

减法表格我们就可以不做了,让孩子知道怎么算即可。另外让他理解做减法,想加法也行。


最后,大招来了:

扑克牌练习:取1-9的扑克,两人游戏,每次各打一张。将两数之和报出,正确者得到两张牌。这个游戏,比书面做计算效率高出数倍,效果立竿见影!

游戏过程中注意,一开始大人要稍微放慢节奏,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要让孩子有输有赢才能保持兴趣。

一副牌玩结束,可以点牌看谁赢得多。

减法也一样,约定大数减小数即可。只要保持好孩子的兴趣,几天时间,孩子就会慢慢记下这些常见的算式,毫无压力。


最后给你分享一个秘密武器:凑十法的和破十法的练习

两人游戏,取1-9的扑克,每人一沓,一沓公牌。

每次从公牌中翻出一张,比如4,那么自己得从手上打出一张6,这样凑成一个十。这是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基础,晚上两天,你的孩子就不用背那些恼人的口诀啦!

我是翼翔老师,感谢您的关注!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一年级孩子心算能力差,是正常现象,家长们不用着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好10以内加减法。


大家看上表,在学习数字2时,要学会1+1=2和2-1=1这两道计算题,学习数字3时,要学会四道计算题,以此类推,当学到数字10时,10以内的加减法就学完了。

10以内的加减法是基础的基础,特别重要,一定要认真学,循序渐进,不能图快。学习方法要多样,可以掰手指头,可以数小棒,可以画圆圈……总之,要利用一切形象的东西帮助孩子来理解,来记忆。

有些家长不让孩子掰手指头,强行记忆,有的甚至让孩子背口诀“一二三,二三五,三六九……”我认为是不对的,一年级孩子就是以形象记忆为主,她是通过这些外在的物品来内化知识,强化记忆,等他真正的记牢了,自然张口就来,也不会再掰手指头了。十个手指头是最好的学具,我们为什么不让它在孩子一年级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

训练孩子口算,可以用口算卡片,特别方便,可以随时进行,口算卡片可以参照上表自己做,也可以买现成的。

还要训练孩子说“数的组成”。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为学习进位加法的“凑十法”打下基础。

二、在学习进位加减法时,一定要训练孩子说理。如计算“9+5=”时,训练孩子这么说:“把5分成1和4,9+1=10,10+4=14。所以9+5=14”,计算“15-7=”时,这么说:“把15分成10和5,10-7=3,3+5=8,所以15-7=8。”都按照这个方法说。

训练说理能力特别重要,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加深理解,训练孩子的口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为应用题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学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分享小学教育

低年级数学,以数字计算为主,因此在过去低年级数学又称为算术,顾名思义是一种数字计算的技术。

要较好地掌握这门技术,首先要掌握数,理解加减乘除计算的含义。

而这个数,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是从对现实客观实物中抽象出来。

对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头脑中没有抽象数的概念,只有认识具体的数。

他们认识现实的1个苹果,1个桔子,1根香蕉,1把椅子,但却不一定认识数字“1”,因为这个“1”是在经历过生活中千千万万“1”个不同事物后才会抽象来的,这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我们经常发现低年级孩子做数学题时会出错,3+2时而等于5,时而等于4,也可能等于6或其他,这都是很正常的,这不单单是粗心的问题,更是孩子不会抽象的缘故。

孩子之所以在不同的时候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是孩子不会算数,而是孩子当时不知道把3和2想象成了什么东西!

因而,我们发现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大致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第一步是先是让孩子数实物,第二步是让孩子用小棍或小棒代替实物进行数数,第三步是用圆圈或三角等符号代替小棍,第四步就成了数字。

在这个过程实际上不仅是教给孩子数数的方法,更是在帮助孩子形成从物到数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开始,孩子头脑中的“3”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三个“1”,孩子要在头脑中经历无数次的把三个“1”叠加在一起后,才会形成的一个“3”,这个过程就是抽象。

我们不少家长和老师对此过程不太重视,认为一年级数学那么简单,恨不得让孩子一天就去学完。因而所谓的学,就是让孩子生硬、机械地背记数字和数字计算结果,这种没有抽象过程的计算,对孩子来说,他头脑中的1+1等于2,其实和记住“床前明月光”没什么区别,不是孩子算出来的,而是孩子背出来的,因此,孩子时而算对,时而算错就是很正常的事了。这种“速成数学”的最大危害,就是孩子抽象能力低下,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包括以后的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程都不会太优秀,因为,理科学习或研究,靠得不是记忆,而是抽像、归纳、总结和分析!

另一方面,五六岁的孩子,正是大脑快速发育时期,不同的孩子,大脑发育速度不一样,大脑不同区域发展也不均衡,因此,一二年级孩子,特别在数学学科有时显得特别“笨”是很正常的。对此,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特别是数学教育时,不要图快,一定要有耐心,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引导孩子去动手,去比较,去抽象!等到孩子真正把握住了“数”的实质,就那几个“小数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学也会算!

在过去,穷人的孩子没学上的年代里,不识字的人很多,但不会算数的人却鲜见,便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一二年级的孩子,不要说孩子心算速度有点慢,就是不太会计算也没必要大惊小怪,更不要为此忧心忡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大脑发育的日臻完善,抽象能力的不断提升,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会赶上去的!


平湖一柱

如果说,孩子心算能力差的话,这不是问题,而且,心算能力也无需培养。

放眼世界,西方国家比如美国、德国人心算能力普遍很差,因为他们并不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因为有计算器,无需人来计算。

其实,我觉得你真正想问的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无法集中精力心算、学习,是这样吗?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家长头疼的问题,而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呢?这里面的原因很多:

比如,孩子看了太多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视等,过强的节奏、色彩鲜艳的画面刺激,让孩子只对高强度的刺激有反应,而写作业、上课这样面对纸本、老师的枯燥刺激无法激起孩子的反应,因而注意力不集中,

再比如,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注意力都是很集中的,像玩游戏、看图书,但大人常常会以这样那样的的原因来打扰到孩子,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真正需要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孩子无法集中。

对号入座,你的孩子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是电子产品接触太多,就要限制孩子,和孩子达成约定;

如果是小的时候注意力被破坏了,那么,就要有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比如,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让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玩的时候,不要打扰,而且,多让孩子阅读、看书,多做一些手工,让孩子专注力提高。



我是亲子心理师徐婧英,更多婚恋育儿内容,欢迎关注!

亲子心理师徐婧英

一年级小孩的计算,无怪乎加减运算,而且数字不大,20以内再到100以内,所以,这个知识技能就不用依赖学校老师去怎么教,父母在与孩子日常的生活和交流时就可以不经意的去培养提高。


1.借助孩子自己的手指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根手指就代表1,手算心算相结合,也可以用骨牌、形状相同的积木块等辅助。题目类型应为有规律的题型,如:1+1、1+2、1+3、1+4……3+4、3+5、3+6、3+7…… ?+1=10、?+2=10、?+3=10……让孩子不经意从用实物过渡到心算。注意:注重口算,别去写。

2.亲子合作,两双手搞定20以内的加减法。同样,题目结合生活实际场景,如:爸爸吃5颗枣宝宝吃6颗枣,一共吃了多少颗?爸爸吃5颗枣宝宝吃7颗枣,一共吃了多少颗?爸爸吃5颗枣宝宝吃8颗枣,一共吃了多少颗?……同样,前期可以借助手指、实物,逐渐转移到心算。
注意:利用吃饭、喝水、玩玩具、睡觉等场景穿插训练,不要刻意去算题。

3.和孩子互换角色。到一定熟练程度时,让孩子出题考父母,父母回答时可以故意答错,孩子发现不对时追问孩子怎么想的,以此训练孩子的逆向思维和纠错能力。注意:还是不要写,注重口算心算,避免书写对计算能力和兴趣的无效干扰。

相信在十天之内完成以上几步后,孩子的心算能力一定会有长足进步的!


家庭教育智慧

心算:一种不凭借任何工具,只运用大脑进行算术的方法。主要靠超强的记忆力和清晰的思考能力。

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利用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最终才能发展到抽象思维。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年级孩子的心算能力差与年龄有关,不必过于担心。应侧重于动手、直观、形象教学。



再次一年级心算慢些没关系,重要是看正确率。可以这样引导:1、先给孩子每天布置适量的题目,加以心算练习。2、确实心算无法完成的,就让孩子直观地数手指,数小棒等,直到小孩得出得数。3、作为家长必须要有耐心,多给孩子鼓励、表扬。直到熟练了,孩子自然会脱离数实物,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地把积累起来的知识提升到心算。


当然也可以给孩子一些心算的书看看,基至传授一些技巧。


风雨银花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既然已经感觉心算能力很差了,那么我们不如再回过头来,把孩子的计算能力进行夯实。



其实我个人感觉到,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心算能力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根据儿童心理学发展规律,我们明确知道儿童在一年级阶段,能够把数字从实物中抽象出来,已经有了很大的难度,他的所有计算都是源于实物的计算,如果有些计算脱离了实物,对于部分孩子确实是难度太大了。

一个简单的表现就是,孩子在计算十以内加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摆小棒,有个孩子在数自己的手指头,有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心算,就算出来了。感觉都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别是很大的。其实心算早的孩子不一定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占领了先机,相反有可能还是不好的表现。

那咋说了这么多,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后面这几句,如果一旦家长因为这种事情发生焦虑的话,

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家长把这种焦虑的态度放一放,然后根据孩子现今的情况,

如果孩子还仍然需要数小棒或数手指的话,那么就接着让孩子输,一直数到他不用数为止,

第三步就需要做大量的运算练习,只有强化练习之后,孩子才能够进入到心算阶段,其实他的心算也不过是把小棒移到他的心中。

没有人是真正的聪明人,只有不停的努力,加大重复性的一些必要训练,才有可能把孩子的技能得到提高。


小学数学与语文

这个问题之前我孩子遇到过。也是计算的时候用心算,而且还用手指头来协助完成,速度很慢。当时我比较着急,心想再这样下去,考试肯定差别的孩子一大截。

后来我买了本心算题卡,专门用他来训练孩子的心算能力。一年级部分上面全部是20以内的加减法。于是我让他每天练习一版。做完后,我来检查结果。前几次,由于不是很熟练,或多或少总会有些错误,甚至用手指头计算的现象,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多埋怨或指责。约1个多礼拜后,再次让他练习时,他 已经能够很快把题目能做出来了。不再用手指头,直接可以写结果了,而且时间也节省不少。后来,学校搞期中测试,他马上脱颖而出,拿了一百分。规定时间内完成!

我当时感慨幸亏让他练习了下口算题卡,不然光靠学校那点题,很难进入状态。关键就是在于多练,错了总结,然后再练,多了,速度上来了,正确率也提高了。

当然,我孩子的专注力还是可以的,不会出现做题注意力不集中现象。若你的孩子有这种现象,马上训练一下专注力相关的内容。比如走走迷宫啊、找找不同啊等训练手段。再者,让孩子多看看书,提升阅读能力,也是有效提升孩子注意力的有效方式。

不过做题不要太久,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毕竟坐久了坐不住,要记得适当的休息,劳逸结合,提升效率。我一般采用的做法就是口算题做累了,那就跳跳绳或打打羽毛球或其他运动,放松神经,然后再去换作另外的内容,这种方式还是不错的,至少孩子不排斥,也喜欢,当然一定要和他一起,增进亲子关系嘛。这很重要!不然以后孩子都不听你的了,关系会越来越疏远的。


教育新时论

我分享我的亲身经历,我家小朋友用了半年时间,从不会写0到9,到半年后的3年纪数学水平。

说一些对目前的你最有帮助的吧。推荐公文式数学和阶梯数学。


公文式是一位日本人发明的在家自学的学习方法,看似很简单,但却是循序渐进,让孩子在觉察不到难度的情况下,还能快速提高能力。

它都是直营学校,一般在一线城市会有学校。但我住在三线城市,看朋友的小孩在北上广私立学校上学都去那里补习数学,我就在网上买了学习资料,让孩子自己在家做。

它一开始会从最基础的学起,比如加法,那就从10以内➕1开始,大量练习➕1后,开始➕2.➕3...孩子会在练习中摸索到自己可以理解的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它在每一页上都有记录日期和使用时间的地方,一方面可以记录速度,另一方面时间上的对比,对孩子也是一种激励。孩子在做的过程中,不会觉得太难做不下去,而是会做烦。

公文式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是个持续而连贯的教学体系,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你不用太费心,只需要给孩子持续提供就可以了。

当孩子做烦了,我会搭配阶梯数学让他做着玩儿。为什么说做着玩儿呢,因为阶梯数学趣味性很强,把数学放在故事里,有填空,有画图,有连线,有贴纸。不仅计算能力,数学思维也会得到锻炼。

毕竟小学不仅仅学计算,应用题考察的就是数学逻辑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