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如果说10多年前,社会上最为关注的是40-50岁的中年人如何实现再就业的问题,如今,则是30-40岁的中青年们面临着非常现实的困惑:正值职场黄金年龄的自己,该如何实现今后的职业转型?

“探索职业转型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探索自我价值的实现”。

Gap品牌创始人唐纳德·费希尔40岁才从地产转行做零售;任正非也是在这个年龄段从工程建设跨界到科技行业。职场年轻化趋势下,40+寻求职业转型有一套特定方法,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每个人在转型期都会遇到困惑,例如“你为什么要改变工作现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又该如何克服?”一般情况下大家遇到的困惑和犹豫都很相似,在这里也建议转型期的中年人不妨试着借鉴别人的思路解决自己的问题。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其实四十几岁转型的人更应该重视互联网上的形象塑造:“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网络档案”。所以Tip No. 1,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平台,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在碎片化时代,建立人格化的个人品牌对你很重要,个人品牌的概念的早在十多年前TomPeters在《快公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你自己的品牌》(A Brand Called You)就开始兴起了。

他在文章开头写到:无论你处于什么年龄阶段,处于什么职位,从事什么行业,你都应该懂得建立品牌的重要性。如果你把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看做一个公司,我们就是自己的CEO。在今天的商业世界,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你”这个品牌,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影响力。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放心地把你原本积累的专业能力展示出来,有些技能即使你换了行业照样能提升你的竞争力。例如,你是一个技术型人才就把实力展现出来。软件开发、数字编程等技能远比你想象得更有价值,这是一个“通杀”技能,适用于各种行业。它可以帮你在融入行业的时候增加砝码。

不要割离熟悉的专业能力

互联网咨询和人力资本运作专家张皓凡拥有17年职场相关经验,他认为中年人的职场道路的确比年轻人要窄一些,“到了四十几岁职业性格、核心能力和职场组织架构基本成型,要重新开启一个崭新领域难度的确很大。”但是既然有意向转型就需要建立积极开放的心态,勇于面对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并看清自己对企业雇佣方的价值。

“我看到过很多中年职业经理人行事冷静稳妥,这正是雇佣方看中的地方。”张皓凡说,毫无疑问互联网行业喜欢年轻的求职者,因为他们身上有意气风发的活力,通常他们会聚集在创意、研发、市场部门。与此同时企业需要沉着理智的思维风格与之相平衡,这就产生了中年职场人的求职契机。“财务、人资等部门需要这种理性沉稳的人”。

所以,干货来了!

职业转型不可不知的4大成功因素 ,了解一下!

1.结合职业定位加速职业发展

职业转型最忌盲目,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找到自己的职业潜力;要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目标行业的关联度,了解自己的劣势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弥补。没有方向就盲目转型是一种美丽的“扯”,只有瞄准方向、找准定位才能有效的发掘我们的潜力。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2.了解目标行业,做个“生涯人物访谈”

很多人对目标行业的了解都是通过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介来完成的。有条件的话,建议你广泛的利用身边的人脉资源,来向供职于该行业的人打听。你不妨有计划的做一次“生涯人物访谈”,也许会搜集到很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一些信息,可能会直接影响你的决策。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3.找到转型的切入点

如果不能一下子达到既定目标,不妨将大目标拆分成若干小目标,一段一段地去实现。只有找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完成目标的积累。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4.适应期避免患得患失

任何转型都要有一段适应期。对新环境的适应、对可能低于从前的薪资收入的适应等。在适应期中,如果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就很容易心态失衡,最后半途而废。

职业转型就好比猴子爬树,有时你可以从一棵树冠跳到另一棵树冠;有时,你只能从一棵树冠上爬到树下,再重新爬到新的树冠,这个过程中,可能对应着薪水的减少和职位的降低。但只要战略方向是正确的,这些现象只是暂时的而已。而此时,路已经走了一半,半途而废意味着你要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你要“割肉”出局了。

你那点死工资够干啥?探索职业转型的人,这篇你值得看

机会只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职业转型也同样如此。所以,当你在做出转型的决定时,请你仔细思考一下,上述的几个要素你能做到多少?

要知道,每一次华丽的转身,深入的思考、科学的规划都是必不可少的。

总结中年人职场转型的要点,英士国际商学院组织行为学荣休教授琳达·布里姆最终提出了七项建议:

充分考虑职业调整带来的所有问题;

理清问题并按重要性排序,降低焦虑感;

对自己的职业调整保持信心;

遇问题可以向信赖的人寻求建议;

勇往直前,遇到困难不妥协逃避;

不断审视自己“得到了什么”,而非“失去了什么”。

而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建议就是是:消除对“改变”的排斥,迎接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愿所有转型之人,都能成功转型、成就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