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那麼常見,大家都瞭解嗎?

張婧燕

子宮肌瘤是一種較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女性或多或少都聽說身邊人說患有子宮肌瘤,這一生也會或早或晚的診斷有子宮肌瘤,可見子宮肌瘤發病之常見。

1.肌壁間肌瘤 是最常見的子宮肌瘤,較大的肌瘤壓迫宮腔和子宮內膜,造成月經量增多。


Owene

  一、子宮肌瘤的病因:目前對子宮肌瘤的病因瞭解仍然比較膚淺,局部激素的失調也許是部分病因,但是瞭解還不深入。但是可以明確的是,子宮肌瘤是一個激素依賴性的疾病,通常情況下,如果絕經,子宮肌瘤也會隨著激素水平的下降而萎縮。

  二、子宮肌瘤的危險信號:儘管子宮肌瘤大多無明顯症狀,但會發出這6大危險信號,女性朋友應該注意。

  1、陰道出血——這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漿膜下子宮肌瘤多無陰道出血癥狀;肌壁間肌瘤較大時,會影響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面積增大而導致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黏膜下肌瘤則常伴有不規則陰道出血以及月經淋漓不盡等症狀。

  2.白帶增多——當肌瘤脫出子宮頸口或陰道口時,其表面會潰瘍壞死,出現白帶增多現象,如果合併感染,則會有膿性白帶出現。

  3.壓迫症狀——肌瘤向前可壓迫膀胱,引發尿頻、尿急現象,嚴重者甚至排不出尿。倘若肌瘤位於子宮後壁,會壓迫直腸引起腹瀉或便秘。而位於子宮兩側闊韌帶中的肌瘤,則會壓迫輸尿管或神經,引發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下肢浮腫或疼痛等症狀。

  4.影響懷孕——部分肌瘤會改變子宮腔的形態,阻礙受精卵著床,有的會長在子宮角處,壓迫輸卵管而妨礙精子進入輸卵管,從而造成不孕。

  5.腹痛——如果肌瘤過大壓迫盆腔神經,或因急性缺血而使肌瘤發生紅色變性,帶蒂的漿膜下子宮肌瘤發生扭轉時,會引起劇烈的腹痛。

  6.盆腔包塊——當肌瘤過大或患者體型偏瘦時,下腹部可摸到較大包塊,尤其是早晨排尿前更容易摸到。

  四、子宮肌瘤的手術。子宮肌瘤的手術有兩種,一種是剔除肌瘤把子宮留下來的子宮肌瘤剔除術,另外一種是切除子宮的手術,兩種手術有不同的適應證。選擇何種手術方式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決定。年輕的婦女,有生育要求的,一般是行肌瘤剔除術,而對於將近絕經、無生育要求的患者,一般來說應該選擇子宮切除術為宜。


家庭醫生在線


子宮肌瘤是怎麼回事?

一看到瘤這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覺得:

但並不是所有瘤都這樣,就像子宮肌瘤,雖說是瘤,但它一時半會兒炸不了,就相當於……

子宮肌瘤主要是由子宮中的平滑肌細胞增生而成的一種良性腫瘤,可以長在子宮的任何部位。子宮肌瘤一般生長緩慢,對人體影響較小,很少惡變。


子宮肌瘤對身體到底會產生哪些危害?

這取決於肌瘤的生長部位、大小、增長速度。其中,又慢又小(直徑小於5釐米)的不要緊,主要看其生長的位置。按照生長位置,可將子宮肌瘤分為以下幾種:

(1)漿膜下肌瘤

  • 位置:子宮外面,就好比子宮長了個包。

  • 危害:對月經影響小,但一旦過大,會壓迫膀胱,出現尿頻,也可能會壓迫到直腸,出現便秘問題。有部分患者可能在腹部摸到包塊。

(2)肌壁間肌瘤

  • 位置:子宮的肌肉層內,這種情況最多(佔60%-70%)。


  • 危害:會增大子宮內膜面積,導致月經量多,有時候會影響受精卵著床(不孕),或造成流產。

(3)粘膜下肌瘤

  • 位置:長在子宮內側,即子宮內膜上,並向子宮腔內生長。

  • 危害:會把子宮腔撐大,導致月經量顯著增加,還可引發不規則出血,有的可擋住精子去路,導致不孕。這類肌瘤會引起顯著的症狀,月經量異常多、腹痛等。


哪些女性容易患子宮肌瘤?

有以下情況的女性,出現子宮肌瘤的風險更高:

  • 30~40歲之間的女性;

  • 有子宮肌瘤病史;

  • 超重或高血壓。


如何診斷和檢查?

  • 常規的骨盆檢查:發現大小適中或較大的子宮肌瘤。

  • 超聲波等成像檢查

    :顯示子宮肌瘤的大小和位置。

  • 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想要懷孕的女性可以通過檢查顯示出子宮和輸卵管,幫助發現異常。



小貼士:經常鍛鍊可以幫助預防子宮肌瘤,降低患病風險。超重也是子宮肌瘤的風險因素之一,鍛鍊還可以幫助減肥,從而進一步降低風險。



說到“瘤”這個字,很多人以為人體長了瘤子就是不治之症。實則不然,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我們常說的“子宮肌瘤”便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

本期答主:王娟 醫學碩士


杏花島

你好啊,作為一名婦科醫生,我們對子宮肌瘤是比較瞭解的。有關子宮肌瘤的知識點很多,我挑一些臨床比較實用的說一說。

子宮肌瘤具體病因還不是很清楚

目前比較肯定的是,子宮肌瘤和體內過高的雌激素有關。另外和遺傳有一定關係。生活工作壓力過大、飲食等因素,是否有關係還不能明確。

多數子宮肌瘤沒有症狀

子宮肌瘤生長的常見部位主要是子宮表面和子宮肌層,這兩類肌瘤就算長到5-6cm,也可能不會引起身體的不適。畢竟盆腔還是有一定的空間的。

如果肌層間的肌瘤凸向宮腔生長,就可能和宮腔生長的粘膜下肌瘤一樣,會引起月經增多、不孕不育等。

還有一些肌瘤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器官,引起相應的壓迫症狀:輸卵管堵塞、尿頻、尿急、裡急後重等等。

子宮肌瘤如果生長過快,會出現下腹隱痛。

有症狀的肌瘤和過大的肌瘤,建議手術

如果子宮肌瘤出現上述的症狀,或者大小達到5-6cm,我們建議手術。

如果沒有症狀,為何5-6cm也要手術啊。這裡要分開來看,年輕病人,5-6cm肯定還要繼續生長到7-8cm甚至更大,那時候再手術,難度和出血也會增加。如果是近絕經的病人,倒是可以暫時不動,觀察絕經後肌瘤是否會縮小。很多肌瘤在絕經後會萎縮變小就不用開刀了。如果絕經後肌瘤反而生長,那也需要手術的。

手術的話,一般選擇肌瘤剝除,可以通過腹腔鏡或者開腹手術,粘膜下肌瘤可以選擇宮腔鏡手術。如果是近絕經病人、懷疑惡性肌瘤等等,可以選擇全子宮切除術。

目前還有HIFU刀可以嘗試,只是還沒有被大多數

子宮肌瘤沒有特效藥!

好多人不想開刀,又希望吃藥能夠把子宮肌瘤吃小了、吃沒了。

簡單介紹這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恩哥聊健康

1什麼是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發生在子宮上的一種良性腫瘤,女性最常見的盆腔腫瘤,多發生於30歲到50歲婦女(當然也有更年輕的),是由子宮肌層的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有資料顯示,在35歲以上婦女中,每4~5人就有1人患有子宮肌瘤,只不過有些人症狀不明顯,沒有被診斷出來而已。大約在80%手術切除的子宮標本病理檢查中可觀察到肌瘤。所以,發現自己子宮上長了肌瘤,是一件比較常見的現象,不用如臨大敵和過度恐慌。

2為什麼會長肌瘤?

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但一般認為與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或者紊亂有關。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促進肌瘤細胞分裂、刺激肌瘤生長。除此之外,月經初潮過早、高血壓、肥胖、大量食用牛羊肉、飲酒可能會增加子宮肌瘤的發生風險。


3肌瘤會有什麼症狀呢?

是否會有症狀以及出現什麼樣的症狀,主要取決於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數目,大多數肌瘤較小且多無明顯症狀,僅在體檢時偶然發現。最常見的症狀,是主要影響月經。在全部擁有子宮肌瘤的女人們中,大約1/4會因為肌瘤而影響子宮收縮、使子宮內膜面積增大,使月經量增多或者經期延長,同時可能伴有痛經。若子宮肌瘤過大,還可能出現尿頻、尿急、排尿困難、排便困難、腹痛等不適。

4肌瘤會影響懷孕嗎?對做試管有沒有影響?


想要懷孕,又得了子宮肌瘤,怎麼辦?

這個問題同樣要根據症狀、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是否影響到懷孕來判斷。

參考文獻:

[1] Jayakrishnan K, Menon V, Nambiar D. Submucous fibroids and infertility: Effect of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outcome[J]. Journal of Human Reproductive Sciences, 2013, 6(1):35-9.

[2] Fernandez H, Sefrioui O, Virelizier C, et al. Hysteroscopic resection of submucosal myomas in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J]. Human Reproduction, 2001, 16(7):1489-92.


生殖專家李媛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健康體檢的次數增多,發現本病的機會也大大增加。現代醫學認為該病發生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相關,中醫文獻中的“癥瘕”、“石瘕”等記載與子宮肌瘤有關。

目前,中醫將子宮肌瘤歸納為肝鬱氣滯、瘀血阻滯、痰溼凝滯等幾個證型。中醫認為,寒邪入侵胞宮是本病最重要的病因。現代女性衣著趨於單薄,飲食常喜冰涼,工作生活接觸寒冷的機會多,又缺乏傳統的經期、孕期、哺乳期保暖意識以及濫用寒涼藥物,造成寒邪入侵胞宮,寒主收引凝澀,日久必然影響氣血津液運行而致氣滯血瘀,津聚成痰,痰瘀交阻,則形成腫塊。正如《靈樞·水脹》篇中所謂:“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狀如杯子,月事不以時下”。  

首先在B超的輔助下,確定子宮肌瘤的大小和位置,直接在這個地方施灸。通過直接作用抑制子宮肌瘤變大甚至消失。同時配合穴位艾灸,主要取中脘、神闕、關元、子宮、歸來、八髎穴、湧泉穴。


艾益康艾絨廠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一個腫瘤。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沒有什麼症狀,大部分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據統計,60%-90%的女性都有或大或小的肌瘤。生殖年齡越大的女性,發生肌瘤的可能性越大。在婦產科醫生中有一句話叫做“不生孩子,就生瘤子”。

子宮肌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其發病機制可能與遺傳易感性、性激素水平和幹細胞功能失調有關。

目前認為子宮肌瘤的高危因素有:

1、年齡>40歲

2、初潮年齡小

3、未生育、晚育

4、肥胖、多囊卵巢綜合徵

6、黑色人種及子宮肌瘤家族史

……

這些因素均與子宮肌瘤的發病風險增加密切相關。

子宮肌瘤可以懷孕嗎

首先我們要來看一下子宮肌瘤的分類:

這是是關於子宮肌瘤最新的一個分類。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幾型的肌瘤,如果有症狀了,或者它成為導致 不孕或者流產的一個原因了,或者是有惡變的傾向,那麼也都是要考慮處理。

同時建議有懷孕計劃的女性朋友,如果發現子宮肌瘤,但沒有症狀,最好不要推遲懷孕,因為年齡同樣是影響懷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生育能力會有所下降。

懷孕後發現子宮肌瘤怎麼辦?

妊娠合併子宮肌瘤的估計發生率為0.1%~3.9%。妊娠對子宮肌瘤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妊娠期間,雌、孕激素水平明顯增高、子宮平滑肌細胞肥大、血液循環增多等因素,引起子宮肌瘤體積增大。(2)由於妊娠期間子宮肌瘤快速增大,肌瘤內血液循環障礙,容易引起子宮肌瘤變性。子宮肌瘤確實增加了難產率、剖宮產率和早產率。

子宮肌瘤合併妊娠應按高危孕婦進行管理。絕大多數孕婦無需特殊處理,但應定期監測肌瘤大小、與胎盤的關係及母兒狀況。

1.適應證:

(1)子宮肌瘤導致月經過多、貧血和壓迫症狀,不願手術者;

(3)子宮肌瘤患者孕前可使用藥物縮小子宮體積和肌瘤體積,為妊娠做準備;

(4)多發性子宮肌瘤剔除術後,預防肌瘤近期復發;

2.禁忌證:

1.手術適應證:

(2)子宮肌瘤合併不孕;

(3)子宮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時若肌瘤直徑≥4 cm建議剔除;

2.手術禁忌證:

由於手術方式和手術途徑不同,禁忌證也不盡相同。通用的絕對禁忌證包括:生殖道或全身感染的急性期;嚴重內科疾患如心、肝、腎功能衰竭的急性期;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及血液病;存在其他不能耐受麻醉及手術的情況;膈疝患者禁行腹腔鏡;子宮肌瘤生長較快、影像學提示有惡性傾向者不適合行子宮肌瘤剔除術。

子宮肌瘤會惡變嗎

目前已存在的平滑肌瘤惡性變的報道,發生率一般認為<0.50%(0.13%~2.02%)。要確定子宮平滑肌肉瘤是原發或是繼發較為困難。

1、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專家組. 子宮肌瘤的診治中國專家共識 [J]. 中華婦產科雜誌,2017,52( 12 ): 793-800. DOI: 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7.12.001

2、 英國醫學雜誌中文版2016年12月第19卷第12期第704-710頁

3、龔曉明醫生 得了子宮肌瘤想懷孕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