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投資很簡單,也很容易嗎?

雙匯發展2015年8月股價最低點大約11元,對比總股數33億股,市值為363億,14年底淨利潤40億,市盈率為9,截止2018年5月23日市值為871.74億,股價為26.42元,2017年淨利潤43億,市盈率20,股價漲幅140%~~不到三年時間的一個回報率。那麼能確保當年利潤的一個穩定持續甚至零增長下,是否可以在當時當期淨利潤下就用9倍的倍數直接買入,不再過多糾結於股權結構,糾結於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結構與質量,糾結於管理層管理能力與品質,糾結於後期資本投入上的考慮?

事實上後面的糾結於幾大塊,是巴菲特絕對估值法必要的考慮因素,而這些考慮因素當財務菜鳥,商業模式菜鳥,閱歷菜鳥,,,及綜合知識菜鳥,想要極盡精力去全部考量,我想需要拉很長一個戰線,並且需要積累精進一些知識,才能360度儘可能無死角把握一個上市企業的全貌,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巴菲特口中再三強調的商業模式簡單,自己能力圈範圍的好理解多麼重要,但巴菲特的能力圈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著名投資學理論家本傑明格雷厄姆的學生+老爸在奧馬哈有自己的經紀公司,當過股票經紀人及國會議員+不到三十歲已經成立自己的合夥企業並運作 的相當成功等等,更重要的是巴菲特整個投資經歷大部分時間周邊都有集大智慧通識之才於一身的查理芒格的輔佐與支持,還有在投資界名聲赫然的各類投資大佬社交圈,即使如此,他還是很謙虛的強調將投資控制在能力圈範圍,投資商業模式簡單好理解的企業。

事實上這種不糾結僅僅利用市盈率法低買高賣的投資方式,市場上使用的投資者還是很多的,這種方法看起來是相當簡單的如果在你理解所謂的“簡化的價值投資“方式之後,但是,卻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和運氣成分。。。 本期實現的淨利潤的含金量,及利潤的再投資資產質量等都會大比例影響未來的淨利潤及淨利潤含金量和一個增長率問題,,這些考驗一個企業管理層的運營能力和品格和一些作為小股東的我們肉眼無法把控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喜歡品格高尚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管理層才放心把自己的投票權交出來給管理層,否則更願意利用控制權和投票權自己做企業的管理者),上面說的這些僅僅根據利潤表的利潤數字是無法排除企業和找到問題的,這些需要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的輔助和財報中重要事項批露的解讀,還有財報中展現的管理層未來戰略的資本投入規劃預期,,等等。所以如果單單用上述展示的利潤倍數也就是市盈率歷史走勢來評估企業估值並來做所謂的低買高賣,除非正好碰到稱職的管理層和不作假財報的管理層。如果碰到利潤的不真實,亂花錢的管理層即使市盈率很低,有很好的市盈率歷史,依然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能保證你未來賺不到錢(利潤負增長或有利潤無現金的情況)。有的人說可以用ROE這個指標做一個篩選,ROE=淨利潤/淨資產,這個指標也是隻對利潤真實資產真實的企業有用,對於不能判斷是否真實的企業,僅僅簡單利用所謂的長期ROE>15%就是好企業配合低市盈率法投資,不確定性與上述純利用淨利潤基本沒有差別。

分析一個企業真的挺難的,這也是為什麼總是有投資大家說,投資很簡單但並不容易,如果你做投資的過程覺得投資即簡單又容易,那麼你應該檢視下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正在增加著你未來回報的不確定性。所以說,少量資金的幸運不犯錯帶來的自信心,對未來增量資本後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我現在在想為啥芒格強調通識,或許是因為他的偶像本傑明富蘭克林擁有的通識之才,或許是因為對通識的追求成就了投資大咖芒格也或許是因為芒格轉入投資領域,在研究企業的過程中慢慢發現對通識的極盡需求。。。才更加的強調通識的自我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