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1

周末带潼潼去超市,正准备结账的时候,听到一个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声。

只见一个小男孩正抱着一个玩具躺在地上,一边打滚一边声嘶力竭地哭喊:

“我就是要,我要……哇……呜!”

孩子妈妈就蹲在旁边,却没有什么反应,只是一动不动地看着孩子。

站在我们前面的一对小情侣,一边看着这一场景色一边压低了声音对话:

“现在的熊孩子真多,闹成这样家长都不管。”

周围人讨伐的目光,立刻像箭找到了靶子一样齐齐飞向母子俩。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说起来,网络上对“熊孩子”的口诛笔伐似乎从未停止过,每过一阵子,总会有几个熊孩子跳到风口浪尖,推孕妇、踢路人,种种恶劣行为让人隔着屏幕都忍不住想替天行道。

而从人们最普遍的思维来看,“熊孩子”背后的元凶一定是“熊父母”。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大人的教育出了问题。

正因如此,眼前这一幕,在大家眼中,无疑就是一个被捉了个现行的“熊孩子撒泼打滚,熊家长坐视不管”的活生生案例,围观者个个都可以投以看不惯的目光。

可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看着那个妈妈蹲在一旁的背影,再看看她旁边放着满满一大车准备付款的东西,却突然很想抱抱她。

因为,我曾经也当过一次这样的“熊家长”。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2

虽说现在的潼潼是个大家见了都说乖巧可爱懂事的孩子,可两岁多时正值terrible 2高峰时的她,真是一秒天使、一秒恶魔。

那个时候,我也曾怀疑过人生……

一次,我们在一家西餐厅吃饭,当时感冒还没好的她看见邻座有孩子在吃冰淇淋,眼馋也想要一份。我耐心跟她商量:“宝宝今天感冒了,我们就吃水果沙拉吧。等你不咳嗽了,下次我们再吃冰淇淋。”

当时她本来就有些饿,可能还有点困,听说不能吃冰淇淋,情绪突然就爆发了,安静的西餐厅,犹如平地惊雷般的响起她的哭声。

整个餐厅的目光,瞬间刷地聚焦在了我们身上,我犹如芒刺在背,脸开始滚烫。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平心而论,潼潼在大多时候都不是不懂得规矩、会因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别人的“熊孩子”,她也很少会因为坚持要什么而拼命哭闹。我也不是宠溺孩子的“熊家长”,早在一岁多时就开始有意识地给她树立一些规则。

一直口口声声“科学育儿”的我,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当下也有些懵。

众目睽睽之下,情绪有些失控的潼潼,给我出了一份“为人父母必做的随堂测验”:

公共场合下,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在不失原则的情况下,稳定孩子的情绪,又不给在场的其他人造成困扰?

我一边试着安抚潼潼,一边快速在心里盘算合适的反应。我此刻有三个选择:

选项一:缴械投降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那就是赶紧点一份冰淇淋息事宁人,还无辜群众一个清净,而我也可以继续优雅的坐在西餐厅里吃饭。

可是我分明清楚,如果总是向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屈服,就相当于告诉猴精猴精的小朋友:“哭闹这个大杀器超管用。”

孩子会在父母一次次的妥协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只要我大哭,爸妈就会为我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而且在越是人多的公共场合使用,越是效果奇佳、立竿见影。

想到这里,我心里颤抖了一下,这个选项,自是万万不可。

选项二:寸步不让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拿出家长权威,简单粗暴地告诉她:“不许吃就是不许吃”。同时,在这个选项里,还有些家长会加入“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镇压”的条款。

这样看似坚持了“政治正确”,没有向孩子妥协,但却未必效果最佳,而且可能把亲子关系一步一步推向深渊。

毕竟,孩子三岁以前负责“讲道理”的左脑刚刚开始发育,力量像个弱女子一般微弱;而负责“闹情绪”的右脑在出生起就十分发达,力量相对已经像个汉子一般强大。

选择在她情绪上来的当口硬给她讲道理,坏的结果是被娃的“情绪壮汉”撂倒在地两败俱伤,最好的结果可能也就是暂时制服了“壮汉”,但“壮汉”迟早会重出江湖打击报复。

罢了,这个肯定也不行。

选项三:曲线救国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先把被右脑完全控制的孩子带离现场,找个安静人少的地方安抚情绪,再拿出可选项给孩子一个台阶下。

先安抚情绪再谈规则虽是教科书级别的方法,却也是最麻烦、最考验妈妈耐心的。

我们需要先和右脑的壮汉说好话、拉关系,等壮汉成了“自己人”,再去把讲道理的弱女子扶起来。

这番做法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用和娃的激烈情绪硬碰硬;而长期好处是,左脑弱女子和右脑壮汉沟通的越来越多,最后手拉手在一起了,出了什么问题,俩人好说好商量。

我们帮助孩子将左右脑进行的联结越多,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就越强,父母也就越来越能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比之下,我迅速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3

可这条路,从来都不简单。

当我决定带潼潼先离开餐厅去稳定她的情绪时,几乎上演了一场“熊家长智斗熊孩子”的情景剧。

我试着把潼潼从餐椅里抱出来,她自然是百般挣扎,过程中,放在桌子边上的水杯被她碰倒,水泼了一地。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我狼狈地抱着还在大哭的潼潼走出了餐厅,感觉似乎全世界都在向我行注目礼。

我给自己加戏想,背后也许有人说:“这熊孩子,简直是无法无天。”也许有人说:“肯定是平常在家爹妈百依百顺,惯坏了。”

可是当我抱着潼潼,紧紧贴着她的身体的时候,感觉到她的心跳“咚咚咚”的剧烈跳动,我知道这突如其来的情绪其实也把她吓坏了,她其实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毕竟,两岁多的孩子,大脑还未发育成熟,刚刚形成的自我意识在体内四处碰撞,她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驾驭自己的情绪。

如果此时,她最信任的妈妈不去安抚她、倾听她、帮助她,她该有多么难受和无助。

虽然那一刻,她的表现在别人眼中一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魔王,可我却非常清楚的知道:我的女儿,不是熊孩子,

这只是她成长的必经之路。而我,虽没有像传统意义里大家更期待的那样当场斥责孩子,但我也不是熊家长,我只是想用更适合两岁孩子的方法去管教,先接纳情绪,再讲道理谈规矩。

此刻的坚持,正是为了她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熊孩子

她会在我一次一次的坚持中明白,妈妈爱她,但并不会放任她。而当她知道哭闹无法成为控制妈妈的武器,这个武器就不再会被她紧紧攥在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

她会开始学会用语言沟通。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4

而这条“舍近求远”的路,其实不仅考验着妈妈的耐心,有时还要面临质疑的眼光。

众目睽睽之下,想要做到既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轻易妥协,也不粗暴制止,通常意味着掀起一阵惊涛骇浪。被拒绝的孩子往往不会乖乖接受我们给她的替代选项(比如水果沙拉),她会因为挫败感而哭闹,或者用哭闹来确认一下我们说“不”是不是真的。

这个哭闹的孩子,常常会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不能立刻降服“熊孩子”的父母,常常也被打上“熊父母”的标记。

这条更远的路,选择起来,真的比直接用一碗冰淇淋让孩子冷静下来,换取继续安静地坐在西餐厅里吃饭要艰难和有勇气得多。

就像那次西餐厅的风波,前后折腾了快一个小时才慢慢平息。

我抱着她走出了餐馆大门,来到四下无人的后院里一个花坛前,再蹲下来把她放下再搂着她。到了外面,她的情绪值其实已经开始降了下来,我把她的小脑袋靠在我肩上,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

有时候,可能不需要说什么,这样接纳的姿态就已经可以让孩子平静了。

当她的情绪从暴雨转为小雨时,我开口说话了:“宝宝,你想吃冰淇淋,妈妈知道。”她含着眼泪点了点头,我再说:“宝宝饿了吧?我们现在进去吃点东西好吗?”

为了让她更有掌控感,我让她在两个可以接受的选择里面挑一个:“冰淇淋太冷,妈妈担心你咳嗽加重,但你可以在你爱吃的水果沙拉或银耳莲子羹里选一个。”

左脑开始恢复运转的潼潼,这次愉快接受了建议:“妈妈,莲子羹!”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5

当我拉着潼潼的手走回餐厅时,我知道,她的情绪,已经有了一个出口。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才有些懂得前面说的那个超市里的妈妈。

也许,她也选择了这条更远的路,她和我一样想告诉自己的孩子:

讲规则,是妈妈给你更负责任的爱。

即使,这条路,也许要走很久才能看到出口。毕竟一粒种子,无论多么悉心的浇水,也需要时间,才能长成笔直繁茂的小树。

说这些,并不代表所有的“熊孩子”和“熊父母”都情有可原,比如推孕妇的小孩和满口说“孩子还小别跟他计较”的奶奶。那些分明影响或伤害到别人还不以为然不打算改变的家长和孩子,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我只是想说,其实也有一些看上去“熊”的孩子和父母,只是一起在经历成长。

这条路上收获的,将是孩子受用一生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也同时会是她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熊孩子的分寸和原则。

当然,我并不赞成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一根筋坚持规则,比如长途旅行中,我会允许孩子比平时多看一会儿动画片,来避免她无聊或者困倦时情绪失控打扰到其他人。

我也不赞成为了维护家长的权威,或者只是为了图省事,而处处都严厉的控制孩子。

孩子正常的请求,我都会尽量尊重和满足,但当孩子触碰红线时,我也会用温和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哪里是行为的边界。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6

潼潼这样的情绪风暴在我们全家共同的斗智斗勇中渐渐式微,三岁后,她也开始不再担任Horrible 3的女主角。

多数时候,她都是个有规矩讲道理的孩子,常常暖心懂事得让我这个当妈的自叹不如。

像微博评论里,总有网友说:“我觉得潼潼的名字才应该叫小暖。”

回头看看来路,我却想拥抱一下那个在西餐厅里狼狈的自己,并说声:“谢谢你。”

我时常觉得,我从那些儿童心理学或者科学育儿的书籍中获知的,并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驾驭孩子行为的公式。

我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让我能俯下身去,看见孩子的心灵。那是一颗还未成熟的、暂时未被社会规则、道德感加持的心灵,它有着无限无垠的可能。

如果我们愿意用爱去倾听、用恰当的方式去引导、用时间去等待,它就可能变得足够美好、足够坚韧、足够强大。

有些遗憾的是,在现在的网络生态中,人们对一些其实原本是正常的幼儿行为,都会贴上“熊孩子”的标签,而面对这样的眼光,父母想要做到温和坚定沟通,而不是直接为了面子去粗暴压制孩子,真的很艰难。

每个大人都曾是小孩,可是有时我们却忘了自己曾是小孩。或许只有当我们重新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时,我们才能因为懂得而找到那条真正通向孩子内心的路。

-END-

当妈的,谁还能不遇到个“熊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