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历来没有被军阀长期割据?

爱历史的雯雯

大家好,我是余雯雯,一个爱历史的女生,河南为什么历来没有军阀长期割据呢?我来说说我所知道的吧,不足不正确之处还请大家给我指正。


虽然军阀头子袁世凯是河南人,但是河南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军阀作为根据地的地方,自从清朝灭亡以后,中国进入混战年代,而受伤最深的就是河南了,因为河南和平时期是地理位置上的 中心,便于各地交流,但在战时,河南就成为了最大的缺点,没有战略回旋余地,四面受敌,结果就是,河南成为各路军阀混战的战场,蒋介石奠定霸主的战争就是中原大战,这里长期处于失控的状态,不是专属于任何一个人的势力范围。


到了抗日战争,大家都对川军,湘军,桂军,耳熟能详,但是殊不知河南的兵源仅次于四川达到了190万之多,抗战8年,很难有7年时间近一半的面积被日军占领,征兵人口的基数要少的很多,川军是出川打仗,和河南是主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两个主战场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湖南,38年为了阻滞日军占领京汉线,蒋介石制造了花园口决堤,致使半个河南陷入了泽国。

可以说清末以后,中国的战乱,河南一个没落下,是真真正正的受伤的地方,战乱可以说直接摧毁了河南的经济体系,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地方,河南古称为四战之地也,当分纠之时,河南必在所争,大势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也。



所以河南四战之地,位处中原,哪有有远见的军阀敢坐在火山口上?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军阀混乱时,谁敢入中原。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这里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聊聊你觉得的个中原因,也欢迎大家关注我,我是余雯雯,一个人爱历史的女生,谢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爱历史的雯雯

1912年,袁世凯担任了大总统,委任亲戚张镇芳为河南省的都督,掌管河南省的军政大权。当时,河南省的军队,大多还是以前的清军绿营。

张在河南疯狂打压反对派,同时围剿豫西的白朗起义。但是白朗的势力,发展迅速,很快威胁到袁世凯的老家,项城附近。张剿匪无功,品行又顽劣,很快被撤职,自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山头。

张离开后,湖北都督段祺瑞兼任河南都督,但是不咋过问河南的军政事宜。田文烈担任了河南省巡按使,代理过几个月的都督。随后,继续担任巡按使,失去了兵权。1916年,巡按使改名为省长,他担任省长。1917年,去了北京担任农商部总长。田的资历很老,为人忠厚,没啥作为,也没啥劣迹。

1914年,袁世凯调毅军统领赵倜任河南护军使,率所部四十个营来河南协剿白朗的讨袁军。因赵倜很卖力,把白朗消灭,白本人亦中弹身亡。袁世凯为了奖赏赵倜的“功劳”,升之为宏威将军,督理河南军务,他的毅军亦改编为宏威军。

赵倜于1916年升任河南省的人督军,田文烈离职后,赵倜兼任了省长。掌管了河南省的军政大权后,赵愈发跋扈,肆无忌惮。到他离职之前,北洋政府派过几个省长,要么被他挤走,要么被他架空。

1920年的直皖战争,直、奉联合打败皖系,把持了北京政权。直系大将吴佩孚成为直鲁豫巡阅副使,驻军洛阳,与地方势力河南督军赵倜矛盾加剧。1922年,赵倜出兵攻击吴佩孚,袭击吴的后方。结果,被吴佩孚的部下击败,逃往上海。所部,被吴佩孚强行解散,一部分官兵去了山东,大部分官兵,来到豫西,落草为寇。赵倜的势力,虽然形成了山头,但是不长久。

吴佩孚麾下的冯玉祥,打垮了赵倜以后,带着一个步兵师,来到河南省,担任了督军。所部军纪严明,但是冯氏随意杀人,行事草率,民怨很大。同时,冯和吴佩孚的矛盾,越来越大。吴佩孚即操纵北洋政府,调冯玉祥到北京任陆军检阅使,把冯玉祥逐出了河南。

张福来于1922年12月,以陕军二十四师师长的身份,奉曹锟、吴佩孚之命,来开封就任河南省督军。张是曹吴两人的亲信,坚决执行两人的命令。在豫期间,人事上,基本保留前任的官员,没咋变动。期间,率部去剿灭豫西的土匪,也就是赵倜的残部。久而无功,差点被曹吴两人处罚。后来土匪头子,被部下杀掉,张才被免除处罚。

1924年,冯玉洋和陕西陆军第1师师长胡景翼,第15混成旅旅长孙岳,趁二次直奉战争之便,打垮了曹锟、吴佩孚的直系政权。胡景翼被北洋政府任为河南省督办,孙岳为河南省长。孙岳因企图担任直隶省督办,未来就职,派其部下何遂代理省长。实际河南军、政大权都在胡景翼手中,胡到豫不久即病死,其部下岳维峻继任督办,也就是督军。

胡和岳在位期间,大肆扩充军队,河南百姓的负担极重,苦不堪言。同时,陕军军纪败坏,比赵倜的部队还差。期间,还和豫西的镇嵩军,为了争夺河南的军政大权,大打出手。1926年,吴佩孚再次出山,率部打入郑州,全歼了岳督军的部队。岳维峻逃往山西,被山西王阎锡山囚禁。

吴佩孚攻占了河南之后,很快被北伐军打垮。张学良、韩麟春率领的奉军,不下10万人,趁机占领了河南省。随后,被北伐军屡屡击败,仓皇逃往豫北。冯玉祥的部队,也东出潼关,和北伐军在郑州会师。

接着,冯玉祥的西北军控制了河南省,同时收编了豫西的镇嵩军,担任河南省的主席。1928年,他麾下的韩复榘,接任省主席。

1930年,冯玉祥的西北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在河南,为了争夺全国的军政大权,大打出手。最后,西北军土崩瓦解,残部被中央收编。

中央军控制了河南以后,刘峙、商震、程潜、卫立煌、李培基、刘茂恩、张轸、赵子立等人先后担任过省主席。不过河南省已经中央化,很难再形成个人的山头。

其中的刘茂恩,是镇嵩军的将领,所部的15军,在国共内战中被歼灭。重建后,由刘平担任军长,中央化。

张轸原本在豫南担任最高军政长官,以地方部队为基础,组建了两个军,担任兵团司令。李宗仁上台后,让他负责河南的军政大权。四野南下,张带着一个军在武汉附近,投靠四野。

张轸麾下的另外一个军,军长赵子立,黄埔六期的毕业生,在抗战期间担任过第9战区参谋长。后来投靠了白崇禧,奉命来监视张轸。

赵子立带着一个军,不愿意投共,也害怕白崇禧处罚,收回兵权,于是去了四川。然后被委任为河南省主席兼任兵团司令,指挥一个军和几个独立旅。最后走投无路,在巴中附近投共。


醉卧长安雪

并非河南没有军阀长期割据,而是军阀们在河南没法长期待下去,笔者结合近年来研读民国军阀心得,有以下几点体会可供大家参考:

一、黄河重灾区是军阀们不得不放弃河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周定王(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国民党花园口扒开河水淹没日军的2540年中,黄河决溢次数多达1590多次,黄河26次大的变道中就有20余次发生在河南地界上,真的是“中国之水非一,而黄河为大,其源远而高,其流大而疾,其质浑而浊,其为患于中国也,视诸水为甚焉”。

在兵荒马乱、缺乏对黄河进行有效管理的民国时代,黄河水患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分别在1921年、1931年、1935年、1938年共计四次大规模的水灾发生,河南沿河各县,河水纷纷漫灌,河水退却之后,村落尽数被毁,土地大量荒芜,有的地方被水浸泡长达3个月之久,每一次水灾带来的都是大量的田地被淹没、房屋被摧毁以及大量人口的锐减,几乎整个河南的地块都曾遭受过黄河的肆虐,给河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地理位置的四通八达也是“缺陷”

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主要表现在其处于四通八达之地,翻看地图,河南正是处在中原的中心位置,属于交通要道,这种地理条件在和平时期是非常有利于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但是到了战争时期,这种优势反而成了弊端,因为地处中心,就会陷入四面受敌、无回旋余地的境界,因为特殊的军事价值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四战之地”也就是说只要中原有战争,河南必定是争夺的重要地块,从成语“逐鹿中原”和“问鼎中原”,相信读者就能体会在古代河南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了,也正是这种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成为使其成为了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三、军阀混战使得河南饱经蹂躏,已是千疮百孔

袁死后,北洋军阀各派陷入混战状态,地处中心的河南成为北洋各路军阀征战的场地,直到李宗仁等发对蒋介石统治的中原大战爆发,河南都是主战场,河南也成为了军阀混战受伤害最严重的地区,饱经蹂躏的河南在社会经济方面已经是千疮百孔,据资料显示:1926年,在河南的驻军每月需要军费164万1千元,而当年河南全省一年的赋税财政总收入还不足2千万元,可见无力河南已经无力再为军阀的生存提供物资支持了。

总的来讲,河南虽说是四通八达的中心,人口也众多,土地也平整可耕,可是由于黄河水患的影响、无险可守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军阀混战导致的社会经济衰退,使得军阀们对河南都只是暂时性的占据,无力维持长久的统治,就更别说长期的割据了。

国家人文历史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让我们把眼光放的更宽一点。纵观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河南这块土地非常重要。

自古取天下者必先取河南。

但是若有河南,却不思进取,必亡!河南的种种条件根本不允许有割据势力的出现。

河南不像河东有群山环绕,不像江南有长江天险,不像关中有雄关护佑,不像蜀中有天险相伴。河南一马平川,是四战之地,进可与天下争雄。但是退,只能坐以待毙。


和平时期,河南是天下要冲,是联通天下之处,同时河南有数不清的沃野良田,足矣供给四方。

但是战乱时期河南就是一个四战之地。如果占据河南的人志在天下,那么河南将会为那个人提供最好的交通条件,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草。如果那个人不思进取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诸侯。那么对不起,北方铁骑将会肆无忌惮地践踏这片土地。

总结起来就是,河南平坦,无险可守。且又处于天下中心,无论是谁想问问九鼎有多重,都得先找河南练练手。


守仁看剧

古语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四战之地的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乱世时期都有割据军阀,大致如下。



曹操起兵于河南陈留,即是开封附近。196年发迹于许昌,直到204年彻底打败袁绍集团才迁到邺城。况且曹操最后还死在了洛阳。

刘备依附陶谦当豫州刺史及依附刘表屯兵新野时,河南东部南部在其辖区,当时的刘备也算是不大不小的割据军阀了。



隋末唐初时王世充盘踞洛阳,李密翟让盘踞瓦岗寨,都是实打实的大军阀。

更不要说以开封为国都的五代了,由于后梁唐晋汉周都没能完成统一,朱温、石敬瑭、郭威们都算是政治中心设在河南的大军阀。



所以,说河南自古没有军阀割据是不存在的。就是北洋时期也有,少林寺就曾因军阀混战而被焚毁。


司马砸光

此言差矣,中原地区地处天下之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南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不无道理。



由于题主没有限定历史朝代,而河南在中国古代乱世中一直是军阀割据的地方,而在民国时期却鲜有大军阀长期割据,所以我推测提问者想问的是民国时期为何没被军阀长期割据。



众所周知,民国有十大地方军阀,分别为东北军阀、西北军阀、马家军阀、桂军军阀、滇军军阀、川军军阀、晋军军阀、湘军军阀、粤军军阀、黔军军阀。而地盘大、人口多的豫系军阀却不在十大地方军阀其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原因首先在于中原乃中国腹地,自然也是四战之地,有利就有弊。占据此地的军阀必然会招致最早的武装攻伐,所以没有实力还是不敢占据中原地区的。

其次,河南没有军阀长期割据并不代表没有军阀占据。民国时期河南军阀割据林立,只不过实力很小很快就剿灭或是兼并掉了,政权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对此,各位有什么看法?)


纳兰轩若

回答之前,请各位细想一下,唐宋之间的五代算不算军阀?更早时期的东周时的韩魏算不算?

中国自周以后,开始大一统的历史时期,至秦汉方完成,从此中国变成幅员广阔的国家,而河南也因地理位置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原,中州。下围棋的都知道一句话,金角银边草肚皮,棋势如此,地势更是如此!

河南因地处天下之中,天下安定时在交通上自然是极大的优势,但在乱世却是极大的劣势,即人们常说的“四战之地",周边的势力全可以打它!如战国时期,魏武卒韩国弓皆名闻天下,但仍改变不了它们先天不利的地理弱势;而秦、楚、齐等国则因地处一隅,则世为强国,秦更统一了天下!

秦灭亡之后,诸多势力纷纷登场,“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诞生了一个成语“逐鹿中原",河南大地每逢乱世,遭祸最重!东周之乱,秦并天下,楚汉争雄,七国之乱,五胡乱华,张巡守睢阳,靖康之乱,杜光头扒黄河、元未大起义……中原大地遭了无数战乱;直到民国时,蒋光头再次下令炸开黄河,人祸加上天灾,形成旧中国河南极有名的四大灾:水旱蝗汤!

乱世时,无论哪一股势力占据河南都会在不同时期遭到四面八方的攻击,可一旦占据河南的势力稳定住了,自己不犯糊涂,励精图治,所谓逐鹿中原,这只鹿归他,基本上统一天下的也就是这个势力了,原本是军阀势力的一支摇身一变,变成天下之主了,也就不能再称之为军阀了!最著名的便是五代十国时的五代,五代开国君主,如朱温之流,开始都是军阀!不过那时称藩镇。


余笑宁

首先是地理原因。

河南为中原之中,郑州、洛阳都是连接南北东西的通衢,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境内有小山丘陵但以郑州开封为中心的核心地带大部分无大山深谷。这看似优势,实则是以军事力量为本钱的军阀割据的最大劣势。



因为一旦割据,东西南北都可以长驱直入。西面有山,却是山西陕西的大门,山西陕西攻中原容易,居高临下,而河南攻他们难。

同样南面鸡公山是湖北的门、北面太行山是河北的险,都可以威胁河南而河南奈何不了他们。



东面山东、北面河北(当时和京津一体),整体实力有强于河南。所以河南被“围困”起来了。

不仅如此,其他各路军阀还以河南为通道和战场争霸,尤其是“中原大战”,蒋、冯、阎、张混战,后来蒋胜,加强了对河南的控制。

其次是实力问题。解放前河南基本上没有工业,洛阳是文化旅游城市而郑州是交通枢纽和商业城市。矿产资源当时有的没有勘探清楚,有的没有力量开采。河南的工业基础主要是建国后建立起来的,但至今在全国仍属于工业相对落后地区。



所以河南军阀一方面财源有限,另一方面也很难发展军事工业。这方面可以与张作霖东北军相比,东北军装备好,与东北的工业基础有关。

如果以交通运输为财源,风险巨大。因为郑州和河南不是大部分物资的目的地,而是中转地或经过地。如果打劫或加过路费,将同时激怒各个方向的对手。



第三,文化没落。

河南虽大,人口第一(原来重庆没有直辖时四川第一河南第二)、面积也很大,但是已经没有了当年商代、宋代那样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河南人口音相近,但习俗东面像山东、北面像河北、西面像陕西山西。

也就是说,古代传统虽然存在却不再强大到足以凝聚全省各地,而新的工商业文明又没有兴旺起来(远远落后于东北华北和华东华南),以小农经济为主的河南,形似块头大实则是散沙。

所以综合起来,河南既不可能产生像西南那样靠山川之险独霸一方的军阀、也不可能产生像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那样靠占有经济和工业化优势而存在的军阀。

所以河南不是没人想军阀割据,是割据不了。


身心俱养




一、地理位置,河南位于中原腹地,周边以平原为主,古语有云“金边银边草肚皮”的是布局策略与价值判断。四个角部,因为各自有两边支撑,易守难攻,容易活棋,所以称“金”;银边有类似,至少一条大边支撑,但毕竟左右相通,有一些风险,所以称“银”;至于中央,四周无所凭依,就像一马平川,茫茫大野,难攻难守,所以说它是个“草肚皮”。包括民国时期的几大军阀全部在边角之地,包括奉系张作霖就处于东北角,还有滇系和桂系军阀。

二、战略位置,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独特的地理环境注定是一个时歇时起的战场。“河南古称四战之地也,当分纠之时,河南必在所争:及大势既定而守在河南,则岌岌焉有必亡之势也”。河南自古为天下粮仓,农业发达,所以军阀围绕河南形成不同派系,谁入中原,谁就会被群起而攻之。蒋介石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炸开花园口,整个河南地区成为一片汪洋,多少生灵涂炭。

所以战乱之时,受苦受难最多的都是河南老百姓。所以说天下太平,举国欢庆!


吉吉视觉

自古河南的土地位置可谓是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是一个方便各地前来互相交流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河南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被军阀作为根据地的地方呢?

笔者认为河南没有被军阀长期割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地理位置随好,但四通八达容易四面受敌,陷入一个尴尬的场面!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间有陷落盆地,位于黄河中下游,总结起来就是平坦无险,易攻难守。

河南省还长期受到水灾,根据历史记载,河南长期受到黄河的迫害,发生了多次水灾,水灾所到之处,可谓是民不聊生,房屋不剩!

二、饱受风霜的河南无利可贪

在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了混乱的场面,我们之前也说了,河南处于一个中心的位置,这下子就惨了,军阀征战的场地就落在了它的头上。

比如,中原大战就是以河南为主战场的一场战争。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河南的驻军每个月要压榨164万左右的军费,还要征粮,那个时候河南还闹着旱灾,根本就是雪上加霜!

根据上面两点,笔者认为不是军阀顾忌什么不敢长期占据河南,是因为这两点军阀不想长期占据河南。

如果有什么宝贵的意见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