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喬如此痛恨父親,怎麼會給父親寫回憶錄呢?

心萌萌


《風箏》是近幾年來難得的好劇,《偽裝者》之後只看了它,三遍。

先談談觀劇感想再回頭說周喬。

觀劇感想

據說電視版比送審版刪減了5集左右,導致有些情節是跳躍式的,而有的地方難以理解。比如說槍斃宮庶時,他要求正面開槍以英雄之態赴死;而延娥是率隊去劫法場時被滅隊的。這些內容一經刪減對劇情有一定影響,當然,審核部門能放它出來,讓抗戰劇從抗日神劇的癲狂模式返回到正常人的範疇,大快人心!還是要給一百個贊。


畢竟,對手越強大,說明我方越神勇。但是,這個觀念在“一切敵人都是紙老虎”的指導思想下,太難立住腳了。時代在發展,影視劇作品越來越成熟,審查機構也越來越與時俱進。把抗戰之爭,歸為信仰之戰,實在是👍。

周喬的心路歷程分析

周喬的整個人生經歷,被打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與其痛恨父親,不如說痛恨時代。人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步學會和自己和解,和環境和解,和時代和解。所以編劇讓周喬從與父親形同陌路到為父親寫回憶錄,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安排。

為了信仰,六哥拋妻棄子,讓小周喬飽受世人冷眼和排擠,生活艱辛困頓。為了自保,她還必須要和父親劃清界限,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能明白這不叫選擇,叫青春熱血,當年沒有幾個人能做到頭腦清醒的。

但這能說明周喬是痛恨嗎?痛,但不是恨,是怨怪。父親政治身份不明,但從小沒有打罵或拋棄過周喬,怎麼會是恨呢?就算是,也是很脆弱的恨。一旦解釋過,就全都能釋然,只剩怨怪了。怨父親太高尚太顧他,怪父親太心恨太無情。


“養兒方知父母恩”,當週喬長大了,也會在生活中對自己的孩子做出一些無奈之舉時,也被孩子反感“討厭討厭”時,年輕時對父親的怨怪也會感同身受的減輕些許。

何況,斯人己逝,縱有再多怨怪也化為回憶和思念。為父親寫傳,原諒父親原諒自己原諒那個時代,是一個久經歲月的人做出的合理選擇。



說到底,對六哥對周喬,都感到心酸,這一世他們都是沒有辦法相互照顧彼此啊!

劇荒中。柳導,期待你的下一部佳作。@柳雲龍


求球得球

《風箏》中最苦的是周喬。這是前段時間很流行的一個段子。很多看過《風箏》這部電視劇的人,都不喜歡周喬這個角色。有人認為是刪減了一些劇集的緣故,其實與刪不刪減沒有關係。

而是人物所處的環境所遭受的境遇所決定的。周喬由於家庭的關係,在講成份的時代什麼都不順利。父親是特務,騙子。母親是特務,在壓力下自殺了,乾媽是妓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子會打洞。特務的子女能是什麼好人嗎?這是導演編劇對時代的拷問。周喬對父親的態度越惡劣越能激發人類內心的震顫。周喬的境遇越慘越能引發人們對時代的思索。

小時候,周喬懂得事還少,非常愛她的父親。看到父親在電話裡說謊,於是單純的小孩子對父親表示出自己的憤怒。在抓捕宋孝安的時,父親答應去看她,卻沒有等到,於是認為父親是騙子。但心裡還保留著一點點對父親的念想。父親被人喊做流氓,進行批鬥,徹底擊垮了父親在心中的形象。在工作生活的壓力下,嫁給了年齡大自己很多的農民為妻,並堅守農村不敢回城。周喬並沒有錯,她只能用自己的行為拯救自己。對父親的痛恨也就到了頂點,似乎無法原諒。



臨近尾聲的高君寶刺殺案件是周喬多年以後再次見到,是周喬多年以後再次見到蒼老孤獨的父親。雖然沒有原諒,但她的心動了。這也為十年以後寫回憶錄埋下了伏筆。這十年也就是她真正瞭解父親的歷史。瞭解一個人,為了國,捨棄家,捨棄親人,捨棄榮譽,捨棄金錢,捨棄一切。鄭耀先不是個好父親,但他是個英雄,是中國的民族英雄。瞭解到了這一切,也就會為父親的民族大義所打動,徹底原諒父親,繼而為父親撰寫回憶錄。


小智攝影文學

周喬在後來給父親寫回憶錄,和她在劇中對父親的痛恨不矛盾



首先,在劇中的周喬年紀尚小,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說,鄭耀先確實不是一個好父親,為了國家和任務,放著自己年幼的孩子不管,更讓周喬傷心的是,父親答應自己的幾次承諾沒有一次實現,讓她越來越失望,進而憎恨自己的父親



其次,在那個特殊年代,由於父親不能公開的特殊身份,導致周喬不論怎樣表現都無法得到肯定,也不能入團入黨,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和周圍同學朋友的激進影響,使周喬的內心扭曲,選擇了嫁給下鄉時當地最窮的人,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進步。父親再一次帶給她傷害,使她的人生髮生了改變,當然不可能對父親沒有怨恨



可是,人畢竟是會成長的。文革結束後,周喬也主動改回了原來的名字,說明她的憎恨的內心已經開始鬆動了。況且這個時候周喬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周喬漸漸理解了父母的無奈



最後,鄭耀先去世後,他的身份也可以示人了,馬小五作為這一切的見證人一定會告訴周喬她的父親是多麼偉大的人。周喬隨著年歲的增長也理解了人生的不如意和父親的身不由己,漸漸放下了對父親的恨,開始寫回憶錄

所以周喬這種看起來矛盾的行為並不難理解,因為人總歸是要成長的


萌萌小笑笑

  1. 周喬雖是正面人物,但我總是對她沒有好感,既是因為她不能理解自己的父親,又是因為她在文革時期加入紅衛兵的時候那種心狠的樣子,完全不像當初的周喬。

  2. 就像該劇開頭所說“鄭耀先是我的父親,不,他不是我的父親”看似簡單的一句口白,卻讓我們對她在劇中身份的關注。

  3. 在整部劇的結尾處,六哥為了能夠得到周喬的原諒,已經為她跪下,可是最終周喬還是沒有原諒自己的父親,連頭也不回一個,抱著孩子消失在人群中,這時的六哥內心是掙扎的,像具雕塑一樣久久的跪在地上,默默的流著眼淚,我想六哥這個時候心裡在想,她一定會明白父親的苦衷的,總有一天,不管多久。

  4. 時間說明了一切,作為女兒的周喬沒有讓父親失望,但作為父親的周志乾卻再也看不到女兒的期盼了,20年後周喬出版了“他的軍統生涯”結尾處幾個大字寫到“此書獻給我最親愛的爸爸”,最終女兒原諒了爸爸,明白了作為父親在當時的苦衷與無奈。


娛樂八嘎

人總要長大的,會懂得一些年輕時想不明白的,甚至是根本不會去想的事。但有很多事情是後悔補償不了的,更有可能是補償的機會也不存在的。寫本關於父親的回憶錄,補上很多想對父親的話,其實是周喬能夠找到的最好的補償方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