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強省江蘇到底強在哪裡?

沙漏遺愛

經濟強省江蘇到底強在哪裡?江蘇名義上是13個地級市,其實很多縣級市已經和地級市經濟水平相當,而且江蘇平原多地又貴,區位又緊靠上海,江蘇不發達真是沒有天理了。

其實即使沒有外資、國企,單獨拿私營經濟對比江蘇也不會輸給任何地方,江蘇活躍的經濟方式太多了,地方不好各路資本也不會下那麼大血本進去,天命難違,上海也只是江蘇分出去的,江蘇歷史上只有內亂時期不行,南北西都來掙,而且又是承接南北的關鍵位置。

太平時期 江蘇從來都是相當富饒的一塊地方,要農業有農業,要工業有工業,要人才有人才,要武將有武將。人傑地靈說的就是江蘇這種省份。

從傳承而言江蘇歷來有經濟強大的DNA,從有歷史數據考證的明清兩代起,江蘇的賦稅佔全國的2/5以上,再從民國引入西方經濟考核數據之後,江蘇的經濟指標不但從未跌出過前三,並且還多次佔據過第一。

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就發起於江蘇,蘇州、無錫、南通、揚州、江寧等江蘇城市是中國最早形成繁榮的市井文化,並且也是中國民族工商業和新型教育的發源地,可以這麼說,今天的江蘇離其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地位還有不小差距,但強大的DNA傳承決定了江蘇絕不會是曇花一現!

經濟強省江蘇到底強在哪裡?綜上觀之,江蘇強在歷史,強在當下,更強在未來!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人才!人才!還是人才!

我們通過幾張表來領略下江蘇在人才資源上的領先優勢。

首先來看看2017年全國各省區直轄市經濟總量排名,廣東接近9萬億,18萬平方千米國土,1.1億人口,總量排全國第一。江蘇8.6萬億,10萬平方千米國土,8000萬人口,廣東省面積比江蘇多出8萬平方千米,人口多出三千萬,但經濟總量只多出三千來億,因此平均對比起來,江蘇要比廣東厲害。廣東省內只有珠三角這些城市發展得比較好,粵東,粵西,粵北發展水平甚至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所以廣東各地市發展不均衡現象比較嚴重,而江蘇13個地市全部進入全國經濟百強市,雖然蘇北遠不如蘇南,但經濟發展均衡度在全國人口大省裡排第一。

2017年江蘇GDP超過萬億的城市有三座:蘇州,南京,無錫,徐州,常州,南通也緊隨其後,用不了幾年GDP也將突破萬億。所以江蘇各地市實力都比較強大。崑山,江陰一座面積幾百平方千米的縣級城市GDP總量超過三千億,遠超過蘭州,銀川,西寧,烏魯木齊這些省會城市。

江蘇經濟強大不只是最近才強,在歷史上一直都很強大,江浙一帶自古以來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物產富饒,經濟繁榮之地。究其根源還是跟自古重視教育,文化繁榮有關,所以江蘇歷史上一直很強大的根基還是:人才,人才,人才!

看看江蘇省歷代出的狀元總人數拍全國各省市首位,人數遠超其他省市便可窺見一斑。

再來看看現在,全國各省市出的卓越人士數量統計,以兩院院士人數為例。兩院院士是最高端的人才,江蘇省總量依然遙遙領先排全國第一。

由以上幾張小統計表可以看出,江浙一帶自古以來就繁榮昌盛,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更是領先全國其他地區和省份絕對不是運氣好,地段好,政策好,絕不是天上掉餡餅,空穴來風,而是因為其有其他地方難以複製的深厚文化積澱,有領先的人才和智力優勢。

全世界各地憑藉人才優勢,智力優勢崛起的強盛繁榮的小國家有瑞士,以色列,新加坡等,而大量掌握豐厚石油資源,比如南美的委內瑞拉,礦產資源的非洲國家,比如安哥拉,剛果金等因為教育落後,在人才資源上毫無競爭優勢,在全球科技發展大潮中就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所以得出一個結論:不管是一個國家,還是具體到一個省,一個市,一個縣,一個企業,人才始終是最重要的發展資源。誰不重視人才,發展乏力,被別人遠遠甩下是必然的。

遠的不說,看看中國的煤炭資源大省山西和內蒙鄂爾多斯的衰落便可知一二,自然資源再豐富如果缺乏人才的支撐,經濟發展也難以做到長盛不衰。


半山文化

這個問題太大了,以一省之大,三言兩語是說不盡的,姑且試著說兩句吧.

江蘇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坐二望一,是個實實在在的經濟強省.江蘇不但是總體強,而且全省各市發展的比較均衡,省內排名較差的地市,放到全國來比,也是很強的,用排名來說,就是江蘇最後一名的地市也能排入全國百強,這點與某三角是有很大不同的.

江蘇首先是強在製造業,輕重工業和高科技製造業都很歷害.很多縣市單獨拿出來都是很強的,比如江陰,他是全國上市公司最多縣級市,甚至可能比某些省會的上市公司都多。其他來說,揚州的玩具、常熟的服裝、崑山的電子、南通的家紡、丹陽的眼鏡……等等,基本是各有特色,甚至是一鎮一產業,很多鎮的產業還很強,比如常州橫林鎮的地板、鄒區的燈飾、禮嘉的雨衣等在全國市場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的鎮在江蘇是比較普遍的,所以這些工業強縣強鎮奠定了江蘇經濟強省的基礎。

重工業方面,江蘇的重機制造、鋼鐵、石化、造船、汽車都是很強的,徐工、中車浦鎮、沙鋼、中天鋼鐵、南鋼、中遠川崎、熔盛重工、金陵船廠、南京金龍、南京名爵等等一大堆,數都數不過來。順便說一句,江蘇雖沒有本土的大汽車品牌,但汽車製造工業卻是很強的,鹽城的起亞工廠,常熟的路虎工廠,南京更是有大眾、福特、長安、比亞迪、長安馬自達、銀隆新能源等一眾汽車製造工廠。

高科技方面,蘇錫常有一大批高科技製造企業,南京的IT產業也是十分發達的,有興趣可自己搜索一下。再一個就是互聯網了,這個不算江蘇的強項,比北京深圳浙江要差一些,但在全國來說也算可以了,蘇寧易購啊途牛啊這些規模也還是可以的。

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江蘇的科教優勢,其省會南京是我國的科教第三城,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每年這些江蘇製造的巨量的人才是一個大寶藏,只要用好這個優勢,江蘇的潛力可以說是無窮的。

另外,江蘇的治安是相當好的,這個比另一個三角要強不少,就算比其鄰省浙江也是要強一些的。

自明清以來,東南便是國之柱石,而江蘇省又處在東南最好的地盤上,有江有海又是平原沃土、水網秘布,比兄弟省份浙江安徽的地盤都好的多(古來徽州的朝奉們就是再有本事,也要在蕪湖、金陵、揚州、蘇州、杭州這些地方經營才能夠施展的),而且東南一向文風又昌盛,人才輩出,這樣的一塊物華天寶之地,說實話,強那是理所當然的。江蘇的強,天時地利人和,幾乎沒有短板。


江左豪客

強在均衡,比起廣東、浙江和山東,江蘇最強的地方是全省發展相對均衡。

當然這個均衡是相對的,蘇北地區要落後蘇南地區這是事實,但相比全國其它省份,已經算是不錯的。

別的省份比如廣東省廣州和深圳獨大、四川省成都獨大、湖北省武漢獨大……全省就一個經濟中心,集全省之力建設才發展至此。而江蘇省內蘇州、南京、無錫都是GDP破萬億的城市,南通、常州、徐州也是六七千億左右水平,全國沒有第二家如此。


別的答案裡說的那些老套的東西,什麼強在人才、外資、科技,這都並不是江蘇真正的強處。江蘇最大的優勢是沒有短板,經濟倒數第一的宿遷放在別的省都能排到三四名,這才是可怕之處。


堅果旅行

1,江蘇的大米是一年兩收,甚至於一年三收,其他的地方大米只一年一收,2,古代中國出口的商品是瓷器,茶葉和絲綢,這三樣東西都是江蘇盛產的。3京杭大運河使江蘇的漕運發達。而現在的江蘇以蘇南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非常的發達。所以江蘇自古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的省份。


快樂fish

江蘇科教興盛,歷代人才輩出,社會民風敦實。江蘇人的人品和口碑,在當今唯金錢為上的社會里依然受到世界和全國各地的信賴和尊重,這是江蘇省的強大無形軟實力,文化素質和民心索養等獨特綜合軟實力優勢有力支持著江蘇經濟強省的持續發展。


夢裡江南59707711

木桶原理,江蘇十三市放眼全國來看,沒有弱市

最差的蘇十三都在全國百強市之內

這還遠遠不夠,還有廣袤的蘇北平原沒有發展起來,還有非常大的增量空間。

江蘇內部也發現下一個增長極在蘇北,近些年的蘇北增速超過江蘇省的平均增速。要致富先修路,蘇北的鐵路也是多條線路在修建……蘇北即將會迎來一個質的飛躍。

希望蘇北儘快開發出來,江蘇的經濟更上一層樓。


趣海洋

江蘇也就吹吹GDP,華潤富豪那省人最多?廣東四百多人,浙江二百八十多人,江蘇一百八十多人,差距明顯,說白了廣東富人更多!還有千萬富翁那省人多,廣東20.4萬人,浙江16.7人,,江蘇8.8萬人,差距也明顯,江蘇一個千萬富翁廣東就快二個以上了!GDP也有用?山東GDP也很高,富豪榜位置不知排那去,千萬富翁榜山東才四萬多,廣東是山東的五倍,山東一個千萬富翁廣東就五個,GDP有意義麼?算上三千多萬廣東海外華僑江蘇都不好意思站旁邊[大笑]


長風吹雲11765157

江蘇,特別是蘇南,是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基地,產業升級的發動機。小小常州,有一百多家世界第一的《隱形冠軍》,一百三十多家中國第一的隱形冠軍。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掌握獨門絕技的企業,大多數是民營企業,還是中小企業。在這些不起眼的鄉下企業裡,蘇南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代代相傳。


韋師17

對經濟我是門外漢,所以對標題內容不作評論。

記得去年底看了一個社評,針對江蘇和安徽經濟發展的社評,覺得裡面說的很有道理。江蘇到現在基本上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安徽(以合肥為例)已經開始了走技術型發展道路了,特別注重科技人才的吸引,為科技人才創業創造極其有誘惑力的環境。安徽的優勢在一點點體現,雖然現在還沒有趕超江蘇,但從長遠發展來看,如果我們江蘇還墨守成規眼光不放長遠,被安徽反超是早晚的事情。現在的人工智能越來越發達,人員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型是大勢所趨。從這一點看,安徽的後勁是很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