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胡立根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一语破的】

明心见性:屏弃世俗杂念,发现自己真心,见到本来真性。这是禅宗悟道的境界。语出《元史·仁宗纪三》:“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原典精读】

神秀偈语①

身是菩提树②,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①偈语:佛经中的唱词,主要表达修行者的体悟,多为四句组成,读来琅琅上口。这里所选的是禅宗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和衣钵传人慧能的偈语。②菩提:梵语的音译,突然开悟之意。菩提树:印度的一种常绿乔木,传说释迦牟尼在此树下觉悟成佛,故名。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点到为止】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重要思想。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流派,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传至六祖慧能,倡导顿悟和见性成佛。

惠能生于唐高宗李治时代,俗姓卢,河北人,是个文盲,随父流放岭南。由于父亲早逝,靠卖柴养母过活。后受人支助,前往湖北黄梅东山寺拜谒五祖弘忍,后以一首“菩提本无树”的偈语受赏识,得传五祖衣钵,创建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禅宗南宗。

为使人开悟,佛学家撰写了许多阐释教义的经典。但佛教经典,内容多深奥繁杂;各派修行法门,或坐禅或念佛或持戒修身,过程也都繁琐,使人望而生畏。慧能目不识丁,竟然一朝开悟,他觉得“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人之本心原本纤尘不染,只是被妄念浮尘遮盖了。佛性不在别处,就是你那清净本心,就是你的天然真性。而无善无恶、无贪无嗔的当下之心,就是人的本来面目。他倡导明心见性,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就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一念之间,见到本心,是一种顿悟,是悟道的境界。所以,慧能开创的禅宗南宗,又被称为“顿悟教”。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从禅宗可以发现道家的影子:道家认为,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道家学说的重要内容。这“无”与禅宗的“空”非常接近。道家重心性,将许多问题归结于“心”,其修身也直指“修心”,庄子强调“心斋”和“虚室生白”,就是直指人心的。道家视客观对象为难以认知的整体,认为大道无形,只能用心感悟,只能直觉意会,这也与禅宗相似。但道家之说过于深奥,普通民众难以领会。慧能以一介文盲融释道为一种通俗易懂、人人可及的信仰,便很快在中华大地流行了。

儒道释三家,虽都重“心”,但最关注心灵的无疑是佛家,而慧能则将“心”的关注推到极致。正是慧能的心性论,开启了宋明理学、陆王心学。此前的儒家比较关注主体以外的社会,其修身目的在治国平天下,对主体自身的心性缺少足够关注。到程朱理学,开始关注主体心性,而王阳明则几乎是嫁接慧能的心性论构架,建立起了自己的心学体系。他强调致良知,从心上做工夫,强调格去心中之污物,认为“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

禅宗的可意会不可言传,讲求宁静淡泊、自然洒脱,对中国文学艺术也产生了广泛影响。从王维、孟浩然开始的许多禅意诗歌,到中晚唐以至宋代出现的“以禅喻诗”的诗歌理论,从中国绘画的超然意境,到笔简形具、气韵为主的绘画特点都能看出禅学的影响。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经典篇目推荐】

《坛经》、《景德传灯录》、王维禅趣诗歌选读(《终南别业》《辛夷坞》《竹里馆》《鹿砦》《积雨辋川庄作》)。

【简易国学】明心见性:认明清静本心,回归天然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