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体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自然卷小美

对于外星生命到底应该长什么样子,这个问题非常有趣。

我可以谈谈基本的看法。

1。外星生命是否与人类相似

我们人类是一种有智能的生命体,我们人类与阿尔法狗那样的人工智能的区别在于:我们身体的基本结构不是机械结构,而是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以有机分子的碳原子为骨架的结构。这种碳结构是非常脆弱的,在温度高于40度的环境下,很容易被煮熟。因此,如果外星生命与人类相似,那么外星生命必须生存在有水的环境中,而且温度不能偏离40度太多。

在我心目中,我认为外星生命与人类相似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是盲目的,整个就是一个随机过程,外星人不太可能演化成与人类相似的样子。这就好像一个唐朝的中国人与一个印地安人,不太可能撞衫。

2。外星生命与人类不同

外星生命是不是真的存在,在现在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虽然科学家已经在星际空间发现了很多有机分子,象羟基什么的有机官能团都有发现,但同时具有核酸与蛋白质的有机生命体还没有被找到。

我们有理由相信,外星生命与人类的生命结构不同。

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悖论。这个悖论是由诺贝尔奖获得者、人工核反应堆之父费米在讨论外星人问题提出的,他当时问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外星人他们都在哪儿呢?”

按照费米的估算,人类只要再发展100万年,就可以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按照这个推断,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注:宇宙的年龄是138亿年,所以100万年不算啥),那么现在外星人就应该已经来到地球上了。但现在地球上看起来并没有类人的外星人出现,这似乎说明外星人可能是不存在的。可是,反过来可以这样想: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外星人其实已经在地球上了,只不过他们的基本结构与人类完全不同,所以我们无法观测到他们——他们就好像是幽灵一样。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一堆中微子就是一个外星人——只不过我们探测不到它们。


作家张轩中

外星生命体很可能和人类及其他动植物都是不同的。主要是地球的生命体要依赖于液态水的存在,因而会有现在的构造,而外星生命体,不一定要依赖于液态水,因而形态可能完全不同。同时,人类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找外星生命体,但是一直无功而返,我觉得人类就是太自以为是了,觉得外星人应该按照地球生命体的特征生长,因而一直也没有结果,但是实际上极有可能,外星生命体就不是地球生命体的样子。理由如下:

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生命体?以前人类认为只有地球有液态水,太阳系的其他天体要么距离太阳太远、要么太近,所以只有地球有这个条件。但是,实际上这是个伪命题,我们可以先假设太阳系只有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地球。但是,其他恒星为什么到现在为止也找不到类似地球的天体和类似地球生命体的外星生命体?实际上我们必须打开思路,应该想象其实外星生命体一直存在。甚至可以随时造访地球。只不过,他们的形态不是我们能看见的,他们的交通方式也不是我们常规的。同时他们也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存在。人类只是有时通过其辐射的光或能量,才能隐隐约约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我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我觉得人类不能有太多的优越感,其实从古代我们人类就老吃自以为是的亏,比如我们一直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和其他动物完全不同,但是现在我们发现,人类虽然是高等动物,但是仍然有很多事情只有动物才能完成,人类不借助工具才能完成。更不用说,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人类又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现在的观点,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人类探测外太空,也不能过分以自我为中心。

总体说来,外星生命体应该是由地球人认为的不可见物质组成的,形态上可以类似一个飞碟。可以自由的在宇宙空间穿梭。


地震博士

外星生命体长什么样我不知道,但外星生命最后会变成什么样我知道,因为外星生命必定有一个最本质的特征:杀戮。

谈论外星生命长什么样子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存在的话,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形状和形式,都不及它们实际形态的万亿分之一。只需想象宇宙中的浩瀚星辰,想想地球上无穷无尽的生命形式,你就可明白这个道理。即使是起源于同一个祖先,拥有五根指爪的脊椎动物,演化到现在也千奇百怪,缤纷绚烂,只需十万年,一位祖先恐怕就连自己的后代都不敢相认了。更何况现在所有的生命,最初都起源于那个肮脏池塘的一小团生命物质。

所以我想象不出外星生命长什么样子,因为外星生命不可能长得如我们想象中的任何样子,它必定是一种全新的我们从没有见过的形式。但它们的本质特征必定如我所说,因为生存就是杀戮。当我们用诗歌在赞美生命的时候,我们永远不会思考生命最基本层面上血淋淋的杀戮,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赤裸裸的杀戮!没有诗歌,没有音乐,没有宗教,没有哲学,生命有的只是科学,赤裸裸的竞争和抢夺!要么你死,要么我活!

这就是有机体和无机体之间最大的区别,有机体必须从另外的生命获取生存的能源,我们把这种能源称之为生命。生命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生命掠夺,任何一个地外星球存在生命,必定也在干着这样的事。如果它们找到我们,很可能也会对我们干这样的事。当然如果是我们找到它们,或许我们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风情万种,但是假设,仅仅只是假设,我们到达另一个植物丰茂脂肪丰盛的星球,却永远也无法返回地球了,我们会干些什么?

当然也可能存在一种例外,最美丽的例外,或许我们人类正走在这样一条路上,那就是用无机物来置换有机体,用直接获取能源来代替从有机体获取能源。当金属和晶体管接管了我们的躯体,我们才能真正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风情万种;当不再靠掠夺和杀戮来维持自身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才真正美丽有了意义;拥有了钢筋铁骨和自由意志,我们才能走向太空,去寻找远方的外星生命。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真有外星人,有相当智慧可以找到我们的外星人,他们必定不会是有机体,而是和未来的我们一样的,拥有意识和智慧的,不需要新陈代谢的无机体。这才是真正的外星人,美丽的外星人,智慧的外星人,道德的外星人。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成为自己星球上的外星人,超然一切生命之外。


徐德文

按照科学界目前主流的认知,我们的宇宙自大爆炸以来,已经存在了大约138亿年,尺度也膨胀到了数百亿光年。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经过长期的演化,外星生命理应是形态各异的,甚至超出我们对生命的定义。

作为生活在渺小地球上的虫子,我们对外星生命的揣测难免会被自我认知所局限。不过,我们也不妨从自我出发,脑洞大开地对外星生命畅想一番。

1.碳基生命

目前,我们对宇宙中生命的认知有且仅有一个样本——那就是地球生命。地球生命属于碳基生命,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地球上的生命为何会以碳基生命的形式出现呢?因为碳原子有四个自由电子,还原性与氧化性相当,可以形成复杂的高分子,并且碳基分子的活性强,得以保证生命中的化学反应快速进行。当然,这样的解释难免有点马后炮的嫌疑。

既然地球能够演化出碳基生命,那么宇宙中的其他星球演化出碳基生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以地球为鉴,碳基生命的形态就丰富得令人叹为观止。从高空大气到海洋深处,整个生物圈遍布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生物。推及到外星球,碳基生命的形态可能就更加令人瞠目结舌了。

2.硅基生命

碳基生命就算再怎么千差万别,至少也还有共同的生命基础。宇宙中是否存在非碳基的外星生命呢?说到非碳基生命,由于硅原子具有与碳原子相近的化学性质,人们谈及最多的毋庸置疑是硅基生命了。硅基生命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被提出,虽然至今尚未发现实例,但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和科幻中的热门话题。

硅基生命会是什么样的呢?对此,我们只能基于现有的认知进行YY了。有人认为,硅基生命在外形上可能呈晶体状,甚至可能具有类似电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的超强神经系统。

另外,硅基生命的新陈代谢要缓慢得多,这可能他们的时间观念与我们大不相同。或许,硅人们的弹指一挥间就是我们碳人们的俯仰一世。

3.机器生命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很多人都在提醒人类要加以警惕。「现实版钢铁侠」伊隆·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生存最大的威胁,我们要么成为人工智能,要么被淘汰。为此,他的新公司Neuralink致力于实现脑机互联,探索出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和融合的新方式。这可能实现人类的又一次重大进化,演化出全新的生命形式,使意识脱离于肉体而实现永生。这需要等到强人工智能的出现,不排除宇宙中的某些文明已经实现了这样的跨越。

不过,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融合最终可能使生物智能部分被无限稀释。关于这一点,雷·库兹韦尔在其著作《奇点临近》中做过深入探讨。

将文明交接给机器,这或许是我们最终的使命吧。机器生命在宇宙中拥有极大的优越性,不仅可以经受各种恶劣的环境,还可以就地取材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4.能量态生命

宇宙中还可能存在以能量的形态存在的生命,如神一般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跟我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当然,这已太过玄乎,科幻中倒是有相关的探讨,比如刘慈欣的短篇科幻《诗云》。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脑洞中还有其他更夸张的生命形态,比如高维生命,甚至很多人会想,宇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生命体。只不过,这些概念想想就好,并不在当下科学的讨论范围内。


三体迷

非常荣幸能回答您的提问。

这个题目一看脑洞不小,而且有在cue近期外星生命类电影的感觉。

不过,既然是开脑洞,我就开给乃们看,哼~!

既然作为外星生物,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到的太阳系内大部分星体都不适合生存!

可是,这不禁让我觉得,人类似乎很傲慢啊,以地球上的已知生命来揣测外星生命?!我估计连深海的一些生物都表示不服。。。

所以,外星生命可能什么样子呢?来,脑洞TIME——

1.透明硅基生命

硅元素如果作为生命的基石,那简直就是:帅呆酷毙了。

我们想像一下:由于硅的元素特性,硅基生命可能会是类似玻璃纤维的,他们的特点可能是精巧、薄而且透明的状态。你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星球上,几乎都是透明或乳白色生物,所以可能会让整个星球看起来都更亮或者更白。

不过,由于硅和氧结合的能力比较强,要让他们代谢的二氧化硅或别的代谢物正常释放,所以这种生物可能需要生活在温度在200度到400度的星球上。

最重要的是。。。硅类化合物传递信息的能力!可谓高速!

也就是说,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硅基生命,它们或许就不存在语言了。生物体信号通过接触甚至是隔空类似于WIFI的传递!整个星球可能都会变成寂静的,因为语言已经不再需要!

光想想就——超酷!


2.微观世界

近期看过《异形·契约》的盆友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吓人的似乎不是异形,而是那个感染别人的病毒。

是的,病毒的确怪吓人的,因为小、因为处于微观世界。所以环境对于它们的限制可能更小,换言之,它们的生存能力就更强。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可不是病毒级别生物的生存方式。

而是——能量生命体。

确实,这种生命类型,更超乎我们的想象,或者更像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鬼魂。是的,它们或许是透明的,可以穿越实体物质,可以投射放大,甚至可以操控低等一些生物的思维,最重要的是由于是能量生命体,它们或许可以通过侵略其它生命的形式,来获取更持久的生命。

这,与鬼魂无异!


3.分离的生命体

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不难发现,越高等的生物,越会合理进化身体的各个部分,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而我们的脑洞再超前一些。

或许,这样的进化趋势会让更高级的外星生命进化出分离的生命体。

类似于,负责维持生命的、有力量的部分会先出生,出去工作、进食、生长等等。而更脆弱、但更有思维的软弱的部分可能会孕育更长的时间。这部分出生后,会由已经提前生出来的部分带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去进行更重要的进化或者思考等等。

这个部分只要活着,前一个有力量的部分就算受伤甚至失去活性,也能重生。

我的天,我要去写小说了。或许现在开始,我还能赶上下一次星云奖的评选!

毕竟,我辣么萌。


不哈韩的小韩

外星生物长什么样子,这真的是一个特别考验人类想象力,特别是科幻电影导演想象力的命题。外星人通常被塑造成大眼睛的人类、两栖动物或者昆虫(大眼睛)的混合体。而植物呢,通常来说都少有刻画,有些导演干脆把外星搞成不毛之地,得,完全没有植物的事儿。在剩下的大多数影片中,外星球的植物除了特殊能力,长相跟地球通常都一个样子,树干树叶树根一个都不少。是不是所有的外星人也会过植树节呢?

(阿凡达的场景,简直就是地球)

要想给外星植物一个合适的画像,咱们先得定义一下什么叫植物。植物指的是一类靠光能生长的自养生物。这里面有两个要点,一是能自己养活自己,不用靠吃其他生物获得能量,这叫自养;二是利用光能(什么你说外星植物身上都有核反应堆推动的蒸汽轮机,对不起,你说的是蒸汽朋克的二次元空间吧),利用光能是目前判定植物的一个标准。至于是不是绿色的,是不是有根茎叶,是不是会开花结果,这都不是事儿。好了,只要能实现这两种功能的,我们都把它们称为植物。

另外,还有一个假设就是,外星生物还是需要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除了碳氢氧组成的生命形态。你非说宇宙里有变形金刚,好吧,我也没办法反驳你,那还要植物干啥,都直接把太阳变成能量块好了。

与地球相近的环境就不说了,环境相似,那生物基本上就一样。说说可能与地球不同的环境吧。


第一种情况,整个星球都几乎泡在海水里面,并且海水还挺深。这种情况下,最适合的就是单细胞的光合生物了。你看蓝藻,几十亿年来压根就没变过长相,为啥呢?因为太适合水体的环境了。所以,如果外星球的水域面积大的话,最多的植物就是蓝藻。

(蓝藻)

第二种情况,地表几乎没有什么水,光照强烈,所有的植物主体几乎都存在于地下。只会把植物体的一小部分暴露在地表来接收光能。这个的形象可以参照澳洲的地下兰花,一辈子都在地下生存。

(澳洲的地下兰花)

第三种情况,重力不太一样。首先,重力水平比地球低得多。那所有的植物都处于漂浮状态,那海带状的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参考。重力水平比地球大得多,所有植物为了支撑,大概就发展起了类似王莲的加强结构,一个一个像是撑开的蘑菇。

(注意这个是地球植物)

第四种情况,光照不太一样,比如说光能中蓝光比较多,红光几乎没有,那植物体几乎是褐色的,参见海带颜色。如果说光能中红光多,但是蓝光少,植物就呈现出蓝绿色。如果光实在太弱了,那植物可能就是黑色的,拼命吸收所有的光能了。

以上还只是一些,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事情,如果那里的植物有性别,那它们该如何XXOO,有没有传播花粉这个环节,这真的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如果风很大,那有可能会这样,很多植物花粉有乒乓球那么大,被吹起来,之后击中旁边的雌性花朵的接收部分,完成结合。

也许有一些巨型的动物会吃这些植物的花粉,同时会帮植物传播花粉。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暴虐的植物,通过快速喷射的花粉直接干掉动物,作为自己的肥料也未尝不可。

好吧,这些都是脑洞,如果想科学推理,必须建立在一个基本设定的基础上。


植物人史军

如果真的要脑洞的话,那就要重新定义一下生命是什么了?经常看到的是探测外星生物,看外星是否存在有机物,是否存在水,但这都是基于地球上的生命所做的推测,但是有没有可能外星生物不是由有机物构成,不是由水作为基础,甚至有可能不是人类所知的氢氧甚至不是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所构成的另一种世界的另一种生物呢?

人类向外太空发射的包含地球上存在的影像、图片、声音数据,默认为的就是外星生物也和人类一样是通过这些传递讯息的,如果外星生物进化不如人类,那是无法接收也无法解读这些数据的,如果外星生物进化超过人类,那即使接收到也不能解读这些内容。有个比喻说,外星生物进化超过人类,就好比现在的人类相对于蚂蚁一样,蚂蚁做出任何举动发出任何声音比划任何姿势,人类即便是看到了也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更何况外星生物进化有可能不止比人类早几百万年,毕竟按照大爆炸理论宇宙存在了几十亿年。

黑衣人的最后结尾,从地球出发无限放大看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最后变成了一个球,而这个球则是两个外星生物的玩具,我们人类所存在的宇宙有可能只不过是外星人玩具里尘埃中的一粒尘埃,外星生物看我们,就好比我们用显微镜看头发里的微生物一样。

这仅仅只是体积大小,从时间上来说,对于我们以年为计量单位的时间,也许在无限放大的空间里,在一个外星生物的一个玩具球的尘埃里,我们宇宙存在的几十亿年,说不定只是外星生物中眼里的一秒钟,他们眨一下眼的功夫,宇宙就完成了从爆炸、膨胀、萎缩、坍塌、灭亡的全过程。人类的生命在巨大的外星生物生命里还没到可观测的一瞬间里已经消失了,所以也许我们甚至不可能看到外星生物就已经消失了。就好比“夏虫不可以语冰”一样,这不过我们人类是那个夏虫,人类的夏比外星生物的时间连一个夏天都不到,甚至不到一毫秒就结束了。

所以,人类在同等空间、同等时间里寻找与自己相同类型的生物,并定义为那就是生命,也许就是夏虫语冰。要问外星生命在哪,就如同问微生物,人类在哪一样。它们甚至就存在于人类的身体里,所以也许我们就存在于外星生物的身体里也说不定呢。


超侧卫

我们现在所说的生命,可能都是基于“我们地球”自己这种生命的定义,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外星生命可能也就意味着是由碳、氢、氧、氮这些基本元素组成的。而且应该也是有我们这种生物的一些特征,例如新陈代谢,信息交流等等。他们可能能够复制,能够产生后代,如果这样定义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寻找和刚才所提的那些“生命元素”有关的,具有这些特征的“生物”。但是我认为,像人类这种高级智慧,高等灵长类,在进化中是“走偏”的,是由于独特环境造成了种种巧合才形成的,但在宇宙中再找到人类这种智慧生物,不太可能。

那宇宙中可能存在什么样的生物呢?寻找宇宙中的生物,可能就需要先找到一个“星球”,具备刚才所说的所有构成生命的元素,然后还要具备光线、闪电,还有水等种种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存在地球上最低等的生物的样子,我相信这种生物形式在宇宙中存在很多。但是高等的,像人类这样的生物,应该是非常少的。

这是我的第一个答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在宇宙寻找的,应该是寻找更多低等的组合,最低等的生物。

我的第二个回答是说,如果“生物”不是按照人类的想法去定义,不是碳、硅等元素构成,只要它可以复制,只要它可以延续,就算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话,那在宇宙中可以找到很多很多。甚至宇宙中一些星体的变化,那种行星间新旧的替换,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生命”。

我们在宇宙中经常能看到,老的恒星吃掉自己周围的小的行星,然后胀大,到最后自己爆炸,周围归于死寂一片,这不也是一种生物形式吗?还有人类最近研究出来的一种流动的金属,可以把别的金属包裹吃掉,融合进自己的“体内”,这也可以被看做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如果这么看的话,那其实生命有很多很多。

因此讨论“外星生命”这个问题,我认为就可以从以上两个方向来研究,狭义来看就是基于我们理解的“生命”,这种形式可能在宇宙中是低等的。而广义的生命,就是另一种方向所示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只是你不把它当做生命。


北师大吴岩

如果纯粹开脑洞的话,这是一个可以天马行空的问题。外星人可以像我们一样是碳基的生物,也可以变成硅基生物,甚至硫基生物,甚至干脆不是有机体,又或者直接不属肉改属灵。


但如果按逻辑的话,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自己就是外星人的话,会不会相信世界上有地球人这种物种存在呢?在宇宙起源的探索上,存在一个所谓的「人择假设」:


就是说当有人问起「宇宙为什么是这样子,刚好适合人类生存」时,正确的答案是「如果宇宙不是今天的这个样子的话,就不存在我们这样的生物来问出这样的问题了」。


这个说法乍一看纯粹就是抖机灵,但它背后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


我们人类今天成为这个样子,纯粹是偶然的,而这种偶然性不仅随机地决定了是否能催生智慧生命,甚至还随机决定了智慧生命会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你看,就算外星人存在,它们也可能和我们处于完全不同的随机条件下,因此其形象特征可能是我们作为智人所完全无法想象的。那这个问题岂不是没什么回答的意义了么?我倒觉得也未必——仍然按逻辑来说,我们看一下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虽然千奇百怪,但都有共性的一条,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我相信达尔文发现的这个规律,在这个混乱度默认上升(也就是永恒熵增)的宇宙里,是普遍适用的。只有那些可以持续地对抗熵增、让自己所处的环境趋向于有序而非混乱的生命,才能长期存活下来。那么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就发现了两条「进化」的道路:


  1. 让自己的物种具备越来越强的改造环境的能力,从而提升存活率。

  2. 让自己的物种越来越脱离环境的限制而存在,从而提升存活率。


人类从出现到现在,走的一直是第一条路。说白了,以娇弱肉身面对粗砺自然,我们没被灭绝可真是万幸。说到这儿,真应了那句话,「脑子是个好东西」呀。


在《人类简史》这本书里,作者 赫拉利 提出一个非常有趣、且振聋发聩的观点:与 尼安德特人 这种体能更好、脑容量更大、骨头更结实、肌肉更发达的另一个人类分支物种相比,咱们智人实在是没什么明显优势呀,为什么最后是我们(而不是他们)统治了世界呢?


答案居然是——因为我们更擅长「自欺欺人」。因为智人想象出了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的很多虚拟名词,比如神灵、比如宗教、比如信仰,于是我们的祖先得以用这些抽象概念作为精神联结,形成更大巨大的社群。
尼安德特人 的部落和早期智人的部落规模差不多,都是几十个人为上限(其实你算一下,50 个人的群里,不同的两两关系已经高达 1225 种,即便是 尼安德特人 更发达的大脑也处理不了这样复杂的关系)。可有了这些神灵和宗教之后,智人的「部落」就不再是那么简陋了,而是动不动就 500 人 5000 人甚至 50000 人地聚集在一起。
武侠小说里经常说「双拳难敌四手」,高手之间 1 打 2 都经常打不过。而在大家都靠冷兵器、甚至靠石头来互相肉搏的蛮荒上古时代,智人靠着十倍百倍的人数优势得以胜出,简直是太正常了。


可即便是这样「脚踏实地」改造自然的人类,走到今天这个时代时,也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未来演化之路上,一条泾渭分明的岔路口:属肉,还是属灵?


AlphaGO 并不是划时代的,时代早就被划过了,狗被人所熟知,只不过是告诉所有人,时间早就被划过了。这就像《黑客帝国》里 Matrix 里的先知反复告诫救世主 Neo 的那句台词一般,「你不是来做出选择的,选择早已被做出,你来这里,只是来理解选择的。」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路上,远远没有走到尽头,而且也基本上不可能走到尽头,所以极限不来自于自然界,而来自于人类与其他智慧生命的竞争。KK 在《失控》中提出一个炸裂的观点,他认为生物智慧和机械智慧并没有那么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可以被认为是「活系统」,并且终将彼此融合混淆,成为新的智慧系统,而这个新系统的载体,已经不一定能准确定义为生物或机械了。


机械有什么好处?它不仅拥有更强的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比起脆弱的肉体,它也更不受环境的限制。所有生物都在努力适应环境,这个过程靠代际变异来缓慢实现,一旦巨大天灾发生,就是生物大灭绝或者生物大爆发,上帝之手想要洗牌,即便是智人也无法对抗。人类存在了多少年了,下一次洗牌是什么时候?


怀着这样的忧虑,我们终于可以去看一眼外星人了。我们对外星人的幻想,总是停留在它们比我们更智慧更强大的语境里。确实,这样的幻想才更有意义,要么我们可以见贤思齐,要么我们可以居安思危,总比意淫存在一种可以供人类随意驱使的奴隶型外星人要多一些正能量吧,哈哈。


假如某种外星人已经超越我们太多量级,它们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就像智人虽然比蟑螂复杂很多倍,但智人和蟑螂都仍然需要适应自然界的选择一样,外星人就算强大到视人类如小强,它也仍然要面临上面提到的 2 选 1 的问题:如何面对自然选择?


我猜,外星人很可能已经在第 1 条路上像人类一样走了很久、更久、太久了,所以有能力去踏上更加可控的第 2 条路了:让自己的物种越来越脱离环境的限制而存在,从而提升存活率。


机械,可能是一个过渡期的答案,最终的答案,应该是意识流。


很久以前,我一直困惑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存在个人意识?


其实生物不需要自由意志,也可以活得非常好。你看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也知道从相对危险的盐水里、往相对安全的淡水里跑。可人喝了难喝的饮料之后,为什么要觉得不爽甚至生气?只产生一种神经反射告诉大脑说不要再喝这种饮料了,不可以么?痛苦难道不是毫无必要的进化垃圾么?甚至再进一步,如果矿泉水就是矿泉水,那还有这么多不同品牌带来的不同的附加体验,有什么意义呢?



直到,《人类简史》给出了答案——因为只有拥有了自由意志,拥有了个人意识,我们的祖先当初才能幻想出那些不存在的「万物有灵」众神,才能从松散的个体中创立出不可战胜的「想象共同体」,才能用脆弱的肉身对抗强悍的自然,才能轮到我们今天发出「外星人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无病呻吟的问题。


你可能觉得我说得不对,因为蚂蚁和蜜蜂同样是社会性很强的生物,它们并不需要自主意识来实现这些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造啊?没错,确实不需要,所以它们的社群永远不可能像人类这么复杂,而不够复杂的智慧也就注定不可能在更加复杂的自然界里占据相对于其他物种的优势。注意,物种不太可能在自然界面前占据优势,这种优势仅仅在于我们对其他生物而言。人类,可以奴役其他生物,却永远不可能强大到奴役自然。


再回忆一下 AlphaGO,你不需要太明白 AI 是如何「思考」的,应该也可以明白:狗的「脑袋」里并不是记录了所有可能的棋盘布局,然后随着 柯洁 每落一子就调用现成的历史棋盘来「按图索骥」,而是在人类程序员的设计之下洞悉了围棋的基本规律之后,通过复杂程度远超过人类大脑可以达到的水平的计算,实时寻找最优的应对方案。所以,AI 在与人类下棋时,才可能无往而不利。因为只要明白了规律,再加上几乎没有上限的计算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人类是如何在自然界中「以不变应万变」的?靠的同样是极为复杂的大脑思考能力,并且是每一个个体都具备的这种种族天赋。蚂蚁和蜜蜂,能做到么?它们物种中绝大多数个体都是严格依照本能行事,就算有那么一些智慧也最多只体现在蜂后和蚁后的身上,说不定连这两位皇后的所有行为,也都是基于基因中早就写好的固定算法呢。自然界如此复杂,一套以本能形式来体现的算法,怎么能充分应对呢?所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我们物种的存活是多么重要。


按这个逻辑,我也想明白了,自由意志到底有什么用,太有用了。所以你看,人类虽然存活于肉体之中,但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却是产生于大脑内部的意识。而意识只要能实现解码、上传、复制,就能够脱离相对脆弱的肉体而存在,消耗更少的热量、产生更大的效力。一个正常人一天消耗的总热量里,有 20%是提供给大脑的(虽然它只占我们体重的 2%),剩下那 80%,几乎可以认为是为了维持大脑存活而不得不支付的额外浪费。


在人类和蟑螂都走向适应自然的极限时,人类和外星人应该也同时走在这条路上。假如外星人真的有我们所以为的走得那么快,那么它们可能已经把自己改造成了意识流。因为按逻辑而言,这才是最理想最安全最能够永生存续的生命方式——


不再有肉体,只有被人类称为灵魂的意识。


科学家种太阳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生命的进化,我们不能只把外星生命定义为有着高度文明的外星人,它们也许是细菌,也许是病毒,也许是植物,都有可能,因为进化可能也是一种罕见的小概率事件,从单细胞的生物进化为我们这样拥有社会文明的人类种群,也并非易事,地球经历过很多次巨大陨石撞击的打击,恐龙就是因此而灭绝的,各种天灾,气候异常,其中的一环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也就不存在了。

而且我们不能用局限的眼光中看待生命体的尺寸,地球生物受到重力影响体型不会太大,否则躯体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那么在重力更小的星球,或者无重力的太空里生物体型可以有多大呢,就很难界定了,会不会有一个大小如同我们地球一般大小的生物存在呢?反过来则亦然,会不会比我们小很多的智慧生命体存在呢?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外星生命体想象地和我们长得一般大小呢?



另外就是文明的局限性问题,黑暗森林法则是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在《三体II 黑暗森林》引入的法则,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一个文明没有能够走出来看看,就被更高级的文明所消灭了。事实上,我觉得一个文明的毁灭与外在高级生命有关联,与自身文明的发展程度也有关联。比如我们现在地球上已经有了核武器,这是一种毁灭性的杀伤性武器,只不过我们现在各国形成了协定,都不敢轻易使用。那么如果这样的武器有一天被掌握在那些疯狂的疯子政客手中,比如希特勒。那么我们的科学技术越发达,我们人类所面临的灭绝危机和不确定性就越大,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双刃剑。也许来不及与外星生命握手,我们自己已经被自己毁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