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它的頂端伸進了天空,它的腳下踩踏著大地,兩條鐵軌穿街過巷,通向了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的世界上只有鞍山把有軌電車叫做“老摩電”,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無疑是頂天立地的巨人,有很大很大的力氣,它能把堅硬的鐵釘軋得很扁,做我們裁紙的小刀,還有很高很高的熱情,能把發令槍的紙炮一隻只軋響,做我們生日的禮炮)。這就是鞍山老摩電,它是鞍山人對有軌電車的習慣稱呼。這樣叫它,大家都覺得親切,更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

長方體的車廂很寬敞,兩側各有一排座椅,中間可以站很多人,車的下面是鐵軌,車頂上有一個大大的圓環與上面的電網相接,由於車在行走時,圓環與電線處於摩擦狀態,不時就會發出綠色的電火花和哧哧的聲響,因此老一代人管他叫“摩電”真是恰如其分。本期鞍山往事我們就一起來追憶鞍山人記憶深處的“老摩電”。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在50後簡單貧困的年代,他們兒時的樂趣和享受就是拿一個鐵釘,放在軌道上,看著“摩電”過去,那時候的裁紙刀都是這麼做的。而逃票是60年代兒時對於摩電最深的記憶。對於80後的我們來說,摩電不再是先進的交通工具。而90後的童年幾乎都與電子產品有關,但是都曾經被自己的爸媽抱著坐上過摩電。

如果你是個“老鞍山”,那麼老有軌電車您一定記得,電車司機坐在車內的正前方,左手握住鐵製的啟動栓,右手操縱另一個把柄在一個有刻度的圓盤上來回滑動,電車就會立刻啟動了。司機腳下有一個響鈴,腳踩一下就會發出叮噹叮噹聲,來警告路上的行人注意車輛…… 車廂內兩排長凳上只能坐10餘人,其他的乘客只能手扶把手站著。到了夏季打開車窗之後,既涼爽又可看到街道兩側的風景。而到了冬季車內溫度和室外的溫度差不多,車窗上就會結一層厚厚的冰,有的乘客會在窗上摳個洞來向外張望。坐著咣鐺咣鐺的“老摩電”從南坐到北,又從北坐到南。她從我們的記憶中走來,又從我們的記憶中漸漸走遠,留下的是她的背影。

鞍鋼從1952年起到1954年底,分別在鞍山市的太平村和長甸鋪兩地修建了大量的職工住宅和單身宿舍。但由於兩地處於市區的南北兩端,職工到工作地點距離為5到12公里。當時,除了少數人有自行車之外,絕大多數的職工只能夠步行入廠。由於距離太遠,因而嚴重影響到職工的正常工作,尤其是遇到了雨雪天氣,職工上下班就更加的困難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關部門在1955年初開始籌建有軌電車線路。鞍山是解放後全國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修建有軌電車的城市。同年8月施工11月竣工,投資了250萬元。有軌電車線路於1956年1月15號正式通車。當天,8輛滿載著少年兒童和乘客的有軌電車翻開了鞍山交通史上嶄新的一頁。

早期1路,後期501路,電改汽之後601路,當時的有軌電車全線單向軌道,由太平村沿東建國路經過勝利路再到市府廣場終點。為了方便鞍鋼職工通勤和管理,1956年6月1日有軌電車被正式移交給鞍鋼交運隊電車段。1956年底,電車段擁有電車27臺。

而到了1957年又開闢了一條新的線路,這條線路是由立山廣場沿北建國路鋪設了單向軌道,在勝利路對爐山向西到和平橋,連接建國路軌道,一共設有17個站點。1957年末,將勝利路一段單向軌道拆除,遷移到建國路,合併為雙向軌道,並建設成南到長甸鋪,北到太平村,一共是有19個站點,全線長度12.5公里的有軌線路,日運送乘客約5萬人次。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到了1964年12月16日,鞍鋼又將有軌電車移交給鞍山市城市建設局管理,併成立了鞍山市電車公司,當時擁有電車62輛。經過充實和完善,直到今日有軌電車總里程達是到了12.84公里,設站21個。

老鞍山人們可能還記得,最初運行時的老摩電票價以3分錢為起點,分為3分、4分、5分、6分、7分不等,而對鞍鋼通勤職工實行優待月票,每人每月只需要1.6元。1958年,全市開始使用月票,市政單位的職工每人每月2.8元,對鞍鋼職工仍然實行優惠價格,每人每月2元。到了2001年6月2日鞍山摩電南線拆除,全程縮短為太平村到站前的虹橋北。但是隨著鞍山城市的繁榮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摩電”的票價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從乘務員車上賣票,到無人售票,直至IC卡出現,訴說的是“老摩電”的發展變化。

2003年4月26號的18時20分,穿梭在鞍山城區,陪伴鞍山市民整整47年的“老摩電”完成了自己最後的旅程,最後一班301019號電車徐徐啟動,在眾人的依依不捨與無限留戀中,返回到了車庫,退出了曾經辛苦工作過的鞍山公交戰線。 鞍山有軌電車卸下了肩頭的使命,默默地靜止在平行的軌道上,留給鋼城人的只剩下那些年的回憶,載著歷史的風雨,伴隨著無數鞍山人長大的“老摩電”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2003年6月17日,鞍山市公共交通總公司將退役的老“摩電”拍賣,將原有的33輛電車拍賣了29輛收入了78萬元,現在市內僅剩餘4輛,其中3輛作為人文景觀擺放在翠湖豪庭小區當中,剩餘一輛在公交公司第三汽車公司陳列著。2013年鞍山市博物館正門附近停放了一輛來供市民觀賞。

而今天,昔日的“摩電”已遠離我們的視線,留下的卻是我們永久的記憶。

要說與老摩電感情最深的人莫過於電車公司的職工,小東門的電車公司院內近五代電車職工與老摩電整整相伴了47年,共同經歷近半個世紀老摩電產生、發展的風風雨雨。由於老摩電最後一天運行的26號正值週六,所以25號就成了許多老摩電人依依惜別和吃“散夥飯”的日子,一種揮之不去的深深眷戀溢滿了人們的心田。原本只有四名職工值班的週六,一下子來了30多人,大家都想站好最後一班崗,再為老摩電的最後一次運行做點什麼。26日停運的當天下午,得知老摩電即將停運的消息之後,大家都難以割捨這段情緣,紛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留戀之情。一些工作了幾十年的有軌老職工儘管已經退休了,仍然從各自的家裡趕來,再坐一次老摩電,再體會一下當年的人車情緣。50歲的保修段段長張師傅,從事有軌電車的維修工作已經有30個年頭,經歷了電車的三次更新換代,聽說停運的消息之後,心裡仍不是滋味,早早就趕到了廠裡。他說家人對自己的工作非常支持,老伴也囑咐他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47年來,老摩電不僅運送了數也數不清的乘客,更磨練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職工隊伍,年已半百的寧恩舉便是其中一個典範。這個18歲就邁入電車公司維修車間當了名鍛造工的毛頭小夥,在日復一日的勞作當中,已經從一名專門製作老摩電軸承、螺絲等零部件的工人,成為了一名出色的管理者。33年來,他的崗位始終沒有脫離出這個院兒。他感慨地介紹說,像五一路、小東門、立山橋洞這些站點的停靠處,都是鞍鋼的廠門所在地。而“老摩電”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鞍鋼職工上下班。而北起太平南至長甸的遼闊輻射面積、低廉的票價與每天運行到後半夜一點多的特點,更是博得了廣大乘客的無比喜愛。他說“那時坐車的人真是多得很,司乘人員忙不過來,機關工作人員經常要下線幫助維持秩序,組織候車乘客排隊,並時不時把堵在車門外擠不進車內的乘客往裡推。那時每天都要拉個2萬多人,節假日更是多得不得了。

摩電的輝煌一直持續到1995年。隨著鞍鋼生產的變化,以及工業街附近一些企業的關停,每天靠乘坐“老摩電”上下班的職工人數銳減。特別是到了2000年6月6日,站前至長甸的老摩電取消之後,電車數量減少到33臺,每天載客人數也一下子降到5000人次左右,僅是過去的一個零頭。然而,雖然“老摩電”的數量減少了,但由於許多配件得靠自己加工製作,所以維修車間裡每個工種都得留人,另外還有線網、軌道、變電等工種需要留人,人數始終精簡不下來。導致了沉重的負擔加上賣票額的銳減,連年虧損的老摩電不堪重負。

當時的老摩電無論是車輛還是線網,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而隨著城市小區的不斷擴張,原來遠離居民區的“老摩電”距離居民區越來越近,每天運行時產生的“咣噹咣噹”聲,就成為了軌道附近居民難以容忍的噪音。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現實,“老摩電”是到了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了。44歲的隊長牛月芝對當年老摩電的輝煌津津樂道,她從1979年參加工作以來,賣了整整18年的票。回憶起當年的辛苦,她感慨萬千。她說那會兒最早時半夜3點50分就要離開家,坐班車到車庫後是4點15分左右,收拾準備一番4點45分從庫裡出車到太平或長甸發第一趟車。晚上下了班隨車歸隊後再騎車到家往往是後半夜兩點多了。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翻開電車公司厚厚的兩本檔案,當時引進老摩電,主要就是要解決鞍鋼職工通勤難的問題。在鞍鋼人的記憶當中,“老摩電”是功不可沒的。當年,老摩電的通行,解決了鞍鋼職工的通勤問題,從而保證了當時鞍鋼的七號高爐、無縫廠和大型廠這三大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在運行了47年的歷史中,“老摩電”的模樣幾經變化。在有軌電車的發展歷史當中,“老摩電”最多時達到了72臺。後來“老摩電”的存數為33臺。

雖然鞍山的“老摩電”退役了,但鞍山人永遠不會忘記在城區中默默穿梭了近半個世紀的“老摩電”。(鞍山的老摩電是共和國建造的第一條可能也是最後一條有軌電車,從城南到城北從凌晨到午夜,它是鞍山舉足輕重辛苦勤勞,誠實可靠的交通工具,每天有數以萬計的鋼鐵工人,在這條線路上開始著和結束著一天的生活,老摩電“咣咣噹當”的聲音響在耳邊,老摩電藍藍綠綠的弧光永不停息,在漫長得沒有盡頭的歲月,老摩電那節湊歡快的轟鳴,已經融入鞍山人的生命旅程,老摩電是鞍山的一個象徵,一段活著的歷史)。

鞍山往事——連載(66)——小摩電

昔日的“摩電”已遠離我們的視線,但留下的卻是我們永久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