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古人一旦吹起牛逼来,可以说是完爆今人的,看看李白《北风行》中的这句话:雪花大如席!

话说李白大人,你咋不把雪花吹上天呢?也忽然想起来了,原来他是说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般更夸张的话的。不得不说这古人吹牛皮,骂人说脏话那可是一套一套的,咱们啊,只能大拇指竖起的说着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的五体投地话。

关于古人牛皮吹破天的话,不是本文主题。这题外话说完了,接下来进入本文主题,那就是古人们的终极理想,其实都是想当一名为名除害,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大侠!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不信的话且看以这《结客少年场行》这旧乐府杂曲歌辞,写少年轻生重义,任侠天地间。这种类似于今日的武侠流行曲的制式,谱写了多少诗曲。

比如唐代诗人卢照龄的玉剑浮云骑,金鞭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一幅活脱脱的少年侠客,骑马仗剑走天涯的形象。尤其是他诗中的这句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更是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那种独特韵味。

又比如唐代虞世南的少年重一顾,长驱背陇头。焰焰霜戈动,耿耿剑虹浮。俨然也是一幅骑马天涯,仗剑行侠的画面。

再比如唐代诗人沈彬的重义轻生一剑知,白虹贯日报仇归。片心惆怅清平世,酒市无人问布衣。依然也是一幅“欲与少年心,行侠天地间,效命家国义,赢得君王心”的豪情画面。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在这里呢,先简单的说说沈彬的这一首《结客少年场行》,毕竟此人很多人都很陌生。沈彬是唐宣宗晚期的人,一直活到周世宗时期,有九十岁左右,活脱脱的寿星啊这是!主要诗作在《唐才子传》里。

沈彬此诗,不难看出他诗中重义轻生一剑知的抱负与愿望。白虹贯日报仇归的那种效命家国的心思。然而片心惆怅清平世,是他的对世道的反说,晚唐及五代时哪里有什么清平世,故而心惆怅。于是独自在酒市里喝闷酒,因为无人询问他这个布衣之身。全诗是他欲报效家国而无路的惆怅。

从卢照龄、虞世南、沈彬三人的诗作中,不难看出古代文人墨客,贩夫走卒那深深的侠客梦。几乎中国古代里九层以上的人都写过心怀侠客梦的这种类似诗作的,这么多人,说肯定是说不完的。

如此,那就以诗仙李白的《结客少年场行》来看看他的侠客梦吧。当然他的《侠客行》中已经把这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侠客梦给说出来了。

李白的《侠客行》嘛?若趣说一番的没意思,主要嘛也就是怕各位看官喷。还不如这一首不太出名的《结客少年场行》来说说,李白的侠客梦与逗逼事。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今贯日红。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①.绿騣[zōng]:马,马毛。②.啾啾[jiū]:象声词,动物微小的叫声。③.曳[yè]:拉,扯拽。


从李白的这首诗意来说,这无疑是他于人生无奈中发出的自我不平的心声,当然我们也知道他豪侠不羁的性格,所以这首诗自然也充满了豪情意味。

只是,若真的来歪理趣说一番,李白的这首诗中的意韵还真的挺有味道的。

大多的影视及小说话本里,侠客们的生命里有三件重要东西,名剑骏马与美酒。作为一代豪侠李白,有了谪仙剑,怎么可能没有一匹好马呢?这不,“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李白这马啊,可不简单。黄金色的瞳孔,嘶声吟啸摇摆着它那碧绿色的鬃毛,有如马中王者,乃是传说中的神驹紫燕。

这神驹有了,李白自然是欣喜无比,自然欲骑马飞驰一番,于是乎背挂谪仙剑,马悬一壶酒,长啸中“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我的个乖乖,李白的这匹紫燕骏马当真是牛逼得不得了,一路奔驰,由长安洛门在天未亮之前就跑到了洛阳城头。话说李白大人,这马不会累吗?

可以想见,当李白骑马而立,昂首挺胸驰马于城中之时,那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白衣飘飘的景象,无数美人侧目,佳人尖叫。这若是他的迷弟杜甫看见,定然两眼满是小星星,一脸崇拜。

当然若是孟浩然看见,定然是冷哼一声,心想“丫的李白你这小子就给我装吧!尽管老夫承认你比我帅,可那也是这匹马的功劳好不好。”

见此群芳激情尖叫情形,于是李白迷之傲然的哈哈一笑,来了一句“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我李白自幼学剑,曾向白猿公挑战,白猿公败在吾之剑下,如今剑道初成,特来此寻高手切磋,诸君若有暇,皆可前来赐教。

往来众侠本来见李白那一脸欠揍的模样,欲出手教训教训他一番。结果一听李白这话,乖乖这李白确实不得了,居然与传说中数招击败白猿公的越女是一个级别的,当真是好险。于是众人皆默然。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李白环顾一周,见众人不应。于是轻哼而下马,只见李白“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身披珠花锦袍,腰间斜插一把匕首一把吴钩,衣衫飘飘,傲然而立。

话说回来了,李白大人你这匕首与吴钩由是个怎么回事呢?您确定您是侠客而不是刺客?

看着众人畏中带惑的眼神,李白心道:你们这些人懂什么,我李白的最强的一招是袖中剑,这个秘密岂是尔等能知的。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想我李白自幼神力,英勇过人,如今剑道初成,又得名剑宝马,理当豪情万丈起雄风。可惜啊,无人能与我豪情畅饮,大战一番。

话说李白大人啊!您这话要是架势与想法要是让您的师傅裴旻大将军知道了,他还不一招满堂式把您屁股给打开花喽。

就在李白心中悠然天地间,豪情驰聘时,一道“在下剧孟,特来讨教阁下高招”的不和谐之声响起。

李白心中咯噔一声。好家伙,居然在这里遇见了随周亚夫平七王之乱的威名刺客剧孟,这可是个劲敌!

于是两人刀光剑影之间,你来我往,似不分伯仲。忽而两人罢手而立,相视之间哈哈大笑,大呼痛快。两人是平生遇伯仲,惺惺而相惜,于是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李白与剧孟两人大笑之间,携手前往新丰酒楼去大醉一场。人生难得一知己,岂不大醉一场而快哉!

这人嘛,一旦喝醉了就有些难免胡天侃地,尤其是李白与剧孟这两个高手之间。这不,看看李白醉意朦胧对剧孟说的话,让人不禁莞尔一笑。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我李白豪情壮志,身负无双剑道,能在谈笑之中,杯酒之间,十步而杀人于无形。故而此招名曰十步一杀。

羞道易水寒,从今贯日红。不要跟我说什么易水寒冷如冰,看我这一招白虹贯日将这易水寒天给划开过天朗晴明!

一招十步一杀,一招白虹贯日。剧孟兄认为是否可仗剑行侠于这天地之间否?太白兄之精妙剑术,孟不及也。

于是乎,喝高了的李白哈哈大笑,又来了一句“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可惜啊!燕太子丹谋划的刺秦王之事没有成功,使得荆轲平白无果的枉死在了秦宫之中。

话说李白大人啊!您这虽说是喝高了后的牢骚感慨之语,可这话要是传出去了让人怎么想?您这是欲效仿荆轲刺秦王吗?还好剧孟给打了过耳风,当没听到。

谁成想李白毫无所觉,迷之蔑视的来了句令剧孟瞬间吐血三尺的话:“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秦舞阳那个如同死灰一样的死逼,跟他那种胆小怕事的人一起办大事怎么可能它丫的会成功!

剧孟算是明白了,这才李白喝醉后的酒后吐真言。原来李白他丫的根本就不是想当侠客,而是想跟他一样当刺客,果然是知音。

剧孟心里一想,绝着话又不对,猛然想到。李白你小子也忒不要脸,你这话的意思是换做是你就一定能成功喽?剧孟是越想越来气,好歹我才是天下闻名的刺客。于是乎两人莫名其妙的又大打一场。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从趣味的角度来说,李白这首《结客少年场行》由心理学的方向看,不乏李白那种具有调侃的心思。故而在此换个角度解说一下,没有恶意,敬请谅解。

这首诗,也确实是诗仙李白的侠客梦。李白以自身化为侠客的形象,来表达他“安社稷,济苍生”的雄心抱负,却又始终不得如愿的心声感慨。

李白此诗,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心理奥妙。

笑尽一杯酒。看似李白谈笑间的豪情,实则是嬉笑怒骂中的人生苦楚。

从今贯日红。以白虹贯日的意象来述说他苦中豪情作乐的人生理想。

观古代诗人,其实许多人都是有侠客梦的。而这个古人多有侠客梦,正是金庸先生所说的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名”的侠客梦。

李白一心想做大侠,可巍巍殿堂终归容纳不下他这位侠客,江湖难去,庙堂难身。

读《结客少年场行》,趣说李白侠客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