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救灾就是更大的帮扶

抢险救灾就是更大的帮扶 ——岷县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抢险救灾纪实

“5.16”冰雹强降雨灾害发生后,全县各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始终把抢险救灾作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效载体,作为筑牢“四个意识”的一次实践检验,作为锤炼党性、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平台,火速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打响了一场抢险救灾、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攻坚战!

抢险救灾就是更大的帮扶

警钟长鸣,他们是防灾减灾的“宣传员”。“大爷,沟里发大水时,不能恋财,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往安全的地方跑,往水淌不上的高处跑。”茶埠镇耳阳村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赵峻岭时刻把群众的安危铭记于心,在平常入户走访的时候,总是把防灾减灾常识宣传挂在嘴边。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和关切,使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普遍得到了强化,从而有效提高了群众在灾害发生时提前自觉转移的主动性,有效缩短了群众安全转移的组织时间。大雨来临前的1小时,赵峻岭与村社干部及帮扶队员,就已经将沿河居住的刘尕青等16户群众安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在转移过程中干部沉着冷静、群众不慌不乱、转移有条不紊。

关键时刻,他们是心系民情的“预警员”。“预计未来6小时内,我县有可能出现冰雹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阵型大风……”16日下午16时30分橙色预警信号发布之后,禾驮镇石家台村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包战堂首先想到的是群众的安危,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于是,他迅速做出反应,立即组织村社干部和驻村帮扶队队员,通过广播喇叭、雨量监测系统、逐户喊话通知等方式,向村上的群众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时刻防范山洪泥石流,并告知群众提前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抢险救灾就是更大的帮扶

紧要关头,他们是风雨无阻的“疏散员”。19时20分左右,大雨把元埂地村变成了一座“孤岛”,已经组织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的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后保平,为了确保不落下一户群众,他立即和村党支部书记马旭东组建了一支党员突击队,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帮助受困群众转移。村上孤寡老人马根行对此次强降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不愿转移,情急之下,他只好和突击队员一起强行将马根行老人背离。在得知五保老人马成生由于行动不便,未能及时撤离的情况后,后保平冒着随时可能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带着突击队队员深一脚浅一脚把老人背离了即将垮塌的房屋。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广大共产党人关键时刻靠得住、危难关头豁得出的过硬作风。

抢险救灾,他们是勇往无前的“战斗员”。买家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颜仰明,在完成群众安全转移工作之后,充分发扬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优良传统,不顾疲劳,立刻组织村“两委”班子、全体帮扶队员,挽起裤腿、扛起铁锨、冒着大雨、趟着洪水,继续深入一线开展遇难人员搜救、河道疏浚、道路抢修、淤泥清理、排危除险、发放物资等工作。当发现买家村上庄段河道杂物拥堵严重、影响行洪的情况后,立刻协调漳县人武部民兵抢险队等多支抢险队对河道进行了紧急疏浚,防止洪水再次来临时发生险情。

抢险救灾就是更大的帮扶

生产自救,他们是耐心细致的“辅导员”。灾害发生后,为了帮助群众尽快树立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锁龙乡大东村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杨忠民及时联系帮扶单位,第一时间到锁龙卫生院看望慰问了受伤群众和遇难者家属,并为遇难者家属送上了1000元的慰问金,让群众真切感到了各级组织对他们的关怀。而他本人则深入安置点和群众家中开展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等工作。每到一户他都会紧握群众的双手,真切的对群众说:“不要担心,有党和政府,一切都会好起来……”。就这样,杨忠民用自己的真情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群众的心里,用自己的耐心和细致一点一点地解开了群众心头的“疙瘩”,让群众舒开了紧攒的眉头,重新拾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这些,只是部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与群众并肩作战的一个缩影,正是这样一支在危急关头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队伍,才让人民群众有了脱贫致富的决心,有了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

(袁城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